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酒泉12月28日電(汪江波)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加注操作手對高分九號04星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8月5日攝)。新華社發(姚軍鵬 攝)
這次任務也是我國2020年度的最後一次航天發射。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火箭測試、衛星加注、星箭聯合檢查……1月16日上午,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按預定窗口點火發射,這個中心喜迎年度發射任務「開門紅」。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平臺工作人員更換迴轉平臺齒輪油(12月24日攝)。新華社發(姚軍鵬 攝)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地處戈壁大漠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迅速做好各項防疫工作,並按預定計劃紮實開展任務準備和人員訓練。5月12日9時16分,繪有醫護人員群像和「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字樣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點火起飛,用「一箭雙星」的圓滿成功為武漢加油。
嚴格的質量管理,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確保航天發射成功的重要法寶。上半年,這個中心找問題、查隱患,把質量整風活動覆蓋到發射場的每個角落,確保了5月31日和6月17日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2星、03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前狀態確認(11月7日攝)。新華社發(王明豔 攝)
作為我國組建最早的綜合性航天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深厚的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今年這個中心充分利用我國第一枚國產地地飛彈「東風一號」發射60周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等重要節點,開展航天戰旗接力傳遞、到發射陣地舊址參觀見學等活動,激勵廣大科技人員以昂揚的鬥志保障試驗六號02星等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平均年齡26歲的測控團隊、29歲的指揮顯示組組長曾顯華、27歲的雷達遙測設備組組長宋福印……近年來,一大批年輕科技人員走上一線關鍵崗位,直接參與火箭衛星的測發、測控、通信和技術總體工作。9月21日中午,這個中心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年輕的科技人員用實際行動發出青春宣言:「航天戰旗交給我,請放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前進行檢測(5月12日攝)。新華社發(胡軍 攝)
商業航天是中國航天的一部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專門成立民商航天發射團隊,在技術交底、質量控制、流程把關等方面給予民商航天大力支持。11月7日,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據介紹,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民商航天公司在這裡圓夢。
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目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經完成載人航天發射場的部分技改和設施設備檢修檢測工作,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