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慢阻肺病人會出現氣喘,是因為有毒物質損傷了氣道和肺組織,導致氣道狹窄,有效肺組織減少,進一步導致了肺泡通氣不足、肺通氣/灌注(V/Q)比例失調和彌散功能障礙缺氧,結果就是氧氣不夠用了,就要通過多呼吸來增加氧氣的吸入。
缺氧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後果,例如會引起肺血管的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紅細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還可造成營養不良。最後就是導致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大家都知道了缺氧的危害了,下一步就是治療,我們今天先講講家庭氧療和家庭無創呼吸機的使用。
家庭氧療
大家也會說,缺氧好治療呀,缺什麼,補什麼呀,缺氧就補充氧氣呀,給病人吸氧呀。
現在我來告訴你吸氧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人都要吸氧,吸得不好,不僅不治病,還會加重病情了。
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就指出:對於穩定期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是有一定的指徵的,穩定期、休息時或者運動誘發的中度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並不能延長壽命,也不能延長距首次住院的時間,對於可以測定的預後沒有持續明確的益處。
看到這裡你有點驚訝了吧,吸氧沒有用?不是的,吸氧也要正確地吸氧,也是有指徵的。
慢阻肺穩定期患者進行長期家庭氧療的具體指徵如下:
1. 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有或無高碳酸血症;
2. SaO2<89%,並有肺動脈高壓、右心衰竭或紅細胞增多症(血細胞比容>0.55)。
這裡提到一個動脈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通常就是指血液中被氧和的氧和血紅蛋白的含量,佔到全部可以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可以對肺的氧和以及血紅蛋白攜氧的能力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判斷,正常人體的血氧飽和度大約在98%左右。但對於慢阻肺病人只要維持在90%以上就可以了。
這個動脈血氧飽和度是我們在家裡可以檢測的,建議大家買一個指脈氧儀,網上就有賣的,大概100元左右,可以用來檢測人體的動脈血氧飽和度、脈率測量,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檢測結果來決定病人需不需要吸氧,或者把檢測結果告訴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吸氧。
長期氧療一般是經鼻導管吸入氧氣,氧流量要控制在1.0-2.0 L/min,每天吸氧時間>15h。
長期氧療的目標是使患者在海平面水平靜息狀態下達到SaO2 90%,這樣才可維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證周圍組織的氧氣供應。
家用無創呼吸機的使用
可是有的病人經過了吸氧,SaO2 還是達不到90%,怎麼辦?
如果出現疲勞嗜睡或者呼吸困難明顯,明顯藥物治療及氧療無改善的話可以用,建議使用無創呼吸機。
我們每天呼吸是很費力的,慢阻肺病人由於氣道不通暢、氣道狹窄,長時間呼吸困難,會導致呼吸肌肉疲勞無力。呼吸肌肉疲勞無力又導致了吸氧減少,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病情越來越重。
而我們使用了無創家用的呼吸機以後,它減少患者呼吸做功,減輕呼吸肌疲勞;在吸氣時,呼吸機用壓力把氣體推進入肺部,從而使血氣交換更充分;在呼氣時,呼吸機用壓力把氣管和支氣管打開,廢氣更容易排出,可減輕二氧化碳瀦留。
呼吸機就像一把無形的手把狹窄氣道給撐開了,從而讓你的呼吸更加輕鬆。
這個呼吸機的使用建議和你的醫生聯繫,在他們的指導下使用。
一旦吸氧,使用呼吸機是否需要終生使用?
不是的,全球慢阻肺倡議推薦每隔三個月就對患者做一次評估,如果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血氣分析明顯改善,可以停止使用吸氧和無創呼吸機治療。
歡迎大家繼續提問,我會在後面的文章裡回答大家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