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醫是用一個未知的概念解釋另一個未知的概念,是這樣嗎?

2020-12-14 古今醫案研讀

在科普中醫藥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有鼓勵有支持,有反駁,有批判,其中不贊同中醫的人中有這樣一條觀點:中醫就是用一個未知概念去解釋另一個未知的概念,沒有科學性。

中醫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來闢謠,不是這樣的。

中醫是從古至今發展起來的,古代能夠讀書識字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的中醫都是儒生、道家、佛家。

中醫的理論確實是和現在分子、化學、物理等知識不相統一。

但這不能作為否認中醫的依據。

中醫的理論體系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四氣五味,衛氣營血、精氣血津液等等一大堆現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沒有的東西。這導致現在的年輕人都帶著一種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知識。

為什麼會有這些理論?或者說為什麼創造這些理論?

古人治病,治好後,會進行總結,為什麼可以治好,要怎麼記住,並把這經驗傳承下去。最初他就通過自己的考慮,總結了一個記憶法。比如眉毛外側的地方可以治療眼瞼下垂的問題,為了便於記憶,他給這個位置詳細記錄,在眉毛外側的凹陷中,並給它定個名字,叫絲竹空。後代的人,發現眉毛中間也有一個凹陷,針刺它也可以治療眼睛的問題,後面發現更多,就有人總結眼睛周圍的凹陷處可以治療眼睛的問題。

然後提出一個假設,每一個穴位可以治療局部組織臟腑的疾病,再進行驗證,發現確實可以。就進行的記錄。

每一個穴位、每一味中藥,每一個方子,每一條經絡,都是這樣驗證出來的,隨著歷代醫家的總結,穴位、中藥、方子、經驗就非常多了,這就需要進行整理,這就出現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書籍。

現代的中醫理論基本都是從古籍而來的。

這些中醫理論是為了統領既往出現的中醫藥知識,從而使紛雜的醫學知識得到統一,更好的讓後人記住,更好地傳承下去。

另一方面這些理論也促進的中醫藥的創新,通過既往的知識以及理論可以推理出前人未曾有過的經驗,並用之於臨床。

比如紅花、川芎都可以活血化瘀,知道紅花能用於跌打損傷出現氣滯血瘀的情況,這樣,如果沒有紅花,我們就可以推測川芎也有類似的功效,也可以代替,然後用之於臨床確有實效。

這就是中醫這套理論科學性的表現,能經得起推敲,經得起推理,通過這個理論推理出來的知識經過實踐驗證是正確的。

我們不能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套理論,不知道其中每一個詞語,句子的意思而否定它。不能因為我們現代教育體系中無這方面的知識就先入為主地否定它。

如果真有宏願就下苦工,博覽眾書,建立一種能夠基於現代數理化為中心,統籌歸納說以中醫知識經驗、方藥、並能用於指導臨床的理論體系。

在這套理論未出世之前,中醫的理論就不能被否定,一旦否定了,這些知識就沒了,只要斷一代,以後的人就像考古一樣了,永遠達不到先人基於中醫理論治病、防病、養生的水平了。

現在的中醫為什麼水平參差不齊,很大一部分是中醫有斷層,民國時期打壓中醫,除了有限的幾個中醫世家,名醫還一代代傳下來,很多都是建國後國家組織民間中醫匯集自家藏書,集思廣益,編寫中醫教材,從而使中醫得以延續。

雖然說現在的教材在指導臨床上差一點,但在培養中醫基礎知識方面是很全面的。至於後續要學好,要善於運用於臨床還要大家多學習前人的醫案,不然會出現一個病感覺什麼方都可以用,但又感覺什麼方都達不到目標。

近幾年國家較前重視中醫了,所以你也更能在網上看到對中醫進行討論的言論。因為重視,所以才有焦點,越在這個時候,越要小心謹慎。

現在國家教育部已經通知了,以後中醫藥知識將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這樣就能夠好的促進中西醫的結合,讓西醫了解中醫。

以前中醫是必修西醫知識,西醫是選修中醫的,最多一本薄薄的《中醫學》,現在西醫臨床也學習中醫就是在對中醫傳承的一種嘗試。

好了,這是我對中醫學理論的一些個人體會,期望大家轉發、點讚、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理論的基礎必然是不能定義的概念
    百度上的一種說法是「定義是通過列出一個事物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寫或者規範一個詞或者一個概念的意義。」傳統上,定義一詞都是指用語言給概念下定義的方法,而不是別的意思。在本文中,定義亦是指用語言給概念下定義,而不是指別的方法。語言的特點決定了理論中有些概念最終不能定義理論是用語言表達的,這也就是說在理論形成之前必須要先有語言,沒有語言也就沒有理論。
  • 在傳統中醫裡,腎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導語~在傳統中醫裡,腎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中醫上的腎虛是指腎這個器官嗎?最近有一個朋友給我留言大體的意思是自己感覺腎虛出現了房事不利的情況,去了醫院檢查了腎,結果是沒有問題,大夫就說他病,但是自己卻感覺身體非常虛弱,到底他說的對不對?
  • 系統構建的精髓:兩點之間存在未知,在未知地帶創造出一個銜接點
    銜接這個詞語,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太多,要解讀這樣的詞語,往往需要一些經歷,才會真正明白其中的意味。在談經歷之時,意味著自己要親自輸出一些模型的作品,而輸出「模型作品」的過程,就會高頻出現這個詞語「銜接」,當自己陷入到某種境地,知道有一個合理的銜接存在,但卻不知道它們在哪裡、它們是啥樣的一個銜接。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被一個空白的未知所阻隔,唯一能確信的是在這個空白的未知領域會存在銜接點,但究竟是啥樣的銜接卻完全是一無所知。
  • 平行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存在,那裡真的會有另一個自己嗎?
    就目前的觀測水平來看,人類所知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但是有人提出了多元宇宙的概念,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平行宇宙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一個宇宙的理論,使人類對宇宙開始了新的認識,畢竟在沒有弄清宇宙本質的時候,所有理論與猜想都是有可能的。很多科學家也支持平行宇宙假說,而且還進行相關研究與發表論文。
  • 海市蜃樓會是是另一個宇宙過來的空間嗎
    海市蜃樓會是是另一個宇宙過來的空間嗎?有不少人都見過海市蜃樓。但人們驚奇地發現很多海市蜃樓的景象都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在古時候就有人認為海市蜃樓可能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神奇畫面。在傳統的科學解釋認為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群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其本質那是一種光學現象。而且科學家還專門做過實驗,利用一個小裝置使光線從水裡投射到水和空氣的交界面上,就可以看到光線在這個交界面上分兩部分,一部分反射到水裡,一部分折射到空氣中去。不過有好多人認為地球那麼大,加上不同的地理和氣候環境複雜,一個小小的裝置實驗並不能說明一切。
  • 兩組iPhone概念圖遭曝光:設計還是未知,誰更值得期待?
    而近期,外媒發布了兩組iPhone概念圖,當然,最終iPhone新機會採用什麼設計還是未知的,而且概念圖也只是外媒曝光,並沒有什麼可信度,所以具體信息還請大家以官方為準。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概念圖的正面設計,第一眼看上去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劉海屏已經沒有了,劉海屏沒有了之後所帶來的弊端就是前置攝像頭和3d人臉識別模塊的擺放問題,而額頭上有兩顆自拍鏡頭和揚聲器,這也與之前的傳聞基本上吻合,因為蘋果已經申請了這樣的外觀專利,與概念圖非常相似,只是這個屏佔比確實太過誇張,如果蘋果iPhone真的打造出如此驚豔的外觀設計,那麼價格還不得上萬,
  • 未知圖騰配招
    未知圖騰配招詳解及打法攻略No.201 未知圖騰 超能特性漂浮職能未知評估未知圖騰因不能參加華麗大賽譴責了GF!這隻(群)小傢伙大概是我寫的PM中最弱的一個了,因為技能是核心也是根本,有好技能像畫狗這種可以在神戰中發光發熱,如果貧招的話就會被冠以「唯一」稱號然後沉浮NU不能自拔。不過的確沒人叫未知圖騰唯一騰啥的,因為物極必反,當未知圖騰真的只會一個技能時,人們就不會認為它技能少了,而是本該如此,你看有人說百變貧招嘛(當然百變機制特殊)。
  • 除了未知空間 埃及胡夫金字塔還有哪些未知?
    除了未知空間 胡夫金字塔還有哪些未知  近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和法國的科學家經過兩年的研究,發現胡夫金字塔內部存在未知的巨大空間。「此次在大金字塔中發現的空間,或許之前沒有被盜過,這樣很可能保留了一些遺物或銘文,或許對於揭開金字塔的若干謎團有幫助。」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郭子林副研究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其他宇宙有另一個自己?這個新宇宙理論會給你答案
    這個新型宇宙理論一經提出,立刻就引起了天文界的關注,多元宇宙的假設使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我們原本對宇宙的了解與認識是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自然現象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多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則徹底打破了這個想法,使人類對於宇宙有了新的認識。
  •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關鍵是要學會這幾點,初一學生須知
    可見,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的,它們都是體系中的一部分,是相輔相成的,這才是學好數學的一個格局。那麼,到底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呢?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關係和區別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與代數式的關係和區別是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與整式的關係和區別又是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只有一種嗎?
  • 有沒有可能存在一個平行宇宙,那裡有另一個自己?
    平行時空中的另一個自己我們在許多科幻電影中都經常會聽到平行時空、平行宇宙這個詞語。目前而言,這是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平行宇宙論也就是多元宇宙論,這個理論認為,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可能存在別的宇宙。多元宇宙,最初是由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提出的。中國古代道家的思想其實也間接地提出了多元宇宙這個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平行時空是怎麼產生的。
  • 《迷霧》:未知是人類最大的恐懼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科學家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窗口,導致裡面的怪物進入人間。迷霧中的怪物有巨形飛蟲,有小型飛龍,長滿觸手的未知怪物,可以吐出具有腐蝕性蛛絲的巨型蜘蛛......人們的恐懼是來自於這些嗎?也許一部分是。
  • 命是天註定的嗎?為什麼算命很準?如何用《易經》開發未知潛能?
    我寫過幾十篇解讀《易經》的文章,從讀者的反饋看,主要有3個問題:命是天註定的嗎?為什麼算命很準?如何用《易經》開發未知潛能?在這裡,我統一為大家解答。一家之言,僅供參考。1、命是天註定的嗎?我的答案是:天註定性,人主導命,命運是天時、地利、人和互相交織發展的結果。如何理解「天註定性」?
  • 封建主義:一個概念的簡史
    當然也有人對法蘭克人作了積極的評判,如蒙洛奇(Montlosier)和夏多布裡昂(Chateaubriand)。[15] 三、 德國:「採邑制」、「封建制」、「封建主義」 在德國,從對採邑關係的法學描述發展為一種憲法—制度概念的趨向也很明顯,雖然起初對這個概念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
  • 機器學習從入門到進階丨統計學習的關鍵概念
    這些都是學習和準備未知測試的過程或者工具。 機器學習也使用類似的概念進行學習。數據一般是有限的,因此在使用數據時需要謹慎。 沒有哪個模型能夠達到100%的準確度,所有的模型都有些錯誤,這些錯誤可以從兩方面進行衡量: 偏差(Bias) 方差(Variance) 下面使用類比來解釋這兩個維度: Raj,是一個七歲的孩子
  • 只有一個宇宙存在嗎?《無盡的平行宇宙:多世界解釋的起源》序言
    你可能感覺到稍許安慰,但是轉念一想,在另一個宇宙中生活的「你」還是「你自己」嗎?儘管他可能和你在相貌上完全一樣,但是你感受不到他的喜悅,也感受不到他的痛苦,他實際上和你沒有任何關聯。仔細思量,你可能已經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不過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將讀者引入迷惑之中,而是試圖系統地揭示多世界解釋在科學中的由來,以及由其衍生出來的哲學問題。
  • 平行宇宙,另一個你,或許真的存在
    平行宇宙有幾種有人說,怎麼,平行宇宙還分種類嗎?是的,不同的物理理論下就有不同的平行宇宙。基於大爆炸宇宙學就有2種不同的平行宇宙。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一個電子可以同時的穿過兩條縫隙,並且在後面的屏幕上形成幹涉條紋,這個並不難以解釋,因為波粒二象性,電子既是粒子也是波啊,一個個的發射電子,其實就像是水波一樣,當然可以透過兩條縫隙在後面形成幹涉條紋嘍。這個實驗奇怪的是什麼呢,是一旦對其採取觀測手段,那麼電子就只通過單一縫隙,不再自我幹涉形成幹涉條紋,難道電子有意識嗎?
  • 後一個蹭飯節目被罵了,但是《未知的餐桌》得到了高度讚揚
    現在另一個同類型蹭飯節目的文件正在播放,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文件《未知的餐桌》得到了很多好評,他的收視率和人氣自然非常好,與前者相比,可以認為是一個很大的增益成功。為什麼《未知的餐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他們之間有三個區別。首先是語調的不同。原汁原味的綜藝節目因其新穎而受歡迎,他集中了節目在生活中的主題,變成了一個溫暖而煙燻的節目。
  • 華為Mate40Pro概念圖:正反雙屏幕,這樣的華為我勸你買
    外媒發布了一組打破常規的華為Mate40Pro的概念渲染圖,在這組概念渲染圖中,華為Mate40Pro採用的是正反雙屏的外觀設計,十分漂亮。不過很奇特的華為Mate40Pro的劉海屏被砍掉之後,前置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模塊該如何處理,在後文會有解釋。
  • 「哥德式」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的藝術?
    這個名字最早來源於古代西歐的一個少數民族,叫做「哥特人」,但是哥德式風格與哥特人是沒有關係的,既不是哥特人的創造,也不是哥特人的風格。為什麼中世紀的這種建築叫做「哥德式風格」呢?是因為在哥德式以後的古典藝術家們認為這種建築風格是一種「野蠻」、「不穩定」、「怪異」、「粗糙」的風格,概括來說是一個「怪野不文」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