跨境電商物流(下)海外倉變局

2021-01-12 雨果網

前言

今日之跨境電商,讓我想起一首詩:

《上邪》

山無稜,江水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今年跨境電商行業,真是跌宕起伏,劇情堪比美國大片。

海運物流,一櫃難求;

中歐班列,需要搖號;

尾程快遞,陷入癱瘓。

若不是對跨境電商行業愛得深沉,

怎會至今不離不棄?

共計3444字,大約需要10min看完---

今年疫情發生,多方都遭受重大影響;

而對於第三方海外倉,卻是一個相對利好的局勢。

今年北美新建了不少第三方倉庫,依然供不應求。

作為美國最大的第三方海外倉服務商——穀倉,由於旺季爆倉、尾程運力緊張,今年也不得不重新祭出「優先服務大客戶宗旨」,有選擇性的暫停小客戶的貨物入倉;

海外倉系統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易倉WMS,在今年二三季度的成交量,同比增長超30%;雙十一期間,東南亞和俄羅斯的易倉WMS客戶,包裹處理量同比增加59%.

···

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對於「後疫情時代」,

海外倉將迎來哪些變局?

有人說,亞馬遜將全面開放倉庫,

第三方海外倉將遭遇洗牌危機;

也有人說,線上消費習慣養成,

海外倉的市場蛋糕只會越做越大。

未來世界,瞬息萬變,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當然,也有一些事,是註定會發生的。

今天想聊一聊關於海外倉,未來註定會發生的一些事:

一、海外倉的洗牌

二、 海外倉的未來趨勢

三、 海外倉的世界格局發展

「通過破壞式創新,創造性打破市場均衡,企業才有機會獲取到超額利潤。」——熊彼特

一、海外倉的洗牌                 

2019年萬國郵盟改革,直發類物流成本顯著增加;越來越多的賣家選擇備貨海外倉。

2020年疫情爆發,亞馬遜限制入倉,賣家紛紛將貨物轉戰第三方海外倉。

多方利好,引爆了今年的海外倉的市場需求,

海外倉似乎正在享受著一場狂歡。

疫情褪去,誰在裸遊?

「後疫情時代」,生活恢復如常,不再強制隔離。

而在疫情期間,養成的網購習慣,將難以逆轉。

跨境電商的市場,會進一步擴大;

海外倉的需求,也會更上一層樓。

市場變大,並不意味著可以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因為競爭者增加,同時資本入局,你更加要小心。

波特五力模型

對於海外倉而言,波特五力模型分別對應:

1.現有競爭者——其他海外倉&FBA

2.潛在競爭者——即將入局的海外倉

3.替代品:暫無

4.供應商議價能力:尾程快遞公司

5.購買者議價能力:賣家客戶

對於海外倉而言,「後疫情時代」最大的變數

主要體現在前兩點:

1)現有競爭者——實力提升

經過疫情洗禮,海外倉很多問題被暴露出來,許多海外倉不得不被動的進行硬體升級,管理流程優化。「後疫情時代」,經過洗禮後的海外倉相對實力都會提升一個檔次,若沒有及時跟上,敵強我弱是很容易被大浪淘沙,消失在歷史長河。

資本的入局,更是加速了行業的升級。今年7月份,穀倉的母公司縱騰集團完成7億美金的C1輪融資,資金將重點用於G2G(Global to Global)布局,海外倉加注勢必是其中一環。

2)潛在競爭者——蠢蠢欲動

疫情刺激了電商平臺的發展,也讓人看到了海外倉市場未來潛力。

尤其是不少做實體經濟的商人,蠢蠢欲動。以海外倉服務切入跨境電商行業,相對是比較簡單的操作。還有一些物流商,憑藉著自己手中的直客資源,涉足海外倉,提供一條龍服務。

海外倉與貨代不同的是,貨代業態正在進入3.0時代——逐步巨頭化,而海外倉只能算是2.0時代——百花齊放,因為海外倉分布散,重資產運行,還沒有哪家海外倉可以形成地區性的壟斷。

當供需調整之時,洗牌就會開始

二、海外倉的未來趨勢            

1.標準化

2.專業化

3.智能化

「一切行業的終極盈利都是格局,而格局是市場份額與定價權的有機組合。」

1.標準化

服務標準化

收費標準化

售後處理標準化

當下,由於存在時差、信息不透明、報價不統一等因素,導致賣家在尋找合適的海外倉時,需要費不少功夫。

以下截取一些海外倉部分報價,從中可以看出行業報價缺乏規範,會給賣家帶來多大的困惑:

有些海外倉有入庫費(亦稱「上架費」、「清點費」)

有些海外倉則沒有入庫費

有些海外倉出庫操作費是按照kg核算,

有些海外倉出庫操作費是按照ibs核算,

有些按照拋重核算,

有些按照實重核算,

拋重計算常見是9000、8000、7000

沒有統一標準。

市場迫切呼籲海外倉行業實現標準化定價。

也許行業帶頭大哥們,可以站出來組成聯盟,率先制定行業標準,規範行業準則;

也許行業等待一個新入局者,能夠打破僵局,通過市場倒逼行業變革。

在期待海外倉實現標準化的同時,賣家也希望出現一些細分品類專業服務的海外倉。

2.專業化

產品大件化

產業專業化

1)產品大件化

在2018年之前,跨境電商的產品還是以3c、汽配等中小件產品為主。海外倉大多數還是提供中小件產品的一件代發或者換標的服務。

隨著近兩年,基礎物流的完善,大件產品開始在跨境電商平臺的銷量逐年翻番,今年疫情更是刺激了大件產品的銷量爆漲。

無憂達海外倉是比較早意識到大件產品趨勢來臨,率先喊出了:「大件海外倉,就用無憂達」的口號。

整體而言,現在所有的海外倉對於大件產品的運作能力都是有待提高。因為要轉型做大件產品的服務,不僅僅是硬體設施的改變,整個倉儲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式都需要做改變。

小件倉儲管理 VS 大件倉儲管

a.倉庫的布局不同

小件產品都是擺放在貨架上,而大件產品有些不上貨架,直接託盤擺放。

b.出入庫的邏輯不同

小件產品通常是「先進先出」的揀貨邏輯,而大件產品更多是「就近原則」進行揀貨。

c.硬體設施的要求不同

2)產業專業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賣家選擇走精品路線,鋪貨的模式越來越難以帶來持久盈利。

今年安克的上市(如今市值破700億刀),也是讓人看到單一品類做到極致,也是十分牛逼。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越來越成熟,對海外倉的專業化會有更高的標準,專門針對汽配產品、家電產品、家具產品等細分類產品的專業海外倉,呼之欲出。

3.智能化

第一階段:機械化——提高效率

第二階段:數據化——為客戶賦能

機械化——提高效率

機械化,是所有海外倉的共識,今年這個痛點被疫情無限放大:

1.疫情導致許多海外倉人手嚴重不足,極大影響倉庫運轉效率;

2.美國海外倉大多數倉庫人員是墨西哥勞工,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小的挑戰;

數據化——為客戶賦能

今年雙十一,淘寶成交額再創新高,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倉庫前置。

往年,都是訂單來了,在賣家倉庫進行打包發貨。而今年通過數據分析,提前將熱銷款打包備貨到指點倉庫,訂單來了直接就近發貨。

海外倉,相當於就是跨境電商企業的前置倉,賣家通過自己數據可以進行分倉布局,海外倉同樣可以根據以往數據,給賣家提供倉庫備貨建議。正如FBA智能分倉。

海外倉後續的服務,勢必需要通過自身數據的沉澱,給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全面的數據報告,實現雙贏。

三、 海外倉的世界格局發展                

今年發生的2件大事——RCEP的籤訂與英國脫歐,深刻著影響著世界地緣政治的走向,同樣影響著跨境電商行業的海外倉發展。

1)RCEP,東南亞將會成為世界的支點

耗時8年的RCEP談判,終於在2020年塵埃落定。

RCEP的達成,意味著全球最大的經濟自貿區的形成,覆蓋30%的全球人口,GDP佔全球總量29%.

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東南亞勢必會承接中國製造的部分工業;同時,東南亞與歐美之間的關稅政策更有利於貿易往來,比如越南與歐盟於2019年籤署的雙邊貿易協定,10年內雙方將逐步消減直至取消雙邊貿易中的99%關稅。

「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猶如三國時期的荊州。」——李聰,縱騰副總裁

世界航線圖

2)英國脫歐,歐洲海外倉將會有新動作

紛紛擾擾4年的脫歐事件,在今年聖誕前夕以英國「協議脫歐」進行終結。2021年1月1日英國將正式完成脫歐。

英國脫歐對跨境電商賣家的影響:

1.海外倉選擇,需要在兩地布局

2.產品認證,英國啟用UKCA,CE認知僅適用歐盟

英國因為進口申報政策比較寬鬆,一直被中國賣家視為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很多跨境電商產品都是優先發往英國,以此為跳板,再將貨物銷往歐盟各國。

現在雙方協議規定繼續保持著「取消關稅」的貿易合作,即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貨物流轉不需要增加關稅,但是會增加審核流程。這同樣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不少影響,因為過關檢查時效加長,無疑會影響跨境電商的客戶體驗。這將增加市場對泛歐地區的海外倉需求,貨物需要放到兩地的海外倉分別運作。

對於有興趣入局的第三方海外倉,不妨可以考慮法國和德國這兩大歐洲大國周邊,建立合適的服務泛歐的海外倉,比如荷蘭、比利時等。穀倉已經在歐洲門戶地區——捷克落地,建立了大型的歐洲地區中轉站。

(來源:姜太公的劍)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海外倉對於跨境電商物流的意義是什麼?
    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第一媒體【跨境電商物流百曉生】創始人;跨境電商物流行業最大社群【跨境電商物流生態聯盟】發起人;中國物流學會物流規劃與諮詢專業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 跨境電商,少不了海外倉
    數據顯示,目前海外倉數量超1800個,服務範圍覆蓋全球,成為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海外倉迅速發展36座海外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縱騰集團作為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最早在全球開設海外倉的公司之一,已在主要發達國家形成了網絡化的海外倉布局,為服務海外消費者和中國出口商搭建起高效的中轉站。
  • 海外倉,打通跨境物流「最後一公裡」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24.5億票,同比增長63.3%。隨著跨境電商迅速發展,中國企業加快搭建包括海外倉在內的跨境物流體系。目前海外倉數量已超過1800個,成為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
  • 全球跨境電商專業倉儲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易通達海外倉
    多種優勢,易通達海外倉立足跨境電商物流發展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催生了跨境電商物流的爆發,跨境電商潛力巨大。據了解,一般來說,目前跨境電商物流有國際快遞、國際小包、專線物流、自建海外倉儲物流、海外倉儲服務等模式。相比之下,海外倉是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更傾向於選擇第三方海外倉儲服務,比如具有「緊跟需求,服務多;本地發貨,速度快;服務靈活,體驗好;無需自營,成本省;貨物損失,能避免;全球無界,覆蓋廣」等多種優勢的易通達海外倉就備受跨境電商企業的追捧。
  • 跨境物流|自從有了海外倉,物流短板?不存在的~
    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來說,跨境物流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選擇合適的國際物流平臺成為了賣家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對於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來說,跨境物流的時效問題,一直是令跨境電商頭疼的短板。跨境物流難以避免的5個問題1.配送慢普遍的配送時間,長達一周兩周甚至數月,嚴重製約了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2.難追蹤包裹出境後難以實現跨境全程追蹤,查詢包裹投遞信息。3.清關慢在出口跨境電商中,經常出現目的國海關查驗貨物,清關處理時間慢,從而延長了包裹配送時間。
  • 空運or海鐵,直發or海外倉,疫情下的跨境物流選擇
    今日下午,杭州綜試區「助企直通車 跨境暖春行」服務季物流服務專場直播準時開播。包括杭州綜保區、佳成國際、燕文物流、中外運在內的相關專家在直播中分享了針對疫情的服務舉措以及對賣家的建議意見。   疫情下,選擇空運還是海鐵,直發還是海外倉?當下如何止損續命,未來如何謀求新發展?在直播中,專家老師們結合具體的物流產品給出了相關建議。
  • 我國海外倉數量已超1800個 成跨境電商時代物流業大趨勢
    目前海外倉數量已超過1800個,成為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跨境物流對接本土配送近日發布的《跨境電商藍皮書: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報告(2020)》指出,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2020年有望達到2800億元人民幣,繼續實現跳躍式增長。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催生跨境物流的多樣化發展需求。海外倉不僅是跨境電商和跨境物流的產物,更是跨境電商時代物流業的大趨勢。
  • 海外倉對於跨境電商意義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如何解決物流瓶頸對消費者購物體驗的影響成為一個重要問題。作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一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疫情期間,中小微賣家應該應用什麼樣的物流解決方案來解決當前的危機,立足長遠發展?在幾種物流模式中,無論如何混搭,海外倉的影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某種程度上,海外倉甚至被認為是近年來跨境電商物流的最佳配送方式,有效解決了跨境電商的各種物流瓶頸。
  • 跨境電商賣家如何布局海外倉?
    跨境電商是拉動出口貿易的經濟引擎,海外倉又是支持跨境電商更有力發展的基礎設施 隨著跨境電商的火爆發展,對跨境物流服務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海外倉不能從單一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的核心是對市場所有物流服務方案的共同整合,形成一站式跨境出海物流整體的解決方案。
  • 跨境電商必看:海外倉是什麼,跨境賣家如何選出靠譜的海外倉?
    為了讓消費者擁有更好的購物體驗,解決跨境賣家們最關心的跨境物流運輸問題,很多跨境電商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倉模式。一、什麼是海外倉?海外倉,顧名思義,就是建立在海外的倉儲設施,跨境電商賣家們通過在國外建立倉庫,將貨物批量出口到境外,海外倉具備境外倉儲、本地配送和售後服務等功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跨境出海物流配送體系。
  • 跨境電商沒有自建海外倉?不與第三方海外倉合作?虛擬海外倉是不錯...
    從跨境電商的發展歷程看,目前主流跨境電商B2C的發貨模式主要有三種:直郵模式、傳統海外倉模式(自建海外倉和第三方海外倉)以及虛擬海外倉。 直郵模式:運輸時效慢、物流成本高、不利於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缺乏市場競爭力,已逐漸退出跨境電商發貨模式領域。
  • 2021年,跨境電商海外倉的未來在哪裡?
    今年1月初,商務部擇優遴選了7家優秀海外倉實踐案例,發布首批優秀海外倉實踐案例好經驗好做法。根據統計,我國海外倉數量已超過1800個,在全球範圍內均可實現倉儲服務,成為支撐跨境電商發展、拓展國際市場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
  • 徐州首單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落地
    該批出口貨物總值約1000萬元人民幣,計劃近期分別發往北美和東南亞海外倉投入國際市場,為我市首批以跨境電商B2B出口海外倉模式(9810模式)出口的跨境電商貨物。徐工集團是國內知名工程機械生產龍頭企業,進出口業務遍布全球。在此之前,徐工集團已採用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模式(9710模式)成功開展了19票業務,出口貨值約1200萬元。
  • 一路馳騁向前,海外倉模式加速跨境電商行業發展
    對於跨境賣家來說,今年是動蕩的一年,物流的忽上忽下,運力的不穩定,都成了懸在賣家們頭上的一根刺。在今年這個行業背景下,選擇對的物流方式,才是是否能夠決戰到最後的關鍵因素。跨境電商的特點是數量少,批次多,訂單不穩定。因此,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大多採用以下三種物流模式:傳統快遞封裝模式、集中配送模式和海外倉儲模式。
  • 跨境電商如何利用海外倉節約成本
    這三部分實現了 B2C 跨境電商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客戶下單後可以直接從所在國的海外倉發貨,大大縮短了訂單周期,物流運輸速度加快,提升了客戶的購買體驗,同時,海外倉有效地降低了跨境包裹的破損和丟失率,能夠把貨物安全、準確、及時地送達終端客戶手中。跨境電商賣家與第三方「海外倉」的合作方式有兩種:租用和合作建設。
  • 海外倉:跨境電商「最後一公裡」的喜與憂
    如果說2013年是中國跨境電商的「元年」,2020年就是跨境電商史上的裡程碑。這一年,跨境電商產業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物流與市場的洗禮,既有市場滲透率大幅提升帶來的驚喜,也有基礎服務設施跟不上帶來的苦惱。作為物流版圖中的新興力量,海外倉在今年的旺季物流戰中,開始吸引大部分中小賣家的注意。
  • 做跨境電商,一定要做海外倉嗎?
    在shopee平臺上呢,其實做不做海外倉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你要把產品寄到shopee在中國的中轉倉,後續由蝦皮官方進行配送,所以海外倉對我們來說可能意義不大,但是海外倉是未來重要發展的對象,是做跨境電商必備的條件之一,有了海外倉,會在很大程度上縮短物流時效,為店鋪的發展增加一份色彩。
  • 跨境進口電商三種物流模式分析,海外倉成為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
    跨境電商物流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進口物流,跨境進口物流是隨著海淘的發展而產生。根據海淘流程參與主體的不同,跨境進口電商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種:國際直郵模式、轉運模式和保稅進口模式。在政策對於跨境電商保稅倉的支持下,保稅進口模式具有時效快、運費低、稅收優惠的特點,可以基本滿足大眾對一般進口商品的消費需求,各大平臺紛紛布局國內保稅倉。天貓國際、小紅書、蘇寧易購海外購、聚美優品均以保稅進口模式為主,海外直郵模式為輔。海外直郵和轉運模式可以滿足更多個性化的購物需求,但是消費者需要在高昂的運費和正品率當中做出取捨。
  • 跨境物流自建海外倉模式利與弊
    一站式跨境收款,50萬+跨境電商賣家首選!安心使用,放心收款,貼心服務!
  • 跨境電商一定要做海外倉嗎?不入駐平臺可以做跨境電商嗎?
    我想這個問題是很多想做跨境電商的企業想問的,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做跨境電商,一定要做海外倉嗎? 其實並不然,要不要做海外倉還是得看自己的選擇,做海外倉也有優勢和劣勢需要你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