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村,村村通

2020-12-21 澎湃新聞

作為我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大部分農村地區山高坡陡、村寨分散,群眾乘車難、客運經營難、物流進村難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因為運力和需求信息不對稱,運行效率低,存在「高峰人找車、平時車找人,人愁無車坐、客車空位跑」等現象。比如開展「通村村」平臺運行試點的黔東南州雷山縣,之前農村客運班線分布不平衡、冷熱線不均勻,農村客運的經營成本高但經濟效益低,農村客運發展難度較大。

「通村村」平臺目前在貴州全省88個縣建有運營調度中心,建立了超過1.5萬個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實現全省所有建制村100%覆蓋,平臺註冊司機超過7萬人,整合車輛超過6萬餘輛,構建了「1+9+88+15000」的出行物流服務基礎設施網絡格局;累計服務超千萬人次。物流業務上線地區每個縣日均進村物流單量超過2000單。

1

指尖一點 定製出行

「王站長,我是郎德鎮的,我們一共40多人明天想去施秉縣,有車嗎?」「我在平臺上看一下有沒有空車,稍後和你說。」9月8日中午,雷山縣客運站站長王貴接到了包車電話。預訂成功後,王貴將車輛信息告訴了村民。

對於貴州省廣大農村地區而言,如此方便快捷的出行已是常態。早在2017年年底,貴州就已實現建制村通客車率100%。雖然通了路,也通了車,但如果沒有網絡化、高效率的農村交通服務,對於老百姓而言雖然「路通了」卻依舊「不好走」。

雷山縣苗族群眾多,且大多住在山上。王貴介紹,以前趕上苗族節日或趕集的時候,人非常多,常有老百姓上不去車。平常不趕集或沒有節日,坐車的人又很少。黎繼學對此深有體會:「我開的是17座的車,有時滿員,人都上不來,有時就一位乘客。人少的時候,就在村裡多等等,要不一天的油錢都掙不回來。」

農村客運發展短板也給中小學生上學返家帶來不便。農村學校撤併後,大部分學生平時寄宿在鎮裡的學校。一到節假日大批學生要從鎮裡回到村裡。

大塘鎮掌批村村民張榮昌和妻子常年在外務工。每到節假日,夫妻倆總會擔心:「我的小孩會不會沒有坐上車。」要知道,從學校到家裡,有十幾公裡的山路。

2017年6月,「通村村」平臺在雷山縣正式試點運行。該平臺精準對接農村客貨運輸需求和社會運輸能力,通過系統平臺和縣級運營中心、鄉鎮運營節點、村服務站點的建設,構建了鄉村出行物流服務基礎設施骨幹網絡和末端服務網點。

打開「通村村」App,指尖一點,即可叫車,享受呼叫班車、包車、學生定製班車等服務。平臺會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班車預計抵達時間、實時位置等信息,也提供正規安全的運營車輛包車服務。如果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也可到村服務站點訂車。

有了「通村村」平臺,學生上學返家更便利了。該平臺能根據學生出行需求調度平常上座率低的班線車輛,確保每個學生有車可乘。

2

隨車捎貨 致富新路

雷山縣大塘鎮新塘村小賣部老闆楊金福還有一個身份——快遞員,他家小賣部現在是「通村村」平臺村級服務站點。與其他快遞員不一樣的是,楊金福不送快遞,只負責接收快遞包裹,然後電話通知村民前來領取。楊金福說,村裡最近流行網購,大家日常生活用品都喜歡在網上買,平均每天能收80個左右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群眾出行難往往與物流發展難同時存在。雷山縣分管交通工作的副縣長蔣雲生介紹,出於成本考慮,多數物流企業並沒有將分支機構建設到村,而大都建設在縣鎮一級,物流體系沒有覆蓋全部用戶。「過去,如果農村群眾網購商品到貨後,他們要到鎮裡去取。一去一回,路費接近10塊錢。」蔣雲生說,農村群眾以前很少網購,物流不便是主要原因。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大量農特產品也需要出山進城。蔣雲生說,在原有物流體系下,「進不來」與「出不去」的矛盾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通村村」平臺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思路。該平臺充分整合縣級農村客運站、鄉鎮客運站和村小賣部資源及運力資源,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通過人、車、貨、站、線等要素的精準匹配,並與申通、圓通、韻達、中通、百世、郵政等快遞物流企業合作,實施共分揀、共配送、共籤收,實現規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暢通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物流通道。

在這種運營模式下,各家快遞公司包裹在「通村村」平臺縣級運營中心統一分揀,通過客運車輛「以客帶貨」的方式送到村服務站點分發。在「通村村」平臺的賦能下,老百姓到家門口的村服務站點,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單個快件從縣城到村裡的平均配送時間由3天下降到2天,有些快件當天就能到達村民手中,配送成本也由原來的5至10元下降到2元。農村物流服務統一由「通村村」平臺提供後,農村地區建制村物流送達率和農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提高。

在「通村村」平臺構建的物流體系下,「城貨」方便到村的同時,「山貨」也能快速進城。農村群眾在村服務站點就能寄快遞,客運班線在載人的同時把貨捎上。

3

數據連通 實時監管

實時位置、行駛速度、行駛軌跡……在「通村村」平臺後臺管理界面,一個個綠色圖標緩緩移動,代表正在運行中的運營車輛。點開圖標,這些信息出現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發現異常信息,監管人員可第一時間聯繫司機,保障安全。

「過去,我們看不到農村客運班線的這些數據,對於車輛是否超速、超載也只能去路上隨機抽查。礙於人手有限,隨機抽查面對龐大的農村客運網絡顯得杯水車薪。」雷山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楊許說。在日常監管中,最令楊許頭疼的是農村客運市場裡的「黑車」。「過去,老百姓有急事多選擇打『黑車』,定點定線的客運班線對他們而言不及時。」他說。

沒有營運資質的車輛不能載客上路,「2·28」事故便是血的教訓。多年來,楊許和同事長期與黑車「鬥爭」,卻常常「費力不討好」。「『黑車』能到老百姓家門口接人,老百姓也已習慣這種出行方式。我們在執法過程中,老百姓經常站出來幫忙打掩護,說坐的是親戚家的車。」楊許說,執法過程中,司機還沒說什麼,老百姓先坐不住了,把執法人員數落一遍。

取締所有「黑車」需有一個過程。「通村村」平臺搭建之初,其運營公司就與楊許積極溝通,探索在法律允許情況下,簡化包車手續,允許合乎規定的車輛載客運營。對於7座以下「黑車」,「通村村」平臺已拿到網約車經營許可,會逐步將這些車吸納進來。「大部分『黑車』車主是願意納入『正規軍』的。在過去,我們查處『黑車』時,有時會遇到車主棄車而逃。」楊許說。

目前,貴州全省2萬餘輛農村客運車輛已接入「通村村」平臺。平臺通過採集車輛人員信息、GPS定位、車內視頻監控等數據,實現動態監管、業務審批、預警管理功能。「通村村」平臺監管功能也和交通運輸部門運政系統、聯網聯控系統實現數據交換。據了解,「通村村」平臺落地雷山以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數下降了50%左右,農村地區「黑車」越來越少。

來源:交通運輸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通村村,村村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村村通,中中中!
    經過一場冬雨的洗禮,綠色的車身熠熠閃光,車頭上「村村通」三個鮮紅的大字格外醒目。這裡的「村村通」客車只是河南省著力打通農村客運「最後一公裡」所作努力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河南省1804個鄉鎮、46098個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
  • 新能源網約車試水「村村通」,雲霄158個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客車
    為實現全縣100%村村通客車的工作目標,發展惠及最大多數群眾的農村客運。今年來,雲霄縣委縣政府把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出行難問題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大事來抓,在縣交通運輸局的引導幫助下,雲霄縣順衝出租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村村通客車」項目,於7月份投入8輛新能源汽車進行試運營,全縣轄區包括個別偏遠地區無農客通行的鄉村都可以採用網約車方式出行,由此實現158個建制村村村通客車。
  • 村村通服務升級 功能增加受歡迎
    近期,黎平農商銀行村村通便民服務點轉型升級,增加了助農轉帳、定活互轉、生活消費、社保繳費、就業務工信息金融服務功能,有效的拉近了農戶粘性,受到群眾普遍歡迎。老闆楊正祥待人十分熱情,店面村村通機具功能提檔升級後,他逢人便主動宣傳,讓黔農村村通可以繳醫保,可以查詢和支取民政補貼、可以交社保養老等內容幾乎家喻戶曉,前來體驗服務的村民絡繹不絕。楊正祥高興地介紹說:「以前村民搭車去鎮上辦理社保繳費等確實很不方便,還費時費錢,現在好了,小額提現和社保繳費在服務點就可以辦理業務,群眾很歡迎。」
  •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辦法 - 滁州市人民政府
    (二)落實資金,履行職能    廣播電視村村通是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工作,是由政府主導投入的社會公益事業,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政府對「村村通」工作的主導和推動作用,不折不扣地落實應承擔的資金,並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 榆陽區廣電網絡信號實現村村通
    今年以來,榆陽區廣電網絡公司投資660萬元,爭取到政府補貼資金320萬元,建設完成榆陽區剩餘62個行政村有線電視基礎網絡建設,至此榆陽區317個行政村實現廣電網絡信號村村通。榆陽區行政村廣電網絡信號村村通後,實現了廣播電視信號覆蓋,擴大了黨委政府的宣傳。
  • 村村通廣播 傳遞好聲音
    「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12月24日一早,竹園鎮的村村通廣播照常響起,第一時間為群眾帶來最新新聞資訊。翌日,竹園鎮文化服務中心組織廣播站相關人員到無山村了解核實情況,經實地勘察,了解到問題系行動網路設備故障,導致村村響廣播不響。當天下午便聯繫移動公司進行了維修,廣播恢復正常運作。「每天聽著廣播響起,我心裡才踏實!」在無山村張大爺看來,有了小喇叭,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知曉天下事。據了解,竹園鎮共有村村響喇叭207組,輻射18個村(社區)5萬餘名群眾。
  • 村村通不止是通公路,還有這幾項也將開通,村民增加幸福感
    導讀:村村通不止是通公路,還有這幾項也將開通,村民增加幸福感在農村生活,過去最為不便的莫過於是道路,道路的不通暢,造成了村民外出的不便,一到雨季到來,農村的道路更是泥濘不堪。隨著近兩年農村道路的升級改造,現如今的農村道路,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道路的通暢讓村民出行更加的便捷,不再受限於道路所迫。道路的通暢不但對於出行有直接的影響,對於整體農村人居環境的改造也是有整體的提升。隨著道路的村村通暢,其他一些關乎農村民生的一些項目,也會逐漸的在農村開通,都有哪些也有實現村村通呢?
  • 茌平區菜屯鎮「村村通」小喇叭發揮大作用
    在此次防疫的宣傳中「村村通」小喇叭,發揮了大作用,在各村不斷傳達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項,成為傳遞防疫的最強音。菜屯鎮有三十個行政村,村村都有小喇叭,實現了全覆蓋無死角的廣播範圍,使每一個村民都能聽到疫情廣播的內容,保證「村村通」發揮最大的宣傳效果。經統計,全鎮共有42處「村村通」,134個小喇叭。
  • 平壩:建好「通村村」服務站 打造農村出行好通道
    11月10日,記者在天龍鎮興旺村通村村綜合服務站內看到,熱情服務的場景讓人格外溫馨,村民寄快遞收包裹不用出村就能辦得妥妥帖帖。 平壩區「通村村」調度中心依託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聯合 「貴州通村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通村村」軟體平臺。
  • 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2020年04月12日 17:16: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我國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城鄉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據統計,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以上城市都有快遞網點,全國96.6%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有26個省(區、市)實現了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縣、鄉兩級服務網絡的建立,使快遞進村具備了現實基礎。
  • 年內規劃30條村村通公交線路
    資料圖 圖片來自網絡按照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部署,市公交集團通過認真調研分析,今年規劃村村通線路30條,服務好農村居民的出行。據悉,30條村村通線路涉及薊州、寧河、靜海等區域,打通村與村、村與鎮、鎮與區之間的公交客運通道。
  • 新能源網約車試水村村通,雲霄158個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客車
    為實現全縣100%村村通客車的工作目標,發展惠及最大多數群眾的農村客運。今年來,雲霄縣委縣政府把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出行難問題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大事來抓,在縣交通運輸局的引導幫助下,雲霄縣順衝出租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村村通客車」項目,於7月份投入8輛新能源汽車進行試運營,全縣轄區包括個別偏遠地區無農客通行的鄉村都可以採用網約車方式出行,由此實現158個建制村村村通客車。
  • 通川區實現村村通快遞
    近日,記者從通川區口岸物流中心獲悉,該區充分利用城鄉共同配送優勢,將快遞配送的觸角延伸到村村戶戶,實現了村村通快遞,打通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後一公裡」,助推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貴州高速集團研發 「通村村」平臺 助推脫貧攻堅
    「通村村」平臺是由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貴州黔通智聯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黔通智聯」)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精準對接農村客貨運需求和社會運輸能力,解決農村地區村民出行難、物流難和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難的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
  • 江淮商務車再現大單交付,瑞風MPV村村通客運市場捷報頻傳
    近年來,國家 「村村通」政策的快速推進,激活了村村通、城鄉/縣域短途客運的發展。《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的修訂,明確1類客車核載人數由7人修訂為9人,將9座車型放在了客運市場轉型的風口。平穩舒適的承載體驗和1.8L的動力表現,大大提升營運出行的盈利價值,打造「開得通、留得住、可持續」的村村通客運機制。優於行業的車內NVH表現和前後雙區獨立空調設計,更為瑞風M3 PLUS提供了優越的駕乘舒適性,為周邊居民提供舒適、高效、實惠的出行體驗,進一步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黔東南州建設「通村村」綜合服務平臺取得成效
    十三五以來,黔東南州交通運輸系統按照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推廣應用「通村村」新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加強系統平臺和縣級運營中心、鄉鎮運營節點、村服務站點的建設,構建鄉村出行物流服務基礎設施骨幹網絡和末端服務網點,精準對接農村客貨運需求和社會運輸能力,著力解決農村出行物流「痛點」、
  • 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建立「通村村」物流平臺服務站
    【模擬題目】一些山區貧困村為了打通農村物流最末端,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出資,在村內建立了「通村村」物流平臺服務站。但有些村民認為這樣做純粹是浪費錢財。對此,你怎麼看?【參考答案】貧困山區由於地理位置偏闢,交通不便,一直影響著農村物流的發展,給在當地生活的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出資,建立「通村村」物流平臺服務站,解決了村民生活不便的難題。
  • 村村通有線電視了,農民卻不買帳,專家想不通這是好事為何不安裝
    村村通工程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了,可能說改變了不少農民的生活,讓他們更好的與外界接觸了。不僅公路通了,有線電視通了,更是網絡都通了。不過很多農民卻不買帳,對於有線電視安裝一點也不積極,不少專家就想不通,這是好事為何不願意呢。
  • 大嶺後通61路 平谷實現村村通公交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0月26日上午9:30分,距離平谷城區14公裡的夏各莊鎮大嶺後村開通平61路客運線,至此平谷區273個行政村已全部被公交線路覆蓋,市政府提出的「村村通」公交工程在平谷區全部完成。
  • 三年實現快遞「村村通」?京東物流發力甩出「王炸」
    為進一步推進「快遞進村」,國家郵政局印發《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4月9日,京東集團、京東物流積極響應中國快遞協會號召,與11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聯合發出倡議,結合京東自身情況,將圍繞「新基建」下沉與「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等多項措施,全力推動物流普惠和「村村通快遞」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