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5950X/ 5800X 首發評測

2020-11-09 知之為知之的數碼港



先上結論

總體來看,R7 5800X差不多能越級打10核的i9 10900K,而16核的R9 5950X依然獨孤求敗,沒有對手。ZEN2的IPC優勢在ZEN3得到了進一步放大,而幾個白璧微瑕在ZEN3上也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更重要的是AMD重新取得了CPU單核性能的桂冠!

這一天終於又來到了。距離上次AMD CPU絕對單核性能超過Intel,還得追溯到十幾年前的Athlon 64和64 X2,隨後就在Intel的Core中被甩開,我們也眼看著從2008年的Core 2 Q9400開始,主流平臺最高核心就被牢牢限制在4核,牙膏擠來擠去甚至還擠到了HEDT平臺上出來個7740X這樣的割韭菜到喪心病狂的產品,直到2017年蘇媽手持Ryzen銳龍一腳踩在牙膏上,短短三年時間Core i7變i9,核心數量也從4核嗖嗖嗖漲到10核。今天,牙膏廠最後一塊名為單核性能的遮羞布也被扯下,AMD重新摘得了單核絕對性能的桂冠,「高頻低能」、「發熱量大」如今成了Core的代名詞,真是造化弄人啊!那麼,全面落敗的Intel,要如何扳回這一城?我們拭目以待。

在這之前,享受ZEN3吧!

產品規格

這次首發的ZEN3產品比較少,只有6、8、12、16核產品各一款,大概是要照顧ZEN2的產品線吧。因為ZEN2的APU佔了4000系,為了避免不帶核顯的CPU和APU型號類似但是不是同一代,搞得用戶很困惑,這次直接冠以5000系列的名號,跳過了4000系,分別是16核的5950X、12核的5900X、8核的5800X和6核的5600X,命名規格和前代一樣,個人猜測後面還是會發布諸如5600、5700X這樣的性價比產品的,這次發布的產品還是以主打性能為主,徹底揚了Intel最後的堡壘——單核性能。



關於ZEN3相對於ZEN2的改變,簡單地說,通過一系列架構和結構上的調整,再加上將2個4核的CCX合併為一個8核的CCX,使得每核心可用緩存翻倍、延遲降低,使得ZEN3架構相比ZEN2架構相比平均提升了19%的同頻性能/IPC——這個數字是不是夠牙膏擠三代的?另外雖然這次還是TSMC的7nm DUV工藝,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打磨,工藝更上了一層樓,前面推出的XT系列就是試水,這次ZEN3的頻率更上一層樓,實際測試中已經突破了5G的門檻,牙膏廠的CPU也沒有什麼頻率優勢了,再加上IPC差得遠,這波是全面落敗啊!



測試平臺

開始之前先看看CPU,首發的U除了5600X之外都沒有帶散熱器,結果都換成了類似58XT的破紙盒子,連5900X和5950X也都從原來高級的紙巾盒變成了破紙盒子.....差評!



和3950X一比,高下立判啊,一點高端U的感覺都沒有了!



不知道Core i9心情如何~~~



兩代CPU從外觀上完全一樣,送的貼紙也一樣,變化都在裡面,外部什麼都看不出來,甚至連IO Die都是完全一樣的。




主板也是直接沿用了原來的X570晶片組,中端可以搭配B550晶片組,至於X470和B450,官方說法是會提供支持的Beta BIOS,不過要稍晚一點。因此這次測試平臺我還是採用了之前的ROG Crosshair VIII Hero主板,另加入了一塊PCIE 4.0的三星980Pro測試磁碟性能,由於新的RX6800XT系列還沒有解禁,只能先用RX5700XT測試了,另外加入了一張RTX3080作為和10900K遊戲性能的對照組。

CPU:AMD Ryzen 9 5950X、3950X

AMD Ryzen 7 5800X、3800X

Intel Core i9 10900K

散熱器:NZXT 海妖X62 280 一體水

主板: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BIOS 2311

華碩ROG Maximus XII Extreme

內存:芝奇TridentZ Neo 焰光戟 3600C16 16G X2 (遊戲測試)

芝奇TridentZ Neo 焰光戟 3600C14 8G X2 (理論測試)

顯卡:AMD Radeon 5700XT 8GB (理論測試)

ASUS TUF Gaming RTX3080 10GB (遊戲測試)

SSD:威騰電子SN550 1TB+三星980Pro 1TB

顯示器:華碩ROG XG27UQ

電源:華碩ROG Thor 1200






性能測試

那麼,乾貨來了!

首先是CPUZ驗明正身,從CPUZ上可以看出ZEN3相比ZEN2有一個緩存上的調整,3950X的L3是16M X4,而到了5950X就變成了32M X2,使得每個核心的可利用緩存數量翻倍,同理5800X也由16X2變成了32M X1,L3的結構上更像牙膏廠了。






理論性能方面,就兩個字,秒殺!且不說從初代起就有優勢的多核心性能了,這次ZEN3架構的單核心性能也完成了反超,而且不是一點點,最高差不多17%,平均下來也有10%,這還是頻率有劣勢的情況下,當然ZEN2架構的單核心性能就已經略超Skylake,只是頻率上差口氣,不過這次ZEN3不僅單核心性能提升一截,頻率也提升不少,5950X的實際單核最高頻率已經突破了5G大關,從而實現對Intel的全面超越,遲到了15年的復仇!





內存方面,雖然IO die和Chiplet結構並沒有改變,但是ZEN3通過架構微調+工藝改善,仍然提供了超過10%的延遲改善,同時帶寬也有了進一步增加,這代FCLK最高可以上到2000MHz以上,後續有機會我會針對超頻能力進行專門測試。



遊戲性能上也完成了絕地大反擊,幾乎是全面勝利,測試的5個遊戲中只有FarCry5以2fps的劣勢惜敗,剩下的都是大勝,最看CPU性能的CSGO甚至狂超牙膏廠引以為傲的「Best Gaming Processor」10900K 近100FPS,連傳統AMD吃虧的刺客信條奧德賽都沒有輸,基本上牙膏廠的「Best Gaming Processor」稱號要拱手讓人了吧~~~



這次ZEN3的頻率也很驚喜,也許是因為上次ZEN2的頻率標稱問題蘇媽比較受傷,這次ZEN3的頻率標稱相當保守,實際單核最高頻率比標稱大概高了150MHz左右,例如標稱4.9最高的5950X直接跑到了5.05GHz!全核心頻率也非常暴力,5800X全核心直接跑到了4.5GHz,比10900K默認情況下全核4.3GHz還要高,Intel現在在頻率和效率上全面落後.....




在功耗和溫度方面,由於3950和5950核心實在是太多,撞功耗牆嚴重,頻率拉不起來,反倒溫度表現極為優秀,而5800X由於頻率很高,溫度還是和3800X一樣不太好看,當然也和現在BIOS不太完善,默認電壓偏高有關,實際功耗並不高,單Die積熱問題算是有改善,不過距離完全解決還是有一定距離。



(結論在最開頭)

接下來還有12核的5900X以及6核的5600X測試,畢竟是不滿血不舒服斯基,當然要先測滿血的5950X和5800X了,不過5900X確實是性價比非常突出的一顆高端CPU,評測很快就來,還請大家多多關注支持我~~~!

相關焦點

  • [評測]AMD Ryzen 9 5950X & 5900X 評測
    不用等到12月31日的deadline,AMD已經兌現了於2020年內正式發布基於Zen 3架構的全新一代Ryzen 5000系列桌面處理器的承諾, 並在首發陣容中就提供了6至16核心的四款不同定位的型號, 滿足不同預算的人群. 本次評測的則是其中定位最高的Ryzen 9系列, 分別是擁有16核心與12核心的Ryzen 9 5950X 與Ryzen 9 5900X.
  • AMD:今年已巔峰,誰能一戰?5950X與5800X開箱體驗
    上次對比自己年初入的3900X就有人問我,如果是單核性能最強且核心更多的5950X或者是稍微少一些核心但如今單核睿頻更好的5800X性能表現如何?要怎麼選?oc3.8 ~ 4.7AMD ZEN3 5950X oc3.4 ~ 4.9內存:芝奇幻光戟C16 3200 8G x 4 OC C18 3600主板:華碩STRIX X570-E GAMING 主板 bios:2812測試版顯卡:藍寶石RX
  • AMD:今年已巔峰,誰能一戰?ZEN3 5950X與5800X開箱體驗
    上次對比自己年初入的3900X就有人問我,如果是單核性能最強且核心更多的5950X或者是稍微少一些核心但如今單核睿頻更好的5800X性能表現如何?要怎麼選?oc3.8 ~ 4.7 AMD ZEN3 5950X oc3.4 ~ 4.9 內存:芝奇幻光戟C16 3200 8G x 4 OC C18 3600 主板:華碩STRIX X570-E GAMING 主板 bios:2812測試版 顯卡:藍寶石RX 5700
  • AMD銳龍9 5950X/銳龍7 5800X處理器性能測試
    我之前已經做過銳龍5 5600X和銳龍9 5900X的評測,相信大家也已經通過各種消息源了解到了這一代銳龍處理器的強悍。第一波的Zen3處理器一共四顆,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帶來完整16顆核心的銳龍9 5950X和8核心的銳龍7 5800X處理器性能測試。
  • AMD Ryzen 9 5950X打破PassMark記錄
    雖然 Ryzen 9 5950x 的分數已經不再可用,但是德國出版機構考慮到這種情況,Ryzen 9 5950x 是否超頻還是配有超過官方支持的 DDR4-3200規範的內存都還不確定。在等待完整評測的同時,我們建議大家對PassMark的成績持保留態度。 雖然AMD在主流晶片中注入更多的核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在單線程性能方面,該晶片製造商的產品還不能與英特爾的產品相媲美。
  • [評測]AMD Ryzen 9 3950X 評測
    序言Intel Core i9-9900KS的評測發布之時,某論壇會員在評測評論裡說了這樣一句話,同理,當競爭對手還在使勁擠,用力擠
  • 正在閱讀:AMD 銳龍 7 5800X/銳龍 5 5600X評測:6核贏10核的好傢夥
    首發解禁的銳龍9 5950X、銳龍9 5900X雖然被一搶而空,火爆程度空前絕後。但對於各位消費者而言,銳龍7 5800X與銳龍5 5600X才是更值得購買的性價比之選,這篇文章將會把我們的銳龍 5000系列處理器評測做一個補全。
  • [評測]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評測
    序言在此前3950X評測的時候我們就提醒過大家,某個牌子一直在擠牙膏,且擠出來的已經不是牙膏而已了,這個現象在普通消費級平臺如此,
  • AMD Ryzen 5 5600X 處理器 $503
    https://www.newegg.com/global/au-en/amd-ryzen-5-5600x/p/N82E16819113666?
  • AMD銳龍7 5800X/銳龍5 5600X處理器評測
    去年推出的Zen 2架構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對Intel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威脅,而採用Zen 3架構的AMD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在此基礎上IPC還繼續增長了19%,在我們的首發評測裡面,新的銳龍9 5950X/5900X處理器的遊戲性能已經超過了酷睿i9-10900K了,Intel的遊戲性能優勢不再。
  • AMD將於10月20發布Ryzen9 5900X 5800X
    完整系列應該是:5950X, 5900X, 5800X, 5700X。並且跳過桌面處理器的4000系列命名(但這還不包括APU)。中端部分又名Ryzen 5 5600X和旗艦(很可能是6核心)Ryzen 9 5950X可能會晚些時候推出。Radeon RX 6000系列預計將於11月中旬正式發布。AMD將在10月28日宣布後不久,就會向評測人員提供樣卡。
  • AMD R9 5950X & R7 5800X 測試報告
    今天就帶來 AMD R9 5950X & R7 5800X測試報告。8核的 R7 5800X 的綜合性能可以優於 10核的 I9 10900K。R7 5800X 可以領先 I9 10900K 3%,R9 5950X 可以領先 I9 10900K 30%。· 搭配獨顯3D性能,AMD 5000系列 CPU 同樣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 AMD R9 5950X&R7 5800X 測試報告
    8核的 R7 5800X 的綜合性能可以優於 10核的 I9 10900K。R7 5800X 可以領先 I9 10900K 3%,R9 5950X 可以領先 I9 10900K 30%。 · 搭配獨顯3D性能,AMD 5000系列 CPU 同樣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 [評測]AMD Ryzen 9 3900X & Ryzen 7 3700X 評測
    ,於2019年7月7日正式解禁發售.此次我們也有幸提前拿到其中十二核心的Ryzen 9 3900X和八核心的Ryzen 7 3700X,能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這兩款廣受期待的新品的評測.而Ryzen 7 3700X是首發陣容的八核心型號中TDP較低(65W)的一款.單CCD式設計,標稱頻率3.60GHz至4.40GHz.
  • SiSoftware 發布 AMD R5 5600X、5800X 評測數據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 基準測試平臺 SiSoftware 現已發布了 AMD R5 5600X 和 R7 5800X 的測試數據,根據 SiSoftware 的測試結果,6 核的 Zen 3 CPU 在多項目測試中超上代的 R5 3600X 15% 到 40%,8 核的 Zen 3 CPU 超R7 3700X 25% 到 40%。
  • 全新Zen3架構,AMD發布最新Ryzen5000系列處理器
    、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 和 Ryzen 5 5600X。AMD 稱 Ryzen 9 5900x 處理器在《英雄聯盟》、《dota2》、《古墓麗影》等一系列遊戲中擊敗了英特爾的 i9-10900K 處理器。不過,只有一個遊戲例外,英特爾在《戰地風雲 5》中勝出。
  • AMD Ryzen 9 5950X的測試結果洩漏
    乍一看,Ryzen 9 5950X看起來沒有太大的不同,當比較目前的Ryzen 9 3950X。當你真正看它的時候,Ryzen 9 5950X實際上有一個100兆赫的低基頻時鐘,但是用一個200兆赫的高升壓時鐘來彌補。然而,真正的改進在於新的Zen 3微架構。AMD還沒有透露所有的細節在Zen 3,但你可以在評論時間期待更多的細節。
  • AMD Zen3首發評測:頻率超5GHz,IPC提升不止19%,這次真的Yes了
    對於 Ryzen 9 5950X 和 Intel Core i9-10900K 的遊戲 PK,anandtech 也給出了評測結果。在本文列出的幾款遊戲測評中,AMD Ryzen 系列相較英特爾 Core 表現出了整體優勢,其中文明 6 中的平均幀數優勢最大。
  • AMD Zen3首發評測:頻率超5GHz,這次真的Yes了
    對於 Ryzen 9 5950X 和 Intel Core i9-10900K 的遊戲 PK,anandtech 也給出了評測結果。在本文列出的幾款遊戲測評中,AMD Ryzen 系列相較英特爾 Core 表現出了整體優勢,其中文明 6 中的平均幀數優勢最大。
  • 全新Zen3架構,IPC提升19%,AMD發布最新Ryzen5000系列處理器
    新發布的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共有四款:Ryzen 9 5950X、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 和 Ryzen 5 5600X。Ryzen 9 5950X全新的光環 Ryzen 9 5950X 位於處理器產品線的頂部。它具有 16 個內核和 32 個線程,列出的基本頻率為 3.4 GHz,加速頻率為 4.9 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