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今年以來舉牌20次,創近五年新高!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
升溫!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舉牌次數創近五年新高
2020年,險資動作頻頻。舉牌的險資包括華泰資產、中國人壽、太保人壽、太平人壽、中信保誠人壽、泰康人壽、百年人壽、和諧健康保險等,大多是龍頭險企。
來源:中保協網站
從被舉牌上市公司來看,共有13隻股票被舉牌,H股、A股上市公司均有涉及,不過,H股較A股更受險資青睞。「舉牌的成本是險資考慮的重點,H股頻遭舉牌可能與H股估值較低有關。同時,險資舉牌A股的方式,並非在二級市場買入,而是主要通過協議轉讓或定增的形式,可降低買入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因舉牌而帶來的股價波動。」華西證券分析師魏濤表示。
從行業類別來看,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股和地產股依舊是險資的最愛。其中,險資今年有6次舉牌標的屬於金融業,包括農業銀行(H股)、工商銀行(H股)、中國光大控股(多元金融)。
今年舉牌最為積極的則是國壽系(中國人壽和中國人壽集團),一共舉牌7次,對工商銀行(H股)和農業銀行(H股)各舉牌增持2次。緊隨其後的是太保人壽,共舉牌4次,其中錦江資本三度到達舉牌線,險資增持重倉股趨勢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場還出現共同舉牌的案例。例如,2月24日,太保集團及其旗下的太保產險、太保壽險、安信農險、太保安聯健康一同舉牌贛鋒鋰業(H股)。舉牌後,太保及其子公司合計持股5.16%。9月,陽光城引入戰投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泰康系」合計持股13.53%。
為何今年險資積極投資權益資產?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利率下行、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及信用風險增加的情況下,險企增加權益性資產配置比重成為有效對衝方式。
與此同時,這是應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調整的需要。魏濤認為,IFRS9準則變更、政策引導、險資資產配置需求共同推動舉牌潮。保險公司傾向於將股權資產計入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FVOCI科目內的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則無法影響利潤表),在新準則實行前逐步降低股價對利潤表的影響,同時選擇高分紅股票來增厚利潤,將持有股票的收益由交易轉為股息收入。
注重協同效應
國盛證券團隊分析稱,近年來險企的舉牌行為與2015年-2016年的險資舉牌潮有明顯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參與主體方面,以上市險企或大型險企為主,中小公司極少參與,而2015年-2016年基本為以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的萬能險資金為主。
第二,以財務投資為出發點,同時被舉牌公司與舉牌的險企之間業務協同性更為顯著, 且舉牌港股明顯增多。
第三,參與方式更為多樣。不僅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舉牌,還有通過協議轉讓、大宗交易、非公開發行等方式獲取上市公司股權。
以萬達信息為例,從基本面來看,萬達信息應該不是險資的「菜」。數據顯示,萬達信息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3.97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2.45億元。
但中國人壽和和諧健康今年卻先後舉牌萬達信息,且中國人壽還是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中證君注意到,在中國人壽官網的公司新聞中,有如下一段描述,「中國人壽積極踐行健康中國戰略,以科技為重要支撐,不斷提升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能力,萬達信息在此方面具有技術優勢和實踐經驗。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源、專業人才、技術創新及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在基礎技術、數位化經營管理、醫保服務、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雙向賦能、互利共贏、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來源:中國人壽官網
至於和諧健康的舉牌,萬達信息方面也表示,新進股東將新增資源導入和業務協同,合作空間巨大。和諧健康與萬達信息可在健康管理、科技金融、智慧城市等眾多領域進行廣泛深入的業務協同。
險資明年繼續貢獻增量資金
日前,銀保監會相關人士表示,保險資金將上市公司作為重要投資標的,直接或間接投資各類股票、債券約10萬億元。促進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
華北地區一家中型險企投資總監透露,權益投資方面,明年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預計會出現很多新行業、新方向,同時險資通過較大比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而實現長期股權投資的案例預計會逐漸增多。此外,險資對定增的投入預計也會增加。
多位險資人士日前對中證君表示,隨著保費增加,2021年各險企預計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將增加3000億元左右。
「假定在保險新規等政策推動下,明年權益資金佔險資的比例提升3個百分點至16.2%,考慮保險資金可運用餘額增至23.6萬億元,測算得到2021年險資將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約8524億元。」華西證券表示。
東吳證券稱,明年穩定擴張下,假設保險類資產總額達到34.7萬億,樂觀、中性、悲觀三種假設下分別假設明年綜合持股比例11%、10.5%、10%,對應保險資金淨流入5697億元、3964億元、22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