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太平老街

2020-12-23 人民網湖南頻道

太平街是一條名街。以太平街為軸線,西側的街巷有金線街、孚嘉巷、馬家巷等;東側的街巷有太傅裡、江寧裡和西牌樓等。太平街一帶自古為人文薈萃和商業繁華之區。清代地方政府為方便貨物和居民出入城,在小西門和大西門之間新開一太平門,太平街由此得名。千百年未變一條老街,是「古城長沙」的一個縮影,是長沙第一條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原有街巷格局保留最完整的街區。

太平街也是一條小街。坐落於五一商圈西南的太平街,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接衛國街,東到三興街、三泰街,全長僅375米,寬不過7米,佔地面積不足12.6公頃,是名副其實的袖珍街。因此,逛太平街,得慢行慢看,細細品味,如走馬觀花,來去匆匆,不僅不能感受太平街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難體驗到太平街多姿多彩的現代生活氣息。

長沙可以說是一座劫後餘生的城市,歷經1938年「文夕大火」,城區地面建築所剩無幾,太平街作為倖存的幾條歷史老街也是千瘡百孔。雖然長沙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但由於種種原因,歷史文化街區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和保護,直到2004年《長沙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定太平街區為歷史文化街區,2005年開展了《長沙市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實施策略研究》,編制了《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和《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實施)》。同年,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一期保護整治工程啟動實施,總投資1.5億元,於2007年9月底竣工。

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一期保護整治工程完成後不久,我就參觀考察過。整治後,太平街區重點地段為沿太平街、西牌樓、馬家巷、孚嘉巷、金線街、太傅裡兩側的歷史街區,用地面積約5.3公頃,沿主街有門店87個,經營面積近3萬平方米。小青瓦、坡屋頂、白瓦脊、封火牆、木門窗,成為街區內民居和店鋪的共同特色;石庫門、青磚牆、天井四合院、回樓護欄等保留了中國南方建築的傳統格局;賈誼故居、西牌樓舊址、辛亥革命共進會舊址、「四正社」舊址、李富春故居等文物古蹟和歷史遺蹟,成為展現長沙歷史文化的新名片;乾益升糧棧、利生鹽號、洞庭春茶館、宜春園茶樓等老字號注入了新的生機。

儘管如此,太平街區整治完成之初其實頗顯冷清,人流稀少,不少店鋪許久都未曾開張,投資業主(原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門店不能租售出去而犯愁。但仿佛一夜之間,太平街便成為了長沙鬧市的代表,每天人頭攢動,來回穿梭,長沙人趨之若鶩,外地人慕名而來。

秋去冬來。這一天陽光燦爛,冬日暖陽,陪同幾位外地朋友,我們走進太平老街,親身感受這一網紅打卡地的繁華與喧囂,品味長沙的過去與今天——

我們從五一路太平老街北口進入,一路慢行,不時深入兩旁的街巷裡弄,街區以生活居住、旅遊服務、商業服務、文化經營為主要職能,街巷格局具有明顯的明清風格,清末民初的民居風貌,長沙市井的生活氣息,充分體現出屈賈文化紀念地、商業民俗傳承地、辛亥革命發源地三大文化特徵,集中體現了長沙清末民初時期傳統的人文風貌。

在太平老街,感受最強烈的大概是各種美食的味道。置身街區之中,空氣裡處處瀰漫著香、辣、甜、酸、鹹等多種氣味,即使不用呼吸,也能沁入五臟六腑,哪怕你飽腹而來,都不禁味蕾綻放,胃口大開。

位於太平街北口「袁吉虎烤雞」,常年散發著勾魂的香味,雞肉事先醃製過,在烤的過程中塗抹醬料,烤出來的雞肉又緊實又入味,皮脆肉嫩。說到炸烤,「胡記」炸炸店的蘭花乾子可謂一絕,吃起來酥酥的,還嘎嘣脆;還有小香腸、裡脊肉,也炸的很嫩,蘸上獨家秘制的甜辣醬,甜辣甜辣的,雖然門店環境真不咋的,但是慕名前來的人不少。「老福勝蒸餃」據說在長沙老闆蒸餃界頗負盛名,老闆是一位娭毑,每當蒸餃端上桌,娭毑都會隨送一小碟子辣椒,還特意提醒顧客「辣椒很辣哦!」讓你覺得既淳樸又可愛……

經過「老擔餛飩」,讓人立刻想起電影電視裡在街上那些挑著擔子賣餛飩的老頭。走進店來,古樸的廚房裡,一直冒著熱氣的湯看著就忍不住吞口水,我們決定小吃一碗。一樓位置很窄,我們便直上二樓,靠窗坐下,可以看街上人來人往。上菜很快,排骨湯打底,很濃的湯底,湯裡面還有酸菜,餛飩麵皮綿軟,肉餡飽滿,味道真好!我們連餛飩帶湯,吃得是渣都不剩。

長沙小吃,臭豆腐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毛主席老人家1958年回湖南視察,在火宮殿品嘗小吃時說過:「火宮殿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長沙臭豆腐更是名聲大噪,名揚中外。街上有一家「李四姐臭豆腐」。李四姐臭豆腐看起來軟軟的,一口一塊下去,在嘴巴裡面爆汁兒,從外到內全部入味,口感回味無窮。還有豆花,酸蘿蔔,也是本店的特色,酸蘿蔔蘸上臭豆腐的汁兒,完全酸爽,再就一口豆花兒,入口即化,禁不住再舀上一勺放入嘴裡。

最近兩年,最負盛名的食品店大概要算「茶顏悅色」了。茶顏悅色是成立於2015年3月的長沙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以茶飲和甜品為主打的飲品創意奶茶店,運用複合創新思維順勢推出的最新一代立體複合型餐飲業態。目前在長沙已擁有350多家門店,僅太平老街就有5家,而且幾乎家家門店顧客都需要排長隊。2020年12月3日,茶顏悅色選擇武漢開了長沙之外的第一家分店,開業當天,最長排隊達8個多小時才品嘗到茶顏悅色。媒體報導:一位女孩與朋友同去購買茶顏悅色,見排隊的人太多,當即乘坐高鐵到長沙,在長沙高鐵南站附近的一家茶顏悅色店喝了兩杯,打包兩杯,再乘坐高鐵回到武漢,她那位朋友還在那裡排著隊……

太平街巷兩旁佇立著的商鋪很有些古風古韻。如「太平街老秤店」,門口的古董搖搖椅,居然是設計精良的體重秤,店主文志飛告訴說「這桿秤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確實是古時稱人的秤,16兩為一斤,可稱兩百多斤重的人。」戴副眼鏡的文嗲嗲很喜歡跟顧客聊天文地理。作為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街老秤店已是長沙最後一家人工制秤店,「這項手藝要失傳羅!」文嗲嗲很是慨嘆。

太平街上當年最著名的商號莫過於「乾益升糧棧」。乾益升糧棧又稱太平糧倉,這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其立面造型運用了西洋近代建築手法,如不對稱房間布局,而山牆做法又具有明顯的長沙地方特徵。最初為清末長沙首富朱昌琳(1822—1912年)於清鹹豐年間開設,朱昌琳乃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曾伯祖父。糧倉容量為十餘萬石,自儲自營,不寄客貨。朱昌琳先是經營糧食,後又經營茶葉和食鹽,在太平街設乾益升總棧,又在漢口、西安各地設分棧。後又投資創辦煉銻廠、紅磚公司,還開了一家錢莊自鑄銀餅,發行市票,儼然「託拉斯」。到清朝末年他已成為湖南首富,在鄉下擁有大量土地,在省城購置多處房產,還在絲茅衝修了一座大宅院,佔地400多畝,人稱「朱家花園」。

太平街最令人敬仰的自然是歷史文化。太平街的西牌樓街口有一座古戲臺,名為「宜春園戲臺」。宜春園戲園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位於太平街的孚嘉巷,是湖湘最早的第一家湘劇戲園,宣統二年停業(1910年)。原有的戲園建築已消失,為了傳統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展示湘劇等地方戲劇藝術演藝,在實施街區一期保護整治工程時,便於西牌樓街口按長沙地方風格恢復了古戲臺。戲臺吸取了湖湘古廟戲臺的傳統工藝精華和獨有特色,木結構、圓柱、梁枋刻紋雕飾,戧角高翹、龍頭雕飾、貓弓背山牆、簷下螻蜂窠……

有人說,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酒文化與茶文化,那麼,酒文化就是「鬧」,茶文化就是「靜」。不管此說是否有理,我是深表贊同的。我輩俗人,安安靜靜地飲茶的時候不多,熱熱鬧鬧喝酒的時候居多。太平老街有一個茶樓名為「無上清涼」。某一次,朋友相約去飲茶,因為是晚飯後的時光,第一杯茶還沒有喝完,便聊到了喝酒,於是詢問可否弄幾個下酒菜喝點啤酒。得到肯定答覆,我們便在喝完一杯茶後開始喝酒,並讓茶樓派人到南門口去買「油爆蝦」佐酒。此後,去過許多次「無上清涼」,不是去飲茶,而是去喝酒……

而太平老街最具歷史文化底蘊的自然是「賈誼故居」了。賈誼(前200年—前168年),西漢著名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前177年—前174年,時任長沙王太傅,就住在這裡。後人敬仰這位高賢,故保存他的故宅及宅內文物用品至今。故居始建於西漢文帝年間,已有2000多年歷史。

賈誼故居從明朝成化元年以來就是祠宅合一的格局。目前的賈誼故居祠匾是趙樸初先生最後的墨跡,祠兩邊均是清朝時湖南巡撫所寫。賈誼任長沙王太傅時只有27歲,他感懷身世卻不至消沉,蟄居一隅卻心憂天下,有《過秦論》等名篇傳世,賈誼故居因此被稱為湖湘文化的源頭。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長懷井」是賈誼故居原物,又稱「太傅井」,因杜甫的「長懷賈誼井依然」一詩而得名。西晉《湘水記》載:「賈誼宅中有一井,誼所鑿,極小而深,上斂下大,其狀如壺」。賈誼故居歷代毀建相繼,湖湘人民對賈誼故居維修和重建了100餘次,均以長懷井為中心,原址不變。從明朝成化元年始,形成祠宅合一之格局,1938年毀於「文夕大火」,僅剩太傅殿。1996年11月重修,目前主要景點有門樓、賈誼井、賈太傅祠、太傅殿、尋秋草堂、古碑亭、碑廊等。由於賈誼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及2000多年湖湘人民保護故居的非凡經歷,因此,賈誼故居在古城名城長沙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太平老街,濃縮著一座城的文化精髓,記錄著一座城的發展變化,積澱著悠久人文底蘊,展示著傳統民俗風情。行走古街,除了直觀感受到石牌坊、麻石路、封火牆、古戲臺這些標誌性古建築符號所帶來的古典視覺衝擊,更多的是領略到一種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生活氣息的相互交融……(蔣集政)

(責編:李淑靜、羅帥)

相關焦點

  • 熟悉的長沙老街——太平老街
    太平街北口位於五一廣場南口連上解放西路千百年來這裡車馬人流絡繹不絕巨大的石牌門拔地而起金色的太平老街四個字背後的往事吸引著人們走入其中感受濃鬱的湘楚風情凹凸不平的麻石路在漫長的時光裡學會了謙卑後來杜甫寫了首詩:不見定王城舊處 長懷賈傅井依然所以這口井還被叫做長懷井想必是因為賈誼故居的緣故太平街也稱為是長沙古城裡保留最完整的一條老街清末時期太平街是長沙米市的極盛之地太平糧倉則是當時最著名的一家八米的風火牆上灰泥斑紋隱約可見的幾抹紅色油漆殘跡
  • 去太平,吃最地道的老街美食!
    去太平,吃最地道的老街美食!天府新區的太平街道,就有這麼一條老街,走在其中,能讓你找回曾經的舊時光。好吃的豆花飯、圍坐在一起衝殼子、看古鎮建築,天府新區太平街道你必須要去一趟!今天來認識一下太平街道窯子壩最原汁原味的老街故事以及最地道的老街美食!鄉村豆花飯平靜的鄉村場鎮上,這家豆花店看起來平平無奇。
  • 古城青春志 | 太平老街:繁華星城裡的一幅鮮活「清明上河圖」
    一條老街,長380米,寬不過7米,火了兩千多年。在長沙,太平老街是一張厚重的歷史名片,也是一個時尚的城市地標。踏上老街的麻石路,9條支巷,佔地約12公頃,共有省級文物單位1處、不可移動文物6棟、優秀歷史建築31棟。自2006年經長沙市政府保護整治開街後,太平老街又在2018年、2019年先後啟動了支巷「有機更新+微循環」改造。
  • 長沙必去的一條老街,有著2000年歷史,美食又多又好吃,必去
    來到長沙,一定要到這條老街,逛逛,吃吃。這裡是長沙復建最接近原貌的舊街,太平街。整個太平街呈魚骨狀,街中有很多小吃,主幹道上有很多美食,旁邊延伸的小巷裡也是古香古色,掩藏著不少文藝小店,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這條太平老街熱火朝天,人聲鼎沸。
  • 臺灣漫遊,在九份老街,邂逅山城的浪漫
    離開金礦博物館,小編回到了九份老街。其實老街的結構很簡單,從山腰的入口一直往上走直到九份國小一條直路,中間有幾條打橫的岔路。不想迷路就往人多的地方走就是了。小編從金礦博物館回到老街就前往了老街上的昇平戲院。
  • 來,和郭麒麟鍾漢良一起漫遊山城!
    圖源 |《漫遊記》「這裡沒有東南西北只有上下左右這裡的人愛吃辣能把整個世界放進火鍋東經一百零六點五度北緯二十九點五度這裡是我們的山城我們的霧都,我們的重慶」——《漫遊記》龍門浩老街剛來到重慶節目將龍門浩老街作為開啟山城漫遊的第一站圖源 |《漫遊記》背靠南山
  • 最值得一去的15條老街!
    國內有很多美麗的老街,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15條! 看看你走過了多少老街~ NO.8 屯溪老街·黃山
  • 蘇州這條老街很江南,是網紅打卡新寵,沒有一絲商業味
    攝影:應志剛  文圖/應志剛  蘇州相城的太平老街,我是第二次去。  有意思的是,兩次去的路徑都不一樣,實際上當地人也說不清楚,進入老街的主入口究竟在哪。  從沒去過的朋友,可以把車泊在老街附近任何一處可以停車的地方。  這裡的人很淳樸,哪怕停在人家門口,客客氣氣跟人打聲招呼,沒人會為難你。
  • 156米高郵界首太平街:老街煙火氣最撫鄉土心
    檔 案傳統村落:高郵界首鎮太平街長度:156米戶籍人口:9689人形成年代:元代以前村落主要民族:漢走在太平街上,沒有喧囂,一切仿佛回歸寧靜。生活在這裡的人,總是不疾不徐。春天看萬物生長,夏天輕搖蒲扇,秋天觀萬物飄零,冬天望雪花飄落……這裡的人們與這裡的水土,如此「熨帖」。
  • 江蘇蘇州太平:激活基層細胞,做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生態鏈」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歷史底蘊深厚,吳文化源遠流長,域內川溪縱橫,荻蘆飄搖,明清時期稱荻溪,光緒十九年始稱太平,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今又有「盛世太平」之譽。這是太平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
  • 臺灣旅遊:漫遊山城,品味黃金山城靜謐
    導語:臺灣旅遊:漫遊山城,品味黃金山城靜謐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今年有機緣,帶一群年輕人走黃金山城,我告訴他們對我來說,九份你們認識的人潮眾多的九份老街,除非要吃芋圓,我喜歡在早上或傍晚,漫步走離熱鬧喧囂老街,在山城蜿蜒小徑裡散步,這樣的漫遊才是我心中最美的山城小徑,也是悲情城市得獎後,我所認識的九份。
  • 新浦老街|陳巷蘑菇狀盞腳是巴洛克式格調影響老街建築風格的體現
    新浦老街有專用的夯,石頭的,也有木頭的,根據情況用多少人,拉起繩子,呼喊著號子打夯,民間就叫夯地基。新浦附近多山,採用石頭砌牆基,叫「下盞腳」。蓋房子對民眾來講,是百年大計,故下盞腳是挺有講究的。下盞腳前主家要請石匠師徒喝上一頓,所謂房子堅固如何?下盞腳是關鍵。石匠師徒酒足飯飽,主家要在屋基上燃放鞭炮,以示「壯喜」,慶祝新房開工大吉。
  • 全椒「走太平」:傳承上千年民俗奇觀 寄託了美好祝福
    以後每逢此日,全椒百姓自發來此橋上燒香燃竹,漸漸衍化為一大民俗「走太平」,此橋也被命名為「太平橋」。走太平是為了紀念清官劉平,有清風化雨的意蘊。「走太平」民俗演變的中、後期,是為了紀念隋朝大將軍賀若弼和元末幫助全椒化險為夷的都御史陳瑛,有護國安邦、造福於民、扶危濟難的鄉親鄉誼的含義。
  • 山東地級市的泰安老街,夜間竟重現盛世繁華,你來過嗎?
    當然山東的泰安也不例外,相比上海的老街「田子坊」 北京的老街「南鑼鼓巷」 西安的老街「回民街」泰安的「泰安老街」更具煙火氣息泰安老街泰安老街是在深入挖掘了泰山、泰安的歷史文化為基礎上建成的,它不僅充分依泮河景區的藝術意境,反映了泰安古城當年的太平與繁華,這裡還打造了以
  • 浙江紹興市安昌古鎮,全長1747米臨河的老街,歷史悠久水鄉景如畫
    安昌或許有些小但是漫遊也能玩上一整天。安昌最迷人的江南景色便是沿河的老街了,老街依河而建,全長1747米,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古橋相連。河之南有帶著頂棚的長廊,遮陽擋雨,各種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翻軒騎樓錯落有致。河對岸則是青石板小路,古樸舊貌的民宅,逼仄幽深的小弄。
  • 東京千葉「小江戶」水鄉佐原:老街、泛舟、賞花、祭典
    但是在這裡不僅僅可以來到佐原小野川沿岸的老街散步或乘坐扁舟欣賞街景,也可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到附近的香取神宮、水鄉佐原菖蒲公園遊玩喔!是一個日本自由行非常不錯的選擇。 彷彿穿越時空隧道的佐原老街 滿載江戶風情的佐原老街,因保留昔日作為水運要塞而通商繁榮的景觀,過去更曾有「江戶之上」的美名(在江戶時代更勝東京),被列為關東首個「重要傳統性建築物群保存地區」。現今依然可見從江戶到昭和初期的古老建築風貌,以及從江戶時期營業至今的老店。
  • 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彈子石老街江南名宅,川東鹽業霸主
    彈子石老街這個景點,目前重慶很多年輕人根本都不知道。彈子石老街在125年前就已存在,是重慶開埠文化遺址之一。彈子石謙泰巷是一個古老的街巷,連接著彈子石正街和王家沱。彈子石老街這條街上,有一棟景點房子叫王家大院,建於19世紀20年代的王家大院,位於長江上遊重慶南岸彈子石轄區的謙泰巷42號,是重慶公布的52個消失歷史記憶點之一。王家大院被前來遊玩的遊客譽為重慶江南名宅、又被人稱為「西部水路門戶第一家」。重慶彈子石老街王家大院的建築風格很美,具有很強的川渝風格,很有時代感和歷史感。
  • 最適合一個人的漫遊地,累了就出去走走
    最適合一個人的漫遊地,累了就出去走走 2019-11-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嶺太平公益理髮屋:暖心從頭開始
    溫嶺太平公益理髮屋:暖心從頭開始來源:台州日報發布時間:2020-12-17 09:16:26 作者: 張鮮紅理髮師林叢君正在為社區老人理髮。「哇,裝修得真漂亮,新配了理髮椅,還有專門的洗頭床。」馬大媽一進門,就發出驚嘆聲。
  • 原來,它才是老長沙人心中的正牌老街,卻不如太平街和坡子街出名
    原來,它才是老長沙人心中的正牌老街,卻不如太平街和坡子街出名 2020-11-09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