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到初中過渡不是斜坡式的上升,而是呈階梯式。
編 輯:柔山
身邊的家長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小學成績一直很好,門門功課都能滿分,怎麼一上了初中之後,成績連及格的達不到了?」
這也的確是現在小學升初中的一個通病,而這種銜接的狀態不僅是小學和初中的問題,初中至高中也時有發生,那麼今天就帶大家分析一下孩子念書這些事。
小學成績優秀並不難實現
孩子念初中的家長再回過頭看來看小學的問題,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的確,如果小學時候不簡單,那以後就更沒有簡單的時候了。
那麼小學具體是哪些地方簡單呢?以數學為例,給大家分析一下:除去難題、偏題、怪題,孩子在小學1-4年紀的時候都是以計算能力的培養為主。
其中包括了基礎的運算以及圖形的面積公式,而內容中的難點通常集中在應用題,也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運算。
難在除了要考驗計算能力,還需要結合孩子的思維轉化能力以及記憶能力,而如何將這類實際場景的問題轉化成一道數學公式計算,算是最難的地方了。
不過在小學,數學只要你的計算能力能過關,想及格還是很輕鬆的,家長們不妨看一下孩子的數學卷子,不及格大多是計算上的問題。
等到還在上了5年級之後,成績的分值會集中在小數、分數的計算問題上,只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到位,孩子的計算能力是完全能夠鍛鍊出來的。
老師指出:5年級之後也出現了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方程,以及6年級的比例問題,很多孩子在這一關上都會被卡住。
不過不要忘記現在是小學,好在書中的內容並不多,就那麼幾個公式和算法,總有一個會是問題的算法。
所以,念小學的時候,只要孩子做到上課的時間聽仔細了,作業保質保量,實現小學成績優秀是能夠輕鬆達到的。
6年紀過後,真正的難點才浮現出來,而很多小學成績不錯的「尖子生」,上了初中之後,仿佛變了個人,家長甚至懷疑,這還是我的孩子嗎?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
從初一開始,運算的範圍可不止局限於那幾個內容了,代數式的出現,孩子們需要學會將具體的數字轉換成以字母的形式進行運算。
而且書中的概念定義也變得愈發重要,尤其是幾何證明題型的出現,也是推導證明的開始,要知道在小學可是不需要這些證明的。
初中則變成了必須的一點,很多孩子光是碰到了這個問題,就已經宣布失敗了,捲紙上一片空白,頂多會出現解答幾個字。
這麼說吧,上了初中之後,則需要你的計算能力、圖形幾何、空間能力、邏輯思維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還記得我的初中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小學學的那些不能叫數學,頂多叫做算數,你們現在上到初中,勉強才是數學入了一點門,而有些人現在還在門外。
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的危機,到了初二,則是問題暴露最明顯的階段,難度逐漸的攀升。
小學和初中成績銜接不上?初二是關鍵的一年,也是兩極分化的一年
孩子從小學步入初中,在經歷了初一一年的時間適應之後,學科也增加了好幾門,尤其是初二遇到了物理,很多人就是在這裡被甩開的。
要知道上了初二開始,內容要比初一難度增進許多,如果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成績非常容易被你之後的同學「超車」。
有很多的學生在經歷了初一一年的努力過後,發現成績沒有提高,便洩氣了,以至於上了初二變得渾渾噩噩,聽不懂就聽之任之了。
所以初二是孩子孩子成績下降的一個敏感期,不僅是學生,家長們也要做好準備,幫助孩子順利平穩的度過這一階段,迎接中考。
如何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問題最多的初二?
◆ 孩子的情緒
孩子進入到初二,成績出現上下的變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情緒上、心理上的調節則比較關鍵,這也是對自己自制力、自律性的一種考驗。
◆ 學習目標
除了調整好孩子的情緒,孩子們更需要學習目標的制定和及時檢驗,比如孩子要明確自己現在的成績位置,自己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另外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效率能達到多少?學習時的狀態等等,這些都是學習目標制定與管理的範疇,不僅孩子要做到掌握,家長們也要及時的了解。
◆ 家長
家長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看到孩子遇到題不會做拿起卷子剛想批評,看到題後發現自己無從下嘴,自己也不會,便告訴孩子問同學問老師。
而大多的孩子是不會主動去問同學問老師的,很大程度上會選擇跳過這道題,可見初中開始,孩子們也開始和家長鬥智鬥勇了。
初中的這3年夾在小學和初中的中間,可以說哪一頭銜接的不到位,都可能讓孩子的成績脫節,落在後面。
所以結合了今天分析總結的這些問題,為大家帶來了一本身邊家長們都一致好評的《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非常適合孩子上初中或者正準備上初中的家庭。
這本書的作者于敏,具有資深的教學經驗,一直陪伴孩子站在教育的第一線,為大家總結了大量的真實案例分析和總結,針對性的解決初一、初二、初三的難點。
這本書原價要35元左右,現在正值活動期僅售29.8元,現在入手正是最合適的時候,而且孩子的成績耽誤不得,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孩子和家長順利的迎接中考。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在上初中後的成績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