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突破67億元,為高質量發展作出生動註解。
「預計今年的銷售業績是去年的4倍,有望突破億元大關,已繳稅800餘萬元。」近日,寧夏廣天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穎說,企業第一季度營收3800萬元,疫情之下業績不降反增,實屬不易。
「關鍵在於我們掌握核心技術。」金穎表示,廣天夏利用「智慧礦山」領域核心技術,以傳感技術、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數位化、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為支撐,構建從井上到井下、從整個礦區到具體設備、從現場到遠程、從生產到安全到決策的多層次立體有序銜接,在本領域有相當話語權。
80天。
工業藍寶石晶體製造項目進駐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從考察對接、項目選址到基建開工,僅用了80天。「創造了我區招商引資的新速度。」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基於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準確預期,銀川經開區在事關產業發展的關鍵項目上,出拳穩、準、疾。
工業藍寶石,光電領域的基礎材料,重要的電子儀器製造原料,藍寶石晶片可以作為噴鍍矽晶板的基底,在此基礎上製造輻射穩定的、快速反應的集成電路。
「寧夏電子信息製造業,未來可期。」業內人士談及此項目,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以打造千億元園區為目標,立足戰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以及『網際網路+現代服務業』,狠抓規劃引領、創新驅動和要素保障,全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銀川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賦能、融合、鏈條,這3個詞彙,從另一個側面,反襯出銀川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的廣度、厚度和深度。
「用數位化為產業賦能。」夢駝鈴全場景智慧物流平臺創始人朱吉致力於搭建智慧物流平臺,以數字經濟為實體經濟賦能,已經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智慧物流平臺。「我們正在醞釀構建『寧夏九大產業電子沙盤』,用智慧物流為九大產業賦能。」朱吉說。
「雲+網+廠」,讓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產業數位化的明星企業。
「將鑄造過程劃分為砂型成形、熔煉澆注、砂處理、精整和物流五大控制環節,基於知識庫建立與之對應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共享集團相關技術人員介紹,通過建設物聯網實現設備數據採集、存儲、上傳至雲信息系統,在共享工業雲上實現業務集成,打通人、設備、系統之間的數據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共享的產業數位化,帶動的是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裝備製造產業鏈上下遊快速發展。
產業鏈、供應鏈等相織成網,同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圍繞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加快上下遊配套項目建設。」銀川經開區開展「雲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協會招商等精準招商,先後引進藍思科技、盈合科技、電通緯創等35個電子信息產業新項目,並堅持產業模式創新,推進電子製造業全產業鏈發展。
引進石墨烯三元正極導電漿料、前驅體、鋰離子電池和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形成集鋰電池電芯、電池系統和廢舊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引進隆基15GW長晶切片、7GW和3GW電池、500MW組件項目,形成從拉晶、切片、電池到組件的全光伏發電產業鏈條;
引進藍思科技300公斤藍寶石長晶、天通400公斤藍寶石長晶以及LED、智能終端等衍生品項目,形成從長晶到切片到終端產品的產業鏈條……「高起點謀劃布局電子材料產業園,高標準規劃實施智能終端產業園,高質量孵化培育育成中心信息產業園。」銀川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銀川經開區正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搶抓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機遇,擴大開放合作,全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穩步發展。
在產業數位化「硬支撐」上下功夫,建成力成智能配網成套開關設備、共享模具3D列印等數位化工廠建設,進一步擴大傳統製造業智能化覆蓋面,加快推進位造向智造轉變。
在數字產業化「軟提升」上下功夫,全力推進「5G+智慧園區」建設,建成雙創公共服務平臺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大力實施智慧安防、智慧應急和大數據中心建設。
肯下真功夫、苦功夫、狠功夫,才能打贏高質量發展硬仗。截至目前,銀川經開區已成功培育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經濟骨幹企業452家,先後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雙創示範基地等5個國家級示範平臺。
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研究出臺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扶持政策,加快產業集聚;強化新基建理念,全力推進「5G+園區」建設,加快產業配套強化核心技術和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推進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電子儀器儀表、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等重點關鍵技術應用,全面提升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質量……
一條條硬核舉措,撐起了銀川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產業鏈條:2025年,電子信息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力爭達75家,實現產值600億元。(記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