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的起源是心臟,經過反覆交錯分支,遍及身體各處,形成密密麻麻的交通網絡。血液、氧氣和營養物質都是通過血管傳輸至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3.3億人,已經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這與人們日常的不良習慣有關,很多人都在無形之間做著傷害血管的事情。
糖和酒都會損害血管,很多人都不知道
1、糖
嗜甜是人的本能。
糖分中的甜能夠刺激多巴胺分泌,讓人感到快樂和幸福。但是糖又有「甜蜜殺手」的稱號,每天攝入大量的糖分,會損害身體健康。
糖分在體內積累的數量過多,超過新陳代謝速度,會轉化為脂肪,讓身材變得肥胖,血液變得粘稠,血液容易升高。
此外,糖分攝入頻繁,血液中的糖分增多,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這種物質會損傷血管壁的內皮細胞,讓管壁變得「坑坑窪窪」,脂類物質和毒素垃圾沉澱,管腔縮小,動脈容易硬化。
2、酒
酒只是飲品的一種,但它又融入我們的文化中。
所謂無酒不成席,酒已經成為朋友聚餐、人際往來的重要符號嗎,但是酒喝多了,也會損傷身體。
長期且大量飲酒,會刺激血管回縮,血液在流動過程中阻力加大,雜質容易沉澱,血管的管壁變厚,加速動脈硬化斑塊形成。除此之外,經常喝酒還會升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機率。
比糖和酒更傷血管的物質已公布,建議儘早撤離餐桌
這種物質是果葡糖漿,最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頻繁出現於我們喝的飲料及吃的零食中。
它是從澱粉中提煉出的甜味劑,自從問世以來,因其價格低廉,甜味更濃,保存時間更長,衝擊了白糖的地位,是不少商家製作產品時的首選。
但是這種物質經過提煉後,沒有了纖維素的包裹,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吸取,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脂肪微粒增多,升高血脂、血壓,加快血管堵塞進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機率。
頭部出現2種症狀,可能是血管堵塞所致
症狀一:頭暈頭痛
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進行自我修整,早起本該感到頭腦清醒。但是早起經常感到頭暈頭痛,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很可能是血管堵塞所引起的現象。
血管出現堵塞,血液在傳輸過程中受到阻力,無法將氧氣和營養物質及時輸送至大腦,腦部血管和神經得不到血液滋養,躁動不安,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現象。
症狀二:視力模糊
長期盯著電子屏幕,用眼過度,會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這個過程非常緩慢。若在一段時間內,視力突然下降,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很可能是血管堵塞所致。
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部分,全身的神經都離不開大腦的控制,視神經也是如此。血管發生堵塞,血液流通不暢,腦部神經缺血缺氧嚴重,影響到視覺神經,就會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
養護血管,每天常做2件事
第1件:喝水
水是身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天經常喝水,補充身體所缺的水分,提高循環代謝速度,促進毒素排出。
我們應當如何養護血管呢?建議大家多吃以下幾種食物。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寫到了這樣一種養護血管,用菊花、決明子、枸杞子、桑葚、葛根、牛蒡根等植物製作而成,像菊花、決明子等還有預防口臭的作用,可以經常喝。
方法:可以選取菊花、決明子、枸杞子、桑葚、葛根、牛蒡根等食材,清洗乾淨之後放入鍋中,然後用大火煮,煮開之後用小火,然後等十五分鐘左右就製作完成,放涼之後就可以喝了,也可以選擇決明子牛蒡茶,比較方便。
很多人想在家自己做,但是因為在配置的質量和配比的不精確,自己配置的茶飲效果甚微,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 ↓ ↓ 卡片獲取,值得你的付出!
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有足夠的水均衡才能維持血管正常運作。
第2件:運動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經常運動,對疏通血管有很好的作用。運動可以增強血管彈性,促進血液流動,加快毒素和垃圾排洩,燃燒體內脂肪,進而起到稀釋血液,減緩血管堵塞的進程。
對於血管疾病患者,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避免強度過大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