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瑞控股:業績與運營穩步優化 輕資產化轉型卓有成效

2021-01-21 房天下

2020年06月03日17:04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2020年5月13日,由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十八屆中國房地產投融資大會」隆重召開。景瑞控股在本次研究中榮獲「2020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財富創造能力TOP10」、「2020大陸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投資價值TOP10」多項榮譽。

銷售:業績穩定增長,企業發展穩中提速

2019年,景瑞銷售情況保持穩定,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為251.6億元、120.85萬平米。2015-2019年間,繼續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五年間銷售額複合增長率為30.4%。

布局:深耕核心都市圖,加強優質突出儲備

圖:景瑞地產2018、2019年各區域合同銷售貢獻佔比情況(按金額)

從各區域銷售貢獻佔比來看,直轄市區域相較於2018年有顯著的提升,從2018年的佔比15個百分點,提升到2019年的32%,增長了17個百分點,反映出企業對於直轄市區域的重視程度。從18和19年的銷售區域來看,各區域佔比逐漸平衡,對於企業經營穩定性有所幫助,景瑞維持重點一二線城市的開發經營策略依然保持不變。

土地儲備方面,景瑞繼續秉承深耕長三角區域的發展策略,尤其專注於該區域的一二線核心城市與都市圈。2019年,景瑞地產在天津、武漢、蘇州、杭州、寧波、南京及嘉興獲得10個項目,增加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1,300,223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額約為人民幣85.83億元。每平方土地成本(按預計總建築面積計算)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6601元。截止2019年12月31日,土地儲備合計約4,708,364平方米,權益面積約2,157,503平方米,與上年期末相比基本持平。

財務:盈利能力保持穩定,財務結構安全穩健

2019年,景瑞業績穩健,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7.9%、 -1.4%,達到132.85、12.85億元。2015-2019年間,營業收入增幅有一定的彈性,淨利潤維持穩定。

2019年,景瑞的總資產規模保持一定的增速穩定增長,突破500億元,同比增長9.4%至523.63億元。五年間複合增長率為15.5%。在總資產增長的同時,景瑞保持著良好的資產增長質量,淨資產規模達到91.07億元,同比增長3.3%。

業務:優化業務板塊,新五大板塊為大資管戰略助力騰飛

2019年,為了達成集團的整體戰略目標,景瑞不斷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專業化管理。實現五大業務板塊規模的不斷突破。2020年3月份,將原有的五大業務平臺進一步迭代升級為優鉞資管、景瑞地產、景瑞不動產、景瑞服務、合福資本五大業務平臺。憑藉對市場發展的洞見和敏銳嗅覺,業務平臺快速整合升級,必將為景瑞大資管戰略助力騰飛。

(1)優鉞資管,優鉞資管成立於2017年,是景瑞控股旗下專注於房地產私募股權基金業務的資產管理平臺,是在中國基金業協議會備案通過的專業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景瑞「大資管」戰略布局的排頭兵,優鉞資管聚焦於「募、投、管、退」基金化運作,致力於連結「投資人端」 與「資產端」,打造景瑞一體化資產管理體系。截至2019年12月底,優鉞已累計發行地產股權基金10餘只,基金管理規模近70億元人民幣。

(2)景瑞地產,景瑞地產始終堅持「客戶第一」,懂得客戶對「家」的個性需求,提出「為愛定義生活」的理念,對生活、對未來進行全新定義,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科技創新改變未來,當其他房企還在將「定製」作為噱頭和局部試水時,景瑞定製已進入全國多城市、多項目全面落地以及全產業鏈「平臺運營」的初步成熟階段!隨著在定製化領域的深耕,定製系統平臺—「Space me精彩家」映入眼帘。作為承載定製化業務6大核心模塊的基礎應用平臺,Space me精彩家信息化系統分別從客戶洞見、產品設計、情景銷售 、柔性供應、數字建造、智慧運維6大模塊打造定製化項目。除此之外,景瑞更是從7個不同維度,為客戶實現全方位的個性化定製,致力實現「我的房子,我做主」的家居空間定製化。7個維度主要包括:甄選空間、個性精裝、自在健康、隨心智能、量身收納、美優家具、私享飾品。

(3)景瑞不動產,2020年3月,基於大資管的發展戰略,景瑞控股旗下致力於租賃式公寓和辦公樓投資、開發、改造、運營的悅樘公寓和鍇瑞辦公強強整合升級,組建成立了景瑞不動產平臺。景瑞不動產以實現有品質的資產管理規模為導向,以長租公寓為戰略型業態、辦公為機會型業態,聚焦城市更新及適配土地,通過存量物業的持有、管理、運營,深入挖掘資產價值,為客戶打造有品質的空間,同時為投資人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踐行平臺「用心共築資產價值」的使命。截至2020年3月,景瑞不動產於上海、北京、杭州、蘇州四大城市在營公寓11家,商辦項目3個,成功退出資產2個,累計資產管理規模近90億。

(4)景瑞服務,以景瑞物業為載體,秉承「專注理想生活」的管理理念,以做「中國城市理想生活的推動者」為發展目標,為住宅、公寓、商業廣場、寫字樓、產業園區等多種物業提供高質量服務,樹立精品意識,打造精品社區,追求管理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年內,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景瑞服務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立足上海,深耕長三角,布局全國,已進駐天津、重慶、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的36個城市,承接包括花園別墅、高檔公寓、商業廣場、政府行政辦公樓等多種物業類型的物業服務工作,管理面積逾2500萬方。

(5)合福資本,合福資本成立於2015年,是景瑞控股旗下輕資產投資平臺,目標是為其他四大板塊配備資產運營能力,通過公司品牌「景瑞」,全力打造『地產產業鏈+後生活服務』領域的投資管理能力。2019年,合福資本新增投資金額人民幣2500萬元,累計在投項目15個,累計投資金額達到人民幣10.6億元。實現3個項目的投資退出,收益率達到21%。

未來,景瑞控股將把握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期,全面提升「募投管退」的綜合能力,以資管模式專注房地產行業發展,以定製化策略為產品導向,為客戶提供好房子、好服務。同時,將致力於持續提升全產業鏈條的能力,即投資、運營、服務能力,一方面通過投資利潤、管理費收益和持有物業運營收益多方面增加收益,以高溢價優化投資者回報;一方面有助推動景瑞實現高估值運營商的轉型,從高效運營向高額回報邁進,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原標題: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 玖富:2019年上半年資產負債率僅為17%,輕資產運營成為重要驅動力
    玖富股價漲幅高達25.26%的背後,是其強大的科技賦能,與向輕資產運營模式轉型的優勢引擎。招股書顯示,在玖富的商業模式中,玖富僅作為技術平臺,提供技術相關服務,賺取科技服務費用,避免了利息收入和風險收入,從而保證一個輕資產模式。
  • 北大資源發布2018年報:業績持續向好 價值穩步提升
    2019年03月26日17:27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3月26日,北大資產經營及北大方正集團旗下的房地產業務的海外上市平臺
  • 資產負債率降至五年最低 泛海控股打出「去槓桿」組合拳
    曾經的老牌房企泛海控股,目前的地產項目已為數不多,在經歷了6年多的去地產化轉型後,泛海控股已經在今年年初正式變身為一家金融類上市公司,旗下擁有民生證券、民生信託以及亞太財險等多個金融平臺。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房地產調控趨嚴及疫情影響的雙重壓力下,泛海控股提前戰略轉型的前瞻性凸顯。而從當前表現來看,泛海控股金融板塊業務取得長足發展,營收佔比已接近95%,負債率等指標也明顯改善。
  • 景瑞控股舉債拓儲背後:借新還舊 配股償還境外債務
    自今年以來,景瑞控股積極拓儲,並出現溢價拿地的情況,而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景瑞控股卻一邊借新還舊,一邊配股償還公司境外債務。景瑞控股表示,配售事項將有助於優化公司的資本架構,並擬將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償還公司境外債務。而在今年11月,公司也發行了一筆2023年到期的2.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記者注意到,此次發行的票面利率達14.5%,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根據公告,該筆美元債擬將用於償還公司舊債。無論是借新還舊,還是專門配股用作償還境外債務,均透露出景瑞控股還債的迫切。
  • 中青旅深度報告:門票提價利好業績提升,輕資產輸出模式有望開啟
    投資要點:  烏鎮門票提價確定,利好公司業績提升。烏鎮東柵和西柵的提價幅度分別是20%和25%。預計將有大量遊客在門票正式加價之前遊覽烏鎮,或使得公司一、二季度業績同比快速提升;從中長期來看,烏鎮憑藉其較強的品牌效應和良好的口碑,預計門票提價對其遊客量的負面影響會逐漸消除,而門票價格的提升最終會推動烏鎮客單價的提升,預計在量價齊升的背景下,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有望快速增長。  新建酒店開業,古北水鎮業績有望持續爆發。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遊客需求,古北水鎮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
  • 峰會大咖談|景瑞不動產耿俊峰:瞄準市場,擇善而從
    同樣是3月,景瑞不動產在市場極其低迷的時候,成功交易了一單大宗交易---北京景瑞NAGA上院項目,雖然很低調,但高達70%的獲利退出還是引起業內不小的關注。值此第五屆資管峰會即將開啟之際,睿和智庫發起人韓瑋燁專程奔赴上海,與景瑞控股合伙人、助理總裁、景瑞不動產總裁耿俊峰先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不動產資管未來」的深度對話。
  • 景瑞控股收盤價連續3日下降 股價降至1.76元
    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    景瑞控股相關資訊:    景瑞控股發行2.4億美元優先票據 年利率14.5釐    11月17日早間,景瑞控股有限公司公告宣布,於11月16日,公司及附屬公司擔保人與國泰君安國際、海通國際、上銀國際、巴克萊、中金公司、萬盛金融、信銀國際、天風國際及民銀資本就根據同步新票據發行而發行新票據訂立購買協議。
  • 物管行業業績可預測性及穩定性較強,輕資產模式強化資本回報
    輕資產運營模式強化資本投入回報。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大量的人力和科技賦能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但是並不直接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因此股東回報的財務指標表現更佳,這也是行業屬性決定的。企業的價值創造不依賴資本的投入,更多的依賴人力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對生產力的提升。
  • 興業證券(601377):投資業績高波動穩步協同轉型
    機構: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沈娟/陶聖禹自營投資高波動,協同和分公司改革穩步推進2019年歸母淨利潤17.63億元,同比+1202%;營業收入142.5億元,同比+119%與業績預告基本一致。投資是驅動業績增長主因,經紀業務增長助業績向上,但2019Q4計提大額減值損失拖累業績。2020Q1歸母淨利潤2.71億元,同比-73%;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6%。經紀業務彈性顯著,投行業務大幅上升,但市場波動下投資業績大幅下滑對業績造成大幅拖累。
  • 綠洲控股:產業延伸,戰略轉型
    2020年是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綠洲控股改革轉型的關鍵之年。 面對這種情況,綠洲控股進一步推進轉型的各項工作。 在文旅體產業深入發展方面,綠洲控股一是要以嘉北郊野公園為平臺,推動業態招商,提升遊園體驗;二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內容生產;三是要優化盈利能力,提高經營產出效益;四是要保障功能性項目運營。具體來看,內容如下。
  • 綠地酒店的輕資產圖謀與全球野心
    4月21日,綠地集團發布消息稱,綠地酒店旅遊集團海外運營中心正式揭牌。據了解,此次綠地酒店旅遊集團海外運營中心將落子新加坡,在立足酒店產業之外,新成立的海外運營中心也將綜合推進綠地酒店、旅遊、會展三大板塊的海外拓展。這被綠地視為新十年開局之年的轉型升級更進一步。
  •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重組|資產總額|煤炭|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騰籠換鳥——第一批資產移交基本完成晉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金剛介紹,重組後的晉能控股集團下設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研究院公司、財務公司等6個子公司,資產總額達到1.11萬億元,煤炭產能約4億噸,電力裝機容量3800萬千瓦,煤機裝備製造資產規模近369億元。
  • 景瑞控股2020年合約銷售額約255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饒舒瑋)今天(1月4日),景瑞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景瑞控股」)披露2020年12月未經審計的營運數據。 公告顯示,2020年12月,景瑞控股合約籤約銷售額(包括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銷售額)約35.1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3.4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均價約26166元/平方米。
  • 輕資產上市或成商業地產新風口 企業運營管理能力面臨大考|中國...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凱旋 成都報導繼物業行業出現了上市潮之後,商業地產輕資產上市能否成為新風口?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商業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了輕資產熱潮,未來輕資產上市大概率會成為行業風口。但同時,商業地產本身就對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有著較強的挑戰,如何在風口上站穩,獲得資本市場認可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 沿海集團執行董事夏向龍解碼輕資產開發業務的金礦模式
    而沿海集團選擇轉型輕資產,代運營政府及中小開發商等手中的項目,基本實現「用相對少資金獲得更好的資源」。在項目層面,夏向龍透露,經過過去數年的輕資產布局,未來旗下將陸續有數個整理好和整理中的項目入市,今後沿海集團的房地產業務發展將側重於房地產輕資產運營、城市更新兩大方面。小股經營如何掘金?
  • 租賃住宅領域中,輕資產運營模式的「護城河」在哪裡?
    整體來看,項目開業增長相對二季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但在資金和運營壓力下,各家企業仍在不斷探索新方向。 各家上榜企業的側重賽道不同。其中,輕資產屬性的企業結合自身優勢,開始了不一樣的轉型。以輕資產賽道為主的樂乎在此背景下表現亮眼。
  • 萬達、寶龍皆做起顧問 商業地產輕資產如何運營?
    以北京槐房萬達廣場、大連甘井子萬達廣場項目為輕資產轉型後的首批合作項目,萬達將以「代建+品牌輸出管理」的方式,開啟高速擴張的道路。據悉,2017年以後,萬達預計保持每年至少開業50個萬達廣場的速度,其中實行輕資產模式的超過40個。
  • 泛海控股:金融板塊5年複合增長率17.47% 證券業務淨利漲幅近五倍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泛海控股(000046.SZ)發布的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中顯示,在大金融轉型戰略的指導下,泛海控股報告期內整體運營穩中有進,歸母淨利潤大幅改善,金融業務板塊業績亮眼。與此同時,聚焦武漢中央商務區發展,房地產業務板塊「三位一體」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 中信銀行上半年業績穩步提升 實現淨利潤236億元
    報告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業務規模較快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業務、客戶及盈利結構持續優化,戰略實施和經營管理掀開嶄新篇章。  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不良率逆勢下降  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集團實現歸屬本行股東的淨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4.49%;撥備前利潤551.65億元,同比增長17.85%;營業淨收入782.05億元,同比增長11.66%。經營業績保持了穩步提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