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確認是否收到仲裁委電子送達的調解書?」申請人:「已收到。」
被申請人:「已收到。」3月19日上午,隨著雙方當事人確認籤收調解書,大興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完成了首例仲裁結案文書電子送達。此案是大興區仲裁院首例立案、開庭、送達全流程線上處理完成的勞動爭議。
原來申請人李某在北京某公司工作三年多,公司一直未與李某籤訂勞動合同,也沒有給他繳社保。2020年1月,李某身患重病,因沒有在北京參保,導致醫療費無法報銷。高昂的醫療費使李某不堪重負,故1月底申請勞動仲裁,向北京某公司主張醫藥費及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案件受理後,仲裁員仔細閱卷並電話聯繫了雙方當事人全面了解案情。此時李某已返回河北老家進行治療,急需用錢。經徵求雙方當事人同意後,仲裁員決定先進行線上調解,力爭用柔性化手段化解雙方勞動糾紛。3月19日上午,仲裁委依託北京大興「智慧仲裁」小程序和網頁端組織雙方當事人登錄網際網路仲裁庭進行遠程線上調解。經過耐心釋法說理,引導雙方積極溝通,互諒互讓,雙方當事人最終在線達成了一致的調解意見。在雙方當事人對調解協議進行確認後,仲裁員當即製作調解書,經告知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並徵得雙方當事人明確同意後,依託北京大興「智慧仲裁」系統將調解書在線送達至雙方當事人,完成了大興區仲裁院首例調解書電子送達。
據介紹,結案文書電子送達是藉助「智慧仲裁」辦案助手實現的。辦案人員上傳結案文書PDF版,系統自動識別並加蓋電子公章,同時生成比對二維碼,加蓋有電子公章的文書自動送達至當事人手機小程序並發送驗證碼。當事人輸入驗證碼,即可打開結案文書,系統自動生成送達回證。結案文書上有二維碼,當事人通過「掃一掃」可以查看系統中生成的原始文書,進行比對。仲裁結案文書電子送達的實現,既克服了因物流影響造成的文書送達困難,也減少了疫情防控期間出現交叉感染的風險,在大大提升辦案效率的同時,也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
據悉,為保證疫情期間存量案件和新增案件及時妥善處理,維護轄區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大興區仲裁院不斷創新辦案方式,加快「網際網路+調解仲裁」建設步伐,提升線上服務能力,採用人臉識別、活體檢測技術在當事人註冊帳戶和立案提交仲裁申請時進行身份驗證,確保當事人辦理仲裁業務時身份真實有效。在線上立案的基礎上,先後推出線上調解、線上開庭等「不見面」仲裁服務方式。自2月4日完成首例案件線上開庭以來,截至3月24日,大興區仲裁院已經通過線上調解和線上開庭成功處理勞動爭議案件165件。
記者:龔興
編輯:李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