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收穫!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電極厚度受限提供新方案:熱納米壓印...

2020-12-28 澎湃新聞

昨日小南推文

探索·收穫!細胞成像再添新技術:鞠熀先教授提出細胞膜蛋白成像的電致化學發光方法

近日,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唐少春教授課題組與葛海雄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電極結構優化設計,利用熱納米壓印製備技術結合微電流電沉積,成功獲得高容量、高倍率和長循環壽命的新型陣列結構電極,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領域電極厚度受限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解決方案。相關成果以「Vertically Aligned and Ordered Arrays of 2D MCo2S4@Metal with Ultrafast Ion/Electron Transport for Thickness-Independent Pseudo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為題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納米》期刊上。(ACS Nano, 2020.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0c02973)

隨著柔性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柔性超級電容器在柔性顯示、可攜式儲能、可穿戴電子設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能,受到國內外產業界和學術界的高度重視。開發高性能的柔性電極以及非對稱全固態器件是提升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和拓展其應用的關鍵。贗電容電極材料的儲能基於電極/電解液界面附近可逆的法拉第氧化還原反應,表現出遠高於雙電層碳材料的電容。電解液通常在材料中的擴散深度僅為20 nm,剩餘材料體積被認為是「死體積」不參與電化學儲能。通過提高離子擴散速率、有效體積和電子輸運效率,贗電容超級電容器有望將能量密度提高到與二次電池相當的水平。然而,由於贗電容材料自身導電率低、「死體積」比例高,特別是電子/離子的超長傳輸距離使其實際容量遠低於理論值。

圖1. 新型陣列電極在電化學儲能過程中離子和電子的傳輸路徑。

二維納米材料在獲得高容量電化學儲能方面具有優勢,將其生長在基體表面能有效避免相互堆疊,但現有報導的納米陣列結構往往比較緻密、分布無序;尤其是,儲能無法擺脫對電極厚度的依賴,這一問題在厚度達到或超過10 µm時更為突出!離子在電極內部緩慢運動導致高充放電速率下電化學存儲容量迅速衰減。

針對以上問題,研究團隊提出利用兩種垂直離子通道和電荷快速存儲/輸運加快電化學反應動力學的觀點,設計出一種全新的陣列電極結構。如圖1所示,該新型電極是由垂直有序排列的柱狀陣列構成,贗電容NiCo2S4納米片生長在高長徑比的柱狀集流體上。電極擁有兩種垂直的離子通道,一種是相鄰柱子間的大尺寸間距,另一種是「站立式」、超薄NiCo2S4納米片形成的多孔納米通道。前者在電化學儲能過程中像「高速公路」一樣為電解液離子提供無障礙的通道,後者能極大地加速離子在整個電極內部擴散的傳輸速率。此外,基於納米壓印製備工藝,柱狀集流體與底部Ni片為整體,沒有電荷傳遞界面的存在;納米NiCo2S4既調節了表面陽離子的氧化還原反應,又將活性位生成的電子快速轉移到導電集流體。該設計能促進離子擴散、增加有效接觸面積、縮短法拉第電荷傳遞距離。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團隊首次利用低成本規模化熱納米壓印技術,製備出高長徑比、垂直有序排列的Ni陣列(圖2a-b),然後通過微電流電沉積在其表面生長出垂直於柱子弧形表面的超薄納米片,產物如圖2c-d所示。將厚度僅為5 nm的活性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MCo2S4(M = Ni、Co、Fe、Mn等)「站立」在柱狀集流體表面(圖2e-f所示),納米片交叉形成豎直孔通道,有利於電極內部超快的定向離子擴散與傳輸。結果表明,本研究獲得的電極厚度高達20 µm,且電極的容量隨著MCo2S4包覆層厚度的增加呈線性增加(並未出現國際上常見的厚度增加到一定數值電容開始降低),從而有效解決了容量受電極厚度限制的難題。

圖2.(a)納米熱壓印模板界面SEM,(b)柱狀Ni微集流體,(c-d)微電流沉積製備的MCo2S4/Ni陣列,(e-g)表面納米片局部放大SEM,(g)陣列電極的EDS-mapping元素分布圖,(h-j)MCo2S4納米片的TEM、SAED和HRTEM分析。

團隊製備的新型MCo2S4/Ni陣列電極,在1 A g-1的電流密度下容量達到486.9 mAh g−1,高於文獻中報導的NiCo2S4電極材料;當電流密度增大到100 A g-1,電極容量仍保持150 mAh g−1。特別是,在高電流密度10 A g-1下經歷5,000次充放電循環後,僅有3.8%的電容損失(圖3a),納米片包覆層的形貌、納米孔微觀結構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見插圖SEM),證明該電極優異的循環穩定性。這是因為,電極結構有效固定了二維納米片的分布和孔結構,相互獨立的微集流體和交叉二維NiCo2S4薄片大大減輕充放電過程中氧化還原反應導致的材料體積變化。

由於獨特的陣列結構特徵,該電極表現出了不同於其它電極的優異柔韌性,在大幅度彎曲(彎折角度分別為45°, 90°, 135°, 180°)情況下,電化學容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出現了略微增加(圖3b所示)。以NiCo2S4/Ni電極為正極,石墨烯泡沫為負極的非對稱全固態器件,其能量密度高達66.5 Wh kg-1(功率密度為400 W kg-1),高於文獻中報導的有關NiCo2S4基非對稱器件的能量密度。

圖3.(a)MCo2S4/Ni陣列單電極在電流密度10 A g-1下經歷5000次充放電循環的電容保持率,插圖為循環後SEM圖;(b)電極在不同彎曲角度下的CV曲線。

該研究工作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領域電極厚度受限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熱壓印納米技術具有產量高、成本低和工藝簡單的優點,是器件規模化製備的重要技術。特別是,該熱壓印納米製備工藝中Ni陣列像模具一樣能夠重複使用。該研究證實了這種新製備方法的有效性,而且已拓展到其它贗電容材料(例如M = Fe等),為高性能柔性贗電容電極的設計和規模化製備提供了一種有效途徑。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17級博士生郝宗斌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唐少春教授、葛海雄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陳延峰教授和崔玉雙老師對此研究的設計和完成進行了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南京大學為論文唯一單位。該研究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同時感謝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的支持。

掃碼訪問南京大學新聞網,開啟更多精彩~

來源:科技處、南京大學新聞網

原標題:《探索·收穫!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電極厚度受限提供新方案:熱納米壓印製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在電化學儲能等新興應用進展
    石墨烯潛在的重要前沿應用涉及多個方面,本文將從電化學儲能、海水淡化、生物應用等角度介紹近兩年以來國內外研究機構取得的一些研究進展及應用情況。文/萬 勇(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一、電化學儲能業內專家認為,電化學儲能是石墨烯最有可能實現規模化量產的領域,尤其是在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這兩個方向。
  • ...通訊》:零下60℃工作的MXene基複合電極用於高倍率電化學儲能!
    在電容性電化學能量存儲裝置中,電荷存儲來自於電解質離子在電極表面或活性位點上的吸附,只有在可被離子接近的電極區域才有助於電荷的存儲。因此,提高電化學儲能裝置電極中離子的可及性對電荷存儲和倍率性能至關重要。尤其是當設備在低溫下運行時,離子在有機電解液中的遷移動力學比較緩慢,限制了其高倍率性能。因此,在基於有機電解質的儲能設備中,提高離子的可及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張會剛: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原理
    以電化學儲能技術為例,在傳統化學化工專業培養計劃中,學生的電化學基礎是在物理化學課程中建立,缺乏對固體和半導體的認識;與材料和固體相關的專業培養計劃中,電池技術所需的溶液化學和界面化學基礎不足。圖片來源:Pixabay南京大學於21世紀初,在材料系的基礎上成立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下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剛柔相濟的神奇電池:柔性電化學儲能器件
    這就要求我們更要對柔性儲能器件進行研究,而如果通俗的說,就是我們需要開發柔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即「可以彎的電池」,甚至是「不只是可以彎還可以做更多事情的電池」。比如像以下幾幅圖中所示的可彎曲薄膜型電池,以及可打結電纜型電池。
  • JMCA 量子點-碳基納米複合材料:製備及在儲能器件上的應用
    與傳統塊體材料相比,具有更大電化學活性表面的納米結構材料可以改變能量存儲機制,從而大大提高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此外,高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材料與具有強度和柔韌性的低維材料的結合為薄而柔的儲能器件提供了解決方案。由於過大的表面貢獻,納米尺寸會影響熱力學方面,從而增加器件中的工作電壓。 此外,狹窄的界面有效縮短擴散路徑進一步實現快速的能量存儲。
  • 納米壓印技術在手機、筆電、平板、汽車上的應用
    納米壓印只是一道工藝,結合現有的絲印、鍍膜、注塑、衝壓等製程,即可以呈現豐富的外觀件,接下來我們來看可以有哪些應用。表面處理工藝中多數人熟悉的為拋光、研磨、拉絲、噴砂、蝕刻、CNC,這類可以稱為傳統加工; 另外微放電、EDM、雷射 、黃光、超精密加工等為非傳統加工。
  • 碳化和硫化合成的的海綿狀複合材料將提高電化學儲能性能
    打開APP 碳化和硫化合成的的海綿狀複合材料將提高電化學儲能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7 14:15:33 多維膜結構具有多個優點,包括提供有效的電子/離子傳輸網絡,緩衝Fe1-xS納米顆粒的體積膨脹,減輕多硫化物的溶解以及實現高效鈉存儲的優異動力學。當被評估為鈉離子電池的自支撐陽極時,Fe1-xS@PCNWs/rGO電極在0.1 A g-1的連續循環100次後表現出優異的可逆容量(573-89 mAh g-1)。
  • 納米纖維素:即將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納米新材料
    2 納米纖維素基電極材料與纖維素微纖維相比,納米纖維素具有更精細的納米結構和較高的比表面積,通過高溫炭化、原位化學聚合和電化學沉積等方式可與電極材料複合,獲得更精細的納米結構和更優異的電化學性能。2.1 納米纖維素基碳纖維材料碳纖維材料具有高可逆性和安全性, 是現今應用最廣的儲能器件電極材料。
  • ...等《Carbon》期刊:將廢塑料轉化為碳納米薄片,實現卓越的電容儲能
    活性炭納米片表現出大的比表面積和大的孔體積。 證明了具有高循環穩定性的高比電容。 這項工作報告了將廢塑料有效地轉化為電極材料的過程。 1 成果簡介 碳納米片(CNS)的廣泛應用仍然受到產量低的限制。同時,廢塑料的積累會嚴重汙染環境。如今,由於廢塑料的碳含量高,將廢塑料轉化為二維CNS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然而,迄今為止,該轉化過程仍然受到低效催化劑的阻礙。
  • 【納米壓印新潮流】(中)大面積模具技術不斷湧現
    【新聞連結】 【納米壓印新潮流】(上)增大面積擴展新用途 新一代USB接口Type-C揭開神秘面紗 納米壓印,模仿蜻蜓和蝴蝶的翅膀及荷葉 路透社:iPhone6用顯示屏或於5月開始量產,有4.7和5.5英寸兩種 TDK
  • 「厚密」矽-碳電極新策略--中國數字科技館
    高(質量、體積)比容量的矽基負極是最有潛力部分取代商用石墨的鋰離子電池用新一代負極材料,但在嵌鋰過程中會發生巨大的體積膨脹,導致固態電解質界面(SEI)破裂及電極粉化等問題,使得容量迅速衰減。納米技術的發展提升了矽基材料的質量比容量,但較低的密度嚴重限制了其體積性能優勢的發揮[1]。
  • 新能源發展將使電化學儲能在未來電力系統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他們預計,在用電高峰期間,加州的電力缺口為440萬千瓦。儲能為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技術保障,也可在事故發生後提供應急電源。2019年7月13日,紐約曼哈頓發生大停電事件,停電時長5小時,致使7.2萬市民陷入黑暗;7月21日,在連續三天熱浪襲擊下,紐約地區再次受到影響,超過5萬戶居民斷電。
  • 【第2603期】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
    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為實現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3D 列印正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領域。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增材製造實驗室合作新成果讓業界為之一振。電極材料機械性能展示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成果論文發表在 《探索》上 。
  • 基於金屬納米線網絡透明電極
    在過去十年中,金屬納米線(MNW)透明電極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有望成為ITO的低成本替代品。在達到與ITO相當的電學性能的同時,MNW網絡還具有柔性以及較低的材料成本。相較於其他解決方案,如例如碳納米管(CNT),石墨烯,金屬納米纖維(MNF),金屬納米槽(MNT)和光刻圖案化的金屬網格(MG),MNWs提供了廣泛的優勢,包括溶液可加工性、高透明度、優異的導電性和穩定性。
  • 柔性電子皮膚貼片會用到哪些電極?
    有人將Au FS電極轉移到Ecoflex/聚乙烯醇(PVA)襯底上,由於PVA具有水溶性,可被汗液溶解,使ecoflex/Au FS電極僅通過範德華力自適應於人體皮膚。這種電極的厚度、楊氏模量、拉伸性和質量密度等都能很好地模擬人體表皮,故稱為表皮電極。目前,表皮電極已成功應用於表面心電圖、肌電圖(EMG)、腦電圖(EEG)和皮膚水合作用的測量。
  • 3D列印獲取「長續航」鋰硫電池 可推廣至其他儲能領域
    相關技術還可推廣到其他新興的儲能設備,為發展新型、高效、規模化的電極構築方法提供重要借鑑。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能源領域高水平期刊《納米能源》雜誌上。鋰硫電池中的「穿梭效應」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儲能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這家公司的熱化學儲熱技術商業化進程加速
    中國清潔供熱平臺訊:在儲能領域,鋰離子電池等電化學儲能技術熱度居高不下,而在更大規模的儲能解決方案上,熱化學儲熱電池受到了越多越多的關注。瑞典化學儲熱科技公司SaltX開發的熱電池即通過化學方法存儲和釋放能量,利用鹽和水的分離來儲存能量,然後再通過鹽和水的再次結合反應來釋放能量。
  • 美國UT Austin餘桂華教授AM: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界面化學研究
    憑藉方便的電池組裝、簡化的電池結構、高安全性和低維護成本,室溫液態金屬電池不僅顯示出大規模應用前景,而且為開發不同於傳統固態電池、高溫電池的儲能設備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 而液態屬作為電極材料有望解決鹼金屬本徵的枝晶問題和合金材料的電極粉化問題。液態金屬電池的穩定運行需要快速的電荷傳輸,金屬一般具有非常大的表面張力,因此在集流體表面的浸潤性很差,影響了電池的性能。
  • 谷歌為電力儲能投資,電池取代提供備用電的柴油發電機
    做為一個公司數據中心的後備電力解決方案,谷歌正在為電力儲能投資。 目前,公司正致力於使用電池儲能解決方案取代提供備用電的柴油發電機,從而在電網斷電時維持設施運行。本周,谷歌全球數據中心副總裁Joe Kava在企業博客上發文稱,這麼做的目的是證明電池是一種「更好、更清潔的解決方案」,電池現在已經「發展到足以保持網際網路運轉的程度。」 Kava在文章中重點指出,谷歌認識到,電池可以發揮的重要作用遠不止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