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在貴州茅臺一路創新高的同時,創業板的昔日「霸主」網宿科技和他的股東們默默地嘆了一口氣。
網宿科技「封神」是從2012年12月4日至2014年2月19日,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股價從13.52元漲到141元,上漲超過10倍,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當時的A股「一哥」。但如今僅剩240億市值,不足貴州茅臺的零頭。
網宿科技的主營業務為CDN,CDN的介紹為:解決因分布、帶寬、伺服器性能帶來的訪問延遲問題,適用於站點加速、點播、直播等場景。使用戶可就近取得所需內容,解決 Internet網絡擁擠的狀況,提高用戶訪問網站的響應速度和成功率。
簡單地說就是百度貼吧的伺服器在北京,一位西藏的用戶需要打開貼吧的一個連結很慢,CDN服務商就可以做到讓內容在西藏緩存,這樣距離很遠的用戶的打開速度就會得到提升。網宿科技就是做這個事的。
2010年網宿科技進行了一次股權激勵,規定的行權門檻是:2011~2014年相對於2009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40%、80%、100%。
隨後2011年開始,網宿科技的業績便持續高增長,在2011~2014年,網宿科技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接近43%、90%、128%和104%,完美的達成了行權標準,在這些年間,股票價格也是近乎直線的上升。
實控人不參與公司運營 疑因代人持股
一家科技公司,它的創始人和實控人竟然是一位退休老太。2000年已經57歲的廈門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電子儀器廠退休員工陳寶珍與留美學生周艾鈞一道,創建了上海網宿科技。
雖然經歷數次股權變更,但陳寶珍一直是最大的股東,她在網宿科技先後投入了620萬元,在2016年胡潤中國女富豪榜上,73歲的陳寶珍以115億元排在第26位,這意味著她620萬元的投資,上漲了1854倍。。
令人奇怪的是陳寶珍作為網宿科技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從未擔任過公司的高管,名字也從未在公司董事會中出現,實際控制人不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可以說是開創了先河。
有業內人士表示,陳寶珍極有可能是代他人持股, 2000年一位儀表廠的普通退休職工是不可能拿出幾百萬元投資科技公司的,因而其推測網宿科技的實際投資人有可能是陳寶珍的子女。
據2009年網宿科技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與陳寶珍關係密切的家庭成員在網宿科技工作的有2人,其中張海燕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廈門子公司副總經理,洪珂任公司副董事長、副總裁。年報顯示,洪珂擁有美國國籍,畢業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擁有十多年網際網路行業工作經驗。他曾任美國達可達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副總裁,美國泛亞電信技術副總裁。不過,資料顯示,洪珂2004年才加入網宿科技,當時任首席技術官。
而陳寶珍的小女兒張海燕大學畢業後,曾在廈門太古可口可樂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後在其他外企工作,2007年才到網宿科技工作。
阿里和騰訊入局,網宿科技股價慘遭腰斬
從141元的最高價算起,現在的網宿科技已下跌超過90%,可以說風光不再。
如果說業績大幅增長的財報和處於風口上的行業,造就了曾經的「股王」。那現如今慘遭腰斬的網宿科技,一部分原因可以歸咎於馬雲的阿里巴巴為代表的BAT勢力通過雲技術等顛覆了CDN市場。
今年3月29日,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宣布完成對優酷CDN及視頻雲業務和團隊的整合。合併後的阿里雲CDN整體帶寬能力超過40T,全球節點超過1000個,業務規模躍居中國第一,與全球巨頭Akamai旗鼓相當。
「未來90%以上的網際網路流量來自視頻。今天我們很高興看到,由於阿里雲等雲服務提供商的入場,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接下來的變化將更加猛烈。這些變化將極大推動視頻行業的發展。」阿里雲視頻雲總經理朱照遠在會上宣布CDN開始新一輪的大幅降價。
據了解,此次阿里雲CDN官網降價降幅最高可達35%,流量單價最低只需 0.17元/GB。此外,帶寬計費規則從原來的超額累進調整為階梯到達,更加有利於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並非阿里雲的首次降價,事實上,早在2015年5月,阿里雲就曾宣布CDN降價21%,調整後的價格對比傳統CDN廠商價格接近「腰斬」,引發市場強烈反應。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今年以來網宿科技營業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可以說是輝煌已逝。
高管實控人減持基金冷落,網宿股價如何翻身
經過查詢資料發現,陳寶珍與劉成彥兩位實控人,2014年一來一共減持了3214萬股,預估套現金額超11億人民幣
不僅兩位實控人減持,高管以及高管的配偶也在兩年間持續的減持。兩年之間,高管以及高管的配偶減持數超600萬股。
網宿科技的股價上漲10倍期間受到基金的熱捧。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4年,持有網宿科技的基金都在100隻以上。15年到16年持有基金更是超過了200隻之多,但到了2017年三季度,網宿科技的基金持有數量迅速下降到21隻,持股比率更是降低到了1.48%,網宿科技可以說已被基金拋棄。
一邊是受到外界競爭,主業不振。一邊又是管理層實控人持續減持。曾經的「股王」,後市該如何?持有網宿科技的12萬股民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