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耶金:全球進入新的能源轉型時代,中國佔據優勢和主動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侯瑞寧1

「由於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減排的驅動,全球正進入了一個新的能源轉型時代。」

在12月10日舉行的「2021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上,IHS Markit公司副董事長、全球能源專家丹尼爾·耶金表示。

他指出,在此背景下,金融行業將更加注重環保、社會和治理(ESG),投資會向低碳領域傾斜。中國則將在此輪的能源轉型中佔據優勢和主動。

過去十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其中,光伏發電成本降低九成,風電發電成本降低了七成。

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相關技術發展方面,中國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去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利數佔到全球的51%,累計專利數超過了30%。

國內完善的製造業供應鏈,也為可再生能源裝備的生產提供了後盾。目前,中國生產著全球近70%的太陽能電池板。

丹尼爾·耶金表示,本輪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綠色低碳市場體量小、轉型成本高、很多技術還不夠成熟。

「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化石能源仍將是能源結構中的主力,尤其是天然氣等相對清潔的化石能源。」丹尼爾·耶金稱。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副總經理焦方正在上述會議上表示,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分銷網絡遭遇了嚴重衝擊,世界進入秩序重構和全球化再平衡的新時期。

他指出,未來能源行業將呈現出四大特點。

首先,碳排放成為能源發展的約束目標。在今年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後,全球一半以上的碳排放都將在2060年之前實現中和。減少碳排放已成為眾多國家和企業制定政策和戰略的前提條件。

其次,清潔低碳成為國際石油公司的轉型方向。疫情帶來的石油消費萎縮、投資下跌、價格低迷,特別是對傳統用能方式的轉變,使不少機構和企業作出了石油消費已經達峰的判斷。大力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成為國際油氣公司的重要選擇。

再次,數位化成為企業提升效率的必然選擇。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油氣行業數位化升級,各大能源公司均將數位化作為技術創新的主攻方向和提升運營效率的必然選擇。

最後,人才成為能源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能源公司從「資源為王」向「技術為王」的轉變,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焦方正表示,為了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戰略,中石油將構建「低碳能源生態圈」。

9月29日,中石油提出將大力實施創新、市場、資源、國際化和綠色低碳戰略,探索新的低碳商業模式,力爭在2050年實現「近零」。

焦方正表示,為此,中石油將形成以油氣為主、多能互補的綠色發展增長極,加大頁巖氣勘探力度,以及天然氣開發利用力度,推動傳統業務減排脫碳,大力發展CCUS等脫碳技術。

此外,中石油將圍繞「數字智能創新圈」,推動油氣業務數位化技術利用水平的提升,發力新能源、新材料,塑造新業態等。

焦方正稱,中石油將關注全球供應鏈布局多元化、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多元化的趨勢,提升跨國指數;主動參與全球產業鏈重塑再造,與合作夥伴一起尋找機遇,加大研發設計、營銷服務、品牌運營等環節的合作力度,優化全球資源配置。

相關焦點

  • 「專訪」普立茲獎得主丹尼爾·耶金: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後巴黎...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加大碳減排指標、實現碳中和目標,將給全球能源轉型、世界地緣格局帶來哪些變革?中國將迎來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在氣候治理方面又應做出哪些共同努力?近日,界面新聞就上述問題專訪了IHS Markit(埃信華邁)公司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博士。
  • 丹尼爾·耶金博士:能源轉型和新的能源地緣政治
    前一陣子,筆者看到一份英文報告「Energy Transitions and the New Geopolitics of Energy」(能源轉型和新的能源地緣政治)儘管中國擁有強大的石油產業,也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但其自身產量遠遠不能滿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能源需求。中國75%的石油供應來自進口,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很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將依賴進口原油視為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近幾年,也有人將這一風險稱為「馬六甲困境」,指的就是途徑新加坡進入南海的那條狹窄的海峽。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戰略利益。
  • 「碳中和」競賽倒逼能源轉型,中國能否彎道超車
    「新能源很可能成為中國繼5G之後的又一個領先全球的行業。」作為政府代表團成員,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12月2日通過電話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全球利益重新分配,各個國家在全球分工中將有新的角色。」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彭博新能源財經12月1日發布《中國加速低碳進程》白皮書顯示,截至目前,全球60%碳排放的國家和地區已制定碳中和目標,包括中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  煤炭時代成就了英國,油氣時代成就了美國。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
    ,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基本形成了多輪驅動的能源穩定供應體系,全面推進能源節約,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章建華說。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
    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能源革命成果顯著  白皮書指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能源革命成果顯著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
    翟慧勇攝(人民視覺)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能源化工產業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
    該項目把當地豐富的風電資源通過特高壓線路送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地,為大氣汙染防治和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新華社記者 彭 源攝能源化工企業積極應對嚴峻挑戰,新一輪煉化擴能蓬勃興起,產業新格局正加快重塑。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趨勢逐漸明朗,內外因素變化倒逼石油公司低碳轉型。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本報記者 徐佩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2日 第 03 版)
  • ...4%——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翟慧勇攝(人民視覺)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革命成果顯著白皮書指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 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過去十年,可再生能源帶著綠色「光環」,以迅猛的姿態,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領域一枝獨秀。 從明年起,除海上風電外,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時代。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成本已然大幅下降的可再生能源,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 從BP能源轉型步伐看國內石油公司發展
    )    隨著「去碳化」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升大氣質量的全球共識,能源轉型引起各國政府的普遍關注,油氣行業作為重要的工業部門,石油公司正面臨巨大的「去碳」和「減碳」壓力,都在積極謀劃能源轉型。BP實際上是國際石油公司加快能源轉型的一個縮影,殼牌、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國際石油公司都在動態優化石油上遊業務布局,積極布局低碳業務,投資新能源和儲能領域,加強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能源轉型。在全球能源低碳化發展趨勢下,國內石油公司也同樣面臨著能源轉型這一重大課題。
  • 新能源車路權優勢凸顯,邏輯再確認,能否孕育十倍股?
    而新能源車具有路權優勢,不受限行政策影響,路權優勢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長邏輯之一。據統計,截止2019年末,常駐上海的外省市號牌小客車有167.40萬輛。參考現有新能源行業滲透率,每年若有5%-8%的需求被迫轉向新能源,則將給上海新能源市場帶來8-13萬的增量需求。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發布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
  • 中國如何平衡能源安全保障與清潔低碳轉型?權威回應
    央視網消息:12月21日,國新辦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要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源供應保障不僅要跟得上、能滿足,而且要提品質、增效果,特別是當前,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步伐正在加快,做好能源安全保障方面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