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的藝術?

2020-12-24 寫藝淺談

說起」哥德式「首先要從」哥德式建築「開始說起,。這種風格最早是在西歐中世紀時期興起在教堂修建上並且是最後流線300年於中世紀的一種風格。其建築基本特點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構成,整體高聳削瘦,給人以一種神秘哀婉、崇高的情感。有著強大的美感魅力,對後世的其他藝術有著深厚的影響。

「哥特」這個詞語來自哪裡呢?

這個名字最早來源於古代西歐的一個少數民族,叫做「哥特人」,但是哥德式風格與哥特人是沒有關係的,既不是哥特人的創造,也不是哥特人的風格。為什麼中世紀的這種建築叫做「哥德式風格」呢?是因為在哥德式以後的古典藝術家們認為這種建築風格是一種「野蠻」、「不穩定」、「怪異」、「粗糙」的風格,概括來說是一個「怪野不文」的風格。所以他們用一個野蠻民族的名字命名了這個風格。

現代「哥德式」藝術風格的概念

「哥德式」藝術風格在現在我們依舊經常有遇到,可見此風格藝術的影響力。它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黑暗、恐怖、消極、血腥、孤獨等等的概念。這些概念被現如今廣泛運用到文學、音樂、服裝、文化宣傳等活動上。

那麼可能就會有人問了,哥德式在中世紀流行時期不是神聖崇高用在教堂上的嗎?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消極了?

在中世紀時期是一個比較黑暗的時期,那段歷史經歷了讓人恐懼的黑死病,一波又一波的瘟疫。黑死病時期人人穿著黑色衣服,黑暗沉悶。還有歐洲神權的統治,人們的生死掌握在教會手中,教士的貪婪使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人民生活愚昧無知,這就是黑暗的中世紀。

到了後面「哥德式風格」就演變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理解的樣子。

喜歡本篇文章的小夥伴關注我不迷路哦,喜歡搞藝術的新人在這裡會定期更新關於各類中外藝術文摘,堅持原創高質量文章。

相關焦點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盛行於13世紀,主要用來形容建築風格(當然不止是建築還會用來形容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在眾多的歐洲建築風格中,要區分哥德式風格的關鍵詞可以稱之為「直衝雲霄」又高又尖,可以戳瞎雙眼的那種尖。這是教會權力的鼎盛時期,在神權統治的年代,高就意味著離上帝更近,所以建築也要造的一個比一個高,畢竟沒最高只有更高。 那麼要怎麼區分哥德式建築的特點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篇純裝X乾貨,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 西方藝術史中佔有十分獨特的地位,哥德式藝術的發展演變
    對於文藝復興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奇特建築物,各國的主教們吃驚地發現,這種高聳的建築形式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後來被西羅馬知識分子戲稱為哥德式,從此羅馬式藝術的時代已經過去,哥德式藝術的時代已經開啟。哥德式藝術的開端丹麥奧萊斯勒夫教堂溼壁畫《貢獻羔羊的約伯》,在曲面的拱頂上繪製。
  • 早期哥德式、國際哥德式、北方哥德式、晚期哥德式代表畫家及作品
    哥德式,在藝術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但你知道他的發展經歷了很多不同的時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哥德式繪畫藝術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早期哥德式,代表畫家:契馬布埃、杜喬、 喬託。釘刑圖 契馬布埃契馬布埃力圖擺脫拜佔庭那種注重神性的聖像畫平面化的僵板圖式的束縛,以試圖為繪畫帶來可見之實的新變化。繪畫從「心中之實」逐漸轉向「眼見之實」,使宗教畫多了些希臘化的人文主義趣味。
  • 《斷頭谷》:陰暗與優雅融合,美好與邪惡共存的哥德式藝術之大成
    如果說好萊塢鬼才導演蒂姆·波頓是哥德式電影的集大成者,那麼1999年波頓把在西方流傳已久的斷頭騎士的傳說搬上熒幕,拍成的電影《斷頭谷》就是波頓哥特風格電影集大成之作。在哥特藝術的作用下,陰暗與優雅不再是絕對的矛盾體,美好和邪惡也不再完全的對立。
  • 接近上帝的藝術,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地標建築
    哥德式建築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中世紀後期開始在歐洲各地盛行。哥德式風格多用於大教堂的建築設計,主要特點是尖拱、高拱頂、大窗戶、垂直的線條、飛簷和尖塔。建築按照時間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即早期英國哥德式(1180年-1250年),裝飾哥德式(1250年-1350年)和垂直哥德式(1350年-1520年)。以下是英國最美的10座哥德式建築。1、索爾茲伯裡大教堂索爾茲伯裡大教堂建於1220年至1258年,是英國公認的最優秀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 哥德式教堂:凝固時光的藝術,透過建築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早期的聖德尼教堂這些教堂不僅是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結晶,更是人們信仰的殿堂。而現在歐洲各國教堂主要有四種建築風格——羅馬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和現代主義風格,他們之間風格迥異,卻都有其獨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而本文我們從其中的一種建築風格——哥德式教堂出發,透過這種建築去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 風雅指南丨你愛西方藝術,但你知道這幾個風格到底是啥不?
    傑迷肯定知道這幾句歌詞的出處,短短幾句就大致浮現了哥德式的建築樣貌。來,敲黑板——「哥德式風格」就是以建築樣式的變化而開始的藝術風格,它的故鄉在法國,沒錯,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就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哥特」一詞源於西歐的一個民族「哥特人」,有野蠻、怪異的意思,但哥特藝術並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現的時候,「哥特人」早已融在西歐其他民族之中了,相信你一定看過穿著暗黑風的哥特coser們。準確地說,哥德式建築藝術是12至14世紀,也就是中世紀最後三百年流行的一種新的建築(包括其中的雕刻繪畫)藝術樣式。
  • 哥德式少女怎麼畫?教你簡單畫出哥德式少女配飾的畫法!
    哥德式少女怎麼畫?怎樣才能畫好哥德式少女?畫好哥德式少女有哪些技巧?想必這些問題都是繪畫初學者們比較傷腦筋的問題,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畫好哥德式少女配飾呢?今天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關於哥德式少女怎麼畫?教你簡單畫出哥德式少女配飾的畫法!
  • 北歐最大的「教堂」,優於所有的哥德式建築,建造時間超600年!
    以輕盈典雅著稱,是中世紀歐洲哥德式建築藝術的傑作。除了其重要的建築和藝術價值,它也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徵。這本身就是一個傳說。爬上509級臺階到達教堂鐘樓,在那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鐘聲,欣賞萊茵河的水色和科隆壯麗的市容。同時,教堂建成後,科隆市政府規定,全市所有建築不得高於教堂。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教堂佔地8平方公裡,建築面積約6平方公裡,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雙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雲霄。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這什麼概念呢?
  • 怪誕的哥德式風格,《邁哲木:化身博士》用遊戲的方式體驗名著
    荒誕的哥德式遊戲畫面風格,頹廢的美感抓住玩家目光遊戲的畫面風格就是手繪的哥德式風格,到處都充滿了黑暗和痛苦,哥德式的風格本就是給人壓抑的感覺,加上故事內容的渲染,整個遊戲帶來感覺就是獨孤、恐懼和絕望。遊戲中畫面還帶著一絲的荒誕,因為主角的精神疾病,這個遊戲世界似乎也並不正常,扭曲的牆面掛畫、不規則的街道路線、模糊的行人形象,讓人分不清夢境現實,就像分不清主角什麼時候是海德、什麼時候是傑基爾,這種未知的恐懼感一直籠罩著玩家。
  • 遊戲中的哥特藝術設計為何如此吸引玩家?
    而在手遊界也有一款遊戲是以哥德式的美術風格而聞名,那就是網易所製作的《第五人格》。遊戲從發售到現在兩年時間已經累計收穫了2億以上的玩家,可以說除了遊戲本身非對稱性競技的獨特玩法之外,其遊戲的藝術設定也是吸引玩家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 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分分鐘搞清歐洲各種建築風格!
    一座又一座不同時期的教堂、城堡,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啊…今天就為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歐洲5大建築風格: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圖/Rome Apartments羅馬式建築特點1、都擁有一個雄偉的拱形穹頂
  • 傳說中的藝術總監(Art Director),到底是幹什麼的?
    「藝術總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他們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藝術總監呢?藝術總監是什麼?通常來說,藝術總監負責一個項目視覺藝術方面的工作,但這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微軟的藝術總監Mark Wheeler就曾表示:「我所工作過的每個公司或工作室都對藝術總監的角色有著完全不同的定義!」
  • 聖維特大教堂是城堡內的核心建築,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宗教聖地!
    短暫的旅行無法讓我了解大教堂的偉大歷史,但高聳入雲的哥德式建築卻震撼了我。中殿裡有包括穆夏在內的許多捷克著名藝術家於20世紀初製作的彩繪玻璃窗,不僅玻璃窗本身色彩斑斕,透過它的陽光,讓內牆上的壁畫也如夢幻一般。
  • 聖維特大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
    聖維特大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一踏進教堂就被哥德式的雄偉給震撼住了,莊嚴肅穆,又帶有歷史厚重的美。這座令無數建築師嘔心瀝血的建築,宛如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般耐人尋味,教堂裡遍布流光溢彩的玻璃窗,讓遊客都忍不住駐足觀看。跟團的遊客聽著導遊的細心講解,似乎每扇窗戶上的畫面,都講述著一段聖經故事。這哪裡是一座教堂這麼簡單,分明是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瑰寶嘛!
  • 瑪雅背景《戰神》的概念藝術圖 「瑪雅」奎爺很惹眼_遊俠網 Ali213...
    不過其實除了製作遊戲之外,這家工作室還開辦了一家學校,教授學生們關於概念藝術繪製等等方面的內容。最近聖莫妮卡就給學校就讀的未來藝術家們布置作業了:用瑪雅文化為背景,設計幾幅《戰神》的概念藝術圖。一起來欣賞一下他們的作業。
  • 星際爭霸中的「黑暗藝術」
    往往我們提到星際1或者和他幾乎同期誕生的暗黑破壞神2的藝術表現手法,絕大多數玩家能夠想到的就是:哥特這個詞,而哥特也經常被人們稱作「黑暗的藝術」。但實際上這個詞所代表的內容要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並且哥特也不是我們單純從百科中所了解的黑暗、殘酷、詭異這樣的描述,接下來我就從哥特文化入手,來一起了解一下早期的暴雪遊戲的美術演變過程吧。什麼是「哥特」?
  • 英國的約克大教堂,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時期哥德式教堂
    約克大教堂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是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時期哥德式教堂,是世界上設計和建築藝術最精湛的教堂之一,十分的宏偉莊嚴,耗費了200多年的時間才建成。來到約克,一定不能錯過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約克大教堂是英國最大,同時也是整個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德式教堂,公元1220年開始興建,並於公元1470年代完工。1984年約克大教堂部分建築遭大火焚毀,破壞嚴重,現已修復。教堂始建於公元627年,當時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後來在內戰中被戰火摧毀。
  • 傳統哥德式教堂與彩色玻璃鑲嵌畫的相遇,迸發出了怎樣的火花?
    製作彩色玻璃的技術水平提高了,玻璃窗畫的藝術水平卻反而降低了,藝術和技術並不一定是同向同步發展的。陽光透過大面積萬紫千紅的窗子,把主教堂內部映照得五彩繽紛,光輝奪目。因此,哥德式建築的理念、技術和藝術很快就傳播到英國、德國和西班牙北部。義大利北部雖然傳統的力量很強,沒有真正接受哥德式建築,但仍然受到不少的影響,米蘭的主教堂(Duomo,Milano)便是哥特建築的重要作品之一,不過形制和風格不很典型,舷艙和中艙同高,形成廣闊的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