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思考:語言行業受何影響?

2020-12-16 騰訊網

當地時間6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超70萬人因新冠肺炎喪生。按最近兩周的數據計算,全球平均每15秒就會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隨著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本文節選自Slator最新報告,將簡要回顧語言服務業在疫情中的表現,並由業內人士預測未來該行業的發展走向。

Slator是一家總部設在瑞士的獨立市場調研公司,主要從事翻譯、本地化、全球化和國際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新冠肺炎已對全球語言服務業造成影響

自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已成為「大流行病」,各國政府根據不同地區的確診人數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中國大陸對疫情的響應比其他地區約早5至6周。2月的一份報告顯示,許多語言服務提供商(LSP)仍能遠程繼續大部分的業務。76%的受訪者預計在3月初之前返回辦公室。但在受災嚴重、管控嚴格的地區,人們只能在疫情結束後返崗。與此同時,義大利全國的防疫舉措將持續至3月25日。國際譯聯歐洲分會(IFT Europe)的義大利成員呼籲各界向5000名語言服務從業者提供幫助。此前,他們僅僅一個月就損失了1000萬歐元,約合1110萬美元。

不確定因素促使遠程口譯成最大贏家?

由於所有行業的活動和會議都被推遲或取消,目前現場口譯員受此次疫情的影響最大。「即便各國政府出臺相應舉措,隨著全球局勢的惡化,客戶會想盡各種理由避免活動取消帶來的損失。」Troublesome Terps公司,Alexander Gansmeier說道。

德國會議口譯員、Troublesome Terps博客的主持人Alexander Gansmeier表示,疫情已導致德國一片蕭條。「三月通常是會議『旺季』,現如今會議卻被接連取消。此外,即便各國政府出臺相應舉措,隨著全球局勢的惡化,客戶會想盡各種方式避免活動取消帶來的損失。這只會加重對經濟的影響。」

Gansmeier說,漢語譯員首先受到衝擊,但所有語種的譯員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他表示,德國政府尚未向口譯員提供實質性幫助,儘管德國已宣布一系列對製造業的幫扶舉措,如:短期勞動力和稅收激勵政策。

他解釋道,德國的翻譯協會(BD Ü)和會議口譯協會(VKD)正在積極處理當前環境對自營職業和自由職業者的嚴重負面影響。

在國際層面上,IFT Europe呼籲各協會和機構出臺措施,幫助語言服務從業者度過難關。該組織還通過Twitter向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協會了解疫情對從業人員的影響,希望以此獲得政府的關注和支持。

與現場口譯不同的是,專注於遠程口譯的服務公司將獲利巨大。因為通常依賴現場口譯的客戶現在不得不嘗試其他辦法。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遠程口譯服務公司Boostlingo發現,其平臺的入站查詢量有所增加。「我們聽說,一些醫院和大型醫療機構建議他們的口譯員呆在家中遠程工作。」Boostlingo公司的聯合創始人Dieter Runge說道。

「在這種混亂時期,語言支持至關重要。」Runge認為,短期內遠程口譯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直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從長遠來看,他認為這突顯了不受空間限制的遠程口譯的重要性。

比如,位於紐約的LSP公司Geneva Worldwide近期就在持續招聘口譯員,因為該公司已覺察到市場對遠程口譯需求量的增長。

同時,多語言會議平臺KUDO建議,客戶在決定取消會議之前考慮其他應對方案;美國的一項法案也可能助推了對遠程口譯需求量的增加。該法案資助疫情防控,將遠程醫療納入醫保。該資助可能包括遠程口譯。

並非所有行業都遭受同等影響

鑑於各個行業的客戶需求不同,並非所有行業都遭受同等影響。比如,筆譯通常由譯者在家中完成,這似乎不受管控影響。

目前,很難按行業對翻譯需求的變化做出評估。然而,上市LSP的股價走勢或能從市場角度為此提供一些答案。

英國The Translation People公司的業務發展總監Alan White表示,由於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客戶的翻譯需求正在增加,包括將健康信息、旅行建議和衛生指導的內部材料翻譯成各種語言。

他說:「我們在食品物流行業最大的一個客戶擁有可重複使用的貨櫃,需要對客戶通信進行翻譯。他們對這些貨櫃消毒嚴格,因此不會感染病毒。」

其他客戶,例如:專門製作個人防護設備的企業在銷售和諮詢方面出現了激增,因此產生了更多的翻譯工作。

Summa Linguae Technologies公司執行長Krzysztot Zdanowski表示,現階段,對疫情造成的中長期影響難以判斷,因為目前的需求隨時可能改變。

Zdanowski還表示,他們現有的大多數客戶已針對疫情制定了新政策並做好了翻譯。電子商務和零售業的翻譯需求大幅增加。同樣,大多數正在進行的大型數據收集和標註項目實際上對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大,客戶還要求快速交付。

從語言服務中受益的10個行業

還記得疫情前那些依靠語言服務蓬勃發展的行業嗎?Language Insight匯總了十大從語言服務中受益的行業,一起來看看吧!

市場調查 Market Research

市場調查在過去幾年間發展迅速,一部分原因在於企業真正開始懂得了解客戶需求的重要性,另一部分原因在於隨著全球化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更容易地拓展海外市場。不過要想拓展地高效直接,就需要去了解目標客戶的語言並尊重他們的文化。因此,無論是通過組織調研小組還是發放調查問卷,市場調查都需要有語言服務提供支持。就語言服務來說,隨著技術快速發展,筆譯行業已經能夠快速適應定性和定量市場調查人員的需求,為他們提供高效又省錢的一系列服務。

銀行、金融和保險 Banking, Finance and Insurance

這一行業在全球貿易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不斷吸引海外新的客戶,銀行和金融機構使用翻譯服務來確保和客戶清晰有效溝通。財務文件、報表和交易的準確翻譯,有助於增強與潛在客戶的關係和信任。

製造業 Manufacturing

雖然一些製造商考慮把海外業務帶回本國,仍然有很多企業將業務外包給海外其他製造商。因此,無論是技術圖紙還是指導手冊,都需要翻譯為雙方提供清晰高效的語言服務。

保健、製藥和醫療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類似製造業,保健、製藥和醫療市場也是全球的,從藥品的劑量說明到病人筆記,對翻譯的需求無處不在。

零售、消費和電子商務 Retail, Consumer and Ecommerce

在網絡營銷風靡的今天,確保你在一個過度飽和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是許多企業成功的關鍵。然而,如果你的網站只有一種語言,你的業務增量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根據美國調研機構Common Sense Advisory的一份報告顯示,75%的人更喜歡購買用本土語言售賣的商品,而60%的人很少或從不在純英語網站上購買。

休閒旅遊 Leisure and Tourism

休閒和旅遊是另一個全球性產業,隨之而來的是對語言服務的需求。沒有一家旅遊公司,能靠只提供一種語言服務成功。準確的翻譯不僅能夠維繫與全球客戶和夥伴的良好關係,也有助於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市場營銷、廣告和公關 Marketing, Advertising and PR

市場營銷、廣告和公關的存在,都是為了將品牌信息高效傳遞給客戶,從而推動銷售。為了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活動,創意需要廣泛傳播。直譯很難吸引客戶,因為在一個國家行得通的笑話或俚語可能並不適用於另一個國家。本地化語言服務團隊,能夠從文化考慮角度,為你在選擇色彩、款式或圖像方面提供建議來觸達全球客戶。

教育和培訓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教室,學習正在變得越來越全球化。因為很多公司在全球都設有辦事處,為不同國家員工提供培訓有時會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藉助翻譯過的政策和指導,來幫助員工更高效地接受培訓和了解情況。

軟體開發 Software Development

應用程式、加密貨幣和在線遊戲,技術世界正在持續變化。因此,軟體開發產業需要語言服務來幫助他們開拓新市場。為了幫助你的產品與本地接軌,軟體技術團隊和遊戲專家將就編碼、文本拓展空間、硬編碼和單字符串的使用向你提供建議。

法務 Legal

這一行業需要包括轉錄、筆譯和口譯在內的各類語言服務。來自全球的法務客戶都依賴法律語言服務來處理法庭案件、合同翻譯、證人陳述、視頻採訪記錄等。語言服務還能幫助提供翻譯認證、公證和法庭口譯。通過使用可信的語言服務夥伴,法務行業可以確保他們的數據得以保護,並能提供高質量的翻譯。

不難看出,雖然短期內語言服務行業在疫情中遭受衝擊,尤其是現場口譯。但從長遠來看,在全球化加速推進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各行各業對語言服務的需求不會減少,而「專精化翻譯」也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人才培養和發展新趨勢。

相關焦點

  • CSA: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為後疫情時代指明方向
    CSA: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為後疫情時代指明方向4月底5月初,國際知名語言服務諮詢公司 CSA Research(原Common Sense Advisory, Inc.)與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語言服務研究所合作,對135家中國語言服務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進行調查。這是CSA Research首次與國內機構合作開展語言服務行業調研。
  • 上坤上寓思考:後疫情時代如何突圍
    上坤集團上寓事業部總經理杜穎穎受邀參與現場圓桌論壇,代表上坤發聲,與長租公寓行業內大咖們共同探討「租賃地產業的困局求生之路」。「後疫情時代」的調整與思考上坤上寓自2014年成立以來,借上坤之勢,為城市更新而來,應創造時代而生。
  •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農牧行業的影響與策略思考
    01新冠肺炎疫情對於農牧行業的影響  1、對於畜禽養殖行業的影響出現差異化分化  ①對於豬的養殖行業情況:  新冠肺炎對於養豬行業的影響整體利大於弊,養豬從業者的信心比去年增強。  3、從近二十年幾次大的疫情看新冠對於農牧行業的影響  從2000年到現在先後發生幾次重大疫情:2003年發生「非典」、2006年發生禽流感 、2013年發生禽流感 、2018年發生「非瘟」,這些對於畜禽養殖行業的影響以及對其後期的行業的發展與「新冠肺炎」相比有一定的可比性。
  • 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演藝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趙佳琛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演藝行業線下演出全部暫停,線上演出隨之成為演出行業競相綻放的舞臺,各種「雲劇場」「雲演出」吸引了社會和媒體關注。北京演藝集團也推出「京演劇場」線上演出平臺,努力打造一個「不打烊」的全天候網絡劇場,目前總觀眾人次超過4億,集團以及旗下各院團快手帳號粉絲總量超過120萬。總體來看,在疫情倒逼之下,傳統演藝行業邁出了網際網路演藝發展的第一步。
  • 盤點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十大行業與十大職業!
    從長期來看,疫情也是歷史的浪花,時間會熨平一切。其實,我們或許並不糾結於看得見的疫情,但或許卻在焦慮著看不見的遠方。對企業、對個人,對國家,這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凱恩斯有云:在長期裡面,一切皆有可能發生……我們為小夥伴們盤點和梳理了「受疫情影響最大的10大行業與10大職業」。
  • 後疫情時代」數字機器人大有可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GDP將負增長4.4%,為上世紀30年代以來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某物流服務用戶使用壹沓科技CuteRobot數字機器人通過自動化執行來處理大量訂單錄入業務軟體的工作某進口3C數碼貿易電商公司使用壹沓科技CuteRobot數字機器人來監控受疫情影響而可能無法及時供貨的供應商,同時還能進行訂單輪詢識別、自動基於規則審核、提示異常訂單和負庫存等某運動服裝電商部因應對疫情,而同時要在
  • 米蘭之窗探討後疫情時代下的系統門窗行業
    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建築門窗行業精英齊聚一堂,通過思想碰撞和探討交流,從而為系統門窗行業的未來尋找新的突破點,探討在後疫情時代下,中國系統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中國建築系統門窗聯盟輪值理事長、全聯房地產商會節能門窗分會和系統門窗北大光華同學交流聯誼會輪值會長、北京米蘭之窗節能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俊清,在會上發表《後疫情時代下的系統門窗行業》的主題演講,從疫情下的系統門窗行業的市場表現,到兩會關鍵詞、門窗行業發展趨勢,再到門窗行業文化,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 後疫情時代,門窗幕牆人如何保持深度思考?
    疫情過後,我們對安全更加重視、對生命更加敬畏,那麼我們來思考門窗幕牆如何應對以後的發展。門窗幕牆作為建築外圍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我們過度的重視了各種要求而忽視了其本身的功能。
  • GET 2020: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變革與新生
    眾多來自國內外的教育行業精英齊聚於此,探討了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變革與新生。徐進:教育行業的三個「新方向」「技術對教育本身的變革,不亞於網際網路對教育的意義」。納米盒創始人兼CEO徐進首次亮相GET大會,帶來了以《時代很快,教育很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自己深耕教育行業多年的觀察與感悟。
  • 後疫情時代 染料行業何去何從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影響,終端需求大幅萎縮
  • 物流產研院:大數據看臨沂部分行業受疫情影響
    一、總述在全國主動抗擊新冠疫情和努力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物流產研院針對行業大數據,包括3000萬條城際物流訂單,495億條全國所有臨沂牌照14萬輛12噸以上貨車的時空數據、以及496萬條市內外賣(即時配送)數據,量化分析了臨沂商貿物流所受影響程度、推行政策效果、當前恢復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大體推斷出疫情對臨沂物流、貨車、生活、工作和商業消費的影響程度
  • 國際專家:受疫情影響全球食品行業正面臨三大挑戰
    新冠肺炎的流行和防控涉及各行各業和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食品行業也不例外。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一些國家的主管當局都聲稱新冠病毒不會通過食品傳播,而人們對此仍心存疑慮;另一方面,伴隨著疫情的發展,食品工業的應急保障功能及戰略儲備功能凸顯,後疫情時代的食品產業該如何發展,值得深思。
  • 空蕩蕩的時代廣場:受疫情影響餐廳影院停業
    (原標題:空蕩蕩的時代廣場:平日日均30萬遊客,受疫情影響餐廳影院停業)
  • 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顛覆與重構
    2020年, 無論是上半年市場劇變的餘音,還是我們努力「展望」的下半年,始終繞不開「疫情」這個詞。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了什麼?有人說是變革。這個進化穩健甚至略顯「緩慢」的行業,本就在尋求自我進步與改變。疫情的推波助瀾,使它站上聚光燈,加速變革。有人說是行業洗牌。線下教育遭受重創,在線教育流量大增,行業淘汰賽加速。
  •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王曉秋:上汽對後疫情時代的新機與新局的思考...
    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藉此機會和同行專家們一起分享對行業變局和挑戰的思考。剛才各位領導都談到今年以來新冠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上汽集團同樣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但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我們依然不忘產業報國的初心使命,始終堅守建設汽車強的責任擔當。 現在進入後到疫情時代國內汽車市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動下,正在加快恢復。
  • 後疫情時代海爾值得模仿的範本
    這一消息標誌著延續了已有半年的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回首這半年,新冠下的一切都歷歷在目。產業承壓、嚴峻考驗、至暗時刻……可能是身處疫情影響的我們,打開資訊平臺最常見的標題詞彙,「企業倒閉」也連帶創下10年來的搜索熱度新高。
  • 【行業對談】2020 後疫情時代遊戲行業觀察
    將 App Annie 官方微信公眾號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移動行業最新資訊 2020 年是手遊爆發式增長的一年。疫情相當程度上激活了整個全球移動市場,不止是遊戲,全球主流移動應用的下載量、用戶使用時長、用戶支出等數據都屢創新高。然而井噴式的爆發也意味著不可持續。
  • 雙十一背後的冷思考,電商如何塑造後疫情時代競爭力
    然而,在疫情的強勢催化下,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各品牌線上渠道火速「燎原」。行業眾多玩家都把精力聚焦在如何「吸金」,但同時不該忽略的是,目前「草莽叢生」的紛亂行業現狀和平臺,勢必在疫情過後迎來一輪新的洗牌。所以,如何提高競爭力,以在後疫情時代繼續保持勝出勢態,是各電商平臺在這場狂歡過後應該冷靜思考的問題。
  • 輕工行業:把握後疫情時代的結構性機會
    全球新冠疫情帶來的需求擾動是影響2020年行業基本面變化的核心要素,2020Q1必選消費表現突出、受疫情影響較小,2020Q2家具B端率先回暖,2020Q3造紙、家具零售端景氣回升。展望2021年,看好零售家居、造紙、包裝景氣上行帶來順周期投資機會,以及海外地產後周期需求爆發帶來的家居出口高景氣、外廢政策下驅動下的箱板紙等結構性行情。
  • 後疫情時代,國內半導體行業前景向好
    來源:半導體器件應用網【大比特導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給全球化帶來了新的討論與思考。迎面而來的2020年下半年,半導體的行業市場前景會有何新的預測?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大比特資訊就此話題採訪了眾多半導體企業。那麼受到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環境影響,半導體企業如何是看待和應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