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大學,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偕同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旨在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
但湖畔大學曾經被海歸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先生炮轟,稱其根本不配稱大學,它只是一個賺錢的培訓班,一個企業家扎堆抱團的圈子。
那湖畔大學該不該冠以「大學」之名呢?我們可以從湖畔大學的辦學性質和國家規定來分析。
湖畔大學,馬雲奇思妙想的結果。
湖畔大學和我們所熟知的大學完全不一樣,不遵循我國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不會參與國家高考錄取,更不會招收應屆學生。
湖畔大學是馬雲頭腦風暴的產物。馬雲的辦學初衷很簡單,"希望在湖畔形成一種文化,讓每個企業活長、活久,中國企業活到三十年以上的非常之少,而這個大學的願景就是做三百年。"
所以湖畔大學的教育內容是平臺經濟、打造未來組織、湖畔三板斧。招收的學員也是擁有3年以上創業史的企業家。從這方面來看,湖畔大學與其叫大學,稱其為企業家交流學習的俱樂部更為恰當。
教育新規:非學歷高等教育要找準自己的定位。
今年,教育部門發布新規,要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不得單獨使用「大學」「學院」字樣,而要明確加上「專修」「研修」等限定詞。
所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就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面向社會舉辦的教學內容屬於高等教育層次,但不具備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證書的學校。
而湖畔大學,就屬於這一類。所以從國家規定來看,湖畔大學是不可以稱為「大學」的。
所以相比大學,湖畔大學更像是一個企業家的培訓班,是像馬雲這樣已經有一番成就的企業家給後進的年輕企業家傳授經驗的一個圈子。
饒毅教授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說的也在理。但霸姐認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同樣也離不開企業家。科學研發需要交流,企業經營同樣也需要交流。
今年8月,馬雲和昆明市達成協議,把湖畔大學的第一家分校設置在了西南邊陲的雲南省。
關於為何選擇雲南,馬雲說「我們怎麼樣實實在在為西南地區的扶貧、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經濟發展離不開企業家要素,沒有企業家,要談經濟是很累的事情。」
相信未來,湖畔大學將為西南地區培養更優秀的企業家,將更好地支持雲南及四川、貴州、廣西等西部地區創業者健康發展,從而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的經濟。
我們不必糾結於湖畔大學的性質,只要能夠培養出有社會良心、有民族擔當的企業家,就是好學校。