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三的不同時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什麼?

2021-01-19 新文達中小學

關於初一: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

小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會的做不對。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偶爾聽一耳朵就能明白,沒養成聽講和記筆記的習慣。中學知識相對連貫性和邏輯性更強,一個點沒聽明白,另外一個點接不上,導致不會做題。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

小學時候有意識可以培養孩子做筆記的習慣,我看很多家長小升初時候幫助孩子記筆記,我認為這需要對孩子進行鍛鍊。記筆記記多了,慢慢就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

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改變思維習慣,一個是做好文科知識的積累。

改變思維習慣,中學和小學最大的區別,在於理科中以字母為主,而小學生總是把字母當成一個具體的整數去思考,舉特例不考慮一般情況。無法將數的範圍從自然數擴展到有理數和實數,需要很長時間去改變這種思維習慣。文科知識的積累在初一做好也很關鍵,初一理科學習任務相對較輕,思維量不大。需要做好語文與英語的詞彙和閱讀的積累,想總成績拔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一科、兩科打天下。尤其是小學很多很聰明的小男生,語文和英語是弱項,到初三想短時間補上來難度相當大,記憶量太大,不可能牢固和紮實。再加上物理和化學難度的增加,初三隻能疲於應付,很容易失去鬥志。初一時間比較充裕,做點文科知識儲備工作很有必要。

家長做什麼?

督促認真完成作業,檢查課堂筆記的整理情況,及時改正不良學習習慣。

關於初二:初中最關鍵的時期,60%的內容都在這一年完成。

做好文科積累和理科學習方法和思想的提煉。文科積累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很重要,英語尤其是閱讀量三年需要達到15萬字。學習有餘力的可以考慮初二開始閱讀初三的文章,初三能閱讀高一、高二的文章那樣中考是遊刃有餘了。語文課外閱讀的積累也很重要,多讀多寫多背是家常便飯。當閱讀和寫作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就好辦了。興趣和愛好是需要時間來積累和培養的。理科數學的知識難度開始增大,物理開始學習,新學科讓很多孩子不適應。要讓隨時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更重要!

數學從知識點上來說60%的知識點在初二完成,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作保障,難題是需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尋找突破點。初一、初二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很重要。

提高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做一定量的基礎知識題目題目,理解定理、定義和性質的含義;

(2)通過做難題對知識點內涵深入理解,反過來再去重新審視基礎知識,能建立起知識點的數學模型;

(3)通過做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一題多變對知識點深入和透徹的理解,達到一個能靈活和綜合應用的高度。

理科學習需要學會質疑和歸納總結,在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儲備很重要。最高境界:把學會的思想和方法遷移到其他知識點和學科使用,那就是高中的大才,北清在向你招手!

家長做什麼?

及時發現各科問題所在,和班主任、任課老師及時溝通。如果是理解上存在問題,可以適當報班。

關於初三:各科知識成體系,提升高度和深度,適當學習高中知識。

初三上學期大概11月份左右,各科除化學外其他知識,基本學完,融會貫通是初三的主題和目標。文科的語文有大量的文言文和語文基礎知識需要記憶,初一初二有積累的同學會稍微輕鬆些。作文素材積累需要反覆對作文進行修改。

英語的詞彙、句型和閱讀也需要大量的積累,這時候開始感覺到時間不夠了!

理科的學習重點這時候是綜合應用,需要將三個、四個知識點綜合應用,需要良好的運算和思考作功底,思維能力好的學生成績優勢開始顯現!

理科的綜合應用是建立基礎知識紮實的基礎上的。三到四個知識點的綜合,可以從一個知識點尋找突破口,將各個知識點的性質、定義、定理相互串連起來,尋找方法和思路。從不同知識點作為突破口有不同的方法,就有一題多解,比較各種方法尋找最簡捷的方法。多做這種訓練比多做題更重要,可以為做其他題目節約寶貴的時間。很多同學認為題目我只要做出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最簡單的方法,我可以用這個時間去做更多的題目。

初三學習最需要的是效率,強科需要的是深度和高度。(真正較量的是弱科誰更好!)很多同學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把題解出來就得了,不去做方法和知識體系的優化。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未必是最簡單的方法,計算和步驟相對較多些,存在多作時間和出錯概率增大的風險!(當然別無選擇時先做出來為上,這就是要平時多做一題多解的原因,就知道找到最簡捷的方法)想的多步驟少,想的少就寫得多算得多,這也算是一種守恆吧,呵呵!

真正優秀的學生是善於做方法和知識的總結、歸類、完善,循序漸進!記住巧來源於多做題多思考多總結。一題多解找巧法,多題一解找通法。有時候會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用學生的話說快沒血的時候可以救命,滿血回歸,很給力!!!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學習初高中有銜接的高中知識,文理科都一樣。學習後做中考題目會輕鬆些,並節約時間。理科更是如此,使用初中方法做題需要添加輔助線,有時候容易卡殼,高中的方法會更簡單和快捷。對於選擇填空和直接寫出結果的題目使用,一是節約時間,二是從長遠來講為初高中的過渡打下良好的基礎。

家長做什麼?

了解中考政策,確定目標校,針對弱科選擇合適的老師進行補習,做好心理疏導。

1、初中3年最容易解決的課程就是語文和英語,他們的規律非常相似,畢竟都是語言。

2、不該錯的錯了,表面是疏忽,粗心,實際是態度不認真,不重視,根治的最好方法就是平常的作業和訓練!

我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分享一下:平時寫作業的時候,根據作業量評估一下,一要規定時間完成,就當考試;二要規定準備好草紙,做數學等科目時候,按作業的順序,需要列算式就在草紙上,不需要的也要寫好題號,按順序進行,直到作業或試卷完成。

相關焦點

  • 初一到初三的「學習規劃表」來了!孩子這樣學準優秀!
    初一規劃 初一重點做好小學到初中的順利銜接,很多家長對於初一不重視,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初一往往是孩子打下基礎的階段,並且是小學升入初中的磨合期。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 小學時候有意識可以培養孩子做筆記的習慣,我看很多家長小升初時候幫助孩子記筆記,我認為這需要對孩子進行鍛鍊。記筆記記多了,慢慢就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
  • 初中三年,給每個家長和孩子的不同階段的建議
    小升初的孩子,應該按照每個學年的特點,完成好每個學年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初一首先說說初一(七年級)的孩子。他們應該是以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為主。這期間家長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認真、高效地完成作業,檢查課堂筆記的整理情況,檢查家庭作業的正確率,以幫助孩子及時發現和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初二那到了初二,該做什麼了呢?主要就是平時做好文科方面的積累和理科立體邏輯思維的訓練。
  • 步入初中以後,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做好學習布局?
    所以小學時候家長可以有意識進行聽力和坐功練習,比如聽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進行複述,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並不是要成為音樂家,讓孩子得坐得住,靜下心來。 小學時候有意識可以培養孩子做筆記的習慣,我看很多家長小升初時候幫助孩子記筆記,我認為這需要對孩子進行鍛鍊。記筆記記多了,慢慢就知道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
  •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考查方式有何不同?
    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考查方式有何不同?縱觀整個初中的語文考試,閱讀理解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初一、初二、初三都考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四大文本形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非連續性文本。各年級考查的重點在哪?1、 說說記敘文閱讀,大部分地區初一到初三,每次語文考試閱讀題第一篇。記敘文閱讀也是孩子們最害怕的,丟分最多的考點。按照考點的分類,記敘文又包括散文和小說,相比小說而言,散文內容更含蓄抽象,因此答題難度高。
  • 「中考加油站」孩子初三一模考得不理想,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初三一模沒考好怎麼辦? 孩子初三一模沒考好怎麼辦呢?每年初三一模考試結束之後,總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結果就是,就連優秀的孩子,一模總分都比平時低幾十分。 但是,到了中考,這些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總分又會上去,順利考進重點高中。 上面提到的那位男孩子,儘管他一模文化課總分才580多分,到了中考,他的文化課分數加上體育分等,總分高達675分,順利進了蘇州有名的高中:蘇州新區實驗高中。
  • 初二初三學生成績突然大幅退步的原因是什麼?
    初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實這話不假。初中階段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發生或上或下的變化。作為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成績驟降的情況也不要不以為意,要知道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他們中考的成績。既然發現問題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 初三孩子的家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臨近寒假,這就意味著初三已經過去了一半,還有半學期同學們即將參加中考,很多家長也漸漸與孩子一起進入備考狀態,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裡,家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呢?或者說家長們應該做些什麼能讓孩子在最後的半年中再衝刺一把呢?
  • 張店四中組織召開初一至初四家長會
    學校對此次家長會高度重視,校委會成員多次召開辦公會、班主任會統籌協調,提高大家對此次會議的認識,要求全體班主任認真做好家長會的備課工作,從家長最關心的角度入手,提升家長會的參與度。同時,學校以各種通訊手段為全體教師傳達家長會的相關工作安排,要求全校教師參與到家長會中來,走到家長中間去,傾聽家長的心聲,了解家長的需求,構建和諧良好的家校關係,共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 致全體初中生: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
    教育中常說,孩子的小學時期是養成的教育,是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初中的孩子,學習心態決定一切,不管小學時期成績如何的好,初中階段心態的不穩定將直接導致求學之路的失敗。 尤其在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原來學習好的心態不好敗下陣來,成績不好心態很好成為後起之秀,為什麼會這樣呢?
  • 大部分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初中三年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階段,家長主要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方面上,一年級應該是比較輕鬆的,在這階段,主要在擴大孩子知識面和閱讀上面。到了初二初三就沒有多少時間進行閱讀名著了。 從初一開始,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一定要孩子認真對待,對英語的學習,沒有別的,主要就是要多聽、多讀、多練,英語一年級的成績把孩子學習的責任心表現得充分,只有很少的孩子學習語言有障礙,才不是責任心的問題。 初一一般來講,作業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能在規定的自習時間內完成作業。
  • 初三學生從輕微抑鬱到自殘,孩子經歷了什麼?
    雖然自己從事家庭教育和心理學領域研究這麼多年,對這樣的案例已經司空見慣,但是每當聽到來找我諮詢的家庭或者希望在我這裡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的家長的分享,或者身邊的人分享這樣的案例,我的心裡還是會抑制不住的難過。我真的很希望給到這些家長或者養育者,能立竿見影改變孩子問題行為的方法,可是真的很難。
  • 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了,有喜有憂,家長如何陪娃順利度過初一階段
    1、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有的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優異,上了初中之後成績一落千丈,這就需要家長重視,及時調整,否則會影響到初二、初三的發展。 初一從小學的四門增加到七門,即使是原先成績優秀的學生,學習壓力也是相當大。
  • 刷題量=分數,那麼,初一要不要大量刷題呢?
    孩子一旦進入初中,三年裡的每一天,日子就是望著中考這一天度過的。如果說,初一、初二還是按部就班地,講新課,做練習,周測,月考,期中,期末。那麼,到了初三,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初三上半年,實際上就已經把這一整年的新課講完了。到了下半年,那就是刷題、刷題、刷題,模考、模考、模考。這個時期,經歷了初一的「不相上下」,初二的「兩極分化」,「天上地下」的格局已經形成。實際上,有接近1/3的學生大局已定,這1/3指的是優秀生和墊底的,對於大部分墊底的學生來說,職校的方向是早已經確定了的,而尖子生最多也就是重點A重點B的區別了。
  • 平涼四中:初三4月13日開學,初一、初二4月16日正式開學
    初三年級4月11日前,初一、初二年級4月14日前,各班主任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審核學生外出及健康情況,報經政教科覆審後公布健康審核通過學生名單。依據審核通過學生名單,班主任通知其使用「智慧雲校園」網絡平臺填寫《平涼四中學生報名註冊表》,進行線上報名註冊。
  • 北大教授:孩子今年剛上初一,數學題明明會做考試總是錯怎麼辦?
    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作為家長,過節都不安心。這不,一位家長很焦急地求助於:孩子剛上初一,數學就出了狀況。平時做練習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沒什麼問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都完成得挺好。作為家長,也覺得孩子表現挺好,沒什麼值得擔心的。可是,接連兩次單元測試,成績都沒上80分。
  • 教育部通知:石家莊小學、中職中專8號前放假,初三高三略不同
    其中承擔著中考和高考壓力的初三學生和高三學生放假時間略有不同,但在1月24日之前也進入放假模式。 一是在學校學習一年並沒有參加期末考試,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態怎麼樣,就好像你在春天種下一顆種子,到秋天苗是長出來了,但是被大棚包括著,不讓人去看究竟長得怎麼樣,家長看不到孩子的期末成績心裡也非常沒底。
  • 初中才是人生的分水嶺,初中各年級「潛規則」,家長早知道早應對
    到了初中,孩子的學業壓力陡增,家長不但在學習上給孩子的助力更上少,甚至還可能面對青春期跟孩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問題,導致孩子出現厭學、逃課等各種問題,讓家長頭疼不已。 所以,在進入初中後,家長應該搞清楚初中不同年段的「潛規則」,早早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初中,順利進入高中階段。
  • 英語老師在家長會上傳出的新生初一英語學習技巧,家長:點讚
    七年級上學期是一個特殊的階段,他和之前幾年的第一個學期都不同,小編個人覺得他特別像幼小銜接階段,類似於幼兒園上小學了。小學升初中不僅學習任務重了很多,並且學習難度也較小學有一個提升。如果孩子小學的基礎沒有打好,那麼相對來說這個階段會比較累一些。
  • 初一英語拔尖,初二下滑嚴重,為什麼這樣的情況每年有很多
    每年都會一些家長諮詢老師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小學時英語很好,考試常考滿分。上初一時也能考接近滿分,為什麼到了初二一下就感覺跟不上了,考試成績也下滑嚴重?每年大批學生和家長因為這個問題苦惱,卻又找不到原因,只能幹著急。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花7萬給孩子補課,成績還是不及格,家長:說起補課全是淚
    孩子的學習成績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重要事情,如果孩子學習不好,父母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提高。要麼自己親自上陣輔導,要麼上補習班交個老師,再不行就請一對一的家教,直到孩子成績提高為止。孩子的成績真的會提高嗎?這個應該是因人而異。近日,有位葛女士花了七萬給女兒報了補習班,可是女兒補了一段時間後,成績不但沒有提升還下降了,這讓葛女士很生氣,感覺這些錢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