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故事)「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中新社茂名12月22日電 題:「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廣東僑鄉信宜市轄下有一條旺同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全國社區僑務工作示範單位,更是遠近聞名、名副其實的「粵菜師傅村」。記者連日來在旺同村採訪了解到,該村現有200餘名廚師,他們以美食為媒,讓旺同村走出一條「香噴噴」的脫貧致富路。
旺同村位於信宜市區東郊,村內有「旺同人家」和「同旺餐飲」兩家農家樂,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到傳統的隔水蒸雞、茶油香雞和釀魚扣等特色菜式,還有木薯餅、艾籺等傳統特色小吃。飲食文化底蘊深厚的旺同人覺得光有美食遠遠不夠,於是他們又在村中建設了一座「旺同村飲食文化展館」,以圖、文、實物綜合展示的方式,向所有遊人介紹旺同村豐富的飲食歷史文化。
旺同村委會書記方兵告訴記者,廚師職業在旺同村深受追捧,全村從事廚師行業的有200多人,其中有3支由100多名廚師組成的流動「粵菜師傅」專業團隊。他們結合旺同村美食材料,加大對廣府菜菜式的研發,創新「粵菜師傅+食材供應鏈」,活躍在周邊8個鎮,服務範圍覆蓋30萬人口。還有一部分村裡的廚師外出珠三角等地創業,個別廚師年收入高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而留在本地創業的廚師也收入不菲,僅是那些跟隨廚師從事餐飲服務的村民,月收入也有6000多元。
方兵說,從前受條件限制,旺同村民只能靠山吃山,不外乎在家搞種養和外出務工這兩條活路。自從有了「粵菜師傅」工程,許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選擇回鄉參加廚師職業培訓,成功創業者不乏其人。如今,村中建起了十裡竹林景區,公園佔地120公頃,園內配套設施與遊樂場所眾多,使旺同村變身為美麗的旅遊鄉村。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好。
旺同村惠興旺「粵菜師傅」團隊隊長尹淼介紹說,他從事廚師職業2年,之前在東莞務工,後來被村中「粵菜師傅」工程吸引回來學廚。現在組建一支50人的餐飲服務團隊,個人年收入20多萬元。其所在餐飲服務團隊的服務範圍較廣,除了接本市訂單外,還到高州、廣西等地開展餐飲服務業務,最拿手的菜式有白切懷鄉雞、扣肉和山楂豬手等。目前,該團隊正在研發新菜式,並計劃開一家大飯店,與接單服務雙管齊下,把餐飲事業做大做強。
而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中,旺同村喜獲「廣東粵菜師傅十大名村」稱號。
據信宜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旺同村是信宜市「粵菜師傅」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市已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500多人,帶動15000多人就業創業,建成10條鄉村特色美食路線,拉動了一三產業發展,助推當地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