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硬實力 出彩新中原 鄭州經開區獲全省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

2020-12-24 大河網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徐建勳王延輝)金秋時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處處升騰著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

鄭煤機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套成套化智能綜採設備在煤層開採中「大展神威」;中鐵裝備盾構核心部件國產化實現重大突破;宇通客車自動駕駛巴士在開放道路上安全試運行;國內規模最大的熱水器互聯工廠——鄭州海爾熱水器互聯工廠正式投產……

一個個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夯實產業硬實力。作為全省十億、百億級企業最多、最集中的區域,鄭州經開區聚集規模以上企業624家,在區內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39家、國內500強企業53家,百億級企業12家,億元以上企業235家,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現代物流三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成為全省最重要的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和陸港型物流樞紐的核心區。

鄭州經開區是河南省「五區聯動」的重要平臺、「四路協同」的主要載體。「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助力鄭州獲批中東部地區唯一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跨境電商「1210」「9710」等模式在全國複製推廣,「賣全球」步入快車道;「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通達,實現與青島、天津、連雲港、寧波等沿海港口無縫銜接,形成了鐵公海多式聯運的物流樞紐體系。作為河南自貿試驗區的核心片區,鄭州經開區塊已註冊企業11490家,註冊資本817億元。

實幹逐夢,奮勇爭先。去年,鄭州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59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666億元,佔全市的1/5;財政總收入261億元,稅收收入236億元、佔全市的1/7。今年上半年,鄭州經開區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由負轉正,在全省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中名列第一,發揮了支撐鄭州發展的「四梁八柱」作用。

「沒有等出來的成功,只有拼出來的精彩。」鄭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樊福太表示,鄭州經開區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高質量發展製造業,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全力打造全省先進位造業發展引領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先行區、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示範區,為鄭州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經開力量」。

相關焦點

  • 更踏層峰天地闊——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五年間
    錨定高質量發展——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挺起「發展脊梁」  這是一片發展的熱土,處處升騰著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  11月26日,阿里巴巴旗下浩鯨雲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原總部落戶鄭州經開區,打造數字產業平臺,進一步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 銀川經開區: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
    「創造了我區招商引資的新速度。」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於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準確預期,銀川經開區在事關產業發展的關鍵項目上,出拳穩、準、疾。工業藍寶石,光電領域的基礎材料,重要的電子儀器製造原料,藍寶石晶片可以作為噴鍍矽晶板的基底,在此基礎上製造輻射穩定的、快速反應的集成電路。「寧夏電子信息製造業,未來可期。」
  • 海鹽經開區:高質量外資集聚助推產業「鏈」式發展
    為發揮好開發區作為對外開放重要窗口、產業發展主戰場的作用,海鹽經濟開發區明晰產業鏈式發展線路圖,找準招商引資坐標系,繪製出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  海鹽經開區立足於打造更高能級產業平臺的發展定位,通過構築高質量外資「高能矩陣」,充分運用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的制度動員力,圍繞主導產業定位,建立「鏈點+片區+平臺」聯繫機制,帶動產業向國際價值鏈高端躍升,通過在建鏈上下功夫、補鏈上謀實效、強鏈上出真招,加快推動轄區產業鏈轉型升級,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為主導的產業鏈,以產業生態鏈不斷帶動經濟高質量循環發展生態圈。
  • 勇立潮頭、出彩中原——原陽縣產業集聚區搶佔發展戰略高點
    以「農副產品深加工」、「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為依託,逐步形成了綠色食品、智能家居、汽車零部件、裝配式建築四大產業板塊。先後榮獲「河南省先進產業集聚區」、「河南省投資者最滿意的集聚區」、「河南省產城一體化示範集聚區」、「河南省開放招商突出貢獻集聚區」、「河南十佳營商環境產業集聚區」、「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產業園區」等稱號。
  • 培育高質量發展「燈塔工廠」——瀏陽經開區(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紀實
    新路子、新作為、新擔當、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湘大地對湖南提出的「四新」要求。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必須在打造湖南「三個高地」中爭當排頭兵、展現新擔當。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始終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重要引擎,走出了一條向陽大道。
  • 鹽城經開區:構築產業高地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作為中韓(鹽城)產業園產城融合核心區,2020年以來,江蘇省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鹽城經開區)聚焦汽車、電子信息和新能源裝備三大主導產業,重抓項目招引,強化產業培植,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全力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 ·武漢經開區譜寫「中國車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簡稱「武漢經開區」)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謀劃「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規劃,錨定建設萬億級產業集群要求不放鬆,提出建設產業創新示範區
  • 武漢經開區譜寫「中國車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簡稱「武漢經開區」)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謀劃「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規劃,錨定建設萬億級產業集群要求不放鬆,提出建設產業創新示範區、綠色發展示範區、產城融合示範區,努力打造「實力車谷」「動力車谷」「活力車谷」「魅力車谷」。
  • ...池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朱樹林:走好「科創+產業」之路,策應全省...
    12 月24 日,國家級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朱樹林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將不斷增強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策應全省加快實現『三地一區』戰略目標。」如何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朱樹林表示,今年以來,池州經開區也遭遇市場主體投資意願低、外資項目引進難等問題影響。
  • 安徽蕪湖:繁昌經開區深耕大健康產業,推進高質量發展!
    非常時期,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實現經濟逆勢上揚,食品健康產業在供給側改革和社會需求的雙重推動下,站在了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風口。大健康產業作為安徽繁昌經濟開發區聚焦聚力發展的主導產業,經過多年深耕細作,逐步形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生力量。繁榮昌盛地引來「群雁」集聚繁昌,地處長江經濟帶龍頭區域,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門戶。
  • 鄭州經開區借兩業融合東風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鄭州經開區以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為契機,瞄準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充分利用「開放+樞紐+融合」疊加優勢,全力打造以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現代物流三大主導產業為主體,以人工智慧、未來網絡、綠色技術三大未來產業為支撐的主導產業新體系,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和區域輻射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集群,為經開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支撐。
  • 常德經開區集聚英才促發展
    近日,記者從常德經開區黨群和人力資源中心了解到,在2020年度湖南省100名科技創新人才評選中,該區有4名優秀人才入圍。近年來,常德經開區吸引各路英才聚集,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 湖南湘潭經開區勾勒發展「穩準狠」
    》,湘江新區將布局建設湘陰、九華新片區;湖南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一軸一心,三帶多組團」的一體化發展新型空間結構,將為湘潭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湘潭經開區順勢而為,迎來歷史發展機遇;正以「融城先鋒」發展之勢,用加速
  • 鄭州經開區2021年謀劃重大項目302個
    為早日實現「首季開門紅」目標,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按照鄭州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鄭州經開區2021年第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項目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和「助推器」。鄭州經開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2021年共謀劃重大項目302個,總投資198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56億元。
  • 常州經開區:激活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
    管委會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雙創團隊實現零的突破、省雙創計劃入選率達100%、新引進「龍城英才計劃」領軍型創業人才同比增長61%……盤點常州經開區一年來的人才工作,亮點多多,精彩紛呈,高質量發展的「智力引擎」更強勁。
  • 長豐經開區奮力打造充滿活力的先進產業示範區
    ,走出了產業結構提檔升級,發展形勢量質齊升的良性發展軌道,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步穩蹄疾,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長豐(雙鳳)經開區將為企服務觸角前移,通過舉辦培訓會、對接走訪、專題輔導等方式,為企業「保駕護航」。2019年新增1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8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5個,大批科技創新成果應運而生。在2019年召開的全省開發區創新升級推進大會上,長豐(雙鳳)經開區在全省13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中綜合排名再入30強,是合肥市唯一入選的縣域級開發區。
  • 合肥經開區:乘自貿東風打開成長新空間
    進入四季度以來,合肥經開區獲批中部地區唯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蟬聯「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最佳實踐園區」……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的啟動,賦予合肥經開區全新的想像空間。    善借自貿區建設東風    以往,合肥經開區一直被視為安徽第二產業最具活力的區域。隨著今年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的獲批,自貿試驗區正在成為合肥經開區的新標籤。
  • 北京亦莊:3個項目獲獎 經開區5G產業顯實力
    據了解,此次大賽以「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助力5G加快落地」為主題,旨在提升5G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水平,加快5G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速5G相關產業在中關村示範區落地集聚,推進5G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賦能商業化落地場景,拉動信息服務業及新業態產業規模。自大賽啟動,核心技術賽道共招募百餘項參賽項目。
  • 千載詩城譜輝煌|池州經開區:聚焦半導體產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十三五」期間,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認真貫徹落實池州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建設現代化「三優池州」目標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聚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加速推進省級半導體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貴陽經開區專利申請量達877
    為打破窘境,公司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力度,加大研發要素投入,不斷提升自身硬實力和軟實力,走高端製造路線。2017年,公司成功接到了來自上海一家客戶的訂單。此後,訂單和客戶數量不斷增多,公司開始走上坡路。為支持像合創達一樣的企業發展,貴陽經開區不斷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