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保壽險增持港股錦江資本(2006.HK),二度觸達舉牌線,持股比例增至10.46%,而這距其初次觸達錦江資本舉牌線僅有一月時間。受疫情影響,主營酒店、旅遊相關業務的錦江資本股價一路下行,進入估值低點,太保壽險的加碼,也正是看中其「高性價比」,同時太保壽險表示,不排除在後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
2020年以來,險資在港股市場動作頻頻,相繼舉牌農業銀行(1288.HK)、中廣核電力(1816.HK)等。對於險資南下抄底動作,業內指出,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港股與海外市場具有更強的聯動性,因此在調整中跌幅也大於A股,目前不少優質股票處於估值低位,屬於較好的布局時機。險資所看重的個股,主要涵蓋在A、H股中有折溢價優勢、稀缺優勢、低估值及高股息率個股、類債券型個股。
太保壽險二度舉牌錦江資本,酒、旅企業陷低估值或臨加倉時機
首先來看太保壽險的此次舉牌動作。近日,太保壽險公告稱,3月18日,其受託管理人太保資管通過受託管理的QDII帳戶在香港市場買入錦江資本股份,形成舉牌。太保壽險對錦江資本的持股數量從13658.6萬股,增至14557.2萬股,佔錦江資本流通股比例約為10.46%。此次舉牌錦江資本的資金來源,為「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帳戶」,目前該帳戶可運用資金餘額為4651.83億元。
以2020年3月18日錦江資本港股收盤價和同日日終港元兌人民幣匯率為基準,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股票的帳面餘額約為1.66億元,佔太保壽險2019年末總資產比例約為0.013%。
藍鯨保險注意到,此次已是太保壽險對錦江資本在2020年的第二次舉牌,就在1個月前,太保人壽剛剛完成對後者的首次舉牌。
2020年2月19日,太保壽險通過二級市場完成對錦江資本股票的買入,加倉後太保壽險持有錦江資本股票6978.6萬股,佔錦江資本流通股比例約為5.015%。不僅如此,在兩次觸發舉牌線期間,太保壽險也多次對錦江資本進行增持。
錦江資本主營酒店投資和運營以及相關業務、汽車運營與物流相關業務以及旅遊中介及相關業務,屬消費服務業,正是受此次疫情明顯行業。
2020年以來,錦江資本的股價整體震蕩下行,截至3月23日,以1.19元收盤,較2020年初1.61元開盤價,已下跌26.1%。
「疫情對酒店、旅遊行業有直接明顯,原預定機酒退訂、短期難有收入,導致企業現金流出現重創,經營困境直接反映於個股股價,多個個股處於估值低位」,金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對於投資方而言,目前入局投資看好的是性價比」。
藍鯨保險注意到,對於此次加碼投資錦江資本,太保壽險在公告中強調,根據規定,太保壽險將本次投資納入股票投資管理,受託管理人太保資管公司會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後續反應,不排除在後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
近日,中國太保披露2019年年報,總投資收益率數據顯示,中國太保在2019年的權益投資類收益率達到6.3%,高於固定收益類1.2個百分點,與2018年1.1%的投資收益率相比,則高出5.2個百分點。
險資接連舉牌「高性價比」港股,高股息率、類債券型個股受寵
險資在港股的動作不僅於此,今年以來,險資已數度舉牌港股,參與險企、舉牌頻次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2月19日,中國人壽(601628.SH)舉牌農業銀行港股(1299.HK),持股比例達5.0018%,同日,太保壽險增持錦江資本,實現對後者的首度舉牌。
2月24日,太保財險、太保壽險、安信農業、太保集團共同增持贛鋒鋰業(1772.HK),形成一致行動人,共同觸達舉牌線,持股比例合計達到5.16%。
3月13日,中國人壽年內舉牌第二隻港股,加碼增持中廣核電力,持股比例達到10.005%;3月18日,太保壽險二度舉牌錦江資本。
頻頻南下背後,是險資布局港股的投資邏輯。
時機尤為重要。受疫情影響,2月中旬以來,恒生指數持續下行3月24日收於22663.49點,較年初28543.52點,下跌21.8%,當前,港股處於明顯低估值時點。
花旗近日報告指出,目前南向投資港股資金升高,渠道監測顯示國內險資為購買主力,H股股價便宜,市盈率相對低於過去十年的歷史均價。
「港股與海外市場具有更強的聯動性,全球風險偏好走低,受外圍因素影響,在當前調整中跌幅也明顯大於A股,估值較低,存在折價。其中,不少優質股票處於估值低位,對於險資來說,是不錯的布局時機」,一位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向藍鯨保險分析道。
「港股和全球股市一樣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目前來看,港股也沒有顯示出即將觸底反彈的跡象」,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同時向藍鯨保險指出,「險資加倉港股,一方面是港股的交易屬性使其要比A股對風險的釋放更強,另一方面是在香港的H股多數都是國有或重點民企,險資入局,有助於穩定」。
沈萌進一步提出,目前港股估值雖然走低,但並不意味著很快就會出現反彈,從長期看,目前的估值下跌屬於非結構性變化,因此還具有回歸的基礎,而險資作為長期機構投資者可以承受時間的成本。
多家保險公司資管部門也表示,對港股的投資價值保持看好,正在推進或有意推進港股投資,並且對預期的投資收益表示看好。
那麼,大舉南下的險資,挑選標的的標準是什麼?業內人士指出,險資投資以穩健為重,在港股之中,穩定絕對收益是險資最為看重的,具體涵蓋A、H股中有折溢價優勢、稀缺優勢、低估值及高股息率個股、類債券型個股。
具體來說,「險資追求長期投資,港股中有不少成長股是A股中少見的稀缺品種,這本來也是險資選擇的目標之一,近兩年準備入局,趁當前低估值時點介入,算是相對較好的時機」,前述保險資管業內人士指出,「這對於保險資管部門的戰略眼光也是一種考驗,需要分辨企業所處行業、市場規模、目前的競爭格局、盈利空間等多重因素」。
盈利能力與分紅潛力也是險企選擇投資對象時的重要考量要素之一,「穩定、持續的盈利能力,以及較好的分紅潛力,是企業持續吸引投資者、吸引優質、長期投資者的核心要素。此外,險資布局之中,也有業務協同、戰略投資的考量」。
從具體領域來說,沈萌提出,新基建與國產替代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投資主線。此外,銀行等金融股也飽受青睞,主要基於 H股中的銀行股相對A股來說估值更低,股息更高。在中國疫情得到明顯控制的前提下,A股拉動 H股受益,使銀行領域港股類債券優勢發揮,符合險資穩定投資的偏好。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中,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提出,目前,國際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但總體來看,中國股市較為平穩。下一步,銀保監會將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權,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匹配狀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在現有權益投資30%上限的基礎上,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重。
信號放出,對於盯準低估值時期,準備加大布局的頭部險企而言,減少了投資比例約束的顧慮。
業內有聲音指出,雖然目前險資看好H股折價之下的高性價比,謀求長期投資,但從流動性方面來看,H股不及A股,這也是當企業在A+H股同時上市後,A股股價溢價率相對較高的原因。港股對於險資進行長期投資來講是不錯的選擇,但也需保持謹慎態度。(藍鯨保險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