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代人是被消費主義裹挾的一代,剁手黨,月光族是我們最容易被貼上的標籤,而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下,精緻窮又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新標籤。
所謂「精緻窮」指的就是那些賺錢不多,卻花錢不少的年輕人。他們為了買到喜歡的東西,即使窮得明明白白,也要自己活得精緻且閃耀。
很多人普遍認為千金難買我喜歡,即使入不敷出,也要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無論以何種方式來實現,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借錢。
現在社會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特別是對女人來說更是如此,比如化妝品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口紅要一盒一盒的買,即使買來也不用,就是喜歡買買買;女人不花錢就是不愛自己等等思想的衝擊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超前消費。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杭州一位女士每個月工資只有2500元,卻貸款了60萬去美容院做美容。
陳女士是杭州富陽人,在飯店工作每個月只有兩千多塊錢的工資,然而她卻欠了將近六十萬的欠款,在各種借款平臺上都有欠款。陳女士表示自己之所以欠了那麼多錢,都是被一家美容院給坑的。
陳女士口中的美容院位於富陽鎮上,名為「可諾丹婷」。陳女士是這家店的老顧客,早在7年前就辦理了會員卡,不過自己一直消費的項目都在承受能力範圍內,直到2018年,陳女士因為身體原因做了一個手術,之後皮膚出了點問題,就來到這家美容院做護理。
從那之後,一切都變味了。
美容院的工作人員知道陳女士剛做完手術,就推薦理療項目給她,並且告訴她可以做全身系統按摩,系統的美容和皮膚項目,總之把功效描述得天花亂墜。
陳女士被說到心動,很難拒絕只好同意做那些美容項目,可是那些項目大多價值不菲,每個項目都高達上千上萬,以陳女士的經濟條件,並沒有能力負擔。而這家美容院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鼓動她網上借款,並跟陳女士保證不會告知她的家人。
陳女士表示自己現在每個月都要還的一萬多的利息,有高達六十萬的債務,壓得她實在喘不過氣來,面對家人,更是瞞不下去了。
她不僅跟朋友借錢,還把家裡的車拿出去抵押出了7萬塊錢。陳女士的丈夫更是幾次鏡頭前落淚,表示自己家裡有老人贍養,孩子要上學,根本無力償還那些債務,為此陳女士的母親更是被她氣進了醫院。
面對記者的採訪,陳女士一直說自己是被坑了,被騙了,幾萬塊錢的項目做下來自己的皮膚也沒有很大的改進等等。可是美容院坑人固然可惡,可她卻想過沒有,這些東西就算有那麼一丁點效果,那你花那麼多錢做個美容,就是對的了嗎?
說白了,美容院確實坑人,但她作為一個有思想的成年人,在買單之前,在付款單籤下自己名字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後果?難道不想想自己和家裡的經濟狀況是否能負擔這麼多錢嗎?
讓她墜入火坑的,不是別人,而是她自己。
今年也有一個新聞,也是「妻子做美容,丈夫被嚇哭」登上熱搜榜榜首,河南一位男子和妻子結婚三年多,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每個月賺點錢都給妻子保管,然而因為疫情期間賺不到錢,就沒有給錢給妻子,可是有一天妻子卻告訴他:不僅之前存的錢都花光了,還欠了二十多萬。
對於一個並不富裕的三口之家來說,20多萬,足以壓垮他們的家,同樣是一個月一萬多的利息,這位丈夫焦慮到一直說怎麼辦,還幾度在鏡頭前痛哭。
這兩個活生生的案例不禁讓我想起去年雙十一前夕那個把自己丈夫逼到要跳樓的妻子。
買包買衣服買化妝品,同樣欠下了幾十萬的債務,丈夫很愛她。所以用了所有的關係幫她還了那20萬債務,可是這個妻子根本都不知道收斂,在雙十一大促之下有欠下了30萬。
就是那30萬塊,把自己的丈夫逼上頂樓的天台,差點跳樓。
女人追求精緻漂亮沒有錯,但是在追求這些的前提是你的消費能力要能負擔你的欲望。我們很羨慕電視裡的明星,一年七八位數花在自己的臉上,可她們一個廣告代言就能賺回來。而我們普通人呢?你要拼多少年才能存到那些錢。
上文提到三個妻子,她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沒錢做美容就刷卡,沒能力一次還清就分期,看到好看的衣服包包刷爆卡都覺得無所謂。明明大家都是每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薪階層,卻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月入十萬的樣子,實在可悲。
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是越來越沉重的帳單,她們都在為自己的」精緻「買單。很多時候,一個奢侈品包包,一套昂貴的化妝品,一件名牌的衣服,就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人生,這樣的人真的活得好難,過得好慘。
曾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
「拿著3000塊的工資,過著30000塊的生活,光鮮亮麗全靠信用卡和花唄撐著,看起來精緻得體,實際上負債纍纍,這是許多年輕人的現狀。」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就是這樣的人,畢業後她一個人去了深圳打拼,以她的能力在深圳找一份月薪很高的工作並不難,但她有幾個月連房租都要跟我借。
為什麼?因為一張健身卡年費要五六千,一張美容卡一個月要充三千,還有平常的吃飯花銷等等,一個月的收入根本都無法承受住她那樣消費,甚至到月底最後幾天只能吃泡麵。
一個上班背著兩三萬塊包包的人,卻在下班之後在出租屋裡吃著五塊錢一桶的泡麵,你能想像嗎?我一直以為她會就此改過,卻沒想到因此變本加厲,後來她的欠款越來越多,現在的她已經負債十幾萬以上。
為什麼?
因為新款的蘋果手機,分期下來每個月才需要還兩三百;某品牌的各種節日限定才一兩千,一定要買;大家都在推薦的東西一定很好,買;新開的網紅店很好吃,跟朋友一起去......
總之,時刻放縱自己的物質欲望,最後就變成了它們的奴隸,最後走進了一條深淵。
從各式各樣的人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來看,當一個人的能力無法匹配自己的內心欲望的時候,如果你不懂得克制自己內心的欲望,那麼只會把自己逼上死路,走進絕路。
《小狗錢錢》裡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小女孩吉婭意外獲得了一大筆錢,她很開心,因為這筆錢足以她實現許多願望,但給她錢的金先生要要求吉婭把其中一半的錢存起來,並且永遠不要去動它。
吉婭很困惑:「如果永遠不能取用,那存錢有什麼意義?」
金先生給她講述了一個「殺雞取卵」的故事:
雞就好比「錢」,雞下的金蛋就是「利息」,存錢就會得到利息,殺了雞就會一無所有。
金先生希望吉婭可以延遲滿足,選擇「養雞下蛋」,合理分配財富、合理取用,讓雞越長越大,成為一個可以依靠「金蛋」生活的人。
有的人說,人生就那麼長,要及時行樂,要花錢。但是我想告訴你,存錢,才是最頂級的活法。
身邊有很多人不屑於存錢,甚至喜歡超前消費,每次都會調侃自己的存款是負數。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他們覺得自己會未來的自己會越來越有錢。
身處這樣的環境和想法之下,大家都買得心安理得,欠得光明正大。就像溫水裡煮青蛙,當水溫一點點上升的時候,它們不但沒有逃離,反而還享受著溫水裡的快感。
自以為是的覺得很安逸,實際上危險重重,最後只能在快樂當中被煮熟。
曾看過一個採訪,隨機採訪路人,問他們:「什麼時候,你會有安全感?」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銀行卡裡有存款的時候。」
在這個時代下,錢是成年人最好的安全感來源。沒有錢,沒有積蓄,你都不敢生病,不敢請假,不能辭職,如果上有老下有小,還不敢死;沒有錢,活得最累。
所以,要想活得舒坦,就要提高自己抵禦風險的能力,遠離誘惑,清空內心的欲望,好好的存錢。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說,年輕人要趁早明白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也許,你的同事和你都拿著八千塊錢的工資,但不你能看到你的同事買買買,就跟著肆無忌憚地買買買。
因為每個人身上背負的東西不一樣,他可能不需要自己買房,父母有養老金;但你不一樣,又需要自己奮鬥,還要負擔一筆價值不菲的彩禮;你的父母,再過幾年就喪失了勞動力,只能靠你養活。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不是窮,而是認不清自己,盲目消費,最後被那些負擔壓垮。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那些人妻一樣,她們都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沒有月入過萬的實力,卻過著月入十萬的生活,最後還要自己的家人來買單。
這是人生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所以,不要盲目消費,超前消費,而是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給自己高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