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金、有杆塔」的國家電網和「有牌照、有頻譜」的中國廣電的合作,這或許是攜號轉網以外,三大運營商未來面臨壓力的來源。
圖片來源:網絡
距11月初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試運行已經過去近兩個月。
12月22日前後,三大通信運營商陸續公布2019年11月用戶運行情況,攜號轉網在11月10日至26日期間於26省試運行數據也在此前得以公布。
從數據來看,雖然目前中國聯通攜出率最高,略顯頹勢,但由於攜入攜出數量相對運營商用戶基數佔比較小,攜號轉網對運營商經營情況的總體影響有限。
但對於移動用戶兩個月持續下滑的中國聯通,以及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增長均陷入停滯的另兩大運營商來說,更大的壓力或許將來自中國廣電和國家電網的合作。
聯通攜號轉網攜出率最高
根據中國移動在攜號轉網溝通會上公布的數據,在11月10日至26日26省試運行期間,中國移動攜入用戶數約為3.6萬人,實現淨攜入用戶6248人;中國電信攜入用戶數約2.6萬人,實現淨攜入用戶6179人;中國聯通攜入用戶數約1.7萬人,實現淨攜入用戶-12427人。
攜出率方面,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攜出率分別為0.01%、0.003%、0.007%,中國聯通攜出率在三大運營商中比例仍是最高。
11月10日至26日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相關數據 時代財經制 數據來源於中國移動
時代財經在近日開展的關於「攜號轉網意願」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約46%的用戶表示並沒有攜號轉網的需求,35.4%的用戶表示未來可能需要「攜號轉網」,僅有17.72%的用戶認為「十分需要」攜號轉網。
數據來源於時代財經
而至於攜號轉網的原因,六成用戶表示希望獲得更便宜的資費套餐,將近一半的用戶希望獲得更好的手機信號,還有約三成用戶希望獲得更好的線下營業廳或線上APP服務。
數據來源於時代財經
不過,通信專家項立剛則向時代財經表示,在目前整體攜號轉網數量不大的情況下,分析攜號轉網的攜入及攜出率並沒有價值。「比如移動有9.4億用戶,但現在整體的攜入用戶數量10萬都不到,這對整個行業是沒有實質性影響的,對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基本沒有影響。」
另一位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也曾在此前對時代財經表示,實際上,在攜號轉網試點期間,用戶需求並不強烈,在試點區域內的實際轉網用戶數量很少。
但另一方面,雖然目前較高的攜出率對聯通影響不大,但從近幾個月其移動用戶數量變化情況看,中國聯通還面臨著其他的壓力。
根據中國聯通公布的11月業務數據,其移動出帳用戶下降了85.6萬戶,是繼今年10月後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而在此之前的10月份,中國聯通移動出帳用戶下降了261萬。除此之外,聯通的固網寬帶用戶在11月份也是淨減10萬戶,為8445.3萬戶。
從今年1月到11月,中國聯通移動出帳用戶累計淨增622.7萬戶,達到3.21億戶。與今年以來移動出帳用戶數量每月均保持了正增長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比,中國聯通用戶數量增長略顯頹勢。
中國聯通11月份用戶運行情況 來源:中國聯通公告
「面對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公司堅持差異化和網際網路化運營,嚴控用戶發展成本,強化融合經營,努力避免簡單價格戰。」在此份公告中,聯通則作出了如上解釋。
5G商用之初,中國廣電或影響現有格局
對各運營商來說,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5G網絡質量和內容將成為爭奪用戶的核心焦點。
今年6月,5G業務牌照正式發放加快了各運營商對5G建設的步伐。
目前各運營商對於5G還處於前期投資階段,2019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在5G方面的支出分別約為人民幣240億元、90億元。然而,從各運營商的淨利潤體量看,中國聯通用於5G網絡建設計劃支出的80億元人民幣,約佔其前三季度淨利潤的91.4%,顯得更為激進。
而與此同時,中國廣電的入場也使得這場關於5G網絡的競爭格局頗有變數。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廣電),於2014年5月正式掛牌運營,註冊資金為人民幣45億元,國務院獨資持有,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由廣電總局和工信部按照職責對中國廣電相關業務實行行業監管。
2016年5月5日,中國廣電成為中國第四個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今年6月6日,中國廣電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一同獲得工信部發放的5G商用牌照。
12月2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廣電核發192號段公眾移動通信網網號,中國廣電5G商用步伐加速。
此前,中國廣電還曾對外表示,中國廣電將在年底實現700M 5G VoNR打通Firstcall,目前廣電聯合華為共同加快基於SA的700MHz VoNR Firstcall準備工作。
在11月底的世界5G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廣電董事長趙景春則宣布,擬於2020年開始5G商用。
與此同時,近日還有不少媒體報導稱,國家電網未來可能會選擇四家5G商用牌照方的一方以共建公司的方式一同承建5G,其中中國廣電成為最有可能的一方。
國家電網作為特大型國有骨幹企業,在資金、人才、管理體制以及通信、電力資源上有著相當雄厚的基礎和實力。
根據此前國家電網公示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底,國家電網總資產達40032.51億元,同比增長1.8%;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為12445.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3%;營業成本11543.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淨利潤30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26%。
「在廣電目前缺人、缺錢、缺網絡和管理機制的情況下,它能不能獨立把5G網絡建設做好,具有非常大的難度。」項立剛表示,「如果國家電網進來,它一有資金,二有龐大的人才隊伍和在電力系統、通信系統可行的管理機制,三有豐富的鐵塔資源,它與廣電的合作對目前的運營商格局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由此看來,「有資金、有杆塔」的國家電網和「有牌照、有頻譜」的中國廣電的合作或許是攜號轉網以外,三大運營商未來真正壓力的來源。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責任編輯: 陳合群_NB1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