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村」平臺是由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貴州黔通智聯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黔通智聯」)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精準對接農村客貨運需求和社會運輸能力,解決農村地區村民出行難、物流難和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難的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
平臺整合出行、物流、商貿、電商、供銷、培訓和金融等形成鄉村共同服務體系,通過系統平臺和縣級運營中心、鄉鎮運營節點、村服務站點的建設,構建農村出行、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絡和末端服務網點,著力解決農村出行物流「痛點」、農村客運監管「難點」、農村產業發展「堵點」問題。平臺堅持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導向,積極順應新時代老百姓對出行、物流服務新需求。
試點先行全省覆蓋
堅持試點先行,分步實施。「通村村」平臺率先在雷山縣開展平臺建設試點,取得良好效果後,於2017年在全省35個縣開始推廣應用,2018年8月實現全省縣縣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成村級服務站點15,000餘個,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初步形成了一張服務全省村民出行和農村物流的「1+9+88+N」(即1個省級中心、9個市州、88個縣、N個村級服務點)的出行和物流網絡格局。
村民在服務站門前掃描註冊「通村村」平臺。
省地共建,強化落實。為確保項目落地,與各市(州)人民政府籤訂了《貴州省「通村村」農村出行服務平臺推廣應用省地共建協議》,明確各市(州)人民政府是市級平臺及轄區縣(區、市)平臺的統籌實施主體,參照省級出臺具體工作方案,組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並納入脫貧攻堅和目標考核重點工作。目前,全省共投入運營調度人員447人,註冊客運公司757家、客運車輛超8萬輛、貨運車輛3076輛、駕駛員8萬餘人,累計服務超1000萬人次,物流業務上線地區每個縣份日均單量超過2000單,「通村村」平臺成為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載體。
完善服務,鞏固脫貧力量。為不斷服務好人民群眾,從GPS移動數據滯後、訂單誠信機制、支付方式多元化、運力調度困難等多方面進行軟體功能優化及強化,提升用戶獲得感。並不斷拓展功能,在實現「通村行」「通村運」的基礎上,更好的服務於「通村買」「通村賣」「通村遊」,加快促進農產品向商品、農村資源向資產、傳統農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轉變,加大助推脫貧攻堅力度。
要素保障,打好組合拳。投入專項資金用於平臺建設和宣傳推廣,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擴展平臺功能。如,為拓寬平臺解決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的服務面,爭取省郵政局召開了快遞物流對接會,推動「三通一達」、順豐、德邦等快遞公司與「通村村」平臺合作,在平臺上打通快遞物流「縣—鎮—村」微循環,真正為人民群眾做到物流進村,家門口取件不是夢。
打通農村出行堵點
平臺自2016年上線以來,在「服務村民出行」「助力農村物流」「支撐安全監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分別被列入2019年和2020年全國網絡扶貧重點工作,交通運輸部將「通村村」納入2019年交通運輸部重點推動的「12件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十九大獻禮片》、《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欄目和貴州日報等數十家主流媒體進行專題報導。被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評選為「2019網絡扶貧案例」和貴州省「2020網絡扶貧貴州十大創新案例」。
雷山縣九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通村村」的包車物流服務運送貨物。
「通村村」平臺通過人車聯網,實現出行需求與運力供給信息實時共享與精準匹配,滿足廣大農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出行服務新需求。僅包車業務在盤州市、麻江縣、雷山縣等地單月運輸超過1.5萬人次,單縣呼叫班車超過5000人次。從運行情況看,農村群眾出行平均候車時間由原來的2個小時降低到30分鐘,農村地區客運車輛實載率從平臺上線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在學生定製班車業務上,以雷山縣為例,平臺為農村學生累計提供定製班車服務4.3萬人次,學生出行平均時間減少50分鐘左右,人均出行成本下降近20%。平臺在升級完善過程中,將逐步連結景區景點、傳統村落、民俗風情、地方特產,通過平臺可實現旅遊包車等服務,有力助推旅遊促脫貧攻堅發展進程。
促進城鄉物流互動
按照「多點合一、資源共享」模式,加強部門協作,鼓勵多業態融合發展,形成集農村客運、商貿、電商、快遞、物流、郵政、金融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點,打通鄉村微循環,連接城鄉大市場。同時,賦予服務點班線客車預約、車票代售訂購、小件快遞投遞、批量農產品運輸包車等增值服務,暢通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物流通道。平臺物流服務上線以來,部分服務的地區全縣(市、區)行政村電商物流送達率(行政村物流到達覆蓋率)大幅提高,如貴陽市息烽縣(全縣共計114個行政村),全縣行政村物流送達率由上線前的25%到現在的90%以上;畢節市大方縣(全縣共計362個行政村),全縣行政村物流送達率由上線前的10%左右到現在的80%以上;畢節市威寧縣(全縣共計621個行政村),平臺物流服務上線之前只到達鄉鎮一級,目前全縣行政村物流送達率由上線前的5%左右到現在的50%以上,並探索了由客運班線捎帶貨物的方式到鄉鎮一級。遵義市播州區(全區96個行政村)由上線前的10%左右到現在的80%以上覆蓋。快遞平均配送時間由原來3至5天縮短到1天,配送成本每件由原來的5至10元降低到2元。
構建農村服務體系
「通村村」平臺在實現「通村行」「通村運」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通村買」「通村賣」業務,助推農村產業革命。通過利用好平臺整合的農村村級綜合服務站點資源,整合出行、電商、快遞、物流、郵政、供銷、商貿、金融等形成鄉村共同服務體系,賦能鄉村服務站點,一方面為村民提供全方位生產生活服務,解決村民生產生活痛點;另一方面,通過站點和平臺渠道資源,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打通鄉村微循環聯結城鄉大市場。目前平臺的供應鏈服務已經在畢節市金沙縣、安順市西秀區、平壩區及關嶺縣等地區開展應用,年底將實現全省5,000個行政村以上應用,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來源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編輯 祝浪
編審 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