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意欲何為?

2020-10-30 研學的那點事

阿里本月初宣布與全球免稅巨頭Dufry達成合作後,兩者的合作進展便獲得外界的密切關注。解讀其意圖者甚多,以「要動中免的免稅蛋糕」的猜測為主。

近日,Dufry向外界披露了其與阿里的合作進展——該公司與阿里的合資企業目前正在確定和建立中,將尋找進一步發展中國旅遊零售渠道以及在數位化轉型領域進行合作的機會。

作為「五新」戰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將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遊領域則在情理之中。而當外界試圖解讀其與Dufry的合作時,先前發生的另一項戰投也不容忽視——9月底,阿里宣布戰略入股眾信旅遊,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

兩者交映,阿里劍指旅遊新零售之心顯而易見。

入股Dufry難撼國內免稅格局

今年10月5日,阿里與Dufry達成戰略合作,前者擬同意收購後者不超過9.99%的股份,並且在中國組建一家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10月20日,入股事項有了實質性進展:Dufry對外公布了增發新股的最終發行數量和發行價,共籌集約8.2億瑞士法郎,阿里持股6.1%。

「目前衝擊不大。」當談到阿里入股Dufry是否會對國內免稅行業形成衝擊時,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兩者未來的合作更多可能集中於不需要免稅牌照的業務方面,如跨境電商方面,這一客戶群和免稅業務客戶群有所區別。

今年以來,國內免稅市場迎來了風口。一方面,政策和疫情驅使消費需求回流,國內經濟大循環被激活;另一方面,免稅行業利好政策頻出,資本市場競相追逐免稅熱點。數據顯示,國內免稅行業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2019年,中國免稅行業規模約520億元,同比增長約32%,這一增速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免稅市場。「十一長假」的數據同樣能反映國內免稅市場的燥熱:根據海口海關統計數據,10月1日至8日,海口海關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0.4億元、旅客14.68萬人次、免稅品99.89萬件,同比分別增長148.7%、43.9%、97.2%。

國內免稅市場群雄逐鹿之下,阿里牽手Dufry,旋即引發外界對其意欲分食免稅蛋糕的猜測。這與後者全球免稅市場份額常年穩居第一的市場地位有關。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從2008年起,Dufry也在開始布局中國市場。但由於牌照因素,該公司無法在中國開展免稅業務,其主要業務表現形式為機場有稅。

在現行政策框架之下,不僅Dufry自身難以直接進入中國的免稅市場,即便作為全球免稅巨頭與阿里站到了一起,兩者合作也難以切入。

「這是一個以牌照為準的特殊行業。」前述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免稅屬於特許經營行業,需要持牌進入。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統計,截至目前免稅行業僅有10張免稅牌照,分別由中國中免、深圳國資委、海南國資委、國藥集團、王府井等持有。

實際上,阿里涉足免稅由來已久。

2018年11月,中國旅遊集團免稅業務(即中國中免)與阿里籤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打造免稅新零售、旅遊購物領域新模式。而此次戰略合作內容涉及阿里的業務線頗廣,包括阿里旗下飛豬旅行、阿里雲、支付寶、菜鳥物流等。

與中國中免的免稅合作在2019年有了實質性落地。這年3月,飛豬旅行上線了「出境購」頻道,採取免稅預約的模式,即旅客可在出境前或出境遊過程中通過該平臺提前預訂免稅產品,在線選擇提貨時間和提貨地點,實現「線上買、線下提」。

查詢飛豬旅行app發現,如今「出境購」頻道已經變更為「旅行購」,按免稅店地點劃分為了韓國、日本兩個境外子頻道,海南、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廣州、廈門、瀋陽、南京、西安等境內頻道。此外,該平臺還直接推出「直郵到家」。值得一提的是,與中國中免的合作是目前支撐飛豬旅行平臺免稅購物的核心。換言之,飛豬旅遊平臺免稅的主要供貨渠道則來自中國中免的旗下免稅店。

阿里入股Dufry也無法解決入局免稅的牌照問題。但光大證券的分析指出,「從阿里角度來看,此次合作有望大幅提升其旅遊零售端的採購及供貨能力,加強其旅遊行業方面布局。」

「顛覆」旅遊新零售

有分析認為,Dufry所擁有的供應鏈和大數據資源,是阿里通過此次合作「抄底」海外電商零售的一次機會。

據相關統計數據,Dufry在國際機場旅遊零售領域的市場份額佔比約20%,對標25億人的全球潛在客戶。此外,Dufry的國際品牌供應商達到1000家,這些數據都成為阿里進軍國際零售的寶貴資源。

事實上,阿里旗下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紅利已經接近飽和,國內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儘管電商下沉的趨勢愈發明顯,但在拼多多、美團、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圍攻」下,阿里需要再造新的增長點。

免稅只是旅遊零售的一部分,而阿里所要「顛覆」的是整個旅遊零售。

為了「革新」旅遊業,阿里投入了飛豬旅行這顆「重磅炸彈」。2018年發起的「新旅行聯盟」計劃記憶猶新:這一計劃是飛豬旅行聯合全球旅行服務商、各國旅遊局、阿里生態夥伴共同打造以消費者為中心,依託大數據、構築全鏈路連接的行業新生態,以期提升旅行體驗。

飛豬旅行自誕生起便一再強調自身非「OTA(在線旅遊)」的屬性。其核心模式是,希望鏈通旅行商家和企業,依靠淘寶、支付寶等阿里生態圈資源,來提升旅遊、酒店行業的效率。隨後的發展顯示,飛豬旅遊的定位由「OTP(在線旅遊服務平臺)」向「OTM(在線旅遊生態)」實現了升級。

在今年「十一」長假前夕,飛豬旅行率先打響「百億補貼」計劃,一度引發外界對其是否會掀起新一輪燒錢大戰的質疑?飛豬旅行總裁莊卓然對此表示,百億補貼不是短期營銷,是面向消費者構建商家價值的長期舉措。他還強調,行業對補貼的認知,不應該只停留在搶份額這個層面,而應該更多地比拼商家在平臺的成長力。

戰略投入眾信旅遊,則再次彰顯阿里的決心——其希望將「革新」的觸角進一步延伸到線下。

今年發生的疫情對國內旅行社不僅帶來了直接的經營衝擊,更是暴露了旅行社的「痼疾」。眾信旅遊董事長、總經理馮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疫情之下,旅行社行業無論是供應商、渠道商還是資源、產品,都處於分散狀態,沒有一個高效聚合平臺。

今年9月底,眾信旅遊公告稱,阿里擬受讓眾信旅遊4547.0395股股份,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與此同時,眾信旅遊還與飛豬旅行母公司浙江阿里旅行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設立合資公司,探索和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

阿里與眾信旅遊的合作涉及產品供給、渠道和品牌、大數據技術、支付和系統等方面。安信證券分析認為,兩者的合資公司定位旅遊B2B領域,擬打造全域旅遊分銷平臺,對比目前均以線下商談的旅遊B2B模式,有望對國內旅遊行業的資源端、批發端、零售端等企業在匹配、渠道、獲客和資金等各環節實現效率提升。

馮斌對其與阿里的合作也抱以能解決旅行社行業難題的希望。「我們想與阿里一起打造一個面向B端旅行社的綜合服務平臺,主要解決的兩個核心問題,就是資源和資金。」馮斌對媒體表示,阿里恰巧既有技術,又懂金融。

無論是入股眾信旅遊,還是牽手Dufry,阿里通過串聯旅遊行業的產品批發商、渠道商,也進一步加強了其在旅遊新零售的布局。來自旅行社的期待,或許正是阿里能實現「顛覆」旅遊業的可能性所在。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研學旅行聯盟中心》

相關焦點

  • 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 意欲何為?
    作為「五新」戰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將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遊領域則在情理之中。而當外界試圖解讀其與Dufry的合作時,先前發生的另一項戰投也不容忽視——9月底,阿里宣布戰略入股眾信旅遊,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兩者交映,阿里劍指旅遊新零售之心顯而易見。
  • 深度丨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左手眾信右手Dufry 意欲何為?
    作為「五新」戰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將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遊領域則在情理之中。而當外界試圖解讀其與Dufry的合作時,先前發生的另一項戰投也不容忽視——9月底,阿里宣布戰略入股眾信旅遊,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兩者交映,阿里劍指旅遊新零售之心顯而易見。
  • Samtrade德興匯平臺官網:阿里旅遊新零售棋局
    近日,Dufry向外界披露了其與阿里的合作進展——該公司與阿里的合資企業目前正在確定和建立中,將尋找進一步發展中國旅遊零售渠道以及在數位化轉型領域進行合作的機會。  作為「五新」戰略的其中重要一支,阿里將新零售的布局延伸到旅遊領域則在情理之中。
  • 眾信旅遊引入阿里戰投 如何「與虎謀皮」?
    9月30日,眾信旅遊發布公告,根據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36次會議決議,同意與浙江阿里旅行投資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框架,眾信旅遊將與阿里旅行共同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1.5億,其中眾信旅遊佔45%,阿里佔55%,主要從事旅遊產品分銷解決方案系統能力輸出及旅遊產品分銷平臺業務。
  • 眾信旅遊引入阿里戰略投資
    同時,眾信旅遊還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另一企業——浙江阿里旅行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旅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擬與阿里旅行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打造旅遊產品分銷平臺及解決方案,助推旅遊行業加速迭代升級。
  • 阿里和眾信旅遊一合作 股民們被嚇跑了?
    國慶長假前一天,眾信旅遊發布重磅公告,阿里巴巴集團3.8億元戰略入股眾信旅遊,持股5%,同時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探索「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然而,這一對眾信旅遊看似十分利好的合作,卻沒有得到資本市場認可。 長假結束後的首個交易日,眾信旅遊股價「閃崩」,下跌超7%。
  • 獲阿里入股股價卻跌停 眾信旅遊突圍不容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眾信旅遊財報發現,雖然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較差,但現金流維持正向——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為1.70億元,整體現金淨增加額1.61億元。此外,該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期末現金餘額為11.29億元。不過,眾信旅遊需要面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短期借款為10.42億元,已接近同期期末現金餘額。
  • 3.85億「抄底」眾信圍堵OTA,阿里在線旅遊的布局與野心
    「線下門店,對阿里旅遊業務布局來說是一個極大補充,可以強大的數位化手段為基礎,轉化此前難以通過線上渠道獲取的客戶。」在旅遊行業從業十來年的簡強看來,這同時也能讓眾信獲得阿里的流量背書。 二是,成立合資公司後,未來雙方在旅遊分銷、零售新模式等方面的合作探索。 根據其公告,雙方將探索和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開設試點門店。
  • 3.85億「抄底」眾信圍堵OTA,阿里在線旅遊的布局與野心
    「線下門店,對阿里旅遊業務布局來說是一個極大補充,可以強大的數位化手段為基礎,轉化此前難以通過線上渠道獲取的客戶。」在旅遊行業從業十來年的簡強看來,這同時也能讓眾信獲得阿里的流量背書。二是,成立合資公司後,未來雙方在旅遊分銷、零售新模式等方面的合作探索。根據其公告,雙方將探索和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開設試點門店。
  • 引入阿里3.85億戰略投資,看眾信旅遊的自我救贖之路
    眾信旅遊4547.03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約5%,股份轉讓價款為3.85億元。董事長馮濱在最近的專訪中稱,早在2015年,阿里就有意向要入股,但彼時股價較高沒有達成合作,此次引入阿里戰略投資和與阿里的合作已溝通了半年左右,眾信旅遊為何要選擇在此時合作?
  • 這家旅遊公司被阿里「相中」 究竟有何魔力?
    這家旅遊公司被阿里「相中」 究竟有何魔力?】近日,眾信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與眾信旅遊實際控制人馮濱籤署《股份轉讓協議》,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馮濱所持有的眾信旅遊4547.03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約5%,股份轉讓價款為3.85億元。
  • 聯手Dufry只為免稅零售?阿里在下一盤大棋
    前手加碼眾信旅遊,後手聯姻DufryAG,阿里在大旅遊行業的布局速度越來越快。傳統旅遊行業受益於阿里的平臺和技術,阿里依靠同盟者擴大飛豬的版圖。改名為「中國中免」的前中國國旅股價近半年飆升約196%,王府井6月初拿到免稅牌照後股價也翻了兩番。因此,阿里與Dufry的聯手被視為阿里涉足免稅零售行業的舉動。
  • 眾信旅遊與阿里旅行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記手續
    11月15日晚間,眾信旅遊(002707)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信旅遊」)發布公告宣布,11 月 13 日,眾信旅遊與關聯方浙江阿里旅行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旅行」)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記手續,並取得了《營業執照》。11月16日,眾信旅遊開盤後股價走高,最高漲幅超6%。
  • 眾信旅遊牽手阿里 合資公司擬於10月份成立
    日前,深交所上市公司眾信旅遊披露的一則公告引發熱議。公告顯示,眾信旅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此次權益變動後,阿里網絡成為眾信旅遊戰略股東。阿里入股,意味著眾信旅遊這一傳統旅遊企業數位化進程的開啟,由阿里帶來的3.8億元資金對現金流吃緊的眾信來說也意義重大。
  • 眾信馮濱:聯姻阿里是當前眾信戰略的一個最優解
    9月29日晚間,眾信發布公告稱,眾信實際控制人、眾信旅遊集團董事長馮濱向阿里受讓所持有的4547.03萬股眾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數約5%,股份轉讓價款為3.85億元雙方也將一同探索和推進「旅遊線下新零售」商業模式。
  • 「牽手」阿里後股價卻慘遭跌停 免稅小妖眾信旅遊怎麼了?
    原標題:「牽手」阿里後股價卻慘遭跌停 這家前期免稅小妖怎麼了?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吳悠)訊,阿里巴巴豪擲3.85億「輸血」眾信旅遊(002707,股吧),今日公司股價卻一度跌停,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 眾信旅遊引阿里入股 董事長馮濱擬轉讓公司5%股權-股票頻道-和訊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 楊卉)疫情衝擊之下,眾信旅遊(002707,股吧)出招欲破困局。9月29日晚間,眾信旅遊(002707)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與阿里網絡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馮濱擬向阿里網絡轉讓5%公司股份。與此同時,眾信旅遊還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旅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還將成立合資公司。
  • 對話馮濱:眾信與阿里組「CP」背後的邏輯
    時隔四年再兼任眾信旅遊總經理,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給旅行社業務帶來「致命」一擊,馮濱的出山引發業內極大關注。阿里能為解決這個痛點帶來怎樣的助力?馮濱表示,一方面是技術,阿里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特別是全域視角和網際網路思維,這對於眾信來說是急需的,也是導致眾信前期轉型過程中一直原地打轉的最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是強大的金融服務機構螞蟻金服,在解決金融問題上擁有絕對的能力,也有絕對的口碑和信任度可以快速實現落地。
  • 阿里入股全球最大免稅商Dufry 「攪局」國內免稅市場
    節前,9月30日剛以3.85億買下眾信旅遊5%股權,在國人還在歡度假期的時刻,阿里又打算買下免稅店,如此一來,旅遊、購物的產業鏈也將全線打通。(21世紀經濟報導)   國慶前夕,馬雲在海口舉辦的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說到:「新一輪的全球化,中國將會從『賣賣賣』,變成『買買買』」。
  • 窮遊網引入眾信旅遊投資後:阿里持股攤薄至25%
    A股眾信旅遊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眾信香港擬通過增資+受讓股權的方式以2500萬美元獲取QYER Inc.約5.499%股權,後者即窮遊網運營主體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母公司。窮遊網引入眾信旅遊投資後:阿里持股攤薄至25%母公司對窮遊網的控制通過「可變利益實體」結構(以下簡稱VIE)進行,具體架構為:開曼的QYER Inc.持有香港的QYER 控股(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後者持有在中國大陸的寰宇慧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