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追捧「長租公寓」,問過租客體驗沒?

2021-01-05 樂居財經

會「飛」的長租公寓,運營管理起來存在這麼多的「隱患」,想分一杯羹的你知道嗎?

  會「飛」的長租公寓,運營管理起來存在這麼多的「隱患」,想分一杯羹的你知道嗎?

  在政策鼓勵之下,號稱有「萬億規模」的長租公寓市場成了資本追逐的對象,長租公寓也因此站上了「風口」。包括開發商、中介機構和創業公司在內的多方力量,都紛紛進場欲分一杯羹。

  這門生意,被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形容為「一樁充滿理想主義的事業」,從業者們也樂於被稱為「造夢者」,因為「這種模式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居住條件和環境」,而這是一件「改變世界的事情」。

  與熱熱鬧鬧的資本風潮相比,市場上長租公寓租客的真實感受卻鮮少聽到。見地君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跟蹤調查發現,雖然公寓的運營者們一直致力於用品質和細節服務提升用戶體驗,但要讓長租公寓列為年青人租房的首選,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捨棄長租公寓的原因,主要指向了先天性的缺陷、服務、安全等方面的不足。

  1、隔音成「心病」  「停電」也很煩人

  「如果項目本身質量一般,改造後的效果也不會太理想。」一名正在尋找標的做長租公寓項目的投資人直言,內部設計不合規,會直接關係到租客的居住體驗。

  這一問題在那些由廠房或「農民房」改造而成的公寓中尤為突出。這些物業由於在建造初期沒有良好的設計和規劃,成為了問題爆發的「重災區」。

  其中,被詬病較多的是「隔音效果不佳」。

  曾租住在某知名品牌公寓的小佳找到見地君「吐槽」:「我租的那個公寓,原來是建於80年代的員工宿舍,牆體本身就特別薄,隔音效果幾乎為零。我隔壁的姑娘說話、打電話我全都聽得一清二楚。有一次她跟我說,你晚上在做什麼事情我聽聲音就知道,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由於擔心隱私問題,本來籤了一年租約的小佳,僅僅住了三個月就提前退了租。

  小佳的經歷並非個例,隔音問題的確是部分長租公寓租客的「心病」。在微博或者知乎等開放社交平臺上,也隨處能見到租客們對隔音效果的各種「吐槽」。

  一從業超過30年的建築師分析稱,這些原本是廠房宿舍或者是「農民房」的建築,隔斷都做得比較隨意,選材可能本身就存在問題。即使選材過關,後期在水電鋪設的過程中也會破壞牆體,隔音效果很難保證。

  此外,用電問題也困擾著租住在城中村品牌公寓的租客們。住在廣州棠下一品牌公寓的小潔說,「我經常要加班寫標書,一斷電我就崩潰了,但一到夏天幾乎天天都跳閘。我本來以為這是個大品牌,會做得比旁邊的農民房好一些。結果發現除了裝修好一點、價格貴一點,其他完全沒有區別。」

  一組來自廣州供電局的數據可以印證小潔的說法:截至2016年7月份,廣州供電局有1200多臺配電變壓器存在過載或低電壓問題,其中有近450個過載臺區無法落實臺區建設用地,而這些過載臺區絕大部分位於城中村。

  運營方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但他們有自己的考量。一公寓運營方表示,長租公寓的改造不同於開發商造房子,這些物業一開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即使進行了改造,也會有不到位的地方。但好地段的好物業十分稀缺,可遇而不可求。出於規模和成本的考量,即使一些物業後期的改造和維修成本會比較高,運營方也願意拿下這些物業。

  2、出租多提前 甲醛頻超標 

  長租公寓在出租給用戶之前,通常會對房屋進行裝修升級改造,通過優化房屋本身的內部結構和環境,來提升房屋的使用價值。可以說,裝修是品牌公寓需要過的一個「大關」,如果在裝修時忽視一些細節,用家的居住體驗就會打折扣。

  在實際裝修的過程中,節省裝修材料的開支,使用一般的建材,這當然有利於控制成本。同時,縮短從裝修到入住的時間,提升物業出租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甚至損害租戶利益的事情也有不少。

  一業內人士透露,「有的長租公寓從裝修到入住甚至一個月都不到。」而這導致的結果是,長租公寓時常還未整體完工就提前租出去了,也因此屢屢爆出租客甲醛中毒的事件。

  2016年8月,《北京晨報》報導,一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入住某長租公寓半個月後,常感到頭暈、想吐,在房間裡待一會兒就覺得「辣眼睛」,呼吸道也明顯不舒適,經常胸悶乏力。「以前沒鬧過這種病,所以當時我懷疑是不是房子有問題」。小陳找來甲醛自測儀,對著租來的房子上下檢測一番後發現:甲醛濃度高達0.7毫克/立方米,超出國家安全標準0.1毫克/立方米6倍多。

  曾租住位於廣州中山八路某品牌公寓的租客蛋蛋告訴見地君,她所租的公寓從她入住到搬出三個月的時間,就一直處於施工狀態。「屋頂沒做完,消防沒做好,搞個不停。我老公住進去就呼吸不暢、喘不過氣,我身上總是起點點。群裡有個姑娘發了甲醛超標的試驗條,我們才意識到是甲醛超標了。但這個問題到我們搬走都沒有解決。」

  住在同一公寓的Jeff也反映了類似的問題。他說,甲醛超標的問題在暑假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一直到10月份,管家請人做過一次光觸媒淨化(一種除甲醛的方式)後才達標。

  見地君在深圳考察數個長租公寓項目時發現,提前出租的情況並不少見。位於羅湖區一個原是工廠員工宿舍的項目目前尚未完工,過道擺滿了裝修垃圾,不少房間的牆面剛剛粉刷完,家具也並未配齊。但管家告訴見地君,「如果你急著住,家具買回來再打掃一下衛生,兩天就可以住進去了,很快的。」

 3、運作缺標準 管理欠專業

  大多數運營長租公寓的公司都配備了管家,管家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管理和跟進與租客生活相關的瑣事,包括籤合同、收水電管理費等。但這個行業目前並沒有從業規範,部分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會人為地給租客帶來不愉快的居住體驗。

  水電費異常,是長租公寓租客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之一,除了商業水電、線路老化及電錶水錶讀數不準等問題,也有租客表示,管家等工作人員也存在操作不規範的嫌疑。蛋蛋說她就是受害者之一。「第一個月我們住了10天,電費一共220元。我去找幫我們抄原始數據的人,他承認了錯誤,第二個月幫我減掉了多出的費用。後來我的電費就正常了,一個月差不多200多元。但大多數人反映的問題都沒解決,有的一個人單月用了400多元的電費,100多元的水費,怎麼可能?但在群裡鬧沒有用。」

  在某開放社交平臺上,曾有租客「小西」吐槽管家不職業、不專業。她說,自己在品牌公寓租住的那半年,就是在與管家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度過的。「我理解為了維持公共區域的清潔會敦促我們不要亂丟垃圾的行為,但這種像是我們欠了他錢一樣的語氣,說要通報批評是鬧哪樣呢?這裡又不是住宿舍,她也不是宿管阿姨,我還是給了管理費的。很多時候她的存在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激化了矛盾,特別鬧心。」

  網友「土豆」則稱,他是在報修的過程中對公寓的管理感到絕望的。他房間裡的熱水系統出現了問題,報修之後的處理進度幾乎為零,「管理實在太差了,好在已經退租。」

  一品牌公寓CEO告訴見地君,主打服務的品牌公寓對於如何做服務,一般都有比較清楚的考量,但目前優秀的公寓運營人才十分稀缺,因此難免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隨著行業加速洗牌,相信品牌公寓的服務會做得更好。「這個行業野蠻成長期還沒過去,我相信它的服務會做得越來越好。沒人願意因為服務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部分年輕人會因為氛圍和環境而選擇長租公寓,但不少人的首要考量仍是居住的舒適度。失去了居住的舒適度而去奢談「社群」等概念,不應成為這個行業的常態。用某長租公寓投資人的話來說,「新生事物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以誠懇、務實的態度去面對、去解決就好,對於一線城市的長租公寓市場,我還是看好的。」

相關焦點

  • 廣州蛋殼公寓一租客墜樓,長租公寓騙死你沒商量
    關於長租公寓,這兩天有兩條消息:一則是12月3日,網傳廣州蛋殼公寓一租客墜樓。該租客室友稱,凌晨三點半發現房間和走廊冒煙,一名租客墜樓。這名室友說,他們上周收到房東通知,因未收到房租要求租客限期搬離,出事租客剛畢業還沒工作。目前警方已介入。
  • 租住長租公寓 如何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個稅 租公寓 租客 租住...
    原標題:租住長租公寓,如何申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但最近不少租住長租公寓的人,卻在申報「住房租金」這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上「犯了難」。  滬上多家長租平臺透露,新年以來,已接到了租戶大量諮詢,如何抵稅成了關注的焦點。  如今,長租公寓在租房市場的覆蓋面越來越大,而長租公寓又涉及到房東、平臺和租客三方,很多租客並不了解長租公寓能否申報、怎麼申報,以及要不要現在就申報?
  • 蛋殼公寓「爆雷」,租客不再信任,長租公寓何去何從?
    也就是說,創立以來蛋殼公寓一直都未實現盈利。2015年起由於政策鼓勵、資本青睞、房地產市場等因素,長租公寓行業快速發展。今年疫情以來長租公寓頻頻爆雷,巢客、有客、嵐越等。從當前爆雷的長租公寓看,這些長租公寓一般都採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的經營模式,從房東出高價收房較低的價格出租給租客,租客一次性繳納一年或者半年的租金給平臺,但平臺給房東結租金往往是通過月付或者季付。長租公寓利用付款的時差,套取大量資金在短時間內複製、擴大市場,這樣就將負債和風險轉嫁給了租客和房東。蛋殼公寓也是如此。
  • 北上廣深的租客都在投訴這家長租公寓!
    在寶安區海街道寶安大道6263彤鑫科技大廈C棟灣流公寓的租客,也有不少苦主。押金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問題又來了。近日,深圳灣流青年公寓彩田社區的租戶們,明明房子還沒到期,卻被物業要求月底前搬走,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新浩E都B座的深圳灣流青年公寓彩田社區,約有100多家租戶。
  • 又一長租公寓倒下,數萬租客無家可歸、房東損失上億元......
    2018年年底,長租公寓們開始加價從房東手裡搶房,一套房子你出5000元每月,我就敢出6000元每月,就跟拍賣會現場拍賣一樣。 最後房子搶到了,成本還得租客來付,賠本的買賣可沒人幹。房源收得多,他們就開始玩壟斷,一片地區的房源全被長租公寓收走了,那租客就等著房租漲價吧。 正因為這樣,有人說長租公寓是「吸血鬼」。
  • 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長租公寓套路房東租客
    由於價格便宜,於是自己湊足3.5萬一次性付給適享,沒想到住了僅兩個月就出事了。「8月30號,房東主動聯繫我,說從8月份開始,未收到該公司的租金,這時候我才得知,適享跑路了。」林欣說道。事實上,林欣的情況僅是國內房屋租賃市場亂象的冰山一角。8月,成都、杭州等城市連續爆發多起長租公寓企業詐騙跑路事件,數以萬計的房東和租客受騙。
  • 長租公寓到底怎麼樣?作為租客或是外行的你來說說
    說到底,還是,行業太年輕,長租公寓想做成酒店式的服務,但卻在配套政策、基礎設施、外部環境、用戶觀念等方面都還不夠專業。同時,作為服務業,對長租公寓來說,精細運營、提升服務才是最本質的東西,然而卻在經歷創業潮、地產潮的兩方面衝擊,從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1、急於快速擴張卻忽略了運營服務本質。
  • 長租公寓「爆雷」,租客和房東如何維權?
    其實,從今年11月以來,個別地方已發布多個文件,應對長租公寓「爆雷」「跑路」等問題。11月2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出《關於做好蛋殼公寓租客穩定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對已與蛋殼公寓籤訂租賃合同、尚處於租賃期限內且已足額支付租金的租戶,不得通過停水、停電、停氣等方式驅趕,應引導各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 深圳再現長租公寓爆雷:過萬租客及房東受牽連,樂居公寓跑路了
    原標題:深圳再現重磅級長租公寓爆雷:過萬租客及房東受牽連,樂居公寓跑路了「麵粉比麵包還貴,那就註定會爆雷。」(截至發稿時,該案件還尚未立案。)樂居(深圳)公寓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集體「消失」已經有兩周了。
  • 長租公寓租金風波持續:房東被迫收房,租客「無家可歸」
    2月13日,杭州青客公寓租客劉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寓管理員剛給其打過電話,告知公司目前經營困難,和房東溝通降租未果,有可能和房主解除合同,讓其做好搬家準備。此時,劉藝的租約還有近兩個月才到期。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
  • 「長租公寓」租不長,實屬「暴雷」挺正常,租客、房東同受傷!
    長租公寓本來就是一場資本遊戲,你入局了嗎?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拿錢去理財了,結果連本帶利被專跑;學費交了,告訴你學校倒閉了;房租交了,卻被房東趕出來了;說到租房這塊,就不得不提最近暴雷的蛋殼公寓。
  • 知名長租公寓企業瀕臨破產,租戶和租客深受其害,監管層出手了
    然而這其中的一些資本,卻並不是為了分長租公寓這塊蛋糕而來,不過是想藉助這個名號進行資本運作而已。長租公寓企業的經營模式受到考驗最近幾天,有關蛋殼公寓破產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雖然該公司幾度回應沒有破產,但這家公司因資金鍊斷裂而陷入經營困境卻是不爭事實。蛋殼公寓也算得上是國內知名的長租公寓企業,其股票甚至在美國上市。
  • 長租公寓新型P2P也爆雷了,房東房客都太難了
    簡單地說,長租公寓經營方拿錢跑路,房東沒了租金收入,房客更倒黴,租金房子都沒了。心涼,很冰涼。害怕,很後怕。還好我沒有選長租公寓,不然等於躺在炸彈上睡覺。長租公寓是一個進入門檻很低,天花板很高的行業。長租公寓的「爆雷」與之異曲同工。你看中了平臺的便捷和低價房,他看中你的現金。許多長租公寓都採取「高價收房、低價出租」這一套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經營模式。對房東,要了很長的空置期,一收就是兩三年,租金也是一個月一個月地給房東。
  • 長租公寓黑色的2020,願租客被歲月溫柔以待
    特別是蛋殼剛剛爆雷的那些日子,那些曾經以為長租公寓就是家的年輕人,愁緒滿腹,有時候甚至是一夕數驚。11月蛋殼爆雷,作為競品,當時的自如數次發表申明:一切正常。蛋殼的爆雷讓本來就岌岌可危的長租公寓行業陷入更大的危機中,這家頭部企業的轟然倒塌,讓大眾不可避免地認為這個行業完了。
  • 長租公寓「大敗局」:一地雞毛的長租公寓,還有未來麼?
    長租公寓處於爆雷邊緣時,房東比租客感知更快曾經,青客公寓、蛋殼公寓的赴美上市讓行業許多玩家都激動的以為,長租公寓的春天終於來了。但許多像張強一樣的房東,他們並沒有主動通過招股書去了解蛋殼真實的經營數據。「能夠去美國上市說明他們還挺有實力的。」
  • 長租公寓夢醒時分:散落一地「雞毛」,業主租客信心跌至谷底
    另外,全國約有22%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存在過經營異常,近5%的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過嚴重違法行為。短短五年時間,長租公寓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而新冠疫情衝擊之下的2020年,稱得上是第二個轉折點,本已千瘡百孔的長租公寓再遭致命一擊,即便是頭部企業亦開始爆雷。
  • 住了6個月魔方公寓後,我再也不住網際網路長租公寓
    01、一次毫無體驗感的公寓租住半年前,由於工作調動到異地,我尋思找一家長租公寓。我在手機上查看。距離單位步行30分鐘內,長租公寓有3家。網上畫風是這樣的——管家說,他們會定期組織租客活動。網上價格幾乎是最低價了,如果有朋友介紹,可額外優惠300元。交完1個月租金、1個月押金後,管家把我拉入租客群。群裡有86個人(推算出租率約50%)。「以後有事情或者活動,都在群裡通知。」現實畫風是這樣的——1、冷冰冰的社群進群才發現,其實大家交流挺少。管家與租客、租客與租客之間,都是冷冰冰的。
  • 「長租公寓第一股」屢遭投訴——租客退租,青客拖欠押金不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蔣敏華租約到期,租客搬走,房東退還押金,這是天經地義之事,沒想到,作為「長租公寓第一股」的青客卻拖欠租客押金。沒想到的是,青客還真「賴帳」了。「一開始幾次聯繫業務員,對方稱他們公司還沒有復工,等復工之後再說。再後來,業務員就聯繫不上了,打他電話發他微信也不回。」孫小姐說,為了討回押金,她都記不起與青客方面聯繫過多少次了。對方的回覆,也從一開始的「再等等」,到「無法解決」,直至如今的杳無音信。
  • 長租公寓再爆雷:深圳樂居公寓卷4000萬租金跑路,逾千租客遭殃
    這段時間,關於長租公寓的話題不斷。最近,又有一名粉絲向界面樓談爆料稱,自己租住的樂居公寓也跑路了。該粉絲和樂居公寓籤了一年租約,一次性付清了房源一年的租金,共計7萬元。到現在,她只住了四個月,卻被告知公寓已經跑路了,對接的工作人員也已經離職。和她有一樣遭遇的租客並不是少數。
  • 中介跑路,房東租客被騙,長租公寓再現爆雷潮
    事實上,早在去年底,杭州就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託管公司的資金庫必須在銀行設定專項戶頭,戶頭內要為每間房源留足2個月租金的「風險管控金」,以防企業跑路作為租客部分補償。但由於疫情影響,這些政策只能下半年落地。誰都沒想到,就在監管政策落地前夕,長租公寓市場再次出現了爆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