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三的「學習規劃表」來了!孩子這樣學準優秀!

2020-12-19 騰訊網

初中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的階段,畢竟初中生活和小學生活大不一樣,孩子不適應也正常。所以小輕老師建議提前了解初中的一些學習重點,並制定一份未來的「學習規劃表」,升入初中後,不必因為學習環境的轉變導致不適應,和學習成績下降,更能讓孩子有一份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學習習慣!

初一規劃

初一重點做好小學到初中的順利銜接,很多家長對於初一不重視,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初一往往是孩子打下基礎的階段,並且是小學升入初中的磨合期。

7月初~9月

暑假是初中領先的最佳時期:提前學習初一內容,提前適應初中學習,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

8月初

備戰分班考試,爭奪優秀教育資源

9月

部分學校開學有摸底考試,主要考察初一內容

9月~10月

儘快適應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捨棄小學思路,培養初中學習習慣

10月中

迎來第一次期中考試,是初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馬上調整解決

11月

絕大部分學校會把初一下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初一上學期學習,如何提早預習和適應

1月初

期末考試,是升入中學以來的第一次檢閱,對於直升籤約較早的學校而言,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也會作為參考依據

1月末~2月

寒假,追趕和趕超別人的最佳時期,全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

初一下學期開學,學生需要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

學校期中考試,重點複習相交平行線及三角形必須記住的特性

初二規劃

升入初二的同學馬上能感覺到初二知識的難度和初一不是一個級別,比如初二數學含中考60%的考點,同時,因為初二開始學習物理的緣故,精力會相對分散一些,也加大了學習的難度。

9月~10月

初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學生逐漸進入初二的學習狀態;開始學習物理後,精力相對分散;初中幾何難度開始出現較大提高;十一長假,學生容易開始鬆懈情緒

11月初~月底

初二上學期學習中間過渡階段: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初二上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初~1月中旬

初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和兩極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

初二寒假階段:利用難得空閒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綢繆,要做好預習工作,提前分擔初二下的壓力

2月底~4月底

初二學年的重要轉型階段:課程難度加大,學生成績明顯下滑,可能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厭學情緒逐步滋生;學生兩極分化程度加深

5月~6月

初中學習能力和中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累積的問題開始爆發

7月初

初二學年最後收官和學生實力基本定型階段:兩極分化達到高峰;初中過渡階段宣告結束,學生學習習慣和實力基本定型

初三規劃

邁入初三,那麼代表著孩子即將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大考」,繁瑣複雜的習題鋪天蓋地的卷向每一個孩子,而這個時候孩子所要做到的就是堅持和不斷學習。

中考複習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第二種境界: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第三種境界: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9月

學校做學期分析,定製合理計劃

10月~11月

期中考試

12月~次年1月

期末考試

次年2月

總複習開始

次年3月~4月底

一輪複習+一模考試;各校大型中考諮詢會

次年5月

二輪複習、專項複習及總複習;查漏補缺

次年6月初至中旬

準備中考

初一: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

小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會的做不對。

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偶而聽一耳朵就能明白,沒養成聽講和記筆記的習慣。中學知識相對連貫性和邏輯性更強,一個點沒聽明白,另外一個點接不上,導致不會做題。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

小學時候有意識可以培養孩子做筆記的習慣,我看很多家長小升初時候幫助孩子記筆記,我認為這需要對孩子進行鍛鍊。記筆記記多了,慢慢就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

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改變思維習慣,一個是做好文科知識的積累。

改變思維習慣,中學和小學最大的區別,在於理科中以字母為主,而小學生總是把字母當成一個具體的整數去思考,舉特例不考慮一般情況。無法將數的範圍從自然數擴展到有理數和實數,需要很長時間去改變這種思維習慣。

文科知識的積累在初一做好也很關鍵,初一理科學習任務相對較輕,思維量不大。需要做好語文與英語的詞彙和閱讀的積累,想總成績撥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一科、兩科打天下。尤其是小學很多很聰明的小男生,語文和英語是弱項,到初三想短時間補上來難度相當大,記憶量太大,不可能牢固和紮實。再加上物理和化學難度的增加,初三隻能疲於應付,很容易失去鬥志。初一時間比較充裕,做點文科知識儲備工作很有必要。

家長做什麼:督促認真完成作業,檢查課堂筆記的整理情況,及時改正不良學習習慣。

初二:做好文科積累和理科學習方法和思想的提煉

文科積累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很重要,英語尤其是閱讀量三年需要達到15萬字。學習有餘力的可以考慮初二開始閱讀初三的文章,初三能閱讀高一、高二的文章那樣中考是遊刃有餘了。

語文課外閱讀的積累也很重要,多讀多寫多背是家常便飯。當閱讀和寫作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就好辦了。興趣和愛好是需要時間來積累和培養的。

理科數學的知識難度開始增大,物理開始學習。要讓隨時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更重要!

數學從知識點上來說60%的知識點在初二完成,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作保障,難題是需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尋找突破點。

初一、初二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很重要。

提高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做一定量的基礎知識題目題目,理解定理、定義和性質的含義;

(2)通過做難題對知識點內涵深入理解,反過來再去重新審視基礎知識,能建立起知識點的數學模型;

(3)通過做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對知識點深入和透徹的理解,達到一個能靈活和綜合應用的高度。

理科學習需要學會質疑和歸納總結,在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儲備很重要。

家長做什麼:及時發現各科問題所在,和班主任、任課老師及時溝通。

初三:各科知識成體系,提升高度和深度,適當學習高中知識

初三上學期大概11月份左右,各科除化學外其他知識基本學完,融匯貫通是初三的主題和目標。

文科的語文有大量的文言文和語文基礎知識需要記憶,初一初二有積累的同學會稍微輕鬆些。作文素材積累需要反覆對作文進行修改。

英語的詞彙、句型和閱讀也需要大量的積累,這時候開始感覺到時間不夠了!

理科的學習重點這時候是綜合應用,需要將三個、四個知識點綜合應用,需要良好的運算和思考作功底,思維能力好的學生成績優勢開始顯現!

理科的綜合應用是建立基礎知識紮實的基礎上的。三到四個知識點的綜合,可以從一個知識點尋找突破口,將各個知識點的性質、定義、定理相互串連起來,尋找方法和思路。從不同知識點作為突破口有不同的方法,就有一題多解,比較各種方法尋找最簡捷的方法。多做這種訓練比多做題更重要,可以為做其他題目節約寶貴的時間。

很多同學認為題目我只要做出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最簡單的方法,我可以用這個時間去做更多的題目。初三學習最需要的是效率,強科需要的是深度和高度。

很多同學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把題解出來就得了,不去做方法和知識體系的優化。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未必是最簡單的方法,計算和步驟相對較多些,存在多做時間和出錯概率增大的風險!(當然別無選擇時先做出來為上,這就是要平時多做一題多解的原因,就知道找到最簡捷的方法)想的多步驟少,想的少就寫得多算得多,這也算是一種守恆吧!

真正優秀的學生是善於做方法和知識的總結、歸類、完善,循序漸進!記住巧來源於多做題多思考多總結。一題多解找巧法,多題一解找通法。有時候會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用學生的話說快沒血的時候可以救命,滿血回歸,很給力!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學習初高中有銜接的高中知識,文理科都一樣。

學習後做中考題目會輕鬆些,並節約時間。理科更是如此,使用初中方法做題需要添加輔助線,有時候容易卡殼,高中的方法會更簡單和快捷。對於選擇填空和直接寫出結果的題目使用,一是節約時間,二是從長遠來講為初高中的過渡打下良好的基礎。

做好初中三年階段成績匯總表

通過表格記錄每一次成績,及時匯總,分析原因。將每次的考試成績填進去,做一個對比,自己跟自己比 。每次考試要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對症解決,三年下來,一定會有進步的!

*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 | 劉老師

排版 | 劉老師

圖片審核 | 侯老師

文字審核 | 孫老師

相關焦點

  • 初一到初三的不同時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什麼?
    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小學時候有意識可以培養孩子做筆記的習慣,我看很多家長小升初時候幫助孩子記筆記,我認為這需要對孩子進行鍛鍊。記筆記記多了,慢慢就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改變思維習慣,一個是做好文科知識的積累。
  •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考查方式有何不同?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四大文本形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非連續性文本。各年級考查的重點在哪?1、 說說記敘文閱讀,大部分地區初一到初三,每次語文考試閱讀題第一篇。記敘文閱讀也是孩子們最害怕的,丟分最多的考點。按照考點的分類,記敘文又包括散文和小說,相比小說而言,散文內容更含蓄抽象,因此答題難度高。
  • 初二初三學生成績突然大幅退步的原因是什麼?
    初一成績明明還不錯,但是到了初二初三成績明顯下滑;很長時間的努力學習,考試成績下來看到的卻是大幅度下降的分數這樣的情況孩子是否遇到過?初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實這話不假。初中階段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發生或上或下的變化。作為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成績驟降的情況也不要不以為意,要知道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他們中考的成績。既然發現問題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中考加油站」孩子初三一模考得不理想,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初三一模沒考好怎麼辦? 孩子初三一模沒考好怎麼辦呢?每年初三一模考試結束之後,總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家長還不在少數。 他們覺得孩子分數太不理想了,比起往年的中考錄取分數線低了幾十分。這樣的分數,怎麼能考上好高中呢? 去年我帶的一個初三男孩子,是蘇州重點初中的優秀學生。他一模考下來,整個人都不好了。為什麼?因為他的一模文化課總分只有580多分,加上30分的體育分,才610多分。
  • 初一、初二英語差,初三能趕上嗎?老師:事在人為
    初三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同學們要面臨著進入哪所高中繼續學習的問題。當然,這不是由同學們的個人意志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他們的中考成績,成績好的同學肯定是上重點高中了,所以,初三的同學格外的努力。可是,有的同學常反映說,「老師,我初一、初二英語學得差,初三我能趕上嗎?」
  • 刷題量=分數,那麼,初一要不要大量刷題呢?
    孩子一旦進入初中,三年裡的每一天,日子就是望著中考這一天度過的。如果說,初一、初二還是按部就班地,講新課,做練習,周測,月考,期中,期末。那麼,到了初三,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初三上半年,實際上就已經把這一整年的新課講完了。到了下半年,那就是刷題、刷題、刷題,模考、模考、模考。這個時期,經歷了初一的「不相上下」,初二的「兩極分化」,「天上地下」的格局已經形成。實際上,有接近1/3的學生大局已定,這1/3指的是優秀生和墊底的,對於大部分墊底的學生來說,職校的方向是早已經確定了的,而尖子生最多也就是重點A重點B的區別了。
  • 致全體初中生: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
    教育中常說,孩子的小學時期是養成的教育,是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初中的孩子,學習心態決定一切,不管小學時期成績如何的好,初中階段心態的不穩定將直接導致求學之路的失敗。 尤其在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原來學習好的心態不好敗下陣來,成績不好心態很好成為後起之秀,為什麼會這樣呢?
  • 初一英語拔尖,初二下滑嚴重,為什麼這樣的情況每年有很多
    每年都會一些家長諮詢老師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小學時英語很好,考試常考滿分。上初一時也能考接近滿分,為什麼到了初二一下就感覺跟不上了,考試成績也下滑嚴重?每年大批學生和家長因為這個問題苦惱,卻又找不到原因,只能幹著急。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教育新觀察&新東方共同推出《初中語數英學業規劃三部曲》
    初中各科如何做好學業規劃?語數英三科都有哪些有效的學習方法?點擊視頻了解詳情  初一各學科如何打好基礎?  初一怎麼打好基礎  1.激發興趣  (1)讓孩子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2)尋找孩子的興趣點,如電影、英文歌、旅行、app、遊戲  (3)每天留出「英語專用」時間,做專門的事情,如朗讀英語、聽並模仿(反覆聽)  (4)創造英語環境(英語角、英語課本)  2.詞彙積累:初一是詞彙積累的黃金時期
  • 步入初中以後,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做好學習布局?
    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 無法將數的範圍從自然數擴展到有理數和實數,需要很長時間去改變這種思維習慣。文科知識的積累在初一做好也很關鍵,初一理科學習任務相對較輕,思維量不大。需要做好語文與英語的詞彙和閱讀的積累,想總成績拔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一科、兩科打天下。尤其是小學很多很聰明的小男生,語文和英語是弱項,到初三想短時間補上來難度相當大,記憶量太大,不可能牢固和紮實。
  • 平涼四中:初三4月13日開學,初一、初二4月16日正式開學
    按照平涼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全市學校開學工作的通知》(平教明電〔2020〕1號)要求,為全力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及開學準備工作,切實維護師生身心健康,確保春季開學順利有序,現就我校師生開學相關事宜告知如下: 1、開學時間初三年級4月13日,初一、初二年級4月16日正式開學。
  • 孩子初一,副科不太好,歷史、生物、地理應該怎麼學習?
    有一位家長求助:孩子現在初一,副科不太好,歷史,生物,地理該怎麼學習?對於初一的孩子,副科不太好,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們剛剛上初一,學習的科目的數量由3科擴展到了7科,學習的狀態沒有適應過來。
  • 新初一到底要不要上預科班?
    小學6年都是講的正數,而初一生突然要打破六年的習慣來適應負數和字母的介入,移項變號、負負得正、倒數、絕對值、多項式計算等,看是很簡單的一些知識,但就是讓學生做題時防不勝防,無意識的就靠攏到小學正數運算的慣性思維當中。
  • 初一到初三加班,3...
    初一到初三加班,3倍加班工資 2020-01-09 1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年初三,今日宜陪伴,24小時不分開!
    所以到了初三這天,早睡遲起,不外出或宴客,這對調理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3/ 燒門神紙 祈願生意興隆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6/ 豬日的由來自秦漢以來,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在漢族民間傳說中,女媧創造萬物生靈時,先造六畜,而後造人,因此從初一到初六都被稱作是六畜之日,農曆正月初三,則被稱為「豬日」。
  • 初三男生學習成績差,「英語」嚴重拖拽總分後腿,家長該怎麼辦?
    初三是孩子學習生涯的重要時期,即將面臨升學考試的學生如果存在偏科情況會嚴重影響到高中的擇校問題,因此在這一階段家長要格外引起重視,避免學生偏科的情況發生。英語這一學科是貫穿了學生一整個學習生涯的考試科目,英語成績如何不僅影響到學生的擇校問題,甚至會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產生影響,但由於英語這一學科內容較為枯燥,對於初中男生而言學習起來可能有些吃力。
  •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從初一開始,運算的範圍可不止局限於那幾個內容了,代數式的出現,孩子們需要學會將具體的數字轉換成以字母的形式進行運算。還記得我的初中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小學學的那些不能叫數學,頂多叫做算數,你們現在上到初中,勉強才是數學入了一點門,而有些人現在還在門外。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的危機,到了初二,則是問題暴露最明顯的階段,難度逐漸的攀升。
  • 初三學生從輕微抑鬱到自殘,孩子經歷了什麼?
    前幾天和一位初三老師在交流時,她跟我分享到她所帶的班級裡有一個學生在自己的手臂上,用刀劃上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傷口。當老師在了解和詢問學生相關情況的時候,發現孩子的抑鬱傾向十分嚴重,孩子跟老師說,他感到很痛苦,只有當他拿著刀子劃手臂的時候,才覺得沒有那麼痛苦。
  • 中考成績很慘的,往往是這「3」類學生,初一初二的學生要重視
    編 輯:柔山中考作為我們人生的第一個大的轉折點,對廣大學子來說,也是一次全方面的測驗,讓孩子在中考的這個過程,明白參加中考的意義,是讓自己去到更廣闊的平臺。有數據顯示:90%以上的真正意義上的學霸,他們往往更注重課堂上的學習,而不是盲目自信的去和老師「搶時間」。要知道老師對課堂上時間和內容上的講述,都是有著自己的規劃和策略的,可能你自以為的學會了,並沒有做到對老師講解內容的全方面掌握。
  • 「入學第一課」長沙市南雅中學舉行2020級初一年級主題家長學校活動
    9月11日,長沙市南雅中學舉行了2020級初一年級主題家長學校活動,初2013班的四十多位家長參加了這次富有意義的家校活動會上校長王旭作了發言,強調了教育要科學引導,重視初新過渡期,指出教育要讓學習者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