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宋冠宇 劉哲
來源 | 野馬財經
曾經以134元/股收盤的「超級牛股」網宿科技,一度超過茅臺,登頂「第一高價股」。上市十年,股價幾經跌宕起伏。如今,它已經從「百元股」跌成「十元股」。而現今76歲的網宿科技實控人陳寶珍更是每次都能在股價高位時減持套現,因此被網友戲稱為「老太版巴菲特」。在股價晴雨表背後,網宿科技業績不斷下滑,募投項目又進展緩慢……
超八成淨利潤靠出售資產
近日,網宿科技(300017.SZ)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營收31.6億元,同比增長3.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5億元,同比增長79.2%。營收利潤雙增,半年報發布後,與此前9.06元/股的低點相比,股價最高達到10.43元/股,漲幅15.12%。截至26日,收盤價為9.78元/股,總市值237.95億元。
雖然網宿科技半年報業績暴漲,但扣非淨利潤卻是反向下滑的。
野馬財經在財報中關注到,網宿科技扣非淨利潤僅為1.27億元,同比減少68%。
為何網宿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數據差額這麼大?
野馬財經翻閱財報發現,主要是由於網宿科技確認了通過處置子公司及固定資產所產生的收益。處置損益獲得非經常性損益7.13億元,並最終確認非經常性損益6.78億元。
也就是說網宿科技有85.61%的利潤是由公司出售持有的廈門秦淮全部股權等非經常性損益所得。
其中,因自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前期投入資金量大、項目回收周期相對較長,為了減輕公司資金投入壓力,將業務聚焦到CDN(內容分發加速網絡,目的是使用戶就近獲取所需內容,降低網絡擁塞,提高用戶訪問響應速度和命中率)、雲安全、雲計算及邊緣計算等重點方向,保持細分領域的競爭力。
2018年12月,網宿科技決定啟動剝離自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業務。由於網宿科技的子公司廈門秦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秦淮」),大部分項目處於規劃或初期投入階段。並且在2018年1月至6月,公司合併層面僅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虧損卻高達1758.75萬元。因此,網速科技決定出售公司持有的廈門秦淮全部股權。
2019年4月26日網宿科技以9.9億元將廈門秦淮全部股權轉讓給關聯方蘇州思達柯後,確認投資收益6.54億元。
雖然從半年報整體來看網宿科技處置資產所獲得的收益對利潤表有一定的「美化」作用,但從網宿科技今年來的業績增速來看,2019年第二季度已然創下了三年新低。
若僅看第二季度業績,網宿科技營收同比下降2.26%,扣非淨利潤下降幅度也高達80%以上,是近三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從業務構成分析,網宿科技CDN業務2019年半年度營收同比下降2.03%、毛利率同比下降11.78%。對此,網宿科技表示由於受國內CDN市場競爭的影響,流媒體分發等大流量業務市場價格降低,而客戶需求的多樣性卻比以往更加明顯。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業績有所下滑。
不僅是CDN業務,網宿科技的電信增值業毛利率也同比下降8.84%。
一方面主營業務在下滑,另一方面網宿科技也在加快募資。從2009年上市以來,網宿科技募集資金高達40.6億元,這筆資金用向了何處?
野馬財經在公告中看到網宿科技募集資金承諾投資項目表。目前項目均未達到可使用狀態,也就是還沒有實現效益,並且有個別項目已經發生調整。從網宿科技的公告來看,公司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也有待提高。
退休老太成億萬富豪
網宿科技的前身是上海網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0年1月,陳寶珍和周艾鈞共同創立該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200萬元,兩人分別出資100萬元,後經歷兩次增資,最終公司註冊資本達到1000萬元。
公司主營業務為網際網路業務平臺綜合服務,細分產品為CDN服務和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服務,騰訊、新浪均是其主要客戶。
陳寶珍何許人也?
根據網宿科技招股書,1960年至1990年,陳寶珍在福建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電子儀器廠工作,直至退休。一個電子儀器廠的退休工作人員,卻在57歲選擇和留學歸來的周艾鈞一同創業,每月僅有幾百元退休金的她,一出手就是100萬,進入的還是知識密集型的IT業。
雖然陳寶珍一直是公司實控人,但她的名字從未出現在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或者高管的名單中,她真人也從不在媒體前露面,這一切都讓陳寶珍顯得更加神秘。
陳寶珍沒有擔任管理職務,但她的家人卻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陳寶珍女婿洪珂不僅擁有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還曾任美國達可達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副總裁,美國泛亞電信技術副總裁,擁有十多年網際網路行業工作經驗。他在2004年加入公司,當時任首席技術官,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後一直任副董事長。
陳寶珍女兒張海燕任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監事,洪珂是她的姐夫。但是,張海燕和洪珂並未持有公司股份。
提起陳寶珍,其名字後一般都會跟一個劉成彥。2009年網宿科技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陳寶珍,持有公司34.86%的股份,第二大股東為劉成彥,持有公司21.366%的股份。
陳寶珍和劉成彥在2009年4月籤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劉成彥又是誰?為何一躍成為公司實控人?
原來,網宿科技成立之初,業績並不理想,還遭遇了網際網路泡沫危機。2001年,在網際網路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劉成彥加入公司,成為公司科技執行董事,抓住機會拿住大量供應商。
劉成彥持股比例逐漸增加,2001年和2003年劉成彥以1元/股的價格,先後兩次從兩位原股東手中合計購買了20%的股份,原創始人的股份都變成40%。
2005年,周艾鈞轉讓全部股份,轉讓完成後,陳寶珍出資額達620萬元,佔比62%;劉成彥出資額為380萬元,佔比38%。2005年起,劉成彥開始擔任董事長,負責公司的經營決策和管理。
2009年10月30日,網宿科技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格為24元/股,發行首日收盤價為44.9元/股,陳寶珍持有公司34.86%的股權,上市首日這部分股權市值高達5.67億元。
陳老太不僅創業夢實現,也一躍成為身價上億的女富豪。但是,陳寶珍的致富之道才剛剛開始。
股價賽茅臺,老太頻套現
網宿科技上市之後,一直居於幕後的陳寶珍累計多次減持套現。縱觀陳寶珍的套現史,由於網宿科技發展前三年陳寶珍所持股份處在限售期,減持實際上發生在2013年以後。
而創業前三年,網宿科技業績並不理想,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139萬元、4533萬、9353萬元,不斷呈上升趨勢,但均低於1億元。真正的爆發點恰好在2013年。
由於當時網絡電商、遊戲、視頻等業務發展迅猛,網宿科技佔據CDN市場重要地位,是這個行業少有的A股上市公司。
2013年,網速科技營業收入12.05億元,同比增長47.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128.15%。股價增長與業績增長並進的2013年,網宿科技的股價從年初第一個交易日16.60元/股,一路上漲,到201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已經飆升至84.70元/股。
2014年2月10日,網宿科技以134元/股的價格收盤,超越貴州茅臺奪得第一高價股。這也讓公司擺脫了上市之初「垃圾股」的帽子,從此被稱為「超級牛股」。
伴隨著股價上漲,網宿科技一時間達到了巔峰,陳寶珍和劉成彥的減持計劃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2013年6月,二人共合計減持4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8%,共套現約1.25億元。2014年上半年,二人再度累計減持74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4%,共套現約4億元。
但是2014年以後,更多競爭者加入CDN市場,行業淨利潤下滑。根據網宿科技歷年財報,公司淨利潤增長放緩,2017年扣非淨利潤開始下滑,同比下降38.38%。
網宿科技股價也在波動中不斷下降,到了2018年1月2日跌到10.73元/股。
但陳寶珍依舊沒有停止減持的腳步。
2016年9月23日,陳寶珍減持700萬股,減持金額為4.518億元。2017年9月13日,她繼續減持880萬股,套現0.99億。
2018年初,「邊緣計算」概念成為熱點,藉助「5G概念」及「邊緣計算概念」等業務,網宿科技股價不斷上漲,在3月4日至3月8日出現漲停五連板。
於是,2018年3月7日,陳寶珍再度減持1208萬股,共計1.49億元。3月12日減持2400萬股,套現2.97億元。
陳寶珍最大一次減持計劃在今年3月,根據網宿科技3月11日晚間公告,陳寶珍和三名高管計劃減持合計佔總股本6.42%。其中,陳寶珍擬減持不超1.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6%。
但這個減持計劃卻在6月宣布終止,因為一個更大規模的減持計劃正在醞釀中。
6月6日,網宿科技公告顯示,陳寶珍、劉成彥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投集團」)籤署的《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稱,陳寶珍擬向廣投集團轉讓2.52億股無限售條件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10.37%;劉成彥擬向廣投集團轉讓其持有的0.396億股無限售條件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63%。
根據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陳寶珍和劉成彥所佔股份僅剩15.54%和10.53%,雖然兩人在公司股份仍佔比最多,但與上市之初相比,已大幅減少。
據統計,自2009年10月公司上市以來,第一大股東陳寶珍已累計減持5次,共套現14億元。
若本次交易順利實施,廣投集團將持有網宿科技12%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可能取得網宿科技的控制權。
多年來,神秘的陳寶珍每次套現幾乎都搶在當時股價高位,因為操作手法老道,她也被網友戲稱為「老太版巴菲特」。伴隨著網宿科技從「垃圾股」到「超級牛股」,再到如今套現不斷、業績下滑,網宿科技將何去何從?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