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梅州生產基地雙效投產 王老吉50多個基地輻射全國!

2020-12-27 恩施新聞網

2020年,對於王老吉而言是產能升級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在2020年的下半年,王老吉旗下兩個重量級的生產基地相繼投產,一個是位於南沙的王老吉大健康基地,一個是位於梅州的原液生產基地。這兩大生產基地的投產,都將進一步為王老吉的產能布局擴充提供新的力量,這兩個基地無論在規模還是產值上都是非常大的,它們的建成,將會成為王老吉產能升級的新標誌。

資料顯示,位於南沙的基地項目總投資約7.5億元,在9月底的時候就已經正式動工,據介紹,王老吉南沙基地將以工信部「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為龍頭,建成後將成為王老吉最大的旗艦工廠,同時,基地設有王老吉大健康研究院總院,屆時,這裡將會成為中國領先的大健康研發基地。王老吉南沙生產基地的投產,進一步體現出了王老吉立足粵港澳發展,推進國際化戰略的決心,也是王老吉產能拓展的一大彰顯。

另外,位於梅州的原液生產基地總投資約4億元,佔地177畝,包含王老吉涼茶原液提取、原料戰略儲備、物流中心、王老吉植物飲料研發中心等四個項目。該基地內有24個提取罐,正式投產後日可提取藥材60噸以上,年產涼茶濃縮液約2萬噸以上。濃縮液將供應全國灌裝生產廠,預計涼茶成品銷售規模達到200億元。基地年產值規模達6.5億元,可以為當地提供約400個就業崗位。

王老吉梅州涼茶原液提取基地是當前中國規模最大的,自動化水平最高的一個工廠,同時也是王老吉首個自建的涼茶原液生產基地,它將會為王老吉打造出一條更高效的覆蓋「原料配選-原液提取-配製-罐裝-出廠-銷售」的產業鏈閉環,為實現王老吉涼茶的規模化、智能化生產助力。

目前包括這兩個生產基地在內,王老吉已經在廣東、貴州、四川等地建設起了數量高達50多個的生產基地,在全國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王老吉產業布局圖又迎「新成員」 梅州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近日,王老吉的生產基地矩陣又迎來新的「成員」,梅州原液提取基地、採芝林藥業梅州中藥產業化基地均於日前正式竣工投產。該基地的竣工,意味著王老吉的生產布局輻射範圍再次得到擴充,企業產能再升級。那麼,梅州生產基地在未來的發展中又將擔當的什麼樣的角色?
  • 涼茶生產再提速!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竣工投產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振興粵東西北」戰略部署和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工作安排,廣藥集團在梅州大力開展產業幫扶,其落地項目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也正式竣工投產,將成為王老吉幫扶梅州健康產業發展、構建長效幫扶機制的重要引擎,帶動當地經濟持續發展。
  • 王老吉、採芝林兩大梅州生產基地竣工投產 廣藥集團投資5億幫扶...
    產扶融合助力梅州打贏全面小康之戰10月29日,廣藥集團又一精準扶貧成果重磅落地!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振興粵東西北」戰略部署和廣州市對口幫扶梅州工作安排,廣藥集團發揮自身產業、科技等優勢,大力開展產業幫扶,其中兩個重點項目——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採芝林梅州中藥產業化基地正式竣工投產。
  • 王老吉南沙建涼茶旗艦工廠
    該基地將以工信部「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為龍頭,建設用地達196畝,一期建設投資約7.5億元,將建成王老吉最大的旗艦工廠;同時,基地設有王老吉大健康研究院總院,將努力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大健康研發基地。王老吉大健康南沙基地正式動工將打造成最大旗艦工廠據悉,該基地將建成2條罐裝生產線,實現生產全自動化,生產速度可達單線3.6萬罐/時。
  • 5G智慧工業智能製造基地落子南沙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9.6億,主要功能定位為5G智慧工業智能製造基地、產品研發試製試驗中心、新產品新應用展示和實訓基地、遠程設備運維數據中心、工程服務運維中心,首期計劃於2022年7月正式投產。國內領先物流裝備製造企業落戶,南沙先進位造注入新動能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產業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動工建設的中郵信源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總投資9.6億,佔地面積70670㎡,規劃總建築面積151372㎡,主要功能定位為5G智慧工業智能製造基地、產品研發試製試驗中心
  • 總投資9.6億,南沙將建全國最先進物流分揀裝備製造基地!
    小南從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此次動工建設的中郵信源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總投資9.6億,主要功能定位為5G智慧工業智能製造基地、產品研發試製試驗中心、新產品新應用展示和實訓基地、遠程設備運維數據中心、工程服務運維中心,首期計劃於2022年7月正式投產,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領先的物流分揀傳輸裝備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
  • 梅州廣梅園41個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
    該公司從事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的研發與製造,主要生產可視化呼吸管理設備、耗材及相關信息化平臺等產品,大部分屬於國際首創產品,有完整的商標註冊與智慧財產權保護,主要面向全球各級醫院及急救系統,目前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
  • 中科宇航固體火箭生產基地落地南沙
    9月29日,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舉行。項目方中科宇航擬在南沙建設集研製、生產、實驗、總裝及測試於一體的固體火箭生產基地,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並將集聚一批宇航動力研發、衛星研發、火箭衛星測控等上下遊關聯產業進駐,進一步打造航天航空產業園。
  • 「車間主任」許家印重返車間,恆大汽車生產基地首次曝光
    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曾在河南舞陽鋼鐵廠擔任車間主任的許家印,再次打出前車間主任的身份牌。近日,在恆大汽車一口氣發布了六款車型後,許家印前往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視察,恆大在上海、廣州的生產基地也首次曝光。
  • 北汽新能源萊西基地:基地二期正式投產、EX3車型批量下線、藍谷...
    原標題:北汽新能源萊西基地:首款智能純電動汽車EX3批量投產!  四月芳菲盡,電動花開豔。4月25日,在位於萊西市姜山鎮的北汽新能源青島(萊西)生產基地二廠5.2萬平方米總裝車間內,伴隨著一輛輛時尚高端大氣的新車型EX3智能純電動汽車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推進會在這裡召開。
  • 阿特斯嘉興高效組件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投產
    阿特斯嘉興高效組件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投產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1月11日上午11:11,阿特斯嘉興高效組件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投產儀式在嘉興市秀洲國家高新區舉行。這標誌著秀洲光伏產業再添強勁引擎。為做大做強秀洲區主導產業——光伏產業的規模,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集聚,提升光伏產業結構,阿特斯集團分別於2017年6月、2020年9月與秀洲國家高新區籤訂投資協議,總投資50億元建設嘉興10GW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研發、生產項目。
  • 廣州將建全國最先進物流分揀裝備製造基地
    12月9日,在南沙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中郵信源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據項目承建單位中建四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先進的物流分揀傳輸裝備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用科技促進物流行業加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 王老吉涼茶配方中的仙草 竟然成為了梅州脫貧的重要力量!
    王老吉涼茶配方中的仙草 竟然成為了梅州脫貧的重要力量! 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面充滿挑戰,很多企業都走得非常吃力,但王老吉顯然更意氣風發。
  • 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順利投產
    近日,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輛在山東萊蕪豪馳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下線,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二局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據悉,該項目主要包括智能汽車生產廠房、8個生產車間、2棟研發樓和1棟接待中心。
  • 恆大新能源汽車上海基地明年投產,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
    與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合作同步研發14款車,首期6款恆馳已全球發布,2021年陸續實現量產,並按照工業4.0標準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基地航拍位於上海市松江區的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廠區,數棟廠房拔地而地,生產基地廠區初具規模。
  • 山西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山西自主研發生產的氫能源電動汽車投產。  8月8日,位於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瀟河產業園區的山西德志時代新能源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據介紹,德志時代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規劃用地3000畝,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預計總產值600億元,建成後可年產25萬臺(套)大中型客車、輕型客車、專用車、重卡、乘用車及智能化城市空鐵等。
  • 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投產
    新華社濟南12月12日電(記者王志)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下線,由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12日正式投產。山東豪馳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位於濟南市萊蕪區,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
  • 埃馬克全球最大生產基地投產 江蘇金升佔股50%
    10月28日,德國埃馬克集團在江蘇金壇新建工廠投入生產,該新廠將成為埃馬克集團全球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  新廠總投資11億元,佔地面積46000平方米,全部投入完成後將形成年產3000臺高端數控工具機的能力。
  • 首個5G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投產
    中建電力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12月12日,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輛在該基地下線,標誌著中建電力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 「正新」宿州生產基地近日奠基
    「正新」宿州生產基地近日奠基 2015/12/21 05:21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