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結構就是根據主板上各個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狀,所使用的的電源規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標準,所有的主板廠商都必須遵循的。
主板常見的結構分為AT,Baby-AT,ATX,等。AT和Baba-AT是多年前得到老主板結構,現在已經基本被淘汰了。ATX主板是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主板結構,擴展插槽較多,PCI(外設組件互聯接口)插槽數量在4-6個,大多數主板都採用此結構;Micro ATX,是ATX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小板的PCI插槽數量在3個或3個以下,多用於品牌機並配置小型機箱。
主板上的擴展插槽是用於固定擴展卡並將其連接到總線上的插槽,擴展槽可以添加或者增強電腦特性及功能,擴展插槽的多少是決定一塊主板好壞的重要標準,擴展插槽的種類和數量越多就意味著今後有足夠的可升級性和設備擴展性(最常見的就是內存條插槽啦)。
如今市面大部分主板上的主要接口包括SATA接口,IDE接口,軟碟機接口,USB接口,LPT接口。SATA接口就是常見的硬碟接口,針腳較多,偏窄長。IDE接口在如今的主板上已經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SATA接口(這個因為不常見就簡單介紹一下哦)。軟碟機接口叫FDD接口,共有34根針腳,軟碟機分為內置外置兩種,內置軟碟機使用FDD接口直接與主板相連,外置軟碟機一般用於筆記本電腦,使用USB接口。USB接口就是常見的外設接口,如今常見的一般是USB2.0,標準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USB3.0的傳輸速度則更加高速。LPT接口一般用來連接印表機或掃描機,採用的是25針腳的DB-25接頭。
關於主板呢,還有好多知識呢,今天就先講解到這裡啦,下次將介紹主板最重要的晶片種類和主板種類介紹,請大家準時收看哦!
有問題歡迎大家留言,我們會盡力為大家解答噠,如果想了解別的配件也可以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