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2021-01-06 上遊新聞

紅星新聞消息,10月16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迎重大進展,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10月21日,重慶市政協和四川省政協首次召開「共建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遠程聯合協商會,為川渝兩省市下一步打造成渝地區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協商建言。紅星新聞從會上獲悉,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聚集這些重大科學裝置和平臺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也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擁有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據悉,按照中央部署,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牽頭,會同工信部、中科院等和川渝兩地,正在編製成渝地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組織工作專班。9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委已來到重慶、成都、綿陽開展專題調研。10月19日,中科院在上海召開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工作交流會,重慶、四川應邀參加會議。種種跡象表明: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呼之欲出。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成渝地區的新定位之一;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則是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川渝兩地已加快聚集創新要素資源。

重慶市聚焦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軍事國防安全、長江生態安全、生物物種安全等戰略目標,加快培育建設超瞬態物質科學、長江上遊種質創製、長江模擬器、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等大科學裝置。還引進高端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建設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大科學中心。同時,重慶市正加快建設分子病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不斷夯實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大生態產業發展的原始創新基礎。

重慶

四川省已啟動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包括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系統研究裝置、空間輕型高解析度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製平臺、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綜合研究平臺、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臺,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空間天文、軌道交通等領域,主要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關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學牽頭建設。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交通、5G……

建言科技創新策源地

會前,川渝兩省市政協圍繞遠程協商會主題開展網絡議政,在門戶網站和委員履職平臺開設專欄、策劃專題,引導兩地各級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建言獻策、交流互動,共有670餘人次參加,收到意見建議712條。

會上,川渝兩地委員以視頻形式,圍繞主題交流探討。大家認為,共建西部科學城,推進科技創新合作,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是成渝地區肩負的新使命。川渝兩省市推進西部科學城建設站位高、力度大、舉措實、階段效果佳,相信在兩省市黨委堅強領導下,西部科學城建設定能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成都

如何將成渝地區打造成面向全國的科技創新品牌?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建議,建立成渝地區創新基地聯盟,籌建具有高水平、高顯示度、高集中度、高開放度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如:發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打造「西部星谷」產業地理標識;以川藏鐵路、多模態新制式交通、智能交通、交通能源環境等領域為重點,共建城市群綜合交通川渝工程技術中心;共建國家級的智能感知生態大數據中心、地災防控科技創新中心、智能製造科技創新中心等。

成都市政協副主席郝康理建議搶抓中低速磁浮、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多制式、新制式軌道交通發展機遇,構建多制式的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研發與綜合應用,通過「智造智行智維」的新技術、新範式驅動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形成和高速發展,構建成都城市軌道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名片」。

「建議設立一家省級跨高校中試研發機構,面向全省高校遴選有市場前景的實驗室成果進行中試研發,」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凱寧表示,高校只有少量多年積累下來的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成果通過權屬改革迅速得到轉化,更多技術成熟度不高的成果由於風險太大,找不到社會投資,無法成立公司進行轉化,若成立中試研發機構,採用ppp模式,由「企業家」而不是「科學家」主持,將保證中試研發的市場化導向,有利於加快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

「協調兩地智能交通新基建及新技術示範,」重慶市政協經濟委副主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羅明剛建議,在川渝兩地重點區域,以及成渝高速附近區域,加快建設可以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L4級別以上)運行的高可靠、低時延5G網絡,加快實施自動駕駛示範區車路協同信息化設施建設改造,在成渝重點區域開展自動駕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行,開通重慶——成都的點對點無人物流。

原標題:下一個,在成渝?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為推動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市大力實施引進科技創新資源行動計劃,已先後引進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電科等85家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企業。重慶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許仁安表示,目前川渝兩地正加強規劃銜接,配合國家部委編制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35年)》,爭取有更多的交通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具體而言,雙方將加快項目建設,鐵路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目標,儘快啟動成渝中線等高鐵建設。高速公路會加快打通斷頭路,實現互聯互通。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周年 
    建設●成立電子信息產業合作工作專班●攜手共建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已推動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區生活之變●公交、軌道「一碼」通乘成都市民使用天府通APP在重慶主城9區可掃碼通刷重慶軌道交通及公交
  • 特別聚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圈」中遂寧如何在...
    、補齊傳統弱項短板、鞏固遂寧發展基礎、提升遂寧實力地位的規劃、項目、建議等,力爭納入中省『十四五』規劃和國家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為遂寧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增添更強動力。」「地理中心」變為「發展軸心」,力爭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中率先取得突破、搶佔「C位」。
  • 成渝地區協同創新再提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渝成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璧山成立 新華社陳超 攝今年3月,重慶市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明確提出在提升協同創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璧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既是貫徹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的務實舉措,也是服務川渝兩地創新發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將有助於川渝兩地解決創新共性問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 唱響雙城記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2021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的交匯之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為了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根據國家發改委編制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及中共重慶市委九屆五次全會和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調發展部署,在成渝兩地智慧財產權主管部門和中小企業主管機構的指導下
  • 今年以來,川渝如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會議通報了《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機制》《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重點任務》。對此,有不少媒體一致表示,隨著川渝兩地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2020年重點任務的出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式按下「啟動鍵」。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璧山成立
    圖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現場。陳超 攝  3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重慶璧山區召開。川渝兩地各院校、科研單位、企業相關專家學者150人出席成立大會。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鏈,形成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能力、相關技術創新資源的集成能力、成果轉化的應用能力和面向行業的服務能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貫徹實施做出更大貢獻。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周年,幹了這些大事!
    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出爐隨著「雙城記」越唱越精彩,兩地群眾與企業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2020年12月14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方案》。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正式成立
    7月1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簽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兩地統一人力資源市場準入管理協議》,進一步破除人力資源要素市場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人力資源順暢有序流動,為規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華夏 曾江)10月26日,由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內江師範學院主辦,內江師範學院社會科學聯合會、沱江流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內江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 國社@四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啟動鍵」
    新華社重慶3月18日電(記者李勇、惠小勇、趙宇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步伐,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遲滯。隨著川渝兩地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2020年重點任務的出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式按下「啟動鍵」。
  • 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實踐者
    在今年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隨後的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及川內各市州的全會上,都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戰略進行了系列安排部署。作為身處川渝交界的一名基層幹部,更要鼓足幹勁、奮力拼搏,在時代發展機遇面前展現風採。
  • 四川省委發布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定(2020年7月10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快進鍵」——川渝「一盤棋...
    1月1日上午,重慶、成都兩地同時發出2021年首列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這是國鐵集團首次批准成渝兩地統一品牌,並使用統一名稱開展品牌宣傳推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新時代成渝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機遇。
  • 四川重慶聯手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端論壇
    這種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發展結構在雙城經濟圈重慶板塊同樣存在,它嚴重製約了成渝地區持續做強做大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成渝中部塌陷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從而實現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 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今日在重慶工商大學成立
    原標題:成渝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今日在重慶工商大學成立   今(18)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成立儀式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
  • 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互聯互通水平 加快構建現代化國際綜合交通...
    加密省際、城際高速公路網絡,打通高速公路通行盲點城市;統一標準、統一步調,打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斷頭路,實現省際公路暢聯美行。   加強成渝地區航運體系統籌分工協作,研究開行江海直達航線,實現西部地區貿易物資直通海洋,全面提升長江上遊航運中心的國際運輸能力。
  • 【川網會客廳】智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定位提升!帶動全國的重要...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0日訊(記者 陳淋)今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時隔10個月之後,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又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此次會議內容有哪些新看點?如何更好把握會議精神?
  • 瞭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年初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增長極。這意味著中國發展方向從主要的向東向大海,正在轉變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前後40年,東西兩個圈,正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這齣「雙城記」如何唱響?
    成渝地區將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朝著這一目標,從去年至今,成渝正在以看得見的加速度相向而行——從2月遠程聯席會議確定圍繞規劃戰略、內陸開放、產業聯動發展等方面的合作,到3月兩區共同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再到4月的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