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
丹尼爾笛福/著
方圓--《魯賓遜漂流記》.mp3
10:15來自南安市廣播電視臺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艱辛而漫長的孤島生活,刻畫出一個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英雄形象。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
陳福郎
作者丹尼爾笛福生於1660年。他年輕的時候就已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從事商業的同時,他還從事政治活動。丹尼爾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笛福直到晚年才開始創作小說。1719年,丹尼爾笛福已59歲了,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此後,他又創作了《辛格爾頓船長》等小說,這些小說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
這部小說是以一個叫亞歷山大賽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創作的。據當時英國雜誌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裡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後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作品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這部小說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7世紀中葉,全書以魯濱遜冒險的經歷作為線索展開,講述他如何離家出走、逃脫海盜、流落孤島,如何在孤島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及最後又是怎麼樣成為富翁、如何回到英國。魯濱遜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魯濱遜後來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示、天象人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等知識與經驗,與複雜的生存環境搏鬥,同時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並隨時等待時機逃離絕境。主人公魯濱遜流落荒島後,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製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麵粉,烘出了粗糙卻可以果腹的麵包。他捕捉並馴養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製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在荒島上建了一個愜意的住所和一個養殖場。雖然這樣,魯濱遜一直沒有放棄信念,繼續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隻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另起爐灶,重新另造一隻小的船。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5年後,一天,他發現島邊海岸上有一個腳印。又發現了人骨和生過火的痕跡,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裡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後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歲月過去了漫長的20多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著準備殺死並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現後,救出了其中的一個。因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把被救的俘虜直接取名為「星期五」。此後,「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僕人和朋友。接著,魯濱遜帶著「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遜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叛亂水手,奪回了船隻。他把那幫叛亂的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著「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遜已在島上住了28年。
笛福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是因為第一人稱的敘述能拉近讀者與小說的距離。採用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讓人覺得仿佛一位在孤島生活28年的老人就在自己面前,述說他親身經歷。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也便於人物抒發真實情感,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感。
作品不僅細膩地講述了魯濱遜海上航行和在孤島上經歷的種種危險,而且對小說中的主人公魯濱遜歷經了種種冒險,追求自由、財富和幸福,最終成為富人後進行了反思,這種反思在魯濱遜還沒有離開荒島時就已經產生了,反思的結果是:危險是相對的,冒險是必要的。體現了歐洲大航海時代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
我想到,來到島上的最初幾年,我怎樣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後來,在沙灘上發現了人的腳印後,又怎樣焦慮恐懼,過著憂心忡忡的生活。我也知道,多少年來,那些食人生番經常到島上來,有時甚至成千上百登上岸來。但在此之前,我不知道這件事,當然也不會擔驚受怕。那時,我儘管有危險,但自己不知道,所以也活得快活自在。我想,如果不知道有危險,就等於沒有危險,生活就照樣無憂無慮,十分幸福。由此,我悟出不少有益的道理。造物主統治人類,把人類的認識和知識局限在狹隘的範圍內,這正是造物主的英明之處。實際上,人類往往生活在種種危險之中,如果讓人類發現這些危險,那一定會使人心煩意亂,精神不振。但造物主不讓人類看清事實真相,使他們全然不知道四周的危險,這樣,人們就過著泰然寧靜的生活。
魯濱遜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的王國。
這是一部探險故事,主人公魯濱遜樂觀豁達,勇敢堅毅,在困境中逆流而上,創造了精彩的人生。作者不僅對魯濱遜的冒險經歷與磨難作了扣人心弦的描述,更重要的,還在於作者作為一個具有典型新興資產階級意識的作家,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勞、勇敢、智慧和創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肯定了人的價值。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魯濱遜擁有一個英雄人物應該具備的所有特質:堅強、善良、堅韌不拔。笛福所選取的素材反映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上升時期的明顯特徵,新興的資產階級相信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探索才能獲取財富,魯濱遜便是在這一潮流下產生的典型人物。
書香南安
閱讀,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化傳承的基本途徑,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組織發起的「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開展以來,全社會閱讀氛圍更加濃厚,社會影響日益深遠。
當前,全民閱讀在八閩大地方興未艾。為了進一步濃厚我市的書香氛圍,號召更多人加入到閱讀的行列,在閱讀的陪伴下開啟美好新生活,南安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平臺與迪豐讀書APP平臺聯合共建「書香南安」融媒體文創項目。
我們攜手迪豐讀書,每周計劃提供2本新書,全年共計96本新書分享給市民朋友。每本新書製作成音頻需經寫作、校對、審核、錄音、製作等環節,每本新書的撰稿、審核都由知名學者負責把關,錄音邀請知名主播參與。通過歷史文脈和歷史敘事的梳理,讓南安人民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南安人民的閱讀熱情,從而進一步增強南安人民在新時代開創嶄新事業的信心,助推南安率先在全省建設「全民閱讀示範市」。
更多閱讀
想看更多內容
點擊菜單欄「微服務」-「迪豐讀書」
【來源:迪豐讀書】
往期精選
周末閱讀——《駱駝祥子》
周末閱讀——《童年》
周末閱讀——《格列佛遊記》
周末閱讀——《朝花夕拾》
周末閱讀——《子夜》
周末閱讀——《三國演義》
周末閱讀——《哈姆雷特》
周末閱讀——《堂吉訶德》
轉了嗎
贊了嗎
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