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集團、中信集團迎來金融董事長首批金控牌照在路上?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張曉迪北京報導

醞釀近兩年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尚未正式出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該《辦法》的試點企業之一,近期,招商局集團高層人事迎來新的血液,人保集團原董事長繆建民調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具有金融系統工作背景和經驗的一把手,在招商局歷任「掌門人」中尚屬首次。

無獨有偶。2020年以來,中信集團高層人事亦有調整,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鶴新調任中信集團董事長。

中信集團與招商局集團同為金融、實業雙輪驅動的大型中央企業,作為金融系統官員,此次朱鶴新上任,在中信集團歷任董事長中亦屬首次。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番人事變動指向明確,除了繼續防範金融行業系統風險,也意味著,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即將出臺,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即將誕生。

公開簡歷顯示,招商局集團、中信集團原董事長李建紅、常振明均為1956年生人,2020年都已過法定退休年齡。

記者梳理發現,繆建民系招商局集團自1872年創立以來,25位「掌門人」中唯一一位具有金融工作背景的「掌門人」。此次繆建民入職招商局集團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意義重大」。

而在此之前,招商局集團分管港口物流的副總胡建華升任為總經理。招商局集團已確立了董事長金融背景、總經理實業背景的領導體系。

中信集團領導層也進行了金融與實業的調整搭配。除朱鶴新履新外,一汽集團原總經理奚國華也已調任中信集團總經理。

有媒體報導,朱鶴新於2020年初才完成了組織考察。剛滿52歲的他,是央行同級別領導中最年輕的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朱鶴新在央行的工作職責中就包括對金控集團監管規則的制訂、對各種金融亂象的研究和整治。在任職中信集團時,朱鶴新稱,來中信集團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經濟金融發展和國企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斷開創中信發展新局面」。

上海財大500強企業研究中心教授、國資國企改革專家宋文閣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招商局集團、中信集團董事長履新調整,時任兩位原董事長分別過了法定退休年齡,應屬於正常的人事調整安排。

對於兩位新任董事長的安排,宋文閣表示,「新任兩位董事長均有金融專業背景,說明了中央組織部對於金融領導幹部選拔任用進行了綜合考量,尤其是他們的金融專業背景。選好用好國有金融機構黨委書記、董事長,切實加強黨對國有金融企業的領導,規範金融資本管理,提升金融資本效率效益,特別是對於金融控股集團監管、運營及風險防範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本次的重大人事安排,或為以後對金控集團的改革、監管及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早在2018年11月,央行選取招商局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北京金控集團、螞蟻金服、蘇寧雲商集團等5家機構作為模擬監管試點,彼時,央行辦公廳主任、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曾表示,該監管辦法力爭於2019年上年正式推出。

2019年7月26日央行發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比而言,2017年11月資管新規公開徵求意見,2018年4月就正式發布,歷時僅半年。但《辦法》徵求意見稿出臺已滿一年,正式文件卻遲遲沒有下發。

對此,全國著名國企改制重組專家、上海天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祝波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法》目前仍未正式出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為《辦法》本身是一個不小的改革,涉及非金融企業控制的金控公司,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利益格局,相對來說挑戰性更大。同時,也與今年以來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各種變化有很大關係。

祝波善同時也表示,此次招商局集團和中信集團高層領導安排採用金融和實業背景的搭配方式,無論是從專業結構還是思維方式,對金控企業而言,無疑都是一個很好的安排,將為兩家企業接下來的金融控股方向打好基礎,也為《辦法》出臺是否能真正運作到位或者達到預期,進行嘗試和探索。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招商局集團和中信集團的高層人事布局,或將作為後續金控企業監管推廣提供範例。金控監管辦法真正的目標,應將部分野蠻生長、不規範運作的民營金控公司關在門外。除了防風險這個主要目的以外,以此次金控監管辦法為契機,建立以央行為核心的傘形監管體系,促進我國金融行業健康發展。

2019年招商局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實現營業收入7144億元,同比增長9.9%;利潤總額1631億元、淨利潤12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8.3%。

目前,中信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連續第12年上榜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位居第126位。

相關焦點

  • 招商投資退出青島資管!中信集團或接盤
    記者自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青島國資委方面已與中信集團方面達成合作意向,不過,中信集團謀求的是絕對控股青島資管,或還將收購青島控股三家股東的股權。2016年2月22日,青島市資管公司正式獲得批量收購處置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資質,成為全國首家市級AMC公司。 2016年12月經青島市國資委批准,青島資管引進招商投資、青島港集團以及青島地鐵金控3名股東,將註冊資本金由10億元擴大至30億元。
  • 招商投資退出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青島資管
    原標題:招商投資退出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青島資管   中信集團或將控股全國首家市級AMC
  • 最"年輕"的金控集團大規模招聘!從部門老總到專業人員數十崗位...
    11月2日,央行在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的同時,正式披露了5家金控試點公司,分別為:招商局集團、螞蟻金服、蘇寧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和北京金控。最年輕的金控集團北京金控,是國內最年輕的金控集團之一。北京金控成立於2018年10月19日,註冊資本120億,股東為北京市國資委,董事長為範文仲。
  • 趙建平會見山西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炯瑋一行
    加強溝通對接 深化交流合作12月15日上午,晉中市委書記趙建平會見山西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炯瑋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參與龍城街區域開發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洽談。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長鹿建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榆次區委書記張祖祁參加。
  • 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建設新金控 助力新發展
    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規範金控公司發展,有利於豐富金融生態,推動現代化金融體系建設;有利於提升金融企業綜合服務能力,以更高效率服務實體經濟;有利於提升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  第二,為金融監管提供新利器。之前,個別企業無序擴張,涉足金融業,風險不斷累積。
  • 金融控股集團全解
    隨著全球範圍內金融企業綜合化經營漸成趨勢,2002年,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和平安集團獲得國務院首批試點綜合金融控股集團的批准,成為我國金融控股企業發展的開端。 1.央企金控業務綜合且牌照齊全 央企金控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其主要依靠央企充足的資本、較高的地位等優勢,較早獲取各類金融牌照,控股金融企業,掌握核心金融資源。按主營業務劃分,央企金控又可分為綜合金融控股集團和央企產業系金融控股集團。
  • 濟南收穫第一張屬於自己的期貨牌照,濟南金控集團併購匯鑫期貨獲批
    2020年12月16日,濟南金融控股集團收購江海匯鑫期貨公司(以下簡稱「匯鑫期貨」)51%股權事項得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批覆。濟南金融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濟南擁有了第一家市屬法人控制的期貨公司。
  • 光大集團與中信集團舉行戰略合作會談
    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中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鶴新;光大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吳利軍,黨委委員、光大銀行行長劉金,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付萬軍;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監事長任生俊,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正均,黨委委員
  • 市委市政府與國元金控集團舉行座談會
    市委書記方正,市長操龍燦,國元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方旭,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史孺牛,市政府秘書長吳慶華,國元金控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許斌,國元金控集團總會計師蘆輝等出席。「十四五」時期是池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國元金控集團金融業態齊全、發展態勢強勁,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對接交流,在企業掛牌上市、產業基金設立、融資渠道拓寬、保險服務創新、金融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更多務實合作,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 55歲廣州地方金融監管局原副局長聶林坤調任廣州金控集團董事長
    來源:澎湃新聞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金控)董事長一職完成補缺。據廣州日報報導,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原副局長聶林坤升任廣州金控董事長,12月10日聶林坤開始到廣州金控報到上任。2019年1月起,聶林坤擔任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政策法規與規劃處(審批管理處)、交流合作處。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金控原董事長李舫金於今年10月被查。
  • 構建數字金融科技生態圈——中信集團牽手阿里巴巴、螞蟻集團
    在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中信集團總經理奚國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的見證下,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分別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螞蟻集團數字金融總裁黃浩代表各方進行籤約。
  • 中信建投第一大股東變更 北京金控集團為第一大股東
    10月22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收到證監會關於核准公司變更主要股東的批覆,核准北京金控集團成為公司主要股東,對北京金控集團依法受讓公司26.84億股股份(佔股份總數35.11%)無異議。
  • 北京金控成中信建投第一大股東 兩中信合併告吹
    根據《收購報告書》,為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北京市國資委決定將北京國管中心持有的中信建投35.11%的股份無償劃轉至北京金控集團。本次無償劃轉有助於北京金控集團進一步落實做強做優首都金融產業的戰略部署,擴大業務規模、增強資本實力、構建完整的金融業態。
  • 金控合規,螞蟻集團興與衰
    螞蟻集團基於支付寶積累的流量優勢和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的決策系統,正是經營銀行業務的核心--風控,而在招標書中所提到的「技術服務費」實為「息差」。因此,金融科技公司就可以在監管部門政策中分段選擇,誰的政策對其有利就向誰靠攏。在目標動機上,就是金融科技公司既不想拿金融牌照,又想做金融業務。金融科技公司設立金控接受監管,必然會增加成本,螞蟻金服實際上一直想以科技之名迴避金融監管,因為這是最節省成本的。
  • 李曉鵬:有公司利用多牌照玩資本遊戲 這不是金控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李曉鵬建議從五個方面入手規範金控集團發展。對於金控集團的規範發展,李曉鵬表示,首先要認真清理一些不規範的金控公司,特別是對一些虛假注資、資金來源不明等違法行為要糾正,要禁止一些金融機構通過關聯交易進行金融擴張,要正金控品牌之本;其次,要嚴格審查金控集團的股東背景,對金控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和金控集團從業者的專業素質,應該設置更高的門檻,「就像你開超市和開專賣店一樣,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是不一樣的。」他稱。
  • 18家全國性銀行九類牌照大點兵,這些股份行混業金控最牛
    為此,券商中國記者根據各種公開資料,對國有六大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行的金融持牌狀態(券商、保險、信託、基金、金融租賃、消費金融、期貨、理財子公司和金融資產投資九塊非銀金融牌照)進行了盤點,將18家全國性銀行直接控股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控股收入囊中的金融牌照均納入其中(與銀行屬於同一金控公司或集團的金融機構未納入統計),以期勾勒全貌以饗讀者。國有六大行:離全能銀行有多遠?
  • 北京金控集團踐行正確金融價值觀
    北京金控集團提出了不忘金融服務人民的初心、牢記國企的社會責任與使命的金融價值觀,並踐行「服務百姓生活、服務首都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的企業宗旨。金融的初心是提高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分配能力,通過跨時間、跨空間兩個維度來分配社會經濟資源,讓每個百姓有更多的經濟選擇,讓未來整個社會有更多的產品和服務,讓整個社會的福利邊界能夠上升。
  • 明德集團引入中信、高瓴、念青唐拉為戰略投資者,並與招商銀行籤訂...
    明德集團與中信產業基金、高瓴資本、念青唐拉資本三家戰投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引入戰略投資者有利於企業整合有效資源提升競爭力,合力推動主業轉型升級,邁向「十四五」的新徵程,再寫新篇章。同期,明德集團與招商銀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和諧健康申請壽險牌照,第一大股東福佳集團金融版圖或再添一子
    今年3月,和諧健康迎來五大地產系股東,與此同時新一屆領導班子也完成搭建。而五大股東或許不滿足於單一的健康險牌照,正申請壽險牌照。12月21日,據媒體消息,在福佳集團入主後,和諧健康正申請壽險牌照,擬更名為福家人壽,並欲將總部遷至北京。與此同時,除旗下15家分公司外,其計劃在遼寧、天津、河南等地籌建分公司。
  • 中信集團換帥:常振明退休、朱鶴新接棒,改革下一步如何走?
    常振明從1983年畢業起就進入中信,除曾擔任建行行長的兩年外,其餘時間都是在中信系統內度過。2010年他繼任中信集團董事長,已執掌這一大型央企十年。常振明在去年10月迎來63歲生日,也迎來了退休年齡,誰來接任中信掌門人業內關注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