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孩子咳嗽,家長就揪心,喉嚨裡還總「呼嚕呼嚕」響,很多家長第一個反應就是給孩子拍背,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用,僅靠手工叩擊拍背產生的震動,是很難把氣管裡的痰給倒騰出來的。拍痰只是能起到安撫寶寶,緩解家長的焦慮。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痰」。
痰是怎麼形成的?
想給寶寶有效的排痰,我們先來了解讓寶寶咳個不停的「痰」是怎麼來的。
呼吸道黏膜表面有一層黏液毯,這層黏液毯在正常的人就存在,黏液毯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黏液毯的存在可以使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附著在黏液毯上,這個黏液毯通過纖毛擺動,把呼吸道的這些黏液擺向口腔這個方向,之後通過咳嗽把它咳出來。
有痰就代表生病了嗎?
痰對於人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正常情況痰會吸附空中的灰塵及微生物,唾液吞咽時也將痰咽入胃部,這種情況是無咳嗽症狀的。
為什麼平時健康人沒有痰,而有疾病的患者痰就多呢?
是因為在疾病的情況下,產生黏液的這些細胞或者腺體增生了,增多了,或者分泌的物質也增多了,這樣就出現了黏液增多的情況,黏液增多了以後,通過咳嗽咳出來,就出現了咳痰的情況。
止咳藥與化痰藥
孩子咳個不停,家長就會想給孩子吃止咳藥,但是這個行為是錯誤的。咳嗽其實是一個很本能的動作,通過咳嗽能夠將呼吸道裡的分泌物(痰液)清除出去,對人體而言是有益的,能夠保證呼吸道通暢、避免堵塞和繼發感染的發生。
用止咳藥後能很快止咳,但是不用多久,咳嗽就會捲土重來。這是因為痰還在身體裡,所以藥一停,氣力恢復了,就會繼續的咳嗽。
所以,有痰的時候不建議刻意去止咳,美國兒科學會也強調,對於 6 歲以下兒童,非處方止咳藥和感冒藥都是有弊無利的,不能隨便用,有痰的時候就更不建議刻意用止咳藥或是感冒藥去止咳了。
而化痰藥也是沒有什麼幫助,目前並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把痰化變沒有了。醫學上只有祛痰藥。
祛痰藥按作用方式可分為三類:
01、噁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藥
如氯化銨、愈創甘油醚屬噁心性祛痰藥,口服後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輕度噁心,反射性地促進呼吸道腺體的分泌增加,從而使黏痰稀釋便於咯出;刺激性祛痰藥是一些揮發性物質,如桉葉油、安息香酊等,加入沸水中,其蒸氣揮發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使痰稀釋便於咯出。
02、痰液溶解劑
如乙醯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液化,黏滯性降低而易咯出;
03、黏液調節劑
如鹽酸溴己新和羧甲司坦,作用於氣管和支氣管的黏液產生細胞,使分泌物黏滯性降低,痰液變稀而易咯出。
總結:祛痰藥的主要作用是把黏稠的痰液稀釋,讓痰液更容易咳出來。但是這就產生了另外有個問題:如果把痰液稀釋,那麼也就意味著痰量會增多,需要更多的咳嗽才能將增多的痰給咳出來。
祛痰方法
01、補充水分
寶寶有咳嗽症狀,就應該讓他多喝點母乳、牛奶、水、稀粥之類都可以。(6 個月以下不要餵水。)這樣有利於稀釋分泌物,使之易於排出。在一定情況下,煮梨水、秋梨膏的確能夠幫助緩解咳嗽及祛痰。但是它們並不是治療手段,只是輔助方法。
但是要注意家長不要給寶寶餵糖水,糖分容易生痰並且會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煮梨水不要加白糖、冰糖來調味。甜性液體或食物滯留口腔,不利於病情的恢復。並且過早的讓寶寶攝入糖分或者鹽分容易使寶寶養成嗜糖嗜鹽的偏食習慣,增加以後的齲齒和高血壓的風險。
02、霧化
霧化吸入療法也是一種治療的選擇,尤其是對小寶寶,霧化的藥物需要兒科醫生根據不同的情況開具不同的藥物。(常見的包括抗膽鹼能藥物、吸入性糖皮質激素、β-受體激動劑、高滲鹽水氣霧劑等。)
不過,霧化吸入必須要面診醫生後才可使用,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霧化藥物。
03、保持空氣溼潤
建議在家裡放一個溼度計,當室內空氣溼度低於40%時,可以使用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最好讓室內空氣溼度維持在40%-60%之間最好。
另外,還要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也可以把熱水放到房間裡通過蒸汽加溼。
04、蒸氣法
將沸水倒入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呼吸時口鼻對著升起的水蒸氣,這樣可使痰液變稀而容易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
05、體位引流法
當孩子平躺,鼻腔內的分泌物容易倒流進喉嚨,喉嚨感到瘙癢就會引發咳嗽。如果孩子剛躺下或者是起床的時候出現劇烈的咳嗽,可以有意識的抬高孩子的頭部,這樣鼻內分泌物向後引流,咳嗽的症狀會有所緩解,孩子會舒服一些。
小貼士:
1. 給寶寶一個乾淨健康的空間
抽菸或空氣不好的房間,常是導致寶寶罹患細支氣管炎的原因之一,所以給寶寶一個乾淨健康的生活空間,是必須且重要的。
2.環境勿太乾燥
空氣乾燥時,痰較不易咳出,易滋生細菌,所以讓居家保持適度的溫度及拍痰,反而有利痰的排出。
3.早晚定時開窗通風,但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寶寶的身上。如果家裡有暖氣,或者開著空調,建議在暖氣上搭一個溼毛巾,或者在床頭放上一盆水,這樣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同時,也能保持室內的溼度。這樣有利於孩子呼吸道黏膜的保持溼潤狀態和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減少咳嗽的發生。
4.遵照醫生的建議給孩子用藥,千萬別給孩子吃別的咳嗽藥,特別是新藥。如咳嗽不止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當寶寶有呼吸道症狀時,我們要觀察寶寶的體溫、精神、食慾和睡眠,和家人的互動,有沒有呼吸費力的現象等情況。
如果寶寶體溫正常、精神食慾良好、呼吸頻率正常,沒有呼吸急促或者呼吸費力的現象,僅僅有痰是不需要幹預的。
我們確保寶寶有足夠的液體攝入,乾淨的環境,合適的空氣溼度,然後等孩子慢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