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封裝日漸式微,先進封裝蒸蒸日上商的差距?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傳統封裝日漸式微,先進封裝蒸蒸日上商的差距?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3 16:30:55

集微網消息 隨著5G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的發展,對集成電路的先進封裝要求也更高,先進封裝技術有望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裝分會統計,當前以TVS、WLCSP、SiP、3D、MCM等先進技術在國內封裝市場已經佔據了超三成的市場份額。

不過,當前仍有部分傳統封裝工藝仍有可觀的應用需求,比如TO、SOT、SOP等傳統封裝技術,而藍箭電子正是靠其創收帶動業績,加速其IPO進程。

據筆者查詢發現,前不久藍箭電子科創板IPO已經獲得第二輪問詢,主要是圍繞先進封裝工藝展開,同時質疑藍箭科技在傳統封裝業務方面的發展。那麼,藍箭電子目前的技術水平如何?與A股同行公司相比有多大的技術差距?

傳統封裝日漸式微,先進封裝蒸蒸日上

隨著智能移動終端、5G網絡、物聯網、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人工智慧、可穿戴設備等新興行業的發展,為適應市場對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產品的需求,全球先進封裝市場不斷擴容,FC、IP、Bumping、MEMS、Fan-out等先進封裝技術持續革新。

據Yole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先進封裝產值超過200億美元,約佔全球封裝市場38%左右,到2020年,預計產值達300億美元左右,佔比提升至44%左右。FC技術在先進封裝市場中佔比最大,2017年FC市場規模200億美元左右,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超過80%;2017到2023年,預計全球先進封裝中FC等技術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7%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先進封裝市場產值全球佔比不斷提升。隨著我國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安防、網絡通信等市場需求增長和國內領先封測廠商在先進封裝領域取得不斷突破,我國先進封裝產值不斷提升。據 Yole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先進封裝產值為29億美元,佔全球先進封裝市場比重為11.90%,預計2020年將達到46億美元,佔全球先進封裝市場比重將達14.80%。

相較於傳統封裝,先進封裝能夠保證更高性能的晶片連接以及更低的功耗。國內一流封測廠商均將重點放在集成電路封測技術研發上,目前已掌握多項先進封裝技術。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在先進封裝領域擁有較強的封裝工藝能力,能夠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在先進封裝領域掌握FC、SIP、Bumping、MEMS、Fan-out等多項先進封裝技術,封測技術覆蓋分立器件、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和傳感器等多個領域。

而藍箭電子目前還是以傳統封測技術為主。目前,其僅掌握先進封裝中Flip Chip技術,但數字電路封裝技術需要掌握更多TSV、WLCSP、FC-CSP、2.5D、3D等先進封裝技術。藍箭電子攻克其他先進封裝技術仍存在一定技術壁壘,如埋入式板級封裝和晶片級封裝等都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

隨著摩爾定律的逐漸深入,半導體市場要求更高的集成度,此時傳統封裝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先進封裝則可以在增加產品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根據Yole相關預測,從2018年至2024年,全球半導體封裝市場的營收將以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而先進封裝市場將以8.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市場規模到2024年將増長至436億美元,明顯高於傳統封裝市場2.4%的年複合增長率。

可見,未來在5G、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應用的推動下,先進封裝技術將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與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行業龍頭企業相比,藍箭電子的綜合技術水平依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同時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毛利下滑等問題也將會影響其企業發展。

封測技術落後、產品結構單一

資料顯示,藍箭電子自成立至今,一直專注於半導體封裝測試業務。2012年前,藍箭電子主要自主生產二極體、功率電晶體、場效應管等半導體分立器件封測產品,掌握分立器件封測技術;之後,藍箭電子積極拓展半導體封測領域,優化產品結構,逐步涉足集成電路產品封裝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藍箭電子半導體分立器件封測產品主要通過外購晶片,進行封裝測試後形成半導體器件產品自主銷售。同時,藍箭電子為半導體廠商提供封裝測試服務,即對客供晶片進行封裝測試後形成產品交付客戶。

不過,在封測技術方面,藍箭電子與同行可比公司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長電科技、華天科技和通富微電等公司均以先進封裝技術為主,封裝產品系列包括DFN、QFN、TSV、BGA、CSP等,其封裝技術重點聚焦集成電路封測技術研發,在先進封裝領域擁有FC、BGA、WLCSP、SIP、3D堆疊等多項先進封裝技術,封測技術覆蓋分立器件、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和傳感器等多個領域,能夠運用多種先進封裝技術開展生產經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而藍箭電子目前僅掌握先進封裝中的Flip Chip倒裝技術,較為單一,與行業龍頭封裝企業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藍箭電子稱,公司部分工藝能力弱於華天科技和氣派科技。公司目前無12英寸晶圓減薄及劃片,鋁線最小焊盤間距180μm,華天科技可達70μm,藍箭電子與華天科技在鋁線最小焊盤間距上存在差距。

同時,上述龍頭封裝廠商能夠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在先進封裝領域掌握FC、SIP、Bumping、MEMS、Fan-out等多項先進封裝技術,封測技術覆蓋分立器件、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和傳感器等多個領域。而藍箭電子目前未掌握數字電路的封裝技術,在數字電路領域未開展封測服務,較龍頭封測廠商在封測技術覆蓋領域方面存在差距。

由於藍箭電子掌握的先進封裝技術較少,主要包括DFN/PDFN及TSOT等技術,報告期內,藍箭電子先進封裝系列產品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62%、1.40%、1.98%、2.41%,儘管營收佔比逐年增長,但卻遠遠低於國內龍頭企業。

從產品和服務看,藍箭電子自有品牌產品主要集中於分立器件中的二極體、場效應管、三極體三大類產品,涉及30 多個系列;集成電路封測服務聚焦於電源管理產品,均為模擬電路產品。同行業可比公司中蘇州固鎝擁有分立器件產品50多個系列;華微電子和揚傑科技等企業在功率器件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產品類型。

而龍頭封測廠商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擁有的產品類型已覆蓋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等多個領域。數字電路其工藝技術較模擬電路更為複雜,藍箭電子目前未掌握數字電路的封裝技術,在數字電路領域未開展封測服務,較龍頭封測廠商在封測技術覆蓋領域等方面存在差距。

在產品營收方面,2019年,藍箭電子SOT/TSOT系列封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佔比超過50%,公司對該系列產品依賴較大。同行業封測廠商長電科技等不僅擁有SOT/TSOT、QFN/DFN等多個封裝系列,還涉足BGA、SiP、WLCSP等多個領域。相較於同行公司,藍箭電子的產品類型及結構略顯單一。

此次藍箭電子IPO募資加碼先進半導體封裝測試擴建項目,藍箭電子表示,募投項目兩年後建成,將進一步完善 DFN 系列、SOT 系列等封裝技術,支持公司在新技術、新工藝等領域內的生產實踐,增強公司核心技術優勢,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然而,這對藍箭電子來說,未來新增的DFN 系列封裝技術仍難以縮小差距。

總的來說,藍箭電子不僅存在產品技術單一的問題,同時在先進封裝技術布局方面遠遠落後於A股同行公司。一旦封裝技術出現更新迭代、市場需求改變以及特定晶片供應緊張等情形時,藍箭電子的經營必定會受到影響。可見,封裝技術落後已經成為藍箭電子在新興市場立足的絆腳石,如果藍箭電子不能加速趕上或者縮小技術差距,無論上市與否,這都會成為藍箭電子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藍箭電子目前的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如何?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封裝分會統計,當前以TVS、WLCSP、SiP、3D、MCM等先進技術在國內封裝市場已經佔據了超三成的市場份額。 不過,當前仍有部分傳統封裝工藝仍有可觀的應用需求,比如TO、SOT、SOP等傳統封裝技術,而藍箭電子正是靠其創收帶動業績,加速其IPO進程。
  • 系統級封裝、晶圓級封裝、3D封裝……先進封裝技術帶來市場增量
    但也需看到,在先進封裝領域,我國企業與國際龍頭仍存在較大差距,且在臺積電、三星等晶圓和IDM廠商持續加碼先進封裝的情況下,圍繞先進封裝技術的爭奪會更加激烈。我國企業需要卡位先進封裝,把握市場機遇,提升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與國際話語權,推動我國封測產業的高質量、高端化發展。
  • 先進封裝的江湖紛爭
    根據Yole的統計數據顯示,先進封裝市場的收入預計將從2014年的20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420億美元,從增長幅度上看,這幾乎是傳統封裝市場的三倍(先進封裝的增長為6.1%,傳統封裝的增長為2.2%)。
  • 「芯視野」先進封裝「風雲再起」
    可以說,先進封裝已成為未來封測行業增長的主要來源。據智研諮詢報導,從2017年到2023年,半導體封裝市場的營收將以5.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其中,先進封裝市場CAGR將達7%,而傳統封裝市場CAGR僅為3.3%。而在不同的先進封裝技術中, 各機構也演繹出不同的猛進之勢。
  • Yole:先進封裝已成為半導體創新的關鍵
    Yole指出,先進封裝已成為半導體創新的關鍵,其對於彌合晶片與PCB之間的差距至關重要。他們指出,半導體行業正在開發用於縮放路線圖和功能路線圖的產品。 2025年後,先進包裝收入將超過傳統包裝收入 2019年總的IC封裝市場規模約為680億美元。其中先進的包裝(AP)約為290億美元。據Yole預測,這個市場在2019到2025年間將有望以6.6%的CAGR 成長,那就意味著到2025年,先進封裝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20億美元。與此同時,傳統的封裝市場將以1.9%的CAGR成長。
  • 原來晶片的先進封裝是這麼玩的
    而通過先進封裝可以相對輕鬆地實現晶片的高密度集成、體積的微型化和更低的成本,這使得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及主要封測代工廠商(OSAT)都對先進封裝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布局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在此情況下,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產業型態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徵。
  • 原來晶片的先進封裝是這麼玩的!
    而通過先進封裝可以相對輕鬆地實現晶片的高密度集成、體積的微型化和更低的成本,這使得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及主要封測代工廠商(OSAT)都對先進封裝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布局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在此情況下,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產業型態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徵。
  • 高密度先進封裝(HDAP)急需從設計到封裝的一體化利器
    因此,擴張式的摩爾定律會在封裝上實現,包括手機、通信、智能設備(諸如無人機等)、自動駕駛汽車、安全(security)、網絡、硬碟存儲器、伺服器等,都將受益於HDAP(高密度先進封裝)的創新。  傳統封裝在基板上有引腳,現在基板上的引腳數量越來越多,誕生了各種新型封裝,諸如TSMC的扇出晶圓級封裝(FOWLP),interposer-based(基於中間層的) 封裝(也稱2.5D封裝),chip-on-wafer-on-substrate(CoWoS),高引腳數的倒裝,SiP(系統封裝,也稱3D封裝)。
  • 先進封裝:半導體廠商的新戰場
    世界前三大先進工藝廠商已經率先布局,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都提出了相應的先進封裝技術。 先進封裝的市場規模 據市場調研機構Yole Development在今年9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整個IC封裝市場的規模為680億美元,其中先進封裝的市場規模為290億美元,佔了42.6%。
  • COB封裝與傳統封裝的區別及常見問題
    因此,在今後的產品中傳統的SMT方式逐步被代替。與傳統封裝技術相比,COB技術有以下優點:價格低廉;節約空間;工藝成熟。LED COB封裝技術也存在不足,即需要另配焊接機及封裝機,有時速度跟不上 PCB貼片對環境要求更為嚴格;無法維修等。COB,這種傳統的封裝技術在可攜式產品的封裝中將發揮重要作用。COB封裝技術與傳統封裝的區別?COB封裝就是將LED晶片直接綁定在PCB板子上的封裝。這種封裝方式和傳統的SMD LED等封裝技術上究竟有哪些差異,哪種好?
  • 臺積電先進封裝深度解讀
    翻看晶片發展的歷史,其實先進封裝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十年。折中通過在封裝中組裝不同且先進的晶片是推進晶片設計的方法之一。今天,這個概念有時被稱為異構集成。儘管如此,由於成本的原因,高級封裝主要用於高端,面向利基市場的應用。但這那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因為IC縮放是推進設計的傳統方式,它縮小了每個節點上的不同晶片功能,並將它們封裝到單片式晶片上。
  • 先進位程與先進封裝雙管齊下,臺積電讓對手難以望其項背
    先進封裝將是下一個決勝場域然而,隨著摩爾定律面臨諸多瓶頸、先進位程逼近物理極限時,業界普遍認為,先進封裝技術會成為晶圓代工領域的另一重要戰場。三家龍頭均已提早布局先進封裝技術,製程落後的三星更期望以封裝技術為發力點,藉助3D IC 封裝技術X-Cube 挑戰臺積電。據三星公布,X-Cube 技術將邏輯與SRAM 向上堆疊以減少晶片面積,再以直通矽穿孔(TSV)技術,提升系統整合晶片的資料處理速度,使之可搭載高容量記憶體解決方案,增加用戶設計自由度同時改善功耗。
  • 5G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先進封測技術可以提高封裝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性價比。目前來看,先進封裝主要包括倒裝(Flip Chip)、凸塊(Bumping)、晶圓級封裝(Wafer level package)、2.5D封裝、3D封裝(TSV)等技術。
  • 對先進封裝的一些思考
    晶圓級封裝:適用於移動應用的有吸引力的封裝解決方案 如今,許多電子系統仍然由多個元件組成,這些元件在晶片切割後單獨封裝,並且使用傳統的印刷電路板互連。然而,這些年來,對於更「苛刻」的應用就需要先進的3D集成和互連技術。因為這大大減小了電子系統的尺寸,並且實現了子電路之間更快,更短的連接。
  • 臺積電(TSM.US)的先進封裝技術
    美股 臺積電(TSM.US)的先進封裝技術 2020年5月2日 15:25:32 半導體行業觀察
  • 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背景介紹
    伴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封裝技術不斷革新。封裝互連密度不斷提高,封裝厚度不斷減小,三維封裝、系統封裝手段不斷演進。隨著集成電路應用多元化,智慧型手機、物聯網、汽車電子、高性能計算、5G、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對先進封裝提出更高要求,封裝技術發展迅速,創新技術不斷出現。   於大全博士在分享中也指出,之前由於集成電路技術按照摩爾定律飛速發展,封裝技術跟隨發展。高性能晶片需要高性能封裝技術。
  • 英特爾的先進封裝規劃
    我們很多時候會將目光放在最新和最先進的技術節點上,因為它們被用來製造最密集,最快,最節能的處理器。但是正如我們在英特爾最近的2020年架構日期間提醒我們的那樣,需要一系列電晶體設計來構建異構系統。「沒有一個電晶體在所有設計點上都是最佳的,」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說。「要達到超高頻率,高性能臺式機CPU需要的電晶體與高性能集成GPU所需的電晶體完全不同。」
  • 中芯國際人事動蕩背後:聘任晶片大佬加碼先進封裝 去年封裝業務...
    3納米製程亦將於2021年實現風險量產,其中小晶片(Chiplet)封裝技術起到了提升性能的作用。  隨著晶片先進位程不斷發展,包括小晶片在內的先進封裝技術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蔣尚義也表示,此次加盟有助於實現其在先進封裝技術和小晶片上的理想。目前,中芯國際仍以晶片晶圓代工為核心業務,2019年封裝測試業務佔其總營收的比例為2.2%。
  • 臺積電先進封裝搶地盤,封測廠危機感倍增?
    在此之前,臺積電即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60億~170億美元,其中有10%將用在先進封裝,未來將在南科、竹南新建先進封裝廠,以因應需求。臺積在技術上、投資上均展現布局先進封裝市場的野心,有部分聲音指出,此將對其他封測廠造成排擠作用。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王尊民分析,臺積電與其他封測廠(OSAT)之間最主要的分水嶺,還是在先進位程的應用上面。
  • 先進封裝技術及其對電子產品革新的影響
    一種先進封裝技術被稱為「晶圓級封裝」(WLP),即直接在晶圓上完成集成電路 通過該工藝進行封裝,可以製成與原裸片大小近乎相同的晶圓。圖2展示的是其他結合晶圓級封裝的綜合性先進封裝技術。為了滿足這些要求,目前工藝上已採用類似後段製程的銅鑲嵌技術來減小線寬,並通過銅柱代替傳統 焊接 凸點的方法來減小晶片間連接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