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年內調研810股 偏好科技及大消費

2020-12-24 證券之星

(原標題:險資年內調研810股 偏好科技及大消費)

2020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突出,為此各大機構都加大了調研力度。以投資穩健見長的險資年內調研了810家公司;其中, 227家公司累計接受了超過10家險資的調研。走勢上,逾六成獲險資調研的公司跑贏大市。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最受關注;整體上,科技股和大消行業較受險資青睞。

險資年內調研810股逾六成跑贏大市

2020年,A股市場在結構性行情中迎來了一波振蕩上漲行情,個股表現冰火兩重天。有基於此,各大機構紛紛加大調研力度。據數據統計, 截止12月9日,年內有1689家公司接受機構調研,以投資穩健見長的保險資金參與了其中810家公司的調研。

邁瑞醫療(300760)、海康威視(002415)、德賽西威(002920)、一心堂(002727)、歌爾股份(002241)、洽洽食品(002557)、珠江啤酒(002461)、利亞德(300296)、新產業(300832)、博雅生物(300294)、宏發股份(600885)、周大生(002867)、中科創達(300496)、匯川技術(300124)、石基信息(002153)等15家公司累計接受了超過(含)50家險資扎堆調研。

最受險資關注的公司是邁瑞醫療。數據顯示,公司獲得了87家險資的調研。險資對該公司的調研關注點主要落在了疫情影響以及未來業務前景方面。公開資料顯示,邁瑞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年初受國內疫情一度蔓延的影響,邁瑞醫療股價大幅拉高;不過隨著市場熱點切換,公司股價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但其年內累計漲幅依然高達90.21%,仍大幅跑贏各大指數(年內表現最好的創業板指漲50.04%)。

此外,衛寧健康(300253)、吉比特(603444)、兆易創新(603986)、京東方A(000725)、信維通信(300136)、永高股份(002641)、偉星新材(002372)、我武生物(300357)、科大訊飛(002230)、華峰測控(688200)、傳音控股(688036)、廣聯達(002410)、南極電商(002127)、大北農(002385)、伊之密(300415)、海鷗住工(002084)、東山精密(002384)、錦浪科技(300763)、仙琚製藥(002332)等212家公司也累計接受了超過(含)10家險資的調研。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獲險資調研的公司普遍表現不錯。統計數據顯示,810家獲險資調研的公司中,495家公司跑贏了同期大市(截止12月9日,滬指年內漲幅10.55%)。值得一提的是獲超過10家險資調研的227家公司中,159家跑贏大市,佔比70.04%。15家獲超過50家險資調研的公司中,跑贏大市的佔比86.67%(13家)。數據還顯示獲險資調研的公司中,146家公司跑贏大市超過10個百分點,70家公司跑贏大市超過50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險資調研並不代表會實際投資,但作為投資前的一個重要環節,險資對某個公司或行業的頻繁調研也能反映出其對該領域發展的看好或者說重視。《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布局的步伐持續加快,保險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次數、持倉金額等多項權益類投資指標均已超過去年全年。銀保監會數據顯示,當前保險資金投資A股達總市值的3.44%。

調研偏好科技及大消費公司

從相關公司所屬行業來看,年內險資調研的81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105家)、醫藥生物(101家)、計算機(83家)、化工(72家)、機械設備(64家)、輕工製造(35家)、公用事業(32家)、傳媒(30家)、食品飲料(30家)、電氣設備(29家)等行業中。而接受超過10家險資調研的81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計算機(39家)、電子(38家)、醫藥生物(33家)、化工(17家)、傳媒(12家)、食品飲料(11家)、農林牧漁(7家)等行業中,很明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科技股和以醫藥為主的大消費股是2020年以來最受關注的行業。

對於科技股,業內人士指出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將會從投資驅動向創新科技消費升級驅動轉變,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結構性機會,如更多品質好的產品、5G時代會帶動更多通信硬體的升級換代,軟體領域的創新發展。「伴隨著國內科技股佔比市值逐漸提升,如果排除短期的不確定性,科技股投資未來五年大概率能創造出20%的年化收益率,背後有一些確定性的變化做支撐。」

券商投顧還指出,大消費板塊主要包括醫藥、食品飲料等。無論在A股或港股,消費板塊都是選股的重要板塊。外資來中國布局的大部分資金,主要聚焦在消費板塊。一方面,中國具有較大的一二三四線城市消費市場;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大部分消費品的市佔率只有個位數,參考發達國家情況來看,這些消費品的市佔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銀保監會近日下發給各保險公司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年內投資運用餘額2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今年前10個月,險資實現投資收益共計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達4.32%。在今年險資配置的各類資產中,權益類資產實現的投資收益率遙遙領先。統計月報顯示,今年前10個月,險資對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率為9.05%,位列險資各大類資產投資收益率之首;股票投資收益率為8.74%,位列第二,這兩類投資合計實現投資收益2374億元。

新華資管總裁張弛表示,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中長期投資價值,未來將繼續發揮長期投資的優勢,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斷加大權益資產的投資力度,加大對核心資產和高股息資產的配置,把握結構性機會。一方面積極布局核心資產,找出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作為核心資產加大配置力度,分享優質企業的成長紅利;另一方面重點關注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率資產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險資加速布局資本市場

積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數度發文「鬆綁」險資釋放強烈信號,對險資運用支持政策進一步升級。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加強風險防控。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

7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打破此前權益投資上限為30%的天花板,同時連發三文對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金融衍生品及股指期貨交易進行規範。 10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優化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股票等領域投資管理能力的備案管理。近日,銀保監會發文明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面對低利率環境,險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適當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保持總體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抓住A股波動向上的結構性機會進行配置。同時,繼續挖掘大市值、業績優、高ROE、較低估值的藍籌股的長期投資機會,為保險資金帶來較好的正向收益。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股權投資具有長期性、抗經濟周期能力強等特點,與保險資金期限長、追求長期收益特點相一致。經過多年發展,企業股權已成為保險資產配置重要品種。此次取消投資行業範圍限制,對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經營困難的新興產業與科創企業來說,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也將會有利於一些處於成長階段的戰略新興產業獲得保險資金股權投資。

年內獲超過(含)30家險資調研的公司

股票代碼股票名稱獲險資調研家數相對滬指漲跌幅 年內漲跌幅 所屬申萬行業
300760邁瑞醫療8779.1590.21醫藥生物
002415海康威視7826.3236.42電子
002920德賽西威71124.81135.98計算機
002727一心堂6674.1385.02醫藥生物
002557洽洽食品5962.2574.18食品飲料
002241歌爾股份5991.45101.97電子
002461珠江啤酒5830.8641.76食品飲料
300296利亞德58-16.23-5.91電子
300832新產業57219.75244.71醫藥生物
300294博雅生物5711.4522.10醫藥生物
600885宏發股份5634.0544.79電氣設備
002867周大生5226.3937.22輕工製造
300496中科創達51108.52119.17計算機
002153石基信息50-22.57-12.01計算機
300124匯川技術50164.69175.87電氣設備
300253衛寧健康4934.5345.17計算機
603444吉比特4926.6037.86傳媒
603986兆易創新4631.2441.88電子
000725京東方A463.8114.38電子
300136信維通信46-11.16-0.60電子
002641永高股份4547.7460.19建築材料
002372偉星新材4535.0245.38建築材料
300357我武生物4239.5550.24醫藥生物
002230科大訊飛42-0.889.69計算機
688200華峰測控42-18.47-5.57機械設備
688036傳音控股41188.09199.89電子
002127南極電商3934.3245.56商業貿易
002410廣聯達3992.84103.60計算機
002084海鷗住工3841.8252.37輕工製造
002385大北農3879.5194.11農林牧漁
300415伊之密3848.3058.50機械設備
002384東山精密3814.5025.11電子
002332仙琚製藥3733.3644.42醫藥生物
300633開立醫療37-10.310.28醫藥生物
300188美亞柏科3721.8932.57計算機
300763錦浪科技37388.76415.59電氣設備
002600領益智造3621.6132.30電子
300459金科文化3610.1420.69傳媒
002142寧波銀行3516.4927.31銀行
688202美迪西34139.66150.21醫藥生物
300558貝達藥業3338.2548.97醫藥生物
688029南微醫學330.2810.92醫藥生物
688266澤璟製藥33-18.97-5.68醫藥生物
002311海大集團3356.7667.74農林牧漁
300303聚飛光電33-0.0110.89電子
300070碧水源32-1.509.11公用事業
000100TCL科技3247.0057.44電子
300012華測檢測3158.4569.08綜合
002956西麥食品3117.5029.93食品飲料
300451創業慧康3110.0120.62計算機
300271華宇軟體31-9.491.07計算機
002475立訊精密3178.7989.56電子
603777來伊份309.3120.31食品飲料

(文章來源:投資快報)

相關焦點

  • 市場臨近3000點:險資「種草」科技股 核心看消費+醫藥
    市場已兵臨3000點城下,險資股票也活躍起來。一位大型壽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多數險企大方向上應該是加倉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及重大戰略性產業是險資配置的主要方向。」而目前險資股票配置主線似乎還不明朗,均衡配置仍為主力,「配置核心為消費股、醫藥股,科技股及新能源汽車,後期如果有可能會略微傾向於科技。」
  • 2020年險資調研路徑曝光!這兩隻股票被國壽、人保同時盯上 邁瑞...
    就2020年大型險企調研情況來看,「國壽系」調研次數位居榜首,高達554次,其偏好邁瑞醫療、一心堂、美迪西、傳音控股、信維通信等;而「平安系」同樣也偏愛邁瑞醫療,同時其還關注珠江啤酒、中科創達、科博達、海目星、寒武紀-U、東誠藥業等多隻個股。
  • 險資調研降溫!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皆青睞一心堂 海鷗住工漲幅最...
    然險資調研卻出現減溫跡象,調研次數同比下降26.32%。從大型險企調研情況來看,國壽養老調研次數最為頻繁達13次,平安養老、人保養老緊隨其後調研次數分別為9次、8次。同時,《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注意到,此次調研中並未出現新華保險的身影,一向調研次數居前的中國太保也低調起來。
  • 逢低撿貨險資接連南下舉牌港股,偏好稀缺、高股息率個股
    險資接連舉牌「高性價比」港股,高股息率、類債券型個股受寵險資在港股的動作不僅於此,今年以來,險資已數度舉牌港股,參與險企、舉牌頻次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3月13日,中國人壽年內舉牌第二隻港股,加碼增持中廣核電力,持股比例達到10.005%;3月18日,太保壽險二度舉牌錦江資本。頻頻南下背後,是險資布局港股的投資邏輯。時機尤為重要。
  • 270公司年內獲超百家機構調研 科技與消費行業個股最受關注
    截止12月3日,滬指年內累計漲幅12.85%、深成指漲幅33.94%、創業板指大漲50.85%。不過,板塊個股走勢分化嚴重,結構性行情下,機構對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高漲。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年內已有1677家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佔滬深兩市在交易的4094隻個股43.14%。
  • 證券配資開戶公司天貓配資 年內21次創近五年新高
    在資本市場沉寂四年的險資於今年強勢回歸,掀起舉牌潮。12月22日,年內險資舉牌次數達21次,創下近五年險資舉牌數新高,其中頭部機構是險資調研與舉牌的「主力軍」,金融、地產股依舊是香餑餑;除此之外,從險資調研圖譜中也不難看出,科技、消費等板塊亦是險資關注重點。
  • 險資增持最多的股票竟然是它!還對這些股票感興趣(名單)
    從保險公司減持個股看,格力電器、振華科技、同仁堂、金地集團等減持力度較大。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分析稱,二季度資本市場出現震蕩,儘管經濟增長維持了穩健的增速,但在外部風險尚未完全化解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部分險資減持了部分權益標的的持股數量,以減少權益資產市值波動對整體收益的影響。
  • 險資口味有變!調研行蹤顯示 這隻創業板白馬股最熱門 醫藥醫療股...
    醫療醫藥相關個股出現頻次和排名均較3月出現明顯提高。邁瑞醫療成為險資關注度排名第一的「明星」。製藥公司貝達藥業、天宇股份、仙琚製藥、美諾華、普洛藥業、東誠藥業、靈康藥業等,醫療健康信息化公司衛寧健康,生物科技公司博雅生物、健帆生物、貝瑞基因等,醫療器械公司三鑫醫療、理邦儀器等均榜上有名。
  • 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解除後 險資對哪些行業更有投資偏好?
    另據記者獲得的調研報告,險資在PE基金中重點投向了TMT、大消費、房地產(含物流地產)、基礎設施、醫養健五個行業。實際上,早在2018年10月,中國銀保監會就對《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就修訂後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當時的修訂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是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的行業範圍限制。
  • 4月險資調研上百家A股公司
    Wind數據顯示,4月份有73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共計388次;此前3月,60家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共計234次。從險資調研次數來看,4月比3月增長了六成以上。 從各家險企調研情況來看,國壽養老、長江養老和平安養老承包了前三名,調研次數分別為45次、33次和28次。
  • 一季度險資大筆加倉!青睞銀行、材料 也投醫藥、半導體
    若將平安集團及平安人壽持有平安銀行大部分股票,以及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持有中國人壽股票等集團戰略持股的因素剔除,銀行、房地產、資本貨物、材料、公有事業依然是一季度險資持倉數量最多的行業,這一持倉偏好與以往基本一致。
  • 20萬億險資大鬆綁!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解除這些行業險資垂涎已久
    另據記者獲得的調研報告,險資在PE基金中重點投向了TMT、大消費、房地產(含物流地產)、基礎設施、醫養健五個行業。實際上,早在2018年10月,中國銀保監會就對《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就修訂後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險企12月84次調研 2020年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為王牌
    在剛過去的12月,41家保險機構陸續進行84次調研,其中,電子計算機行業備受青睞。展望2020年,券商分析師指出,經濟增速階段性企穩概率較大,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市或是大概率事件,權益市場表現有望延續較好表現,但由於2019年險資投資收益率基數較高,2020年的改善效應將會明顯減弱,若股市下行,險資投資收益率將有所回落。
  • 中國人壽舉牌工行H股2000萬股 險資19次舉牌A股H股公司
    來源:新華網作者:向家瑩作為A股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的動向一向備受市場關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中國人壽日前買入工商銀行H股2000萬股,均價4.2339港元,斥資8467.8萬港元,最新持股43.59億股,比例增至5.02%。
  • 11月險資狂掃描175家上市公司 7大重口味下這31家最易被盯上
    今年下半年,A股市場又現險資舉牌熱。一方面,險資在不斷的舉牌上市公司,另一方面,險資其實也在加快調研。東方財富(300059,股吧)Choice數據顯示,11月1日-25日期間共有175家上市公司受到險資調研,其中有25家更是受到了險資扎堆調研。火山財富記者對此梳理之後,市場上關注度最高的寶能系、恆大系和安邦系的調研路徑也浮出水面。
  • 險資調研提速!4月同增56.13% 平安、國壽均青睞邁瑞醫療、彩訊股份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4月,險資調研步履不停,節奏明顯加快。據《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統計,4月份共70家險企參與個股調研,總計調研331次,在險企參與數量上同比3月增加22.81%,調研次數同比增加56.13%。
  • 險資上半年密集舉牌!百年人壽「突襲」顧家家居,大險資偏愛港股藍籌
    據《紅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險資年內已舉牌上市公司達15次,創2014~2015年險資舉牌潮以來新高。整體來看,這輪險資舉牌有幾大特點:首先是舉牌標的已明顯由A股轉向港股,且更偏重於高股息大盤藍籌;其次,舉牌方由過去「激進」的中小險資轉向當下「穩健」的大型險資為主;第三,由此前「謀求控股」或追漲殺跌為主轉向以長期資產配置、財務投資為主。
  • 國務院放萬億大招 險資瞄準哪裡?
    險資潛力巨大銀保監會下發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年內投資運用餘額2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今年前10個月,險資實現投資收益共計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達4.32%。在今年險資配置的各類資產中,險資對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率為9.05%,位列險資各大類資產投資收益率之首;股票投資收益率為8.74%,位列第二。這兩類投資合計實現投資收益2374億元。雖然險資在權益市場收穫頗豐,但是相比其十多萬億的總規模來說,股票市場的配置仍然是九牛一毛。
  • 今年來險資舉牌20次!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險資增量資金入市|股
    券商預計明年約8500億元險資增量資金入市(附股)升溫!2020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上掃貨、加倉。截至目前,險資舉牌次數已達20次,創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隻。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2021年各險企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
  • 重磅利好,險資入市要加速?330家公司四季度以來獲保險公司密集調研
    截至三季度末,險資配置銀行存款25796.20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比例為12.46%;債券75765.69億元,佔比36.59%;證券投資基金9951.73億元,佔比4.81%;股票16810.25億元,佔比8.12%。對此,天風證券表示,未來3年每年股票市場新增險資資金在2900億元—5300億元之間,未來3年或增配股市逾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