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電磁輻射汙染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防範電磁輻射汙染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編者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產品的應用範圍已經覆蓋了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使用最普遍的電視、手機、電腦、電磁爐和微波爐,到被我們所關注的高壓電線、變電站和移動通信基站等,這些設備和設施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因此,電磁輻射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包括我們人體,都在對外散發著能量,也就是我們籠統上說的「輻射」。毫不誇張地說,每天只是曬曬太陽,也是一個被輻射的過程。

今天是世界電信日,我們編集了一些有關防範電磁輻射汙染的小常識,供大家參考。

一、電磁場對健康有沒有危害

1、電磁場從哪裡來

電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生活環境中電磁場的來源可分為天然電磁場和人工電磁場兩類。

天然電磁場指的是自然中產生的電磁場。首先,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不同地理位置的磁場強度也不相同,一些鳥類和魚類在遷徙時就是利用磁場導航的;眾所周知,太陽光也會發出電磁波的一個波段,還有雷電和其他星球產生的電磁波,這些都是自然產生的,人類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進化,並與自然形成了一種和諧。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發明了許多利用電磁波工作的設施,這些設施會向環境中發射電磁波或產生電場、磁場。例如,我們的生活用電會產生極低頻電磁場,收聽廣播利用的是無線電波,手機、微波爐利用的是更高頻率的微波。

2、電磁場和健康的關係

電磁場對健康有害麼? 這是大家對電磁場普遍關心和困擾的問題。自從十八世紀中後期起,應用於生活中的電磁場潛在的健康影響就開始受到了科學界的關注。在二十世經初期,由於電燈和電話的廣泛推廣與應用,大家曾普遍擔心家庭中的電線及電話線會帶來電磁場健康影響,但這一情況沒有出現。理解並適應新的技術,做一個科學理性的現代公民,這是我們大家面臨的一個重要的科學普及的意義之所在。

電磁場對健康有害麼? 這一問題的回答,不能夠直接告訴您「有害」或者「無害」。而是要依據相關專業設備器材對您所處的環境進行科學的測量,並根據監測結果的多少和國家有關電磁輻射規定進行對比,如果測量數據小於限值標準,就可以認為是無害的。

3、電磁場生物效應

生物效應是組織或細胞對刺激或環境改變所產生的可以測量的反應。這些改變對健康不一定有害,就像飲用咖啡或者在悶熱的房間裡睡覺會使心律加快一樣。電磁場的生物效應是指生物體對電磁場曝露的生理反應。不同頻率電磁場的作用機理是不同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組織專家評述了目前國際上已進行並經過專家認可的科學實驗,綜述了不同頻率電磁場對人體影響的機理。

4、不同頻率電磁場對人體的生物效應

(1)在100kHz(千赫茲)以下頻率,其對生物體的主要作用機制是在組織中產生感應電流。例如,工頻電場能夠影響生物體的表面的電荷分布,導致電流從身體向地面流動;工頻磁場能夠在生物體內產生環狀電流。電流的大小由外部的磁場強弱決定。如果外部場強足夠大,則產生感生電流會導致神經和肌肉刺激。

(2)100kHz(千赫茲)~10GHz(吉赫茲)頻率,頻率為100kHz(千赫茲)時,主要感覺是神經出現麻刺感,當頻率達到10MHz(兆赫茲)皮膚就會發熱。當頻率由10MHz(兆赫茲)升高到10GHz(吉赫茲)時,發熱就會成為吸收電磁能的主要效應,主要是全身及局部的熱效應。

(3)10GHz(吉赫茲)~300GHz(吉赫茲)頻段,主要作用機制為熱效應,但此頻段的電磁場滲入組織的深度非常有限,能量吸收主要發生在表體。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效應只有在電磁場強度足夠大(遠大於限值)時才會引起反應,我們一般日常的生活中所能接觸的電磁場水平是很低的,不會引起這些反應。

5、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不是一回事

在電磁波譜中,X射線和γ射線具有更高頻率,這些電磁波攜帶的能量足以破壞分子化學鍵,能夠使物質電離,故稱作電離輻射。對於日常生活中利用到的電力、無線電、微波等,由於其處於電磁波譜中頻率相對低、波長相對長的一端,它們的光子能量比較低並不能使物質或分子產生電離,故又稱為非電離輻射(電磁輻射)。

二、電磁場的標準限值

我國現行的電磁輻射標準為《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該標準比其他國家或地區更為嚴格:

對於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公眾曝露控制水平為0.4W/㎡(瓦每平方米)。

對於高壓輸變電工程,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的公眾暴露控制水平分別為4kV/m(千伏每米)和0.1mT(毫特斯拉),架空輸電線路下的耕地、園林、牧草地、畜禽飼養場、養殖水面、道路等場所,其頻率50Hz(赫茲)的電場強度的控制限值為10kV/m(千伏每米)。

國際非電離輻射委員會規定900MHz(兆赫茲)通信頻段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公眾曝露水平為4.5W/㎡(瓦每平方米)、2000MHz(兆赫茲)通信頻段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公眾曝露水平為10W/㎡(瓦每平方米)。

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多年來通過實地測量,凡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的現有移動通信基站,周圍居民區測量結果小於0.4W/㎡(瓦每平方米)。500kV(千伏)電壓等級以下輸變電工程附近居民區的電場強度均小於4kV/m(千伏/米),磁感應強度均小於0.1mT(毫特斯拉)的國家標準。

三、主要電磁設施的環境影響1、通信基站的輻射大嗎?

(1)通信時代的家園:在遙遠的地方聽你的微笑

移動通信是指移動體之間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通信中至少有一方可移動。移動通信系統主要包括移動交換機、通信基站和手機。

目前,現代移動通信系統經歷了四代(1G-4G)的發展,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其通信制式都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先進、智能,功率越來越低,其輻射水平總體來說也越來越小。

(2)通信基站長什麼樣?

基站的天線一般為定向天線,採取三扇區配置,即每個基站有三個天線板,每個天線板水平方向覆蓋範圍為120°。這樣,基站信號就能夠在其周圍形成360° 全向覆蓋。

對於城區基站,由於用戶量大,基站密集,為避免相鄰基站出現幹擾,一般會降低發射功率,減小覆蓋範圍。城區基站的覆蓋半徑一般為300~500米,郊區一般為1公裡到幾公裡,覆蓋公路和山區基站可達到十幾公裡。

(3)布滿了「蜂窩」的城市

移動通信網絡主要為蜂窩結構系統,即將整個網絡服務區域劃分為若干小區,每個小區分別設有一個或多個基站,用以負責本小區移動通信的聯絡和控制等功能。

蜂窩行動電話系統主要由移動臺(汽車電話、手機等),無線基站以及行動電話交換中心組成。每個小區基站均與行動電話交換中心連接,形成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行動電話網還與市內公用電話網及國內、國際長途電話網相連,使行動電話用戶不僅可以與網內的行動電話用戶通電話,還可以與更大範圍的移動用戶和固定用戶通電話。

(4)基站的電磁輻射特點

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電磁波在空間傳播具有衰耗性,移動通信基站發出的電磁輻射隨距離的增加而快速衰減,在人們能夠經常到達的區域,輻射水平低於國家標準0.4W/㎡(瓦每平方米),不會對居民的健康產生危害。

第二,基站天線電磁輻射具有較強方向性,移動通信基站發射的電磁波主要是對附近區域進行一個水平方向的覆蓋,就像我們打開的一把雨傘,其向下方向的能量很小,同時建築物對電磁場具有較強的屏蔽作用。因此,建在樓頂的基站天線對樓內的居民不會帶來影響。

第三,微蜂窩基站的發射功率比一般的移動通信基站小,其周圍環境的電磁輻射強度也比一般基站的小。在微蜂窩天線附近公眾活動的區域,電磁輻射密度值均小於國家標準限值。

(5)通信基站監測實例

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於2015年對建在銅仁市區某小區基站進行了監督性監測,該基站為多家移動通信運營商合建站,基站共包含2G、3G、4G多種頻段,經實地監測周圍敏感點監測結果為0.0001-0.1175W/m2(瓦每平方米),均小於0.4W/m2(瓦每平方米)國家標準。

(6)世界衛生組織(WHO)告訴我們……2006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電磁場與公共衛生第304號實況報告《基站和無線技術》,報告指出:「考慮到其極低的接觸水平和迄今收集的研究結果,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表明基臺和無線網絡微弱的射頻信號會造成不良的健康影響」。

200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移動通信及其基站》的實況報告指出:「最近的任何一項研究,都沒有得出暴露於行動電話手機或其基站的射頻場會對健康帶來任何有害影響。」

2011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電磁場與公共衛生第193號實況報告《行動電話》指出,「在過去二十幾年中,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評估行動電話是否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迄今為止,尚未證實行動電話的使用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後果。」

2、高壓線和變電站電磁場暴露有沒有危害?

(1)認識電壓等級

我國高壓輸電有交流和直流兩種方式。在交流輸電電壓等級中,110kV、220kV(千伏)稱為高壓,330kV(千伏)~750kV(千伏)稱為超高壓,1000kV(千伏)及以上稱為特高壓。在直流輸電電壓等級中,±400kV(千伏)、±500kV(千伏)、±660kV(千伏)稱為超高壓,±800kV(千伏)及以上稱為特高壓。採用高電壓等級輸電,可以高效、高質量的把電送至更遠的地方。

我省電網的電壓等級序列是500/220/110/

35/10/0.38kV(千伏)。電能送到負荷中心後經過區域內變電站降壓到10kV(千伏),然後再由10kV(千伏)配電線路輸送到配電變壓器,最後經過配電變壓器將電壓變成380V(伏)供電力用戶使用,對於單相用戶,其相電壓就是我們俗稱的民用220V(伏)交流電。

(2)變電站建在什麼地方?

按照供電要求,一個變電站只能覆蓋一定的區域範圍。隨著城市的發展、居民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和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質量要求的提高,為保質保量的將電力輸送到附近的居民家中,減少電能輸送損耗和故障發生,新建的變電站已進入城市中和居民區。用一個比喻,社區的居民多了,公交公司就會在附近設置一個公交車站,滿足居民的需要。因此,很多變電站建設在社區周邊或社區內。

(3)輸變電線路的電磁場

輸電線路周圍的電磁場與線路高度、線路的方式和與線路距離等均有關係。除此以外,電場強度主要取決於線路電壓,磁場強度主要取決於線路中電流大小。一般來說,在同等條件下電壓等級越高對周圍電場環境的影響越大,電流越大對周圍磁場環境影響越大。

通過實地監測,500kV(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相對500kV(千伏)以下輸電線路產生的電磁場影響較大,但其數量少,距離城區更遠。各電壓等級輸電線路附近居民區的電場強度都低於4kV/m(千伏每米)的環境控制水平;輸電線路附近的磁感應強度均小於0.1mT(毫特斯拉)的電磁環境控制水平。

(4)變電站的電磁場

變電站周圍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一般情況下,電壓等級越高的變電站產生電磁環境影響越大,戶外變電站的影響大於戶內變電站。我國各電壓等級變電站附近的居民區電磁場均滿足4kV/m(千伏每米)和0.1mT(毫特斯拉)的環境控制水平。

而我們周圍35kV(千伏)及以下的線路和變電站屬於生產和生活配電設施,這類設施周圍的電磁場水平更是低於國家標準的控制水平。

根據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管理規定,100kV(千伏)以下的輸變電設施屬免於管理。

(5)輸變電工程監測實例

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於2015年對位於六盤水市盤縣柏果鎮某220kV(千伏)升壓站送出線路工程開展的監督性監測,敏感點均位於升壓站南側80米,輸電線路跨越敏感點,輸電線路距其垂直距離最高22米,最低5米,經實地監測周圍敏感點監測結果為電場強度0.0232--2.01kV/m(千伏每米)、磁感應強度0.000201--0.00230mT(毫特斯拉)均小於4kV/m(千伏每米)、0.1mT(毫特斯拉)的國家標準。

(6)世界衛生組織(WHO)告訴我們……近40年來,在國際範圍內已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世界衛生組織(WHO)組織世界上40多個國家歷時10年開展的「國際電磁場研究計劃」和美國全國環境衛生研究所(NIEHS)歷時6年完成的「電磁場研究與公眾資料傳播計劃」均已通過各種方式發表了他們的官方觀點,明確指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處於公眾暴露水平或者職業暴露水平電場和磁場環境的,對人體是有害的,或是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馮雅琪:應儘快制定《電磁汙染防治法》,保障人民身心...
    5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馮雅琪在接受映象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解決變電站建設引發的鄰近居民和小學生健康問題,減少由此引起的突發性群體性上訪事件,對於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健康十分緊迫、非常重要。應儘快制定《電磁汙染防治法》,立即修改完善《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電磁輻射汙染防治立法迫在眉睫
    「公眾對電磁輻射的高度關注與所獲得有限電磁輻射環境信息之間的矛盾,導致電磁輻射設施的選址越來越難,面臨的『鄰避效應』也愈顯突出。」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迫切需要通過立法,建立系統、完善的電磁輻射汙染防治法律制度體系,推動電磁技術應用高質量發展。」
  • 流亭工作站以保障健康為總抓手 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孝堙 通訊員 邢冉陽 青島報導 流亭街道衛生健康工作站聚焦企業、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服務,在醫療機構管理、企業職業病防治、安全生產工作上多舉並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財產安全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
    本文原標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基站電磁輻射可怕嗎?看了這篇新聞您就一清二楚了》核心提示現代社會,用手機打電話、玩遊戲、上微信、聊QQ等都要用到網絡信號,而信號則是來自於通信基站。由於很多群眾缺乏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總會擔心基站輻射會影響健康。
  • 如何屏蔽電磁輻射
    隨著城市的擴張和科技的發展,電磁輻射問題越來越突出。目前,電磁汙染已經成為繼大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物、噪聲汙染後的人類第五大公害。日前,記者採訪電磁輻射方面有關專家。
  • 加大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民間借貸是指群眾間私下小額資金互助。然而,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一些非正規的資金拆借逐步演變為利用網際網路、線下門店的方式進行半公開化大額非法集資,利用高息誘惑,公然違法吸收存款,破壞金融行業秩序,已然違背了小額互助的原則。
  • 理論學習丨打贏室內汙染防治這場生態環保攻堅戰
    汙染防治攻堅戰既是環保戰略,也是民生戰略。在這場攻堅戰中,室內汙染防治是一場生態環保攻堅戰。 室內環境保護是汙染防治攻堅戰題中應有之義室內生態環境質量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防範室內環境汙染風險,防治室內汙染是汙染防治攻堅戰不可缺少的部分,應當充分重視、堅決打贏這場生態環保攻堅戰。
  • 聊城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保障群眾健康生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12月21日,聊城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廣海介紹了聊城市近期重汙染天氣應對情況。重汙染天氣應急是保護人體健康的需要。出現重汙染天氣時,首要汙染物一般為細顆粒物(PM2.5),其濃度達到150微克/立方米以上,不僅對人們正常生活造成不便,有害物質富集在細顆粒物(PM2.5)上,還可以通過呼吸道進入機體,被肺泡吸收經血液輸送到全身,容易導致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肺心病等,顆粒物還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扛起大氣汙染防治政治責任 全力保障環境安全和各族群眾身體健康
    州委常委會會議強調:堅決扛起大氣汙染防治政治責任 全力保障環境安全和各族群眾身體健康 2020-12-12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市召開電力、通信行業電磁輻射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
    成都市召開電力、通信行業電磁輻射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 2018年10月15日 12時14分
  • 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可怕
    如電磁兼容中的電磁輻射曾造成導航系統、醫療信息系統、工業過程控制和信息傳輸系統的失控,幹擾了人們對廣播、電視的收聽……  聽說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又聽說電磁輻射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有人因此將產品電磁輻射產生的汙染比喻為「隱形殺手」。那麼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 防輻射窗簾 防電磁輻射窗簾
    dB和屏蔽率的換算率是:3dB→50%;     6dB→75%;     9dB→87.5%;  12dB→93.75%;  30dB→99.9%;  70dB→99.9999%;  防輻射知識電磁波汙染無處不在:  電磁汙染是指天然的和人為的各種電磁波幹擾和有害的電磁輻射。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微波已經蔓延到整個地球的大氣層中,微波源的數字在驚人地增長著。
  • 莫讓工業固體廢物汙染威脅人民健康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霍林郭勒市政協就工業固體廢物汙染防治進行專題調研時發現,雖然自治區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綜合利用,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工業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還存在工業固廢
  • 依法懲治盜搶犯罪 維護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檢察機關及時關注這一變化,引導他們切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們編發了這批依法懲治盜搶犯罪典型案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堅持依法辦案是不可動搖的前提,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必須嚴格執行,這是鞏固來之不易向好局面的前提和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對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違反疫情防控管控秩序或在疫情期間進行的涉疫違法犯罪,要充分運用刑事手段突出打擊重點,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 瞿海接待來訪群眾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切實保障群眾利益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江懷遠 通訊員 易政研)12月10日,市委書記瞿海在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接待來訪群眾,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訴求,積極幫助解決難題。瞿海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信訪工作,切實保障群眾利益。
  • 胡剛:及時消除農村房屋安全隱患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縣委副書記、縣長胡剛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省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部署會的要求,有序高效推進排查整治工作,抓緊抓牢抓實人民的住房安全防護網。
  • 科學防範,避免電子菸霧損害
    與此相關聯的電磁輻射問題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成為當下保健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前不久,人們在世界電信日談論最多的還是電磁輻射與安全。那麼,隨著大量信息化裝備以及大型醫療設備投入使用,是否會影響戰友們的健康呢?帶著大家關心的這個熱點話題,記者採訪了濟南軍區159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趙宏偉,請他為戰友們解疑釋惑。
  • 山南市2020年衛生與健康工作掃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
    即將結束的2020年,是山南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年。一年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山南市醫療工作者盡銳出動,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桑傑群培說,「實踐證明,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全體人民公平獲得。」
  • 發揮自身優勢,讓健康扶貧惠澤更多群眾
    商洛資訊網訊:今年以來,丹鳳縣衛健局瞄準「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目標,緊緊圍繞提升鞏固健康扶貧成果,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讓健康扶貧惠澤了更多的群眾,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稱讚與好評。首先是健康扶貧更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極大地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健康指數。一是全縣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覆蓋率、結算率均達到100%。二是加大幫扶措施,全縣大病集中救治377人,進度達到99.2%,篩查確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21人。
  • 山南市2020年衛生與健康工作掃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_西藏...
    即將結束的2020年,是山南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一年。一年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山南市醫療工作者盡銳出動,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  山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論述,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優化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