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電力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走進山東萊蕪豪馳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車間廠房,和普通生產車間廠房不一樣的是,智能新能源商用車項目建設的車間廠房內需要安裝智能設備和智能運行,對設備基礎預埋件精準度的要求「分毫不差」,對平行度的要求達到了0.05mm/m,誤差比頭髮還細。
「這甚至比核電項目建設中的要求還高。」中建電力萊蕪豪馳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經理張濤說。
12月12日,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輛在該基地下線,標誌著中建電力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正式投產。
該製造基地位於山東萊蕪,主要包括智能汽車生產廠房、8個生產車間、2棟研發樓和1棟接待中心。張濤介紹,該製造基地是全國首個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於5G場景的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目前一期年產能10萬輛智能新能源整車,打造5G基礎上的智能汽車,聚集超級輕量化核心部件、智能可變車身、先進氫能動力三大核心技術,是國內首家智能可變車身、歐洲智能汽車核心部件生產基地。
「項目建設一共有32000多個預埋件,總重量超過260噸,為此項目反覆測量、嚴格檢查,在預埋件安裝定位中1毫也不放過。這都對科技攻關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在環保施工方面我們採取了大量技術創新。」張濤說。
項目採用新型可降解環保噴劑代替傳統揚塵網覆蓋,高效生態抑塵劑具有很強的抑塵、防塵作用,而且使用壽命周期更長,可達6個月。鋼結構廠房外牆採用保溫裝飾一體板代替玻璃絲棉保溫板及外牆鋁單板的傳統做法,只需要在現場組裝,減少了現場施工工序,縮短了施工工期,較少了傳統方法現場施工的揚塵,而且節能保溫效果好,裝飾效果持久。
「在廠房內部的隔斷牆施工方面,使用ALC輕質隔牆板代替加氣混凝土砌塊牆體,在工廠完成預製,現場只需拼接加固,無需現場施工拉結筋和構造柱,也不需要現場砌築作業,減少了80%的建築垃圾,且整體觀感質量好。」張濤說。
如今,該製造基地具備投產條件,此次下線的專用於快遞運輸的新能源物流車「橙仕01」,可解決城市物流「最後一公裡」。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該製造基地採用智能可變車身技術,是整車結構按照全新的方式進行了細化分解,並實現了完全標準化、模塊化、接口通用化,以類似「搭積木」的方式進行任意組合設計,優化了整車設計、開發和製造流程。
「該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的建成投產,將對節能環保起到顯著效益。」張濤算了一筆帳,「以一輛純電動汽車替代一輛燃油汽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2.4公斤為例,豪馳年產的5萬輛(雙班10萬輛)智能純電動物流車替代燃油車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為6萬噸,具有顯著的節能效益和環保意義。同時,規模化使用純電動汽車,可以有效減少石油消耗,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轉自:中國科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