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丨AI智能語音領域將迎來更多可能

2020-09-11 5GAI智慧電臺

資料來源:騰訊網 2020年9月


近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落下帷幕。

此次大會以「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為主題,一方面,是希望在大會舉辦 5 周年之際,在前幾年大會討論產學結合、產業落地和垂直細分的基礎上,做一個系統的總結和回顧;另一方面,前幾年AI 落地情況下,大會從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出發,推動人工智慧更多的應用、更多的可能,在更多領域的落地。

作為國內知名AI公司,以技術導向型為公司導向的科大訊飛也亮相活動。通過技術深耕,科大訊飛在消費者市場的開拓上奠定了堅實基礎。尤其在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領域,科大訊飛已具備二十一年行業經驗並廣受認可。在技術應用領域,科大訊飛與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平安小精靈文化發展有限公司5G智慧電臺項目達成戰略合作,依託成熟的語音合成技術,科大訊飛實現了對芒果聲音精靈產品的技術賦能、同時也為5G智慧電臺的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



5G智慧電臺是以iMango 5G智慧電臺節目雲和iMango專業電臺播出系統為主要內容的全新體系。該體系以5G傳輸系統為基礎、以AI智能技術為原點,以湖南廣電的內容生產和原創IP為支撐,將智能化的廣播播出系統、高帶寬低延時的傳輸通路、高品質的音頻內容相結合,通過智能抓取、智能播報、智能編排、智能監控、雲端分發,可快速生成一套24小時播出的電臺節目,實現創作生產全流程智能化、集約化。


在5G時代已來的當下,5G智慧電臺的出現對於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的推動具有重大意義。它的出現構築了廣播節目的生產的全新方式,同時也為AI智能在語音合成領域的成功應用提供了最佳案例


截至目前,5G智慧電臺系統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157家廣播電臺、融媒體中心上線使用。未來,5G智慧電臺也將通過服務全國1000家電臺,攜手廣播同仁,共同成長,打造「千縣千頻」的戰略平臺,用全新的技術、優質的版權內容、數位化的運營策略,幫助傳統電臺跟上實現智慧轉型


活動現場,崑山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李明發表了主題為《基於深度編碼的聲紋識別及其關聯任務》的演講,李明副教授提到:「聲紋識別只是富語言具體的任務,是這一類富語言識別的一個部分,其主要的核心思想是通過語音提取,它是富語言生成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更新與發展的一個過程。」


目前,國家正致力於推動新基建建設,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於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據統計,目前,已有13個省市區發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8個省份公布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隨著AI新基建的發展,AI智能語音領域也將迎來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聚焦AI新基建和產業機遇
    主題以「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為主題,舉行了15個AI專場。該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擬推動AI在更多領域落地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金海在開幕式上介紹,CCF-GAIR大會面向人工智慧領域,科技界、應用界和產業界的專業人士,旨在促進人工智慧學術成果,新技術的交流、普及和應用,打造一個交流平臺,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產業的發展。
  • 王海峰詳解百度AI實踐經驗 為中國產業智能化提供AI新基建
    二、為中國智能經濟發展提供算力支持,百度「3個5」夯實AI基礎設施由國家於2020年推動的「新基建」戰略,對各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的新基建市場巨大,挑戰是想要做新基建的服務提供商並沒有那麼容易。細觀新基建的建設範圍,均圍繞著智能化「基礎設施」展開。
  • AI算力迎來發展新機遇
    那麼,在新基建不斷加速推進下,AI算力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疫情之下,新基建加速推進,備受社會關注。在這一特殊時間節點,「新基建」為何會快速升溫?它將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作為新一輪科技競賽的制高點,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是新基建的重要部分之一,而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計算力的支撐。
  • AI是未來的新基建,大咖雲集探討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海波介紹,湖南省與長沙市高度重視新基建項目的建設,在實現數位化信息網絡布局,推動智慧化基礎設施升級,賦能創新型產業生態等方面工作初見成效,並力求利用新基建為生產、通信、交通、金融、建築、娛樂、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各領域以及人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提供創新動能。
  • 人工智慧標準化指南出爐,AI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通知,以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領域標準化頂層設計,推動人工智慧產業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AI 新基建:AIoT 領域的六家標杆企業
    2020 年,物聯網發展進入產業賽道優化期,智能設備開始進入垂直領域,智能家居、智慧社區也有了更多嘗試和階段性成果。 近日,雷鋒網「2020 最佳 AI 新基建年度榜」完成最終評選,正式對外公布。
  • AI新基建:AIoT領域的六家標杆企業
    2020年,物聯網發展進入產業賽道優化期,智能設備開始進入垂直領域,智能家居、智慧社區也有了更多嘗試和階段性成果。今年,經過四個月的調研、評選,在15大行業的1000多個報名公司當中,有89家新基建領航企業及其新基建標杆項目,成功入選「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
  • 智能駕駛助力新基建 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小馬智行於2018年12月在廣州南沙推出中國市場的第一支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車隊中國日報4月8日電(記者 井水玉) 在周三舉辦的「自動駕駛助力新基建」線上媒體沙龍上,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加碼新基建行業投資力度,將為自動駕駛和整個智能駕駛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窗口期
  • 「新基建」元年,誰在夯實技術基礎設施?丨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從國家層面的支持,到各個領域的企業紛紛投入建設,以5G、物聯網、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浪潮正朝著這個時代奔湧而來。AI巨掣們在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愈發堅定,義無反顧投入到了「新基建」的建設中,「新基建」為AI產業化落地注入了新能量。
  • 印度智能語音識別應用Liv.ai甚至能將方言轉為文本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9月5日報導(編譯:Timo)印度班加羅爾的一家人工智慧公司開發出了一款能將語音輸出為文本的語音識別應用。
  • 演講實錄丨王海峰:AI 新基建加速產業智能化
    在7月25日舉辦的大會主旨報告環節,百度首席技術官、ACL/CAAI Fellow 王海峰為我們帶來了題為「AI 新基建加速產業智能化」的精彩演講。新基建通過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講,新型基礎設施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這些新型基礎設施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和融合創新等服務。AI 既是新基建重點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同時也與其他新型基礎設施有重要的協同效應。
  • 新基建浪潮加速AI產業化進程 機遇與挑戰並存
    疫情期間,人工智慧被應用到醫療、生活、生產等多個新場景,成為助力社會正常運轉的中堅力量,也向世人展示出科技創新帶來的強大動能。伴隨著政府新基建一系列政策信號的釋放和落地,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化加速,人工智慧發展迎來新紅利。「人工智慧作為科技發展方向,有望推動新一輪產業升級革命。」成為業內共識。
  • 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傳感器迎來發展新機遇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發展為製造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提供了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支撐,有力的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傳感器是網絡互聯數據產生的根源,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神經末梢,為工業網際網路全生態構建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支撐。
  • 新基建大浪潮下,AI將堪何種大任?
    2020年,新基建浪潮風起雲湧,AI、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等七大領域迎來歷史發展機遇期。「十年一遇」的新基建大浪潮,碰上方興未艾的AI產業,CCF-GAIR 2020峰會主題亦鎖定在了「AI新基建,產業新機遇」。AI新基建,究竟會帶來哪些產業新機遇呢?
  • 「新冠」、「新基建」、「上雲用數賦智」三浪疊加,或將引發IoT...
    在3月,泰合資本首先發表觀點文章,認為中國新經濟領域將進入併購新常態。泰合資本的這個判斷一方面來自對大勢的理性分析,另外一方面也來自他們的真實體感。九合創投的創始人王嘯也有相似觀點,他分析新基建可能將催生併購潮。
  • 新基建給物聯網和AI帶來了什麼市場?
    34萬億,2019年國內GDP的34%,在疫情的關鍵時刻全部湧向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大力刺激中國經濟,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5G方面,據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帶動的產業鏈上下遊及各行業應用投資,將超過3.5萬億元;人工智慧方面,AI將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物聯網方面,新基建的數據採集和傳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的使用場景在新基建過程中,將會大幅增加落地。
  • 誰是新基建捕手?| 2020年AI最佳成長企業榜激烈角逐
    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兩家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已發出明確信號,押注新基建,投身於下一個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的打造。 阿里明確表示,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人民幣,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騰訊則高調宣布,未來5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
  • 雲+5G+AI+智能語音,驅動新一代智能語音產業變革
    近日,在「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上,ODCC副主席、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明川指出,數據中心是當前數位化轉型浪潮下的基礎,隨著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也在被賦予更多的內涵。作為「新基建」的底層算力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的重要性近年來持續上升。
  • 解讀百度智能計算峰會,AI新基建有了新動能
    對於管理者而言,需要調整新戰略以此釋放經濟增長潛力,企業提升抗擊風險能力,而數位化則成核心戰略之一。在這一戰略指引,以及國內如火如荼的新基建背景下,各行各業將優先考慮數位化流程,勢必會加速應用遷移至雲端,開啟全面的智能化轉型。人工智慧將無處不在,作為「燃料」的算力也迎來全新的智能計算時代。以智能計算為新動能,百度正加速助推產業智能化落地。
  • 人工智慧賦能「新基建」產業,新業態正在崛起
    來源:通信信息報本報訊(記者 葉菁)作為引領世界未來的顛覆性技術,人工智慧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並改變人類生活。目前,我國已重點部署從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方面推進「新基建」發展。人工智慧「新基建」將推動人工智慧與5G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賦能產業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