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2020-12-21 贏在高中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但是,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且還不是個例,有些家長在焦慮了一短時間、給孩子補了一段時間課後,只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高中真的靠智商,孩子確實不夠聰明。

但是,事實上真是這樣嗎?「贏在高三」老師幫大家來分析一下:

一、初中成績好,高中就一定好嗎?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初中成績好,高中成績也會好,否則各個學校也不會展開「生源大戰」了,可以說,學生生源決定著學校成績。但是也確實存在初中成績很好,高中成績一落千丈的情況。

從客觀角度看,初中和高中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講授方法、考試形式、生活狀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1、學習內容的變化:高中內容不僅多,而且跨度大,難度高

很多學科,在高一一年學習的內容,比初中三你學習的內容還多,比如數學,高一要學4本教材,二初中一共才6本教材。英語高中要掌握3500個單詞,而初中只需要1600個詞彙量,高一一年基本上就要求學生背誦這麼多詞彙了。這就意味著,高中不會像初中那麼用幾節課去落實,進度會很快。

不僅內容多,進度快,高中課程難度也很大,各科在高一階段就會遇到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導致學生掉隊。初中學習只需要學生知道」是什麼「,很多內容即便不了解,也可以」記下來「,但是高中需要學生知道」為什麼「、」怎麼樣「,如果學生不了解,就很難學好了。

2、學習方法的改變:高中內容知識量大、難度大、進度快,綜合性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學生不僅要想學,更要」會學「,否則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每天都會熬夜到凌晨,成績還會一塌糊塗。

學習的過程,應該包括:預習——上課——複習——作業這麼一個過程,但是初中時,有的老師會把預先當成家庭作業發給學生,即便不預習,上課聽懂也沒有問題,即便聽不懂,下節課老師還可能會進一步講解。但是,到了高中,老師沒用那麼多時間讓你預習,沒用預習,上課就可能」聽天書「,抓不住重難點,做作業就會出問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3、講授方法的改變:在高中,老師會趕進度,不會把一個問題反覆講,直到給你講會。高中老師更注意分析,更注意拔高,對於基礎的內容,需要學生課下落實好,需要學生更有自覺性。如果學生課下落實不好,久而久之,就會出問題。

4、考試形式的變化:首先考試的分數有變化,語數外都是150分,其他各科是100分,分值的增加,會拉大學生的差距。其次,高中考試內容更加靈活,通俗地說,就是讓學生開卷考試,學生也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這和初中是不一樣的。

5、生活狀態的變化:在高中,很多學生要遠離父母,獨立生活,住校帶來的新的變化,對有的學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宿舍環境如何,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狀態,那些不善於處理同學關係的同學,會影響學習狀態;那些晚上喜歡開」臥談會「的學生,會影響學習精力。

這些客觀影響,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哪一個方面出問題,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二、哪些類型的學生,高中容易掉隊?

上述原因,都是客觀原因,高中掉隊的學生,主觀原因才是主要的,那麼高中學習受哪些主觀因素的影響?哪些類型的學生,高中會掉隊?」贏在高三「老師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下面三種類型:

1、初中靠拼命死學考上高中的:

這裡並不是否定初中拼命學習,而是說那些學習低效的學生,到了高中會不適應。簡單說,初中學習只要拼命學習,成績一般會很好,而高中則不一定,初中可以拼」體力「,但是到了高中,就要拼」智力「,拼」效率「了。那些把」腦力勞動「變成」體力勞動「的學生,高中就會下降,而且很難改變。

努力學習不等於死記硬背,」粗放型「的學習方式,在高中並不可取,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民辦學校,初中辦的很好,但是辦高中就無法成功的原因。

2、初中靠課外輔導考上高中的:

有的學生學習態度有問題,但是家長很重視教育,孩子成績一有下滑,馬上給孩子安排輔導,依靠輔導,孩子可以把課上沒掌握的知識練好,這讓孩子有了依賴性,長期」拄著拐杖前行「。

到了高中,學生沒用時間補,而且補課的效果也不明顯,孩子如果不把精力放在課堂上,而幻想依靠輔導班,成績必然會下降。高中一周學不好的內容,指望在輔導班一兩個小時學好,那可能嗎?

3、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很差的

還有一類掉隊的學生,是心理素質差的學生,這類學生裡面包括很多成績很好的學生,但是因為不適應,高一就會出現轉學、休學甚至退學的可能。每一屆高一,都是休學和退學的一個高峰期,就是因為這些學生不能適應高中生活,成績的下滑,產生心理問題,不得不選擇休學和退學。

三、這個假期,幫孩子「補上去」

遇到上述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我覺著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給每個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也給這些學生一個彌補的機會。

1、補心態:有個好心態,是學好的前提,好心態來自正確的自我定位,這非常重要。進入高中,所有學生都要重新定位自己,初中優秀,那已經成了歷史,高中學生需要重新定位,你越優秀,周圍的同學也越優秀,因為高中是經過選拔考試的,你可能不再是班裡的佼佼者了,你也不再會是老師眼中的「紅人」了,這些都需要重新定位,沒用正確的地位,目標過高,自己又沒用能力短期內實現,就會產生學習焦慮,也會因為心理壓力或者打擊,而產生厭學情緒。

2、補學習習慣:在學校裡,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自己沒用時間預習和複習,而假期裡,要把這個習慣補回來,尤其是對於思維含量要求高的學科,必須養成預習和複習的習慣。除此之外,還包括及時整理錯題,分析錯題的習慣,題目做完了,不代表做會了,遇到不會的,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整理下來問老師。

3、補學習方法:學生有三個層次:要我學——我要學——我會學!對於學習態度好但是學習成績不高的學生而言,你缺少的是學習方法。舉個例子,如果問你有個知識點,你會說:我知道這個知識點,但是你真的理解這個知識點了?除了掌握「是什麼」,還要問「為什麼」、「怎麼樣」,這樣才能全方位理解概念、理解公式定理,知識點掌握才算過關。對於做題,不要一味地刷題,關鍵要總結,總結錯題的原因,總結不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方式,只刷題不歸納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好的。

4、補基礎知識:對於高一上學期沒有學好的學生而言,不要急於學習新課,利用這個超長的假期,把基礎知識落實好,該記得記住,該理解的理解透徹,不能理解的,可以藉助網課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如果現在開學了,你的基礎不紮實,跟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而現在則給你一個很好的彌補機會。

這次疫情,給所有人按了一次「暫停鍵」,也給很多人停下來認真反思的機會,「停課不停學」,希望那些在高一沒用適應好的學生,能夠認真反思,抓住機會,重振往日的輝煌。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重點高中教師,多年來主要帶重點班,也帶普通班和復讀班,可以說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學生,正好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感受。原本同樣優秀的孩子,為何上的初中有差別?
  •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
    小學到初中過渡不是斜坡式的上升,而是呈階梯式。編 輯:柔山身邊的家長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小學成績一直很好,門門功課都能滿分,怎麼一上了初中之後,成績連及格的達不到了?」這也的確是現在小學升初中的一個通病,而這種銜接的狀態不僅是小學和初中的問題,初中至高中也時有發生,那麼今天就帶大家分析一下孩子念書這些事。小學成績優秀並不難實現孩子念初中的家長再回過頭看來看小學的問題,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
  • 小學幾年級,學生開始拉開差距,幾年級成績定型?聽聽老師怎麼說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到幾年級才真正定型,家長不用管了,不用這麼辛苦地督促孩子寫作業,輔導作業。但是,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小學成績好,初中也可能會掉隊;初中成績好,高中也會掉隊。學習難道永遠沒有定型一說呢?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是智商跟不上?老師:死學硬逼出的偽學霸
    當一個得了絕症的病人做到醫生面前時,他的病肯定不是一天兩天才得的,而是多年甚至十幾年不良的習慣導致的,當他坐在醫生面前求醫生救他時,醫生往往也是無能為力的;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學習,在高中爆發的心理問題,其實都不是在高中形成的,而是從初中、小學甚至更早的時間逐漸形成的,但是一旦爆發,老師無能為力、心理醫生無能為力,家長更是無能為力!
  • 小學初中女孩成績好,高中是男生的天下,為何女狀元卻越來越多?
    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明明小學、初中都很優秀,為何高中成績下滑得厲害,甚至跟不上課?小學初中女孩成績好,高中是男生的天下,這句話是真的嗎?可為何現在的高考女狀元卻越來越多?今天「新高考前沿」跟您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 三選一:小學、初中和高中這三個學段,到底哪個學段更需要補課?
    「三選一:小學、初中和高中這三個學段,到底哪個學段更需要補課?」有人問。聽到補課這個詞兒,不少家長可能就「炸毛」了:「幹嘛要讓我孩子補課?孩子如果真的補課的話我得花掉多少多少錢!你們老師就是上課不講補課講!
  • 初中是學霸,高中成「學渣」,補課也無用,為啥?聽聽老師怎麼說
    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見過初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高中掉隊的例子,而且這個數量很不少,很多家長在孩子成績下滑時,表現得非常焦慮,他們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找老師補課,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無濟於事,最後只能放棄,承認孩子的智商不高,不適合高中學習。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成績好並不代表學習好,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
  • 家長:初中老師會很看重孩子小升初的成績嗎?老師會說yes還是no
    一、小學的教學和初中教學畢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小學的成績不能說明一切我想:作為家長要學著放下孩子的成績,向前看,那麼作為老師的話,更懂得向前看。孩子都還在成長當中的,一切都沒有定性,那麼有的是改變的機會,那麼老師自然更懂得這個道理。有些孩子開竅造早一點,有些孩子晚一點,更容易後發。
  • 高中老師孩子成績差?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教不好自家娃?
    第三種:父母均是初中老師父母都是初中老師,在一定程度上能輔導孩子學習,且知道應試教育的規則,能為孩子鋪路,孩子受父母影響也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分析:以上三種家庭的孩子更易考上985大學,但是很多人對於第三種家庭保持疑問,為什麼是特定的「初中老師」,而不是更懂得高考規則的高中老師?高中老師把「別人家孩子」送上大學,卻教不好自家娃?
  • 初中學習差,上「爛高中」還是「好職高」?過來人:別聽老師建議
    人們都說中三年是整個學生時期最重要的階段,這句話不假,但是初中學習的狀態和最後中考的成績,重要程度不低於高考。確實有個別學生,初中學生非常不好,高中幡然醒悟開始奮起直追,最終考上理想大學。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初中成績太差,中考成績不理想,即使上了高中也跟不上,更是浪費孩子的時間,玩三年出來後一無所成,還不如去職高學一門技術,3年之後學成今早的進入社會積累社會經驗,將來才能跟大學畢業的人競爭。
  • 高中生智商高不高,看這4科成績就夠了,資深老師說出其中道理
    文/妮妮從我們學生時代的求學之路來看,小學到高中的學習難度是不斷增加的,大家也許還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小學和初中時孩子沒有怎麼學習,但是成績也能很好,可到了高中以後,學習難度增加,學習節奏也變快了,同學們之間就拉開了差距。
  • 為什麼初中學習好,到了高中成績下降?那是不了解初高中學習差異
    很多家長跟我抱怨自己孩子中考成績明明不錯,可是到了高中成績下滑或者偏科。其實這最終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考生沒有正確意識到高中學習和初中學習的差異性,導致沒有合理的進行轉化。下面趙益老師就幫助大家總結一下,初高中的學習差異主要表現在哪裡?
  • 孩子小學成績不好,初中之後怎麼做才能提高成績?
    現在的家長開始意識到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孩子需要從小培養。從小學開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報各種興趣班甚至補習班。但是根據目前中考升學率來看,全國各地近一半的學生是沒有順利升到高中進一步學習的。小學學不好,初中提高難,這樣惡性循環之下,讓很多學生失去了上高中的機會。
  • 數學成績不好,就代表智商不高?大錯特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用一個人的數學成績來評價一個人的智商。當一個人快速解答出一道複雜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默認這個人很聰明,智商很高。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智商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智力表現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等,所以我們在上面看到的題並不是智商測試題。那麼什麼是影響數學成績的因素呢?
  • 小學到底考到什麼程度,家長才可以放心?聽了老師的解釋,明白了
    親戚朋友聚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小學低年級成績很好,經常考90多分甚至是「雙百」,家長信心滿滿地說要把孩子送到重點高中,考上名牌大學,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有部分學生就掉隊了,到了初中,這種變化更大,有些孩子成為學渣,甚至還沒有參加中考就提前放棄了,能夠考上重點高中的孩子寥寥無幾。
  • 高中三年哪一年最關鍵?聽聽資深高三老師怎麼說,很多人理解錯了
    高中班級怎麼學成績都提不上去的學生每個班級都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整天沉浸在學習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他們比班級裡任何一個人都要努力,但就是學習成績提不上去,讓老師看著都有些心疼。那麼這一類學生真的是「智商」的問題嗎?
  • 初中成績好與壞,其實跟智商只有半毛錢關係,另外9毛半在這!
    當家長們議論誰誰家孩子學習好時,往往都會說那孩子聰明。而成績差的孩子,往往都被說成笨。有的家長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孩子笨。 現在有句流行語,叫「智商是硬傷」。但孩子成績差,就是智商有問題嗎?學霸之所以成績好,與智商有多大關係呢?
  • 能否上大學,初中最關鍵!孩子抓不住初中,就抓不住重點大學
    而高中升大學的比例則能達到80%。重點大學的孩子80%都來自重點高中,初中不抓住,就意味著和重點大學無緣。從數據來看,中考比比高考競爭還要激烈。孩子升入初中,家長慢慢會變得焦慮,升學壓力是首當其衝的問題。都想讓孩子上普通高中,將來升入大學深造。
  • 輔導「拔高」成績,高中會露餡!初中該如何避免過度依賴輔導班?
    確實,因為我國的應試教育,雖然現在取消了小升初的考試,孩子順利進入初中,不代表就能考進好的高中學校,特別是成績不上不下的同學,費心費力考進高中,最後還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學。老師很難明確地告訴大家課外輔導到底有沒有用,畢竟每位孩子的情況不同,目的和結果也都不同。但是,如果同學們在初中的時候過度依賴輔導班,到了高中,必定會出現學習上的問題。首先,中考成績好的學生,不會依賴課外輔導。都說小學成績好,並不意味著初中就會成績好,這是因為小學階段孩子還不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也沒有培養到位。
  • 學科成績與「智商」掛鈎?初中生3科成績在90分以上,說明智商高
    初中這3科成績,能看出學生「智商」高低初中除三大主科是120分制外,其他科目都是100分制,即使是120分,能考到90分以上就屬於比較優秀的成績了,所以我們把90分當作一個標準,下面3科成績能達到90分以上的初中生,就說明其智商相對來說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