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商業化終露苗頭,谷歌與百度誰率先改寫估值?

2020-12-27 美股研究社

苦熬多年,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終露出點商業化動靜。

10月11日,多家媒體報導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正式在北京開放。據悉該服務並不是百度第一次線下落地嘗試,此前該業務已在長沙、滄州對外開放,並成為常態化服務。

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股價曾在10月14日開盤拉漲,該股曾一度漲7.19%。截至目前,百度周五收盤股價為130.37美元,市值為444.66億美元。

除了百度之外,谷歌在自動駕駛上也是動作頻頻。美國時間10月8日,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宣布將在鳳凰城向公眾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這也是首次有自動駕駛公司向公眾開放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

隨著5G落地加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元年將要迎來。在自動駕駛領域,谷歌跟百度算是行業代表,2020年持續在商業化上發力的百度跟谷歌估值能否迎來重估?

中美搜索巨頭核心業務增速下滑,靠布局新業務挖掘增長點

在搜索端,谷歌跟百度都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據報導,2019年已經佔據世界93%的份額,而微軟僅為3%,剩下4%的份額為其他品牌(包含百度,字節跳動等等)。在國內市場,2019年百度佔據76%,搜狗(原本是搜狐旗下,後被騰訊收購)佔據12%,剩下12%的份額則360,谷歌,微軟必應,字節跳動等其他品牌瓜分。

多年來,谷歌跟百度營收的最大來源都是依賴搜索業務。借搜索業務帶來的廣告營收直接決定百度跟谷歌的營收表現。對比百度跟谷歌近幾個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搜索巨頭都面臨營收增速下滑,尤其是廣告營收增長較乏力。

谷歌核心收入趨勢圖

百度核心收入趨勢圖

從圖表來看,在核心收入表現上,百度跟谷歌早已不是躺著掙錢了,核心業務營收增長放緩乃至下跌這也影響到營收規模的同比增長。雖說中美網際網路發展環境不一樣,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宏觀因素影響,在競爭層面,百度跟谷歌都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對於百度來說,它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來自於字節跳動。尤其是字節跳動已經進入了搜尋引擎市場,並且上線競價廣告新模式殺入百度的腹地,尤其是以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讓字節跳動手握好幾億的用戶流量,這一因素對不少廣告主的吸引力較大,自然也對百度的衝擊不小。

因核心業務營收增速下滑,這也讓谷歌跟百度在市值表現上不及其他其他科技巨頭。在FAANG跟BAT隊伍中,亞馬遜、微軟的市值都達到1.66萬億美元,比谷歌1.06萬億美元也高出不少。

以百度的市值來看,它與阿里跟騰訊的市值差距較大。截至發稿,阿里市值為8314.69億美元,騰訊市值為53386.46億港元。最近一年來,百度市值接連被美團、拼多多、京東等網際網路後浪超越,剛上市的貝殼找房市值都超越百度,甚至沒上市的字節跳動、滴滴估值也是遠超百度。對於百度來說,提升市值其實是很迫切的。

在面臨核心業務營收下滑的前提下,其實谷歌跟百度在業務布局上早已有不少的動作。智能硬體、雲計算還是自動駕駛等都是他們布局的重點。在布局這些創新業務背後,谷歌跟百度搜索巨頭都是想挖掘新的增長曲線。

在自動駕駛業務上,谷歌跟百度布局多年,在資金上的投入也不少,作為他們重點投入的業務也獲得外界不小的關注。今年以來,谷歌跟百度輪流在自動駕駛上的動作不斷,尤其是商業化也被提上日程,這兩個搜索巨頭能否借自動駕駛業務提振他們的市值?

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為何說百度與谷歌估值有望迎來重估?

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跟谷歌在自動駕駛布局多年,研發投入都不少。作為全球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領頭羊,谷歌的Waymo和Uber對於自動駕駛的資金投入均超過了20億美元,被稱為燒錢大戶。

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當期研發投入為48億元,佔總營收的18.5%。2019年兩會期間,李彥宏也曾接受採訪稱,「大概從八九年以前,我們就開始大規模地投入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這幾年研發投入佔總收入的15%左右。」

在高投入背後,谷歌跟百度自然也期待借自動駕駛業務實現商業回報。進入2020年穀歌跟百度在自動駕駛上的動作不斷,並且都在朝商業化邁進,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自動駕駛元年已到,百度跟谷歌商業化也會提速。

一、受5G技術推動,自動駕駛落地在技術層面的支持有底氣

在汽車領域,5G有望為汽車行業的車聯網及自動駕駛帶來顛覆性改變,而在這些領域落地也將使5G技術取得實質性發展。其中自動駕駛技術的提高,還離不開5G網絡的支持。

根據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旬,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97家運營商已經宣布對5G進行了投資。以中國為例,按照三大運營商此前的計劃,今年年底,我國將有60萬甚至更多的5G基站建成並投入使用,如今經過適度超前建設,僅用三個季度,就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既定目標。

另外在傳感器、規划算法、AI、晶片、雲計算等都達到了同等級別,與自動駕駛配套設置,如:智能交通系統、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等。在技術層面上的不斷升級跟優化,自然會有利於自動駕駛整個產業的發展,這也會讓谷歌跟百度受5G技術利好而獲益。

二、在應用場景跟需求上,不論是C端還是B端、G端都已打開商業化入口

對於處在自動駕駛產業鏈的企業來說,商業化是他們發展的最終目標。在這個層面,谷歌跟百度很迫切實現商業化。何時在商業化上實現突破,這直接影響到百度跟谷歌的市值表現。在商業化落地上,以C端為代表的消費級市場也是百度跟谷歌布局的重點。

在C端市場,百度跟谷歌都將自動駕駛商業化放在租車上,大眾對於自動駕駛抱有著高昂的興趣。據福特公司一份關於自動駕駛技術感興趣的全球性調研報告裡顯示,中國的受訪者有78%表示未來可以接受使用自動駕駛車輛。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動駕駛計程車開始盈利的關鍵節點,就是自動駕駛汽車改裝成本低於人力成本的時刻。事實上,隨著雷射雷達等傳感器成本下降及改裝費用等減少,這一成本可能比想像的更加低廉。一旦能夠控制好成本,有助於谷歌跟百度借租車服務上實現商業化的一個突破。

除了在C端市場之外,在B端跟G端市場,百度跟谷歌都有諸多場景跟服務探索,隨著場景應用的不斷完善跟豐富帶來的想像空間還是較樂觀。在實際的落地應用方面,5G正在助力自動駕駛落地城市。

在B端市場,在前裝量產車方面,百度2019年下線的Apollo第四代自動駕駛車紅旗EV Robotaxi已經在北京、長沙、廣州、重慶、滄州多城落地,並開啟部分區域完全無人駕駛測試。儘管目前還未有明顯突破,但通過場景上的探索也是有助後續實現商業化。

三、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青睞有加,以特斯拉為代表汽車新勢力股價攀升刺激產業

在自動駕駛方面,資本市場向來對這個領域青睞有加。今年以來,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汽車新勢力股價表現讓資本市場掀起來對於他們價值重估,一定程度上也帶動自動駕駛整個產業獲得資本更大關注。

以蔚來汽車為代表,其過去一年多股價 20 倍的攀升,也讓市場掀起來對於中國汽車新勢力的價值重估。截至發稿,周五收盤股價為28.48美元,市值為384.17億美元。之前有許多機構認為,2020年是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量產的關鍵年份。有券商研報也指出,2020-2030年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

在百度的無人出租試運營之後,Waymo也宣布計劃在鳳凰城地區向公眾推出無人駕駛服務。巨頭們的動向讓A股市場也隨之一片沸騰,10月12日收盤,A股無人駕駛板塊內個股普漲。在利好影響下,這也讓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的熱情較高,後續也會對谷歌百度的期待值加大。

結語

目前來看,百度跟谷歌在發展自動駕駛上還是面臨不少的困難,這也是影響他們借自動駕駛實現巨大商業回報的阻力。在今年,谷歌跟百度紛紛邁出了商業化的第一步,短期仍然面臨較大的規模化盈利,但他們這些動作也能看出自動駕駛行業有望借5G時代迎來較大的發展,這也是資本市場對他們的信心提振的關鍵原因。

據麥肯錫公司預測,中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總銷售額將達2300億美元,基於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訂單金額將達2600億美元。對於百度跟谷歌waymo來說,隨著他們借自動駕駛率先在C端市場打開商業化路徑,一旦實現規模化效應,押寶多年的自動駕駛或有望為他們的市值改寫歷史。#美股那些事#

相關焦點

  • 新遊資APP左有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終露苗頭
    新遊資APP左有為消息,新遊資APP左有為表示,苦熬多年,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終露出點商業化動態。10 月 11 日,多家媒體報導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正式在北京翻開。據悉該服務並不是百度第一次線下落地測驗,此前該業務已在長沙、滄州對外翻開,並成為常態化服務。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股價曾在 10 月 14 日開盤拉漲,該股曾一度漲 7.19%。
  • 自動駕駛領頭羊Waymo的2018:正式商業化和1750億美元估值
    Waymo在2018年的一切工作,又或者是Waymo從2009年開始(前身是谷歌X實驗室無人車項目),將近10年的努力,都是為了將自動駕駛商業化,並最終在12月5日實現。總結Waymo的2018年,大概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正式商業化和1750億美元的估值。下面,看看在即將過去的2018,Waymo是怎麼衝刺商業化,並得到高達1750億美元的天價估值的。
  • 谷歌自動駕駛首次外部融資 商業化進程仍然緩慢
    谷歌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宣布了有史以來的首次外部融資。當地時間周一,谷歌聯合外部投資人,對Waymo投資22.5億美元。在此輪融資前,Waymo的保守估值已經超過千億美元。Waymo拆分計劃尚不確定Waymo誕生於2009年,從谷歌內部的一個小項目起步。儘管Waymo方面沒有透露未來谷歌是否會把自動駕駛業務拆分或者出售,但Waymo公司CEO約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在周一的發布會上說道:「這也是未來的一種可能性。」
  • 萬物互聯,百度AI已經衝在前面,自動駕駛商業化還會遠嗎?
    去年,在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公布的2019年度《自動駕駛車輛接管報告》中,百度Apollo在加州的測試裡程達108300英裡,反映人工介入的接管數據MPI為18050英裡,首次超過谷歌Waymo。
  • 自動駕駛:百度向左,谷歌向右
    就連曾經敗於手下的谷歌,在退出中國市場後,潛心研究自動駕駛技術,經過數年積澱,已成為行業翹楚。百度該何去何從,被時代拋棄,還是重立潮頭?這時我們先將目光看向2015年。這是百度將大規模資源投入自動駕駛領域的年份。恰恰是因為谷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成就,一下點醒了百度,令他重新將目光轉向儲備已久自動駕駛項目。
  • 未商業化的谷歌Waymo估值已達700億美元 憑啥?
    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包括谷歌、蘋果等在內的科技巨頭已經進入自動駕駛領域內。特別是谷歌,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內研發多年,其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基於傳統汽車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已經進行路測。日前,谷歌Waymo還展開載人測試,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快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進程。近日,外媒曝出谷歌Waymo估值700億美元,在目前的汽車行業中已經非常高了。當前美國的汽車廠商,福特汽車公司市值440億美元,通用汽車市值501億美元,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市值499億美元,沒有一家汽車廠商市值能達到700億美元。
  • 自動駕駛,百度要用谷歌的方式幹掉谷歌
    很長時間內,谷歌的自動駕駛原型車「螢火蟲」都是矽谷的一景。然而就在幾天前(1月5日),在離谷歌總部山景城不遠的桑尼維爾,中國人如潮水般湧入這裡。在谷歌的大本營,中國AI巨頭百度向全球媒體開放了其基於Apollo 2.0的自動駕駛汽車。這樣的直接正面挑釁,震驚了美國的媒體。
  • 2020自動駕駛風雲錄:百度Apollo領跑第一梯隊
    寶馬與戴姆勒在自動駕駛領域結盟僅一年後,宣布鑑於目前的商業和經濟狀況,雙方暫停合作各自回到原點;就在這個月初,Uber將原本估值70多億美元的自動駕駛業務板塊ATG,以40億美元的估值賣給了Aurora,轉而專注於外賣和打車業務。
  • 一家創業公司,或搶在百度谷歌之前落地無人駕駛商業化
    今天,人類社會正處於無人駕駛真正商業化的前夜。全球幾百家機構你爭我趕、全力以赴,為了成為「世界第一家無人駕駛商業化公司」。這看似是巨頭之間的遊戲。百度將「阿波龍」的量產時間鎖定在2018年7月,而谷歌兄弟公司Waymo在2018年Q1或Q2的商業化的概率也很大。
  • 無人駕駛商業化進程加快 百度Apollo迎來價值重估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近日,百度股價持續上漲,創下近兩年來的新高。在此背後,市場人士指出,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的加快落地,百度旗下的Apollo迎來價值重估,並成為百度股價上漲的強有力支撐。與此同時,Apollo正加快布局智能汽車、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三大賽道。
  • Stocksnews:看好百度自動駕駛發展潛力 給予強力買入評級
    基於此,Stocknews推薦了2021年最值得入手的三支自動駕駛股票:百度、谷歌和福特汽車。Stocknews表示,在過去幾年中,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向移動即服務(MaaS)的過渡以及有利的政府法規將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
  • 谷歌自動駕駛首次外部融資
    谷歌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宣布了有史以來的首次外部融資。當地時間周一,谷歌聯合外部投資人,對Waymo投資22.5億美元。在此輪融資前,Waymo的保守估值已經超過千億美元。上個月,物流公司UPS稱,正在鳳凰城測試一種自動駕駛迷你貨車,UPS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由Waymo提供。不過自動駕駛公司也面臨著技術普及推廣難的問題,在商業化節點不斷被推遲的背景下,去年秋天,摩根史坦利把Waymo的估值大幅下調了40%,由此前的1750億美元估值下調至1050億美元。Waymo還曾關閉了在美國奧斯汀的運營業務,影響了超過100名員工。
  • 百度AI摺疊:三大100億營收業務,估值超400億美元
    很快,谷歌開始布局AI賽道。2014年1月,谷歌收購了DeepMind,這家公司開發的AlphaGo曾在2017年以4:1戰勝「棋王」李世石。2016年,谷歌戰略轉變為「AI First」,並將TensorFlow開源。同年,谷歌自動駕駛公司Waymo獨立運營。 這是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對技術的瘋狂投入。但同時,谷歌內部對於AI技術未來發展的憂慮也與日俱增。
  • 「帶路者」百度阿波羅:如何將AI商業化,以自動駕駛為例
    百度世界2020大會剛剛過去。AI影響生活,開啟萬物智能。 大家都知道自從百度與AI深綁後,對其估值就成了玄學。因為AI商業化要秉承長期主義,這不像你接個入口、弄個流量、搞個裂變、搭個商城,GMV就會呼呼往上漲,再來個take rate,商業就閉環了,錢就揣在了兜裡。
  • 2020年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才剛開始
    事實證明,自動駕駛的比拼極其燒錢。汽車分析師周濤對「探客Tanker」表示,自動駕駛比起其他業務,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底洞「,研發成本高昂、技術落地困難且商業變現仍未實現,沒有人知道還要砸進去多少錢。 但在Uber退賽的同時,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卻還在高歌猛進。原因很簡單,誰先實現自動駕駛商業化,其獲得的獎勵將是無法估量的。
  • 自動駕駛技術向前商業化還有多遠?
    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動作頻頻:百度阿波羅繼與南京達成智能交通戰略合作協議後,又與成都籤約,開展在自動駕駛計程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合作;亞馬遜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推進其物流無人化發展戰略;滴滴出行在上海上線「未來出行」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再次加速
  • 自動駕駛「戰爭」:誰能搶先落地無人化與規模化?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企業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包括谷歌、百度、華為、阿里等;二是車企或汽車零部件廠商,包括通用、上汽、長安等傳統車企以及新能源領域中高歌猛進的造車新勢力等;三是初創公司,比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
  • 全球自動駕駛實力排名公布:谷歌第一,百度第七,蘋果慘不忍睹
    光比技術,沒誰比這批《2018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的結果更具參考性。在加州機車輛管理局(DMV)剛剛披露的這些年度報告中,達到披露標準的48家自動駕駛路測單位,技術實力一一曝光。谷歌系Waymo仍然排名第一且遙遙領先,通用旗下Cruise緊隨其後,美國無人車明星創業公司Zoox排名第三。
  • 百度牽頭 全球首個商業化自動駕駛計程車標準發布
    百度牽頭 全球首個商業化自動駕駛計程車標準發布2021-01-05 19: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近日,由百度牽頭,聯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湖南湘江智能、上海淞泓、信通院、威馬、東風、一汽、北汽、博世、大唐電信等機構,
  • 百度、滴滴、創業公司鏖戰自動駕駛:萬億風口之下的爭奪與焦慮
    「頭部效應」在自動駕駛賽道中正變得極為清晰,Pony.ai、景馳相繼以「很貴」的估值獲得知名基金的融資,有傳言稱Pony.ai天使輪的估值就高達9000萬美元,而到了A輪則跳漲至3億美元。 各家機構紛紛選擇自己布局的目標,誰都不想在這樣一個性感的風口中被拋下,拼命想獲得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但讓投資人們焦慮的是,即便最後搶到一張船票,這趟旅程的漫長程度也難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