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03 電子發燒友

5G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18 15:12:51

昨天,拓墣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十大封測廠商營收排名。

總體來看,這十家封測廠商在該季度的營收總和上升至67.5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9%。展現出封測業強勁的恢復和增長勢頭。之所以如此,有兩大受益因素,一是宏觀應用需求的增長,特別是疫情下催生出了宅經濟效應,使得以5G通信、WiFi 6及車用晶片為代表的應用需求持續上漲,帶動產業鏈上的晶圓代工和封測業同步增長。二是從9月15日起,針對華為的晶片元器件貿易禁令正式生效,進而帶動多數封測廠商趕在截止日前交貨,形成了一波業績高峰,而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了晶圓代工業,特別是臺積電,第三季度的業績出奇的好,接連打破歷史記錄。

具體來看,與近兩年的榜單相比,這十家廠商沒有大的變化,都是老面孔,但它們的營收同比變化卻非常明顯。

首先看一下排名前兩位的日月光(ASE)和安靠(Amkor),它們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15.20億和13.54億美元,年增長15.1%和24.9%。美國的安靠的增長非常強勁,增長率超過龍頭日月光很多,是這份榜單中的一大亮點。

其實,在產業處於低谷期的2019上半年,安靠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下表現就不錯。2019下半年,該公司利用收入的增長極大地提高了盈利能力。在細分領域,安靠通過參與各大旗艦手機主晶片的封測業務,實現了全年業績的增長,該公司是RF模塊和電源管理晶片封測的主要供應商;而在汽車和工業領域,其先進封裝收入佔比同比增長了14%。特別是在SiP封裝方面,安靠在2019下半年取得了巨大的份額提升。這也為其在2020年的良好業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中國大陸的封測三強江蘇長電(JCET)、通富微電(TFME)、天水華天(Hua Tian)則呈現出了不同的增長態勢,通富微電在這三家當中的表現亮眼,實現了13%的年增長,而其他兩家在本季度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是這十家當中僅有的兩家同比增長為負的企業。

2016年,通富微電收購了AMD檳城與AMD蘇州,提升了該公司的技術實力,使其能夠提供種類更為完整的倒裝晶片封測服務,同時能夠支持國產CPU、GPU、網關伺服器、基站處理器、FPGA等產品的研發和量產。

通富微電與AMD形成了「合資+合作」的聯合模式,作為全球頂尖CPU晶片設計廠商,AMD是通富微電最大的客戶,2019年貢獻了全公司49.32%的營收。通富AMD蘇州作為第一個為AMD公司7nm全系列產品提供封測服務的工廠,2019年導入了6個封裝、8個測試新產品,成功接洽42個新客戶,產量需求大幅增加。另外,可能於2021年推出的5nm製程Zen4處理器同樣會給通富微電帶來大量的封裝訂單。

由於綁定了AMD這個優質大客戶,同時積極承接國內外客戶高端封測業,進一步擴寬了銷售渠道。除了AMD,通富微電還擁有像聯發科、英飛凌這樣的大客戶。

由於與華為有著緊密的業務關係,使得矽品(SPIL)、京元電(KYEC)這兩家廠商同樣受惠於急單效應,今年第三季度的營收都不錯,分別是8.79億和2.51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和11.6%。

力成(PTI)第三季度的營收雖然達到6.47億美元,年增9.6%,但是其存儲器封測需求不如預期,力成逐步開展改革計劃,以降低長期對於存儲器封裝需求的依賴,並出售或關閉了一些獲利較差的子公司。

頎邦(Chipbond)和南茂(ChipMOS)同是驅動晶片封測大廠,因大尺寸面板LDDI、手機觸控面板感測晶片(TDDI)與iPhone 12的OLED驅動IC晶片(DDI)等需求持續處於旺盛狀態,第三季度營收分別達到1.97億和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和12.4%,表現優異。

主抓先進封裝技術

目前,排名靠前的封測廠商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不久將來的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除了拓展成熟業務外,強化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力度和商業化進程是必然的選擇,特別是對於排名前兩位的日月光、安靠,以及中國大陸三強企業,更是如此。發展先進的封測技術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大陸廠商在內的全球封測業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先進封測技術可以提高封裝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性價比。目前來看,先進封裝主要包括倒裝(Flip Chip)、凸塊(Bumping)、晶圓級封裝(Wafer level package)、2.5D封裝、3D封裝(TSV)等技術。先進封裝在誕生之初只有WLP、2.5D和3D這幾種,近年來,先進封裝向各個方向快速發展,而每個開發相關技術的公司都將自己的技術獨立命名,如臺積電的InFO、CoWoS,日月光的FoCoS,Amkor的SLIM、SWIFT等。

Yole預測,2017~2022 年,全球先進封裝技術:2.5D&3D,Fan-out,Flip-Chip的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8%、36%和8%,而同期全球封測行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3.5%,明顯領先於傳統封裝市場。

在中國大陸地區,2015年以前,只有長電科技能夠躋身全球前十,而在2017年,三家封測企業營收分別增長 25%、28%、42%。長電科技一躍成為全球OSAT行業中收入的第3名。

在技術儲備方面, 在大陸三大龍頭封測企業當中,長電科技的先進封裝技術優勢最為突出。據悉,其掌握了Fan-out eWLB(embedded wafer level BGA),WLCSP(wafer-level chip scale packaging),SiP,Bumping,PoP(package on package)等高端封裝技術。

5G需要先進封裝技術

如前文所述,榜單中的這十家廠商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之所以如此亮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5G手機的大量出貨,直接拉動了相關晶片的需求量,從而使封測業受益。

那麼,5G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看一下。

隨著手機越來越輕薄,在有限的空間裡要塞入更多組件,這就要求晶片的製造技術和封裝技術都要更先進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在5G領域,要用到MIMO技術,天線數量和射頻前端(RFFE)組件(PA、射頻開關、收發器等)的數量大增,而這正是先進封裝技術大顯身手的時候。

目前來看,SIP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由於SoC良率提升難度較大。為了滿足多晶片互聯、低功耗、低成本、小尺寸的需求,SIP是一個不錯的選擇。SIP從封裝的角度出發,將多種功能晶片,如處理器、存儲器等集成在一個封裝模塊內,成本相對於SoC大幅度降低。另外,晶圓製造工藝已經來到5nm時代,後續還會演進到3nm、2nm,隨之而來的是工藝難度的急劇上升,晶片級系統集成的難度越來越大。SIP給晶片集成提供了一個既滿足性能需求又能減少尺寸的解決方案。

而為了滿足5G的需求,在SIP的基礎上,封裝技術還在演進。通過更先進的封裝技術,可解決產品尺寸過大、耗電及散熱等問題,並利用封裝方式將天線埋入終端產品,以提升傳輸速度。

以5G手機為例,應用講究輕薄短小、傳輸快速,且整體效能取決於核心的應用處理器(AP)晶片,而隨著5G高頻波段的啟用,負責傳輸信號的射頻前端和天線設計也越來越複雜,需要先進封裝技術的支持。

要提升AP性能,除了晶圓製程微縮,還要依靠封裝技術協助,這裡主要是以 POP(Package on package)封裝為主,通過POP堆疊DRAM,能有效提升晶片間的傳輸效率並減小體積。連接方式從傳統的打線(wire bonding)、覆晶(Filp chip)等,演進到目前的扇出型(Fan-out)封裝。扇出型封裝主要是利用RDL布線減少使用載板(substrate)。通過減少載板的使用,間接達到效能提升、改善散熱、減小產品尺寸,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AP多以扇出型POP封裝為主。

RFFE是5G手機中最複雜的部分,依靠先進的封裝技術,手機廠商可以在越來越輕薄的智慧型手機中添加更多的無線連接器件。

以三星的5G手機Galaxy S20為例。其RFFE不僅支持2G / 3G / 4G,還支持sub-6 GHz和毫米波5G。集成的PA是主要RFFE組件,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5G射頻前端的複雜性,要提升集成度,就必須採用更先進的封裝技術。

Galaxy S20採用了高通X55數據機支持FDD 5G,因為全球運營商可以通過低頻段提供必要的信號覆蓋範圍來大規模部署5G。低頻段PAMiD(具有集成雙工器的功率放大器模塊)對於5G Galaxy S20是必不可少的。

隨著5G的成熟,將需要毫米波(24GHz或更高)來繼續滿足對帶寬和容量不斷增長的需求。在三星Galaxy S20 Ultra 5G智慧型手機中,除Sub-6GHz的RFFE外,還包括mmWave天線模塊。與Sub-6GHz的RFFE相比,mmWave天線模塊是RFFE系統集成的終極產品。三星內部的Qualcomm QTM525天線模塊包含從相控陣天線到RF收發器的所有組件。高集成度與mmWave衰減的特性有關。因此,要捕獲這些非常微弱的信號,必須縮短整個mmWave的RFFE鏈,以確保連接鏈路預算內的信號完整性。這些就需要先進的封裝技術。

競爭加劇

近幾年,雖然排名前十的廠商一直未有大的變化,但是它們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與日俱增,特別是市場對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量快速增長,這也逐漸成為了優秀封測企業的試金石。不僅是傳統的OSAT封測企業,近些年,一些IDM和晶圓代工廠也在企業內部大力發展封測業務,以提升其生產效率和自主能力,而且,這些企業研發的一般都是先進的封測技術。在這類企業中,典型代表就是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

如臺積電的InFO(Integrated Fan-Out),就是其標誌性技術。另外還有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封裝技術。該技術是為解決能耗問題而發展出的2.5D封裝解決方案。此外,臺積電還在研發和推廣其3D封裝技術——SoIC。

近些年,為了提升綜合競爭力,三星也在發展先進封裝技術,但與臺積電相比還是有差距。代表技術是「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FOPLP是將輸入/輸出端子電線轉移至半導體晶片外部,提高性能的同時,也能降低生產成本。

英特爾自研的先進封裝技術是EMIB(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2D封裝 和 Foveros 3D封裝。此外,還有用於以上封裝的先進晶片互連技術,包括Co-EMIB、ODI和MDIO。

有了IDM和晶圓代工廠的加入,封測業的競爭或許將更加激烈,在多方勢力的競逐下,在不久的將來,不知道傳統OSAT封測企業的格局是否會被打破。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應用需求驅動下先進封裝技術的機遇與挑戰
    在SEMICON China 2020的「先進封裝論壇」中,討論了先進封裝、異構集成的前沿技術、發展路線和產業生態,以及產業發展的機會。Merck性能材料部門半導體材料主管陳天牛帶來了《開發引領先進半導體封裝的材料》主題演講,他表示5G技術是當今數據收集、存儲和分析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而HIT(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Technology異構集成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加速5G技術發展的主要封裝技術之一。
  • 傳感技術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打開APP 傳感技術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發表於 2019-10-11 08:41:49 末端工具,又稱機械手臂末端工具
  • 系統級封裝、晶圓級封裝、3D封裝……先進封裝技術帶來市場增量
    廠商競相卡位先進封裝順應電子元器件小型化、多功能、縮短開發周期等需求,先進封裝在半導體產業的比重穩步提升。Yole預計,2018—2024年,先進封裝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預計在2024年達到440億美元左右,而同一時期,傳統封裝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僅為2.4%。為搶佔技術高地,全球主要封測廠、晶圓廠、IDM都在加緊布局先進封裝。
  • 藍箭電子目前的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如何?
    據查詢發現,前不久藍箭電子科創板IPO已經獲得第二輪問詢,主要是圍繞先進封裝工藝展開,同時質疑藍箭科技在傳統封裝業務方面的發展。那麼,藍箭電子目前的技術水平如何?與A股同行公司相比有多大的技術差距?FC技術在先進封裝市場中佔比最大,2017年FC市場規模200億美元左右,佔先進封裝市場規模超過80%;2017到2023年,預計全球先進封裝中FC等技術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7%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先進封裝市場產值全球佔比不斷提升。隨著我國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安防、網絡通信等市場需求增長和國內領先封測廠商在先進封裝領域取得不斷突破,我國先進封裝產值不斷提升。
  • 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背景介紹
    封裝技術伴隨集成電路發明應運而生,主要功能是完成電源分配、信號分配、散熱和保護。伴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封裝技術不斷革新。封裝互連密度不斷提高,封裝厚度不斷減小,三維封裝、系統封裝手段不斷演進。隨著集成電路應用多元化,智慧型手機、物聯網、汽車電子、高性能計算、5G、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對先進封裝提出更高要求,封裝技術發展迅速,創新技術不斷出現。   於大全博士在分享中也指出,之前由於集成電路技術按照摩爾定律飛速發展,封裝技術跟隨發展。高性能晶片需要高性能封裝技術。
  • 臺積電先進封裝技術再升級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持續擴大整合型扇出晶圓級封裝(InFO WLP)應用,繼去年完成整合型扇出暨基板(InFO_oS)、整合型扇出暨記憶體及基板(InFO_MS)等先進封裝技術認證及進入量產階段,臺積電再針對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推出InFO等級的系統單晶圓(System-on-Wafer,SoW)技術,能將HPC晶片在不需要基板及PCB情況下直接與散熱模組整合在單一封裝中
  • 5G RF前端對先進封裝技術的依賴超乎想像
    5G RF前端對先進封裝技術的依賴超乎想像 來源:與非網 • 2020-05-09 17:39:12 在智慧型手機電子設計領域
  • 傳統封裝日漸式微,先進封裝蒸蒸日上商的差距?
    據筆者查詢發現,前不久藍箭電子科創板IPO已經獲得第二輪問詢,主要是圍繞先進封裝工藝展開,同時質疑藍箭科技在傳統封裝業務方面的發展。那麼,藍箭電子目前的技術水平如何?與A股同行公司相比有多大的技術差距?
  • 先進封裝的江湖紛爭
    但當先進位程進入到了10nm時代後,摩爾定律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攻克下一代先進工藝的成本成為了很多企業的壓力。這也意味著,集成電路依賴先進工藝而實現性能提升的路受到了阻礙。先進封裝由於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性能,滿足了集成電路市場的需求,而受到了業界的關注。至此,先進封裝的價值被釋放了出來。
  • 臺積電(TSM.US)的先進封裝技術
    美股 臺積電(TSM.US)的先進封裝技術 2020年5月2日 15:25:32 半導體行業觀察
  • 臺積電:先進封裝技術再升級!封裝廠怕嗎?
    臺積電CoWoS及InFO先進封裝製程程技術一覽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持續擴大整合型扇出晶圓級封裝(InFO WLP)應用,繼去年完成整合型扇出既基板
  • 原來晶片的先進封裝是這麼玩的
    而通過先進封裝可以相對輕鬆地實現晶片的高密度集成、體積的微型化和更低的成本,這使得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及主要封測代工廠商(OSAT)都對先進封裝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布局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在此情況下,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產業型態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徵。
  • 原來晶片的先進封裝是這麼玩的!
    摩爾定律的延伸受到物理極限、巨額資金投入等多重壓力,迫切需要別開蹊徑推動技術進步。而通過先進封裝可以相對輕鬆地實現晶片的高密度集成、體積的微型化和更低的成本,這使得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及主要封測代工廠商(OSAT)都對先進封裝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布局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在此情況下,近年來先進封裝技術不斷演進,產業型態也展現出一些新的特徵。
  • 5G商業化推動晶片需求增長 封裝設備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晶片封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晶片受損、保證晶片的散熱性能,以及實現電能和電信號的傳輸,保證系統正常工作。封裝設備指的是晶片封裝過程中所需的一切設備。近幾年,隨著5G、人工智慧等應用需求的增長,終端產業對於半導體器件性能要求不斷提升,能夠影響到半導體性能的封裝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先進封裝技術(FC BGA、FCQFN、2.5D/3D、WLCSP、Fan-Out)在提升晶片性能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備受市場青睞,對應的先進封裝設備市場需求量持續攀升,未來先進封裝設備領域發展空間廣闊。
  • 先進封裝技術WLCSP和SiP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先進封裝技術WLCSP和SiP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7-12 14:34:00 關於先進封裝工藝的話題從未間斷,隨著移動電子產品趨向輕巧、多功能、低功耗發展,高階封裝技術也開始朝著兩大板塊演進
  • 「芯視野」先進封裝「風雲再起」
    先進封裝勢起亦由下遊推動。江蘇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市場總監呂書臣指出,未來先進封裝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主要是因為終端產品對晶圓封裝的輕便性、移動性、多能化、高頻、低成本、可靠性及靈活形狀因素有越來越高的要求。
  • 莫大康:加強晶片先進封裝技術突破是當務之急
    因此未來發力先進封裝技術可能是個合理的選擇。推動先進封裝進步的動力隨著摩爾定律減緩,而最先進的工藝不再適用於許多模擬或射頻IC設計,SiP會成為首選的集成方法之一,尤其是異質集成將是「超越摩爾定律」的一個關鍵步驟,而SiP將在不單純依賴半導體工藝縮小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更高的集成度。
  • 臺積電先進封裝深度解讀
    從廣義上講,3DFabric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所有「前端」晶片堆疊技術,例如晶圓上晶片,而另一方面是「後端」封裝技術,例如InFO(Integrated Fan-Out))和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一文看懂臺積電的技術布局》裡,我們對這方面有了初步的說明,來到本文,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這家晶圓代工廠的先進封裝技術。
  • 先進封裝:半導體廠商的新戰場
    業內人士普遍預測未來10到20年,集成電路將主要通過異質結構系統集成來提升晶片密度和性能,實現功耗的降低和集成更多的功能。世界前三大先進工藝廠商已經率先布局,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都提出了相應的先進封裝技術。
  • 晶片巨頭決戰先進封裝技術
    半導體業界亦同,當摩爾定律所預言的製程微縮曲線開始鈍化,將不同製程性質的晶片,透過多晶片封裝包在一起,以最短的時程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就成為重要性持續水漲船高的技術顯學。 而這些先進晶片封裝也成為超級電腦和人工智慧的必備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