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富陽的陳女士月薪2500,卻花了近60萬元去做美容,丈夫痛哭還不起,母親被氣得住院。我想剛看到這個報導的人們第一反應應該都是譴責陳女士愛慕虛榮,花錢大手大腳。我剛開始也是和大家一樣的反應,但當我仔細看完這邊報導後,我卻開始同情這位陳女士了。
從陳女士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陳女士一直在這家店裡做美容護理,之前都是很正常的,知道因為身體原因做了手術,再到店裡來美容就變味了。每次陳女士來,店裡都會有四五個人對她噓寒問暖,積極地給她推薦各種理療、按摩護理之類的項目,當然這些項目的花費十分的不菲。而陳女士又是耳根子軟的人,那邊四五個人輪番勸說,陳女士便不好意思拒絕,在這些人的誘導下,開始貸款做了美容。
前面說了,陳女士的月薪只有2500,她丈夫的收入也不高,用貸款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出現紕漏,東窗事發,被丈夫知道了,這才讓這些事情浮出水面。
都說可憐之人必要可恨之處,陳女士很可憐,但也可恨,她恨就恨在她不會拒絕別人。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不會拒絕別人,那TA的生活遲早有一天會失控。
明知道別人對你圖謀不軌,但你卻不會拒絕,依舊往下跳,你不受傷才怪。陳女士的慘痛經歷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這四五個店員明顯是不懷好意,一直在慫恿陳女士進行高額消費,而陳女士也知道這點,但她卻無視其中的風險,就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了,結果就是背負巨額債務,家庭關係緊張。如果當初她能堅定地拒絕這幾個店員,和之前一樣,就做普通的整容,或許就沒有後來的事情了。
成年人要學會拒絕別人,才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成年人是真的不能走錯一步的,特別是那些上有老,下有下的成年人,但凡踏錯一步,他們的家庭都有可能瞬間分崩離析。陳女士的家庭就是真實的寫照。
那要如何拒絕別人呢?有些人和陳女士一樣,耳根子軟,經不得別人的輪番「好意」相勸,最終吞下苦果。我也有類似的親身經歷,也是因為這個經歷,讓我學會了拒絕別人。
讀大學那會,有一次出去理髮,本來只是想剪短下,但在託尼老師的「好意」勸說下,什麼你的頭髮很好啊,幹嘛不做個髮型呢之類的,當時我內心是拒絕的,但他一直和鬧家常,說著說著,我就答應做頭髮了,代價就是我一個月的夥食費沒了。
這次錢包被掏空的經歷,讓我開始警惕那些陌生人突然無緣無故對我釋放的「善意」。常言道: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突然有人邀請你吃飯,那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感謝TA請你吃飯,然後再禮貌地拒絕TA。至於拒絕的理由?拒絕還需要理由嗎?我拒絕就是我不答應啊,你若在叨叨個不停,我就直接找你老闆談了。你要知道,你是顧客,而顧客就是他們的上帝,上帝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還需要他們來說嗎?
現在很多商家都有這種噁心的推銷員,你本來只是想簡單的理個髮,結果他和你鬧家常,套你話,最後你就成就了他一筆大單子,而你的錢包卻癟了。
當然現實中,不止是在消費的時候才遇到這種讓你無法拒絕的事情,還有一些其他事情也一樣讓你難以拒絕,比如說好朋友或者親戚來向你借錢,金額很大,你不想借,但礙於你們的關係,你又不好意思不借。
對於這些事情,我現在很明確地告訴你,凡是那些讓你覺得為難,涉及到你切身利益的事情,你都要學會拒絕別人給你挖的坑,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坑,那情有可原,但如果你明知道這是個坑,你還是一頭扎進去,那你這不叫頭鐵,而是腦殘了。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