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 「攪局」國內免稅市場

2021-01-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放大招!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攪局」國內免稅市場

摘要

【放大招!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 「攪局」國內免稅市場】阿里又出手了,這次瞄準的是當下最火的免稅消費市場。節前,9月30日剛以3.85億買下眾信旅遊5%股權,在國人還在歡度假期的時刻,阿里又打算買下免稅店,如此一來,旅遊、購物的產業鏈也將全線打通。(21世紀經濟報導)

  國慶前夕,馬雲在海口舉辦的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說到:「新一輪的全球化,中國將會從『賣賣賣』,變成『買買買』」。我們為世界未來數字的全球化,更多企業、更多國家、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化,制定一個更加公平、可持續、綠色的貿易規則,而海南作為自由貿易港,擁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將成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似乎為阿里巴巴最近在海外的「買買買」帶來一些啟示。這不,阿里又出手了,這次瞄準的是當下最火的免稅消費市場。

  節前,9月30日剛以3.85億買下眾信旅遊5%股權,在國人還在歡度假期的時刻,阿里又打算買下免稅店,如此一來,旅遊、購物的產業鏈也將全線打通。

  有機構認為,受益於旅遊旺季,短期免稅行業仍有爆發式增長空間。

  阿里巴巴入股Dufry

  「攪局」免稅市場

  10月5日,全球免稅巨頭瑞士Dufry宣布——擬增加資本籌資不超過7億瑞士法郎(7.63億美元),阿里巴巴將參與其中。阿里巴巴同意購買不超過9.99%的Dufry AG股份,兩家公司還將在中國組建一家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免稅消費業務,阿里巴巴和Dufry分別持有51%和49%股份。

  在此次獲得阿里巴巴的注資承諾後,Dufry決定向股東會提議增發2500萬股股份,用於解決此前收購競爭對手哈德遜公司(Hudson Ltd)的餘款及公司一般運營款項,包括與阿里巴巴在中國擴大運營所需資金。

  據悉,這些增發股份首先向公司現有股東配售,未被認購部分向安宏資本和阿里巴巴發售。阿里巴巴將以與安宏資本同等的認購價格,認購不超過Dufry擴大後股本的9.9%股份,投資額不超過2.5億瑞朗。

  Dufry集團執行長(CEO)Julian Diaz表示,「此次合作,阿里巴巴將引入Dufry在中國已建立的網絡和數字能力,其將為合資企業貢獻其在中國現有的旅遊零售業務,並將以其供應鏈和強大的運營技能為合資企業提供支持,推動亞洲和全球中國客戶的增長。」

  他說,「我們相信,合資企業將利用增長機會,並將支持Dufry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旅遊零售公司。我們的目標是更好地服務我們的客戶,在任何地方為他們提供跨越所有平臺和設備的全球產品、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此前,全球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已承諾按每股28.50瑞朗價格,認購Dufry增發股份,投資額4.15億瑞朗。若Dufry的這輪融資額超過5億瑞朗,安宏資本的投資額還可上升至4.55億瑞朗。

  Dufry是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總部位於瑞士,擁有近36000名員工,在全球65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Dufry主要業務為全球主要機場的免稅店業務,目前第一大市場是歐洲和非洲市場,佔44%份額;北美市場第二,佔22%份額;亞洲和中東市場僅列第四,約佔14%。Dufry自2008年開始在中國經營旅遊零售業務,目前在上海機場、成都機場,以及香港和澳門均有零售網點。

  由於受疫情影響,Dufry公司股價今年以來大幅下挫,10月2日收盤報28.01瑞朗,自年初以來下跌達70%。

  報導稱,此番與阿里的合作,將為Dufry在業務受到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之際提供一條生命線。

  今日,阿里巴巴美股漲1.43%,報收292.39美元/股。截至發稿時,阿里巴巴港股漲2.14%,報286港元/股,市值突破6萬億港元。

  免稅為何這麼香?

  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前兩天,海口、三亞、瓊海三地共四家免稅店,每天人流總量超過100萬人次。國人「買買買」熱情高漲,免稅店在雙節到來前也做好了充分準備。據悉,為滿足海南客流高峰產生的免稅品多元需求,10噸免稅品節前就已抵達海南。

  雙節期間,海南三亞國際免稅城、博鰲免稅店等免稅店推出了大量優惠福利和抽獎促銷活動,並通過延長營業時間、增設特殊人群快速服務通道、 緊急配貨補充免稅品庫存等舉措,提升購物體驗,調動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激發消費潛力。

  據悉,十一期間,香化類(香水、化妝品類)產品銷量最旺,新增的蘋果等電子產品、酒類產品也讓遊客有了更多選擇。

  此外,海南免稅店能夠引爆消費熱潮也得益於離島免稅購物額度的提升以及品類的擴充。今年7月1日起,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免稅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不限次數,且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離島免稅商品品種也由38種增至45種。

  據海口海關統計,截至9月30日,在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後的前三個月裡,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86.1億元,同比增長227.5%,其中,化妝品居首位。

  事實上,自6月份免稅額度提高的消息公布之後,作為國內最大的免稅品銷售商,中國中免的股價快速拉升,6月份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20%。而近期公布的免稅銷售數據也充分說明公司股價的上漲具有明顯的業績預期。

  事實上,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高品質商品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統計顯示,從2013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情況來看,從2013年的33億元,上升至2019年的13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

  2020年一季度因特殊情況,銷售額大幅下滑近30%。隨著近期社會生活進入常態,疊加免稅額度提升,從海關等其他渠道獲得的數據來看,銷售額呈現爆發式反彈。

  中外免稅市場:冰火兩重天

  今年上半年,在海南免稅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國內的免稅零售規模急劇膨脹,消費回流趨勢明顯。免稅龍頭中國中免銷售額飆升至191億元(約28.6億美元),在全球免稅零售公司的排名從第四升至第一。

  由於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開放及疫情影響海外免稅市場,穆迪報告預計,中國中免或將角逐2020年旅遊零售商冠軍。

  而相比之下,海外免稅零售巨頭的日子卻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十分慘澹。

  過去六年連續排名第一的瑞士公司Dufry,上半年收入暴跌至15.87億瑞士法郎(約17.34億美元),降幅達62%,全球排名也降到第二。

  在疫情最為嚴重的二季度,國際免稅集團更是「團滅」。全球幾大免稅集團Dufry、拉加代爾、JAT 分別實現旅遊零售收入折合4、12、1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下滑 98%、87%、96%,可謂是「腳踝斬」。

  韓國免稅業也集體遭到重創。去年全球排名第二的韓國樂天,今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為5802億韓元(約4.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62%,上半年的銷售額為12.5億美元,排名滑至第三。

  韓國其他免稅集團新羅、新世界、Hanatour也遭到重創,免稅收入分別同比下滑64%、60%、93%。

  慘澹的業績背後,是免稅收入的重要來源機場免稅店受到了「毀滅性打擊」。海外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均下滑九成以上:美國亞特蘭大機場 4 月、5 月旅客吞吐量分別同比下滑98.11%、98.08%;英國希思羅機場 4-6 月分別同比下滑 97%、97%、95%;新加坡樟宜機場 4-6 月下滑最為嚴重,下滑程度均在 99%以上;韓國仁川機場 4-6 月分別同比下滑 97.3%、97.6%、97.0%。

  此次Dufry與阿里合作成立中國公司,正值在海外疫情此起彼伏,業績跳水之際,Dufry顯然希望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

  阿里或成國內免稅市場「攪局者」?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既然阿里能夠在政策上獲得允許,和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組建中國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那麼就意味著原先相對壟斷的國內免稅市場將迎來有力競爭。而且,從電商到個金、支付行業等歷史經驗看,阿里觸角伸向哪個領域,就可能打破這個領域原先的格局。這次阿里進軍旅遊零售,可能成為國內免稅市場「攪局者」,阿里的大數據優勢,有可能會對中國中免原先一家獨大格局產生不小的衝擊。

  從國內免稅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中國中免是目前最大的免稅龍頭,中免已經先後中標中國香港機場菸酒段、首都機場、白雲機場、澳門機場、上海機場免稅以及國內其他機場口岸免稅店,意味著中國免稅行業在供給側整合,從而呈現出中免系一家獨大的格局,公司擁有著超過80%的國內免稅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的八張免稅牌照中,中旅中免實際擁有了其中四張,且都含金量十足(出入境免稅牌照、海南離島免稅牌照、離境外國人市內免稅店牌照)。

  而Dufry一直以來衛冕全球第一大旅遊零售商。2019全球排名前3的旅遊零售商分別為Dufry、樂天和新羅,中國中免排名第4位,拉加代爾排名第5 位,與2018年排名持平。由於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開放及疫情影響海外免稅市場,穆迪報告預計,中國中免或將角逐2020年旅遊零售商冠軍。

  而此次,阿里借Dufry這股「東風」,與之合作成立中國公司,和中國免稅市場廣闊前景息息相關。

  奢侈品消費回流是大勢所趨

  中國免稅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免稅牌照和免稅政策不斷推進,正是希望引導中國消費者的海外消費回流國內。

  據貝恩諮詢預計,2019 年全球個人奢侈品規模可達 2810 億歐元,同比增長 7%,中國人奢侈品消費依舊是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按消費者劃分,2019 年中國消費者貢獻了全球 35%的奢侈品消費,達983.5 億歐元;按地區劃分,2019 年中國內地的奢侈品消費額僅佔全球的 11%,則僅有31%的國人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大陸。

  根據摩根史坦利此前預測,中國免稅市場規模到2025年有望增長一倍以上。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短期而言,新冠疫情將加速「境外消費」境內化,推動免稅、酒店等行業盈利快速修復。每年中國居民在旅遊服務存在大量逆差,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居民在國外購買大量外國商品。受疫情客觀條件限制的影響,預計「境外消費」境內化將成為未來新的趨勢。境外消費中,佔比最高的是購物消費(60%),其次是景區遊覽(25%)和娛樂消費(10%)。國內疫情穩定後,免稅店等渠道需求已開始集中釋放。

  興業證券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個人奢侈品規模約2810億歐元,當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達983.5億歐元,佔比35%,內地奢侈品消費額僅佔全球的11%,但從趨勢來看內地滲透率已經在不斷提升。

  貝恩諮詢預計,2025年中國奢侈品內地消費將提高至奢侈品消費的50%。在中國居民消費回流的過程中,免稅店因其產品結構,以及相對於傳統零售渠道的價格優勢對遊客的吸引力,將承擔起吸引國人海外消費回流的重任,免稅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阿里加快商旅業務布局

  不僅如此,阿里正加快在商旅業務的布局。

  9月29日,眾信旅遊公告稱,控股股東、實控人馮濱與阿里網絡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以8.46元/股價格向阿里網絡轉讓公司5%股份,轉讓價款3.85億元。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公告指出,鑑於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於9月29日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網絡」)籤署《股份轉讓協議》,馮濱向阿里網絡轉讓其持有的眾信旅遊45,470,295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佔股份轉讓協議籤署日眾信旅遊總股本的5%。

  本次權益變動後,阿里網絡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45,470,295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為進一步推進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和根據上市地法律納入其合併報表的實體)之間戰略合作,9月29日,公司與浙江阿里旅行投資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本著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原則,經友好協商,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官網資料顯示,眾信旅遊品牌創立於20餘年前。2005年北京眾信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組建眾信旅遊集團,公司更名為眾信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公司股票於2014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眾信旅遊是國內領先的大型出境旅遊運營商,主要從事出境遊批發、出境遊零售、整合營銷服務業務。

  據2020年半年報,目前眾信旅遊有超過2000家代理客戶以及數萬家合作經營網點。同時,眾信旅遊也在建設全國性的零售旅遊品牌,截至目前已籤約合夥門店超過1000家。

  為何巨頭都盯上旅遊生意?

  今年十一長假,旅遊業成了各個巨頭角逐最激烈的戰場。攜程位居OTA老大的位置還沒坐多久,如今阿里旗下的飛豬和美團早已經異軍突起。攜程、飛豬、美團的三足鼎立之勢已經隱隱可見。

  滴滴也在加入戰局。今年5月20日,北京小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程維為實際控制人。公司的經營業務範圍包括了境內旅遊業務;入境旅遊業務;旅遊信息諮詢;火車票銷售代理;航空機票銷售代理等。

  除了滴滴,京東也悄悄發力在線旅遊。8月16日,京東與攜程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攜程核心產品供應鏈將接入京東平臺,雙方將在用戶流量、渠道資源、跨界營銷、商旅拓展、電商合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其實早在2014年,京東就盯上了旅遊這門生意――先後連續兩次投資途牛,共計出資3億美元加上1億美元資源。但如今,這筆投資讓京東損失慘重,京東入股時途牛市值大約15億美元,現在還剩下1.5億美元。不過,京東並未因此放棄進入旅遊業的計劃。根據目前的消息,凱撒集團將接下京東持有21%的途牛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僅次於大股東海航旅遊集團(持股途牛27%)。同時,有消息稱京東計劃參與凱撒旅業增發,這也被外界解讀為京東將會和海航共同接手凱撒、整合途牛。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的報告中顯示,2018年國內遊客數量達55.39億人次,2019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於GDP增速的快速增長,全年國內旅遊人數達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全年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

  從供需情況來看,據央行數據統計顯示,普通百姓有19%的家庭支出用於旅遊,這說明旅遊已經從小眾市場轉向大眾市場,旅遊逐步成為國民大眾日常生活常態化的生活選項,旅遊已成為人們最重要的休閒方式之一。

  受疫情影響,人們被禁足幾個月,如今正呈現報復性出遊。然而此前由於疫情的打擊,眾多中小規模旅行社關門,旅遊供需失衡。眼下,各個巨頭迅速加碼布局,是否看準了這是個抄底良機?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免稅市場被"攪局"
    作為全球免稅巨頭,Dufry此次籌資金額約為7.63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則購買小於9.99%的Dufry AG股份。此次合作,他們還將利用自身優勢在國內新建一家公司用來發展業務,計劃將帶動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中國消費者的增長。
  • 阿里巴巴擬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將在中國建合資企業
    阿里巴巴擬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據彭博社報導,阿里巴巴與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同意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阿里巴巴和Dufry分別持有51%和49%股份;同時,阿里巴巴將戰略入股Dufry是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總部位於瑞士,擁有近3.6萬名員工,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其馳名國際品牌供應商達到1000家。Dufry佔國際機場旅遊零售近20%的市場份額,潛在客戶數約為25億。目前按地理區域劃分,第一大市場是歐洲和非洲市場,佔44%份額;北美市場第二,佔22%份額;亞洲和中東市場僅列第四,約佔14%。
  • 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10%股份+中國合資公司
    兩家公司還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將阿里巴巴的數字能力和網絡與Dufry在該市場的旅遊零售業務結合起來。DUFRY是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總部位於瑞士,擁有近36000名員工,在全球65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 阿里2.5億瑞朗入股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親,準備好清空購物車了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阿里2.5億瑞朗入股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親,準備好清空購物車了嗎?節前,剛以3.85億買下眾信旅遊5%股權,在國人還在歡度假期的時刻,阿里又打算買下免稅店,如此一來,旅遊、購物的產業鏈也將全線打通。
  • 牽手Dufry,阿里能否重建國內「免稅」格局?
    就在假期還未結束時,阿里就宣布與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阿里和Dufry分別持有該合資企業的51%和49%的股權。此外,阿里還將入股Dufry,至多認購後者9.99%股權,並參與 Dufry 隨後的普通股增資。阿里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將觸手探入免稅領域?
  • 「阿里巴巴+Dufry」這一波王炸,炸得了國內免稅市場嗎?
    消息一出,便引起國內免稅行業震蕩。特別是對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運營商——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造成了極大衝擊,其股價於國慶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大跌8.48%。一時間,業內預測紛紛:中國免稅零售業態是否將會被顛覆?
  • 阿里巴巴-SW升逾3% 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獲多家大行看好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SW(09988)將與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組建中國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同時阿里巴巴亦將戰略入股Dufry,計劃持有Dufry不超過9.99%的股份。
  • 聯手Dufry只為免稅零售?阿里在下一盤大棋
    2020年10月5日,蟬聯數年全球最大免稅店的DufryAG公告稱,已經同意與阿里巴巴合組中國合資公司,合作達成的背後,體現了阿里加速布局國際市場的野心、中國政府探尋免稅行業市場化競爭的努力以及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地位的轉變。
  • 阿里四日漲近8% 將聯手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Dufry進軍中國市場
    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將於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組建中國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同時阿里巴巴亦將戰略入股Dufry,計劃持有Dufry不超過9.99%的股份。阿里巴巴將引入其在中國已建立的網絡和數字能力。Dufry將為合資企業貢獻其在中國現有的旅遊零售業務,並將以其供應鏈和強大的運營技能為合資企業提供支持。美團點評漲超2%。
  • 阿里巴巴將入股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Dufry 並組建合資公司
    據路透社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將與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Dufry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阿里巴巴和Dufry分別持有51%和49%股份,同時阿里計劃對Dufry進行股權投資,目標持股比例不超過9.99%。此外,Dufry也擬增2500萬新股,融資規模或達7億瑞士法郎。
  • 阿里巴巴與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DUFRY組建合資公司,免稅的市場到底...
    10月5日,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宣布與阿里巴巴成立合資公司,尋求發展中國市場的免稅零售業務,雙方將分別持有合資公司49%和51%的股份。DUFRY負責為合資公司提供旅遊零售領域的供應鏈和經營技術支持,而阿里巴巴則負責提供中國內地市場的網絡及數位化能力。DUFRY總部位於瑞士,業務範圍涉及65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在全球擁有近3.6萬名員工。受新冠疫情影響,DUFRY 2020年上半年度的銷售額暴跌至15.87億瑞士法郎(約17.34億美元),同比降幅達到62%,全球排名滑至第二位。
  • 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 意欲何為?
    入股Dufry難撼國內免稅格局今年10月5日,阿里與Dufry達成戰略合作,前者擬同意收購後者不超過9.99%的股份,並且在中國組建一家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10月20日,入股事項有了實質性進展:Dufry對外公布了增發新股的最終發行數量和發行價,共籌集約8.2億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
  • 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意欲何為?
    當談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會對國內免稅行業形成衝擊時,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兩者未來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於不需要免稅牌照的業務方面,如跨境電商方面,這一客戶群和免稅業務客戶群有所區別。今年以來,國內免稅市場迎來了風口。
  • 深度丨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 意欲何為?
    10月20日,入股事項有了實質性進展:Dufry對外公布了增發新股的最終發行數量和發行價,共籌集約8.2億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目前衝擊不大。」當談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會對國內免稅行業形成衝擊時,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兩者未來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於不需要免稅牌照的業務方面,如跨境電商方面,這一客戶群和免稅業務客戶群有所區別。
  • 阿里和全球最大免稅店做朋友,搶了誰的飯碗?
    野心勃勃要做全球化的阿里巴巴入局,在平靜多年的中國免稅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近日,阿里巴巴宣布將與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攜手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並計劃以不超過2.5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8.56億元)的價格持有後者不超過9.99%的股份。阿里瞄準的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 阿里巴巴擬戰略入股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 並組建中國合資公司
    在國內免稅店概念越來越火之際,全球電子商務老大——阿里巴巴集團亦將衝入這塊業務。阿里巴巴將與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組建中國合資公司,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同時阿里巴巴亦將戰略入股Dufry。據瑞士Dufry公司周一發布的新聞稿,公司建議增發2500萬股份,預計融資規模達7億瑞士法朗,其中部分將配售給阿里巴巴。
  • 國際免稅巨頭DFS正式入股深圳免稅集團旗下電商公司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4日訊(記者 劉夢婷 實習記者 陳澤銘)8月3日,全球著名免稅集團DFS正式成為深圳免稅集團旗下電商公司——國免易購公司的新股東。據悉,這是深圳免稅集團首次與國際旅遊零售集團開展戰略性股權合作。此次雙方戰略攜手,是疫情期間雙方互利合作的創新與突破,也是推進國企綜合改革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 阿里巴巴與全球最大免稅零售集團Dufry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
    10月5日,據路透社報導稱,阿里巴巴集團計劃收購瑞士免稅集團DUFRY是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總部位於瑞士,擁有近36000名員工,在全球65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DUFRY集團執行長Julian Diaz表示:「我們高度重視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關係,以組建戰略合資企業,探索增長機會並發展中國的旅遊零售業務。
  • 入股的越多,越不賺錢,尷尬的阿里與四通一達
    「親兒子」之稱的百世,同時擁有46%的投票權,不管是股份還是話語權,阿里已經是百世的最大股東,按道理來說,有阿里這麼大的靠山在,百世的業績應該蒸蒸日上,但是並沒有,今年上半年再接著看申通,在2019年,阿里完成了對申通的兩次入股,準確的說是對申通第一大股東上海德殷德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入股,佔其49%的股份,在阿里入股申通的條件中有一條,可以
  • 阿里巴巴取得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Dufry約6.1%股權
    港股研究社10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阿里巴巴(09988.HK)將獲得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的瑞士公司Dufry的6.1%股權,這是Dufry的8.2億瑞郎集資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