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重慶召開。川渝兩地各院校、科研單位、企業相關專家學者150人出席。
如何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解決產業鏈發展痛點,共享「科研朋友圈」……與會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認為,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川渝地區產業技術創新鏈,形成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能力、相關技術創新資源的集成能力,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高質量發展賦能。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璧山成立 新華社陳超 攝
今年3月,重慶市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明確提出在提升協同創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見實效。
璧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既是貫徹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的務實舉措,也是服務川渝兩地創新發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將有助於川渝兩地解決創新共性問題、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據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是由四川省和重慶市科技團體、行業學會和相關企事業單位自願組織而成,現有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四川省電子學會、重慶市電子學會等在內的多家成員單位,匯聚了智能製造、大數據分析、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
該聯盟屬非營利性的新型技術創新組織,旨在通過發揮川渝兩地學術和人才優勢,整合川渝兩地學科資源,加強川渝兩地科技合作與交流,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在璧山區成立 新華社陳超 攝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聯盟將做好政府幫手、產業推手和企業助手,在科研成果轉化、產業鏈完善等關鍵問題上推動成渝地區科技創新協作。
小新了解到,聯盟將定期舉行學術論壇、專題講座、項目路演、技術推介會等主題活動,聚焦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先進突破型產品開發、以及技術成果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帶動川渝兩地產業技術升級和成果轉化。
近年來,璧山區搶抓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機遇,積極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起「打造大學城創新生態區」+「三類科技創新平臺」+「若干企業自主創新」的「1+3+N」科技創新體系,創新生態進一步完善,創新氛圍日漸濃厚,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落戶璧山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次成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就設在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目前,該研究院已投入5億元建成10萬平方米產業樓宇,聚集了10餘家科技型企業,配置有一批共用科研設備。下一步,該研究院還將建設佔地10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的「雙創社區」。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錦介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也有利於促進兩地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的發展。過去因受行政區劃限制,川渝兩地的科研項目與經費只面向本省市的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聯盟成立後則打破了這一行政壁壘,川渝兩地的科研項目與經費將面向聯盟所有成員單位及這些單位的專家學者開放,使高校、科研單位可獲得更充足的科研項目來源,企業可在更大範圍整合利用科研資源。
來源:新華社 重慶日報 重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