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1日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製造iphone的信息通訊大企業蘋果公司將進軍自主行駛電動車市場。
據報導,蘋果公司的目標是到2024年為止生產自主行駛轎車。
但消息人士透露說,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生產可能會推遲到2025年以後。
在蘋果公司內部,名為「泰坦計劃」的車輛計劃從2014年開始啟動。
路透社解釋說,只是在一段時間裡,公司主要致力於軟體等其他領域,但是從去年開始車輛項目重新得到了進展。
一位負責人透露說,蘋果汽車事業的核心是由自己設計的電池。
蘋果公司開發出的設計方案是,培養電池內單元的容量,並去掉化妝包和模塊,同時添加活性劑。相關人士解釋說,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加行駛距離。
他還補充說,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比鋰離子電池過熱可能性更低的鋰磷酸鐵(LFP)電池製造的方案。
據悉,蘋果公司決定從外部採購車載的「雷達(LiDAR)傳感器」(利用光源感知周圍物體距離的技術)等部分配件。
有關負責人透露說,就目前情況來看,蘋果公司可能會為組裝汽車而同製造商合作,蘋果公司也有可能開發出可以搭載在現有汽車製造商的汽車上的自主行駛系統。
雖然蘋果公司每年生產數億個電子產品,但考慮到複雜的供應鏈,汽車製造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綜合產業,對於蘋果公司來說也不是容易的課題。
路透社解釋說,要想在汽車事業上獲得利潤,必須具備年產10萬輛以上的力量。
有人觀測說,特斯拉要想通過製造汽車獲得穩定的收益,需要17年的時間,因此蘋果公司的挑戰也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