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詳細認識下電腦主板,它是機箱中最重要的一塊電路板,是電腦中連接其它電腦部件的設備平臺。為了認識主板,首先應了解其各自的結構,下面將分別進行介紹。
(1)主板的結構
主板上集成了各種電子元件、插槽和接口等,為CPU、內存和各種功能卡,如音效卡、網卡等提供了安裝插槽,為各種多媒體和通信設備提供了接口。如下圖所示為主板的結構圖。
下面將對主板的各元件、插槽和接口分別進行介紹。
北橋晶片:北橋晶片是主板晶片組中最重要的一塊晶片。電腦中的CPU、內存和顯卡都是由北橋晶片控制,因此北橋晶片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主板的性能。由於北橋晶片處理的數據較多,為降低其工作時散發出的熱量,一般情況下還會在其上方安裝散熱片。
北橋晶片
南橋晶片:南橋晶片是主板的第二大晶片(第一大晶片是北橋晶片)。南橋晶片控制了輸入/輸出設備和外部設備,如USB設備、IDE設備、SATA設備、音頻控制器、鍵盤控制器、實時時鐘控制器和高級電源管理等設備。
南橋晶片
SATA接口:SATA(Serial ATA)硬碟接口又叫串行ATA接口,是電腦硬碟和光碟機的主要數據接口。SATA以連續串行的方式傳輸數據,減少了接口的針腳數目,提高了傳輸效率。和IDE接口相比,SATA接口的傳輸速度更快,還支持「熱插拔」技術。
SATA接口
IDE接口: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電子集成驅動器的簡稱,原本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IDE接口也叫ATA接口,它已經逐漸被SATA接口取代,現在主板上最多保留一個IDE接口。
IDE接口
CPU插槽:CPU插槽是用於安裝和固定CPU的專用插槽。主板支持的CPU不同,CPU的插槽也有所不同,其主要表現在CPU背面各電子元件的布局及插槽結構的不同。為防止將CPU插錯,在CPU插槽的一角有一個缺口,將CPU上有缺口的一角對應放置即可。
CPU插槽
內存插槽:內存插槽是用來固定內存條的插槽。一個主板採用的內存插槽類型和數量決定了該主板支持的內存種類和容量。
內存插槽
電源插槽:電源插槽是指提供主板電能供應的插槽,通過它可將電源的供電插座連接到主板上。在ATX主板上,電源插座的形狀為長方形兩排20或24針插口。
電源插槽
PCI-E插槽:PCI-E插槽是用於連接需要大帶寬需求的設備的一個插槽,主要用來連接顯卡、高級網卡及音效卡等設備。PCI-E插槽根據其傳輸速度的不同可分為1X、4X、8X和16X,其中1X模式可為高級網卡和音效卡提供255 MB/s的傳輸速度,16X模式可為插槽中的顯卡提供5GB/s的傳輸速度。
PCI-E插槽
BIOS晶片: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晶片是固定在電腦中只讀存儲器上的一組程序。在BIOS晶片中保存著系統自檢、基本輸入/輸出程序、CPU參數、內存參數和晶片組參數等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信息。
BIOS晶片
CMOS電池:CMOS電池通過為BIOS晶片供電來存儲BIOS信息,電腦關機時,BIOS晶片由CMOS電池供電。如果CMOS電池沒有電,BIOS晶片中的信息就會丟失,需重新設置BIOS後電腦才能正常運行。
CMOS電池
外部接口:主板的側面使用了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接口。主要的外部接口有PS/2接口、USB接口、串行接口、並行接口、集成網卡接口和集成音效卡接口等。PS/2接口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其中藍色為鍵盤接口,綠色為滑鼠接口。而USB接口為扁平的矩形接口,可用於連接攝像頭和掃描儀等。
主板外部接口
經驗一籮筐——電腦的不同外部接口的作用
電腦的外部接口是用於連接相應外部設備和傳輸線纜的橋梁,不同接口的用途不同,並且其數據的傳輸速率和方式也不同,下面將對常見的幾種外部接口的作用和輸入輸出情況進行介紹。
PS/2接口:主要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藍色為鍵盤接口,綠色為滑鼠接口。
USB接口:是連接外部裝置的一個串口匯流排接口,通過USB接口幾乎可以連接所有的電腦外部設備。
網絡接口:主板上的網絡接口也就是RJ45接口,也叫水晶頭接口,主要用來連接網線。
光纖接口:是用來連接光纖線纜的物理接口,其接頭部分有兩種類型,一種是SC接口(1GB),還有一種為LC接口(2GB)。
eSATA接口:是一種全新的外置存儲設備(如移動硬碟)的接口,它的傳送速率比現在常用的USB2.0還要快。
音頻接口:主板中的音頻接口通常只有兩個最常用,即綠色的音頻輸出接口和紅色的耳機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