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2020年什麼最火?」
答曰:「線上金融、線上醫療、線上教育······」
6月20日,北京地鐵6號線,一對年輕男女探討著移動網際網路眼下的風口。
而在線教育是其中最炙熱的那團火。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226萬門次課程,1775萬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合計23億人次。
在線教育的洪流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這場數位化變革。
01 三大巨頭入局在線教育
在線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內,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狠狠踩了一腳油門,在市場上話語權高漲。值得玩味的是,這場網際網路巨頭角逐的賽道上,伴隨著百度的掉隊,傳統的BAT格局已經結束,市場似乎已經進入新BAT時代,而這次的「B」,是張一鳴的字節跳動(ByteDance)。
具體來看,疫情期間,阿里巴巴旗下平臺釘釘提供中小學遠程直播教學服務,雖然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曲解為向中小學生提供寒假作業,遭到不少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集體「仇視」。但是總體而言,釘釘在網絡上正面口碑佔據優勢,也積累了漂亮的數據成果:支持了全國14萬所學校、300萬個班級、1.3億學生的在線上課。
騰訊系在線教育平臺(包括企業微信、QQ直播、騰訊課堂)同樣在疫情期間推出助學服務,雖然在網絡上討論熱度較低,但根據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騰訊教育已與全國40餘家各級教育局建立聯繫,覆蓋20個省數千萬師生。QQ家校群為超過1.2億用戶提供了群課堂直播、在線輔導課程及作業管理工具,單日最多有近1400萬人通過群作業功能提交線上作業,有超過2000萬人通過群通話、群課堂參與網課直播。
字節跳動輸出技術能力聯合專注於中小學課程的在線輔導的教育產品清北網校搭建了「空中課堂」,為廣州、福建、湖北等近20個省份、近千所學校提供了免費的直播授課技術支持。此外,旗下抖音APP教育類直播次數增長200%,教育類直播觀看人次增長550%,教育類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2969萬。
「一年頂過三年」,前人俗語照進當今現實,過去砸重金也沒做到的業績數據,疫情之下網際網路企業憑藉技術和用戶的天然優勢實現了。
02 2C還是2B,同一個戰場的不同答案
從戰術上來看幾家網際網路巨頭在線上教育的布局,騰訊更像一個全能選手,2B端打造騰訊雲課堂、騰訊會議,適用網課場景;面對復學後的校園管理需求,企業微信推出了復學碼、晨午檢、以及智慧測溫硬體等新功能,幫助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做好復學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更是在教育圈全民利用社交渠道獲客的關鍵時刻封禁了教育機構常用的微信營銷插件WeTool,把朋友圈的獲客業務逐漸回收到企業微信。
To C端圍繞社交渠道打造QQ「群課堂」方便學生上課、推出騰訊作業君APP和微信小程序,適用作業場景。
相比而言,在進入教育圈這件事中,阿里似乎想得很明白。今年憑藉被小學生吊打的釘釘破局,順利進軍教育行業,今年3月,淘寶教育事業部正式成立,除了能自由用於教育的工具釘釘以外,在產品上推出針對中小學生課業問題的付費問答平臺「幫幫答」APP,在服務上推出了「 一億新生計劃」。充分應用自己在基礎設施和營銷服務的優勢。
不難看出,騰訊和阿里重點偏向做渠道,雖然還沒完全放棄To C,但是在策略上都是先打To B 了。
而字節跳動還在C端業務蓄勢待發。自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開始進軍在線教育,內部孵化了少兒英語一對一品牌gogokid,隨後又推出K12大班課大力課堂等教育產品,還投資了一起作業、曉羊教育,收購了學霸君的to B業務及早教品牌「新升力」等項目,很多以失敗告終。
但這並未影響字節跳動布局在線教育的信心,2020年3月,張一鳴宣布全力進軍教育,清北網校教師薪酬上不封頂,教育業務線招聘人數擴張到一萬人。從這些動作明顯可以看得出,字節本身佔據渠道優勢,在教育這條線上,他們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回歸教育效果,即做好To C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釘釘在5月的發布會上又增加了新的「火力」,推出未來教育戰略產品,和松鼠Ai1對1聯合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作業,服務上億學生。
字節跳動也不甘落後,5月25日,字節跳動旗下教育產品清北網校發布中小學網課教師招聘啟事,稱將為優秀教師提供「年薪兩百萬,上不封頂」的薪資待遇。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表示,「清北網校持續招聘中小學老師,待遇不是問題」。
淘寶也在6 月 22 日發布 &34;,宣布將搭建全新的在線教育基礎設施,依託淘寶 8 億活躍用戶,在未來三年幫助超 1000 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 10 萬名以上新生。
在新的BAT身後,處在第二梯隊的網際網路公司也蓄勢待發:快手大規模扶持名師類IP和MCN,華為、京東推出在線課堂,拼多多也上線了數學工具······
03 2B成為主航道,2C或偏離航線
在線教育是國內少數幾個仍存在紅利的網際網路行業,因此巨頭對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而對比騰訊、阿里、字節跳動,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之間存在兩種模式差異:
一種是直接參賽,通過投資孵化在線教育品牌,作為選手參與在線教育市場,如字節跳動和清北網校的結合;
另一種則是提供工具平臺,幫助教育培訓機構,搭建線上授課平臺,如騰訊雲課堂、阿里釘釘,解決的是學校與學生線上溝通的問題。
司庫財經認為,相比今日頭條主打C端的業務模式,以B端為主的騰訊、阿里更容易取得成功。
其原因在於教育市場的特殊性。與其他行業不同,在線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對優質教師資源的掌控,誰擁有足夠多的優質教師,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學生聽課。
國內優質的教師資源幾乎全部集中在學校當中,像個人游離在學校外,開設輔導班的優秀教師不是沒有,但屬於極端個例。
釘釘、騰訊雲課堂、騰訊會議通過與各地教育局合作,打通B端學校和C端學生資源,它的業務模式更輕,無需在引流、獲客以及教育課程的研發上有所投入,它的經營核心是將工具平臺研發維護好,保障學生和老師的使用體驗。
而字節跳動的C端模式則不同,它是在線教育市場的直接參賽者,跟學校、線下培訓機構搶奪學生。在該模式下,字節跳動運營資產冗重,除了要維護APP,做好用戶體驗,還需要自己開發課程、培養教師資源。
「頭條屬於跨界進入到一個陌生的領域「,相關分析人士對司庫財經表示,師資是稀缺性資源,頭條缺乏足夠優質師資力量,想獨立做出教育品牌幾乎不可能。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疫情期間,頭條在線教育業務中,其2C的業務多以失敗告終,而與阿里、騰訊相似的2B業務,卻取得了發展。
同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今日頭條為何一直在2C業務上不斷試錯?阿里、騰訊為何甘願只做工具類品牌?
兩者的原因在於其戰略文化。經過20多年的發展,騰訊、阿里業務規模極大,它們知道教育、醫療等行業壁壘性極強,相比較直接進入,他們更開發,為這些特殊行業提供低層工具類服務,從而將其納入到自己生態體系中。
而字節跳動的戰略文化相對封閉,早前在新聞資訊、短視頻等行業的成功,令其管理層更具侵略性——更側重於業務本身的成功,雖然張一鳴對始終放不下對教育的情懷,但字節跳動忽略了行業間壁壘的差異性。
當然,在線教育是國內網際網路僅存的少數風口,巨頭對此的投入將會增加,而兩種模式依舊會並存,但司庫財經認為,2B的工具類平臺遠勝於2C的教育機構。
對於巨頭來說,任何市場都可以進入,但教育、醫療等行業,有著其特殊的壁壘,」你可以幫助它,但不要想,也不可能顛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