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氧療和無創呼吸機,慢阻肺病人怎麼規範使用?

2020-12-05 呼吸科孫思慶醫生

大家都知道慢阻肺病人會出現氣喘,是因為有毒物質損傷了氣道和肺組織,導致氣道狹窄,有效肺組織減少,進一步導致了肺泡通氣不足、肺通氣/灌注(V/Q)比例失調和彌散功能障礙缺氧,結果就是氧氣不夠用了,就要通過多呼吸來增加氧氣的吸入。

缺氧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後果,例如會引起肺血管的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紅細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還可造成營養不良。最後就是導致病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大家都知道了缺氧的危害了,下一步就是治療,我們今天先講講家庭氧療和家庭無創呼吸機的使用。

家庭氧療

大家也會說,缺氧好治療呀,缺什麼,補什麼呀,缺氧就補充氧氣呀,給病人吸氧呀。

現在我來告訴你吸氧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慢阻肺病人都要吸氧,吸得不好,不僅不治病,還會加重病情了。

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就指出:對於穩定期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是有一定的指徵的,穩定期、休息時或者運動誘發的中度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長程氧療並不能延長壽命,也不能延長距首次住院的時間,對於可以測定的預後沒有持續明確的益處。

看到這裡你有點驚訝了吧,吸氧沒有用?不是的,吸氧也要正確地吸氧,也是有指徵的。

慢阻肺穩定期患者進行長期家庭氧療的具體指徵如下:

1. 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有或無高碳酸血症;

2. SaO2<89%,並有肺動脈高壓、右心衰竭或紅細胞增多症(血細胞比容>0.55)。

這裡提到一個動脈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通常就是指血液中被氧和的氧和血紅蛋白的含量,佔到全部可以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可以對肺的氧和以及血紅蛋白攜氧的能力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判斷,正常人體的血氧飽和度大約在98%左右。但對於慢阻肺病人只要維持在90%以上就可以了。

這個動脈血氧飽和度是我們在家裡可以檢測的,建議大家買一個指脈氧儀,網上就有賣的,大概100元左右,可以用來檢測人體的動脈血氧飽和度、脈率測量,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檢測結果來決定病人需不需要吸氧,或者把檢測結果告訴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吸氧。

長期氧療一般是經鼻導管吸入氧氣,氧流量要控制在1.0-2.0 L/min,每天吸氧時間>15h。

長期氧療的目標是使患者在海平面水平靜息狀態下達到SaO2 90%,這樣才可維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證周圍組織的氧氣供應。

家用無創呼吸機的使用

可是有的病人經過了吸氧,SaO2 還是達不到90%,怎麼辦?

如果出現疲勞嗜睡或者呼吸困難明顯,明顯藥物治療及氧療無改善的話可以用,建議使用無創呼吸機。

我們每天呼吸是很費力的,慢阻肺病人由於氣道不通暢、氣道狹窄,長時間呼吸困難,會導致呼吸肌肉疲勞無力。呼吸肌肉疲勞無力又導致了吸氧減少,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病情越來越重。

而我們使用了無創家用的呼吸機以後,它減少患者呼吸做功,減輕呼吸肌疲勞;在吸氣時,呼吸機用壓力把氣體推進入肺部,從而使血氣交換更充分;在呼氣時,呼吸機用壓力把氣管和支氣管打開,廢氣更容易排出,可減輕二氧化碳瀦留。

呼吸機就像一把無形的手把狹窄氣道給撐開了,從而讓你的呼吸更加輕鬆。

這個呼吸機的使用建議和你的醫生聯繫,在他們的指導下使用。

一旦吸氧,使用呼吸機是否需要終生使用?

不是的,全球慢阻肺倡議推薦每隔三個月就對患者做一次評估,如果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血氣分析明顯改善,可以停止使用吸氧和無創呼吸機治療。

歡迎大家繼續提問,我會在後面的文章裡回答大家的問題的。

相關焦點

  • 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療的「重要性」
    慢阻肺患者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全球經濟負擔第四位,僅次於腦血管、腫瘤和心臟病,高達499億美元。2006年,在中國6大城市,慢阻肺患者平均每年費用高達13314元人民幣,佔家庭年收入40%。2、遠離汙染:廚房要換大功率的抽油煙機,室內準備空氣淨化器,讓自己遠離任何可能加重呼吸困難的油煙和粉塵。3、藥物治療:慢阻肺分為穩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在穩定期的時候也要堅持藥物治療。慢阻肺患者需要長期使用長效激素和抗膽鹼藥物,使支氣管擴張,緩解症狀。吸入製劑是比較好的方案,使藥物直接進入呼吸道,治療效果好而副作用少。
  • 家庭氧療和無創通氣是慢阻肺居家標配,常見問題需注意
    慢阻肺患者的居家生活中,往往離不開兩種醫療設備,一個是家用制氧機,還有一個就是無創呼吸機了。慢阻肺患者的發展往往是這麼個程序:經歷幾次氣短、胸悶後去醫院檢查,確診為慢阻肺,然後購買家用制氧機進行長期家庭氧療。
  • 淺談長期家庭氧療與無創正壓通氣的區別
    最近收到一些私信,很多病友會把這兩個常用的治療方式混為一談,其實是錯的,想要知道氧療與無創通氣的區別,首先需要知道我們的呼吸原理。家用呼吸機的治療原理而家用呼吸機治療(無創正壓通氣),則是通過增加通氣量,提高你吸入空氣的量,這裡可以理解為,「質」不變,加大「量」。為什麼需要用到呼吸機呢?
  • 慢阻肺患者如何進行家庭氧療?盲目吸氧可能導致昏迷
    呼吸內科邢豔麗醫生說:「家庭氧療的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什麼樣的慢阻肺患者適合家庭氧療以及如何進行家庭氧療,這裡面有不少學問。」 並不是每個診斷為慢阻肺的病人都需要家庭氧療。
  • 慢阻肺必須戴無創呼吸機嗎?不戴會怎樣?
    相信各位病友對呼吸機一定不陌生,當慢阻肺病程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時,一般醫生就會建議佩戴無創呼吸機治療了。 由於慢阻肺二期患者存在二氧化碳瀦留的情況,容易引發高碳酸血症,導致病情急性加重,需要住院治療,而每次急性加重都會使慢阻肺病情加重,肺功能永久性下降。
  • 慢阻肺年均花費大概要多少錢?
    關於慢阻肺治療的花費,不知道各位病友是否自己計算過,作為慢性疾病,意味著治療是要長期、持續地進行,自然花費是不會斷的,短期買一兩次藥可能覺得沒什麼,但長期如此,再加上購買制氧機、家用呼吸機等額外花費,還是有些肉疼的。
  • 吸氧、面罩吸氧、無創呼吸機……按患者病情輕重分級救治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王貴強表示,輕型病例有病情比較輕的,可能不需要氧療,但重症病人一定要進行系統氧氣療法,只有這樣才可以阻斷病情進一步發展。 有效的氧療是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那麼我們在第5版的診療方案中看到,分級分類的呼吸支持對於輕症和重症患者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 美國如何保障患者及時使用呼吸機?
    (參見《特稿|當他們無法呼吸:重症患者氧療設備何來》)氧療救治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幾類:第一,鼻導管吸氧;第二,經鼻高流量吸氧;第三,無創呼吸機供氧;第四,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支持;第五,採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ECMO也被稱為「最後一道守護者」。中美臨床上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指導原則相似。
  • 媽,真的不用給我買呼吸機……
    比如說,患者處於高原地帶,空氣裡的氧氣不足,又或者,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管和氣泡存在病變,不管怎麼努力都吸入不了太多空氣。怎麼辦呢?答案是提高進氣口的氧氣濃度,即,通過氧療設備為患者提供較高濃度的氧氣。(2)作為氧氣來源氧療設備也可以接到呼吸機上,作為氧氣的來源。
  • 專家提醒:用好無創呼吸機,打贏抗疫攻堅戰!
    援鄂標配,臨床作用無可替代 儘管援鄂醫療隊來自全國四方,在治療方式上也各有所長,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從疫情發展初期至今,氧療、呼吸支持等呼吸治療措施在臨床救治中發揮著無可代替的作用。 因此,許多醫療隊不約而同地攜帶了制氧機、呼吸機等呼吸類醫療物資前往湖北。
  • 慢阻肺肺氣腫患者用呼吸機應該選哪個模式?
    之前說過,呼吸機有很多種模式,例如BPAP-S、BPAP-ST、智能定容通氣等,那麼到底哪種模式適合慢阻肺患者呢呢?今天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BPAP-ST如果說不知道選什麼模式,那麼可以直接選擇BPAP-ST,因為目前慢阻肺使用的呼吸機裡面,90%以上都是以帶ST模式呼吸機的機型為主。
  • 關於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多參數監護儀採購的公開招標公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政府採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太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受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委託,對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
  • 如何根據血氣分析值,調節無創呼吸機模式?
    血氣分析和無創呼吸機分別是臨床上非常重要的評估和治療利器。近期,有多位讀者在後臺留言表示一直對「如何根據血氣分析來調整呼吸機治療方案」感到非常困惑,筆者今天就來和大家來分享這一知識點和經驗,供學習和交流。 01血氣分析示呼吸衰竭該如何使用呼吸機?
  • 慢阻肺買什麼呼吸機好?國內慢阻肺呼吸機品牌盤點
    由於無創呼吸機對於慢阻肺二期的患者有著較大的幫助,因此很多醫生都會建議患者買家用呼吸機居家治療,以達到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 慢阻肺患者長期使用家用呼吸機有什麼後果?
    慢阻肺患者用哪種呼吸機為主?慢阻肺患者用的呼吸機一般為「雙水平呼吸機」,並且型號中帶有ST字樣,例如和普樂ST830,瑞思邁VPAP ST等。這種呼吸機主要以慢阻肺、肺氣腫、漸凍人患者為主。慢阻肺患者使用呼吸機有什麼作用?以慢阻肺為例,慢阻肺主要是肺部小氣道堵塞導致氣流受限,通俗來講就是肺部發生阻塞,吸氣時無法攝取足夠的氧氣。
  • 新冠重症區的呼吸保衛戰:上萬臺呼吸機在湖北是怎樣救命的
    國家衛健委的診療方案中,包括4種針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呼吸支持:(1)氧療:鼻導管或面罩吸氧;(2)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機械通氣;(3)有創機械通氣;(4)肺復張或體外膜肺氧合(ECMO,即人工肺)。其中普通氧療對危重症患者作用有限,ECMO成本過高,也難堪大用。呼吸機成為最重要的呼吸支持設備。
  • 前線急缺經鼻高流量氧療設備,和普樂呼吸溼化治療儀正式投入戰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提到,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而種種臨床經驗都表明,高流量鼻導管氧療及無創通氣都在本次疫情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 BMC瑞邁特呼吸機,國產家用無創呼吸機
    打呼嚕到底應該怎麼治療?打呼嚕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究竟有沒有對所有人都有效的方法?這是無數被打呼嚕折磨的家庭都想知道的答案。  但是所有的醫生都只會說一句話,"肥胖者、抽菸喝酒者、白天過度疲勞者會打鼾"。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打鼾呢,為什麼有些人很瘦也會打鼾,為什麼老年人打鼾的比例比年輕人高?為什麼很多人做了手術後仍然打鼾?這些醫生都不會回答你,或者找其他的理由應付你。
  • 解碼呼吸機丨馬斯克捐的被ICU拒收?英國拿獸用呼吸機能救人嗎?
    新華社發(孫明旭 攝)家用無創呼吸機雖無力救助重症,但特殊情況可救急「現代呼吸機按創傷性分類,分為有創和無創兩種,它們能把合適濃度、恰當流量和容量的空氣、氧氣混合氣體,隨患者的呼吸同步送入肺中,並將患者的二氧化碳同步排出,協助完成血氣交換。」李洋介紹,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時,需用口鼻面罩或鼻罩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